680 likes | 749 Views
青 山 綠 水 駐 青 春. 長 林 豐 草 人 長 嘯. 台灣最美的 一 條稜線~聖稜線. 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3100 高地~黎明前的聖稜. 聖稜之名,緣於 1928 年 ( 昭和 3 年 ) , 當時日籍的台灣山岳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 在發表“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乙文中, 描述了這一段稜線: 『… 為了縱走這條岩稜,需要相當於首登大霸尖山的準備。 … 這條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的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 。 從此之後,這條神祕的稜線即深深的烙印在愛山人的心靈裡。. 中霸山屋~小霸尖山~聖稜線.
E N D
青 山 綠 水 駐 青 春 長 林 豐 草 人 長 嘯
台灣最美的一條稜線~聖稜線 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3100高地~黎明前的聖稜 聖稜之名,緣於1928年(昭和3年), 當時日籍的台灣山岳會總幹事沼井鐵太郎, 在發表“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乙文中, 描述了這一段稜線: 『…為了縱走這條岩稜,需要相當於首登大霸尖山的準備。 …這條神聖的稜線啊,誰能真正的完成這大霸尖山至雪山的縱走, 戴上勝利的榮冠,述說首次完成縱走的真與美!…』。 從此之後,這條神祕的稜線即深深的烙印在愛山人的心靈裡。
中霸山屋~小霸尖山~聖稜線 雪山聖稜線,何其優美引人入勝的名字啊! 這條連結雪山山脈雪山主峰與大霸尖山的稜脈, 不僅海拔高度均在3100公尺以上。 從雪山主峰到雪山北峰的稜脊, 更在3500公尺以上,在這岧嶢巍峨的巨嶺上,岩峰嶙峋峭拔, 巉巖突兀的高峰縱列,愛山人必須戰戰兢兢的地克服險阻, 橫越萬難,才能安全地完成縱走的心願。
大霸尖山峰頂~巴紗拉雲~品田~穆特勒布 這條昔日的探險級縱走路線,隨著時代的推演、 山客的絡繹於途,已漸漸的踏出一條明晰的路徑。 此次行程安排岳界所稱大霸至雪山的I型聖稜線縱走, 由新竹鎮西堡起登,翻山越嶺至大霸群峰(大、小霸、伊澤、加利), 再進入雪山山脈由傳統的I型聖稜路線走到雪山主峰: 途經巴紗拉雲、布秀蘭、素密達、穆特勒布、 凱蘭特崑北峰、凱蘭特崑、雪山北峰、北稜角到達翠池之後, 再走“雪東線”上雪山主峰經過冰斗底、三六九山莊、雪山東峰、 七卡山莊到達雪山登山口,再從台中的武陵農埸下山。
布秀蘭~巴紗拉雲~大霸群峰 這條路線不但是雪霸國家公園的核心地帶, 更是登山者夢想攀登的路線, 而且愛山人對此險峻之路必有另一番體驗與尊崇。 如果您有過登山經歷,爬過台灣的高山百岳, 如果您不懼高,對斷崖不至於心驚腳軟, 那麼您也可以遠離塵囂,跟著我們的隊伍, 一覽台灣最明媚的聖稜風光。
布秀蘭~穆特勒布~雪北~北稜角~雪山主峰 岳界有句話~“走完聖稜,就可以結婚了!”這句登山界的格言,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一直為岳界的王老五所津津樂道。 意思就是說:走過這一條困難重重的路線,年輕人才有擔當,可以承擔起家庭的重任。 各位單身的朋友們是否也衝著這句話,揹起行囊滿懷希望的踏上聖稜呢?!
雪山北峰~凱蘭特崑~北稜角~雪山主峰 眺望聖稜線千山萬壑,險峻絕美, 遙及天際的稜脈起伏,只有身歷其境才能完全以感官體驗。 當然,要看見聖稜的美也絕非趕路者所能感受, 以遊山玩水的心情細細品味,將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穫。
穆特勒布~雪山北峰~北稜角~雪山主峰 晨曦雲靄中,剎那間朝陽穿破雲層,滿天火紅的彩霞, 將聖稜的招牌~穆特勒布,染上了金黃。 一條飛龍在天神聖的稜線,在紅霞的映照下, 像火龍般延伸至遙遠的天際,這可是聖稜線行程中最重要的路段。
神聖的稜線~黎明沈睡中聖稜 ~~聖稜線~~ 是指世紀奇峰~大霸尖山到台灣第二高峰~雪山主峰間 這條長約15公里的稜脊。 當時台灣山岳會總幹事日本的沼井鐵太郎, 在發表“關於攀登大霸尖山之考察與實行”乙文中, 描述的這一段稜線,就是現在所看的位置。 左起為大霸、小霸、布秀蘭、穆特勒布、雪北、雪主。
加利山~聖稜的黎明 黎明前在加利山3100高地看神聖的聖稜線: 四秀至大小霸尖山間如巨龍般娓迤龐大的稜脈, 這就是登山者魂牽夢繫的夢幻路線! 黑濛朧中竄起的旭日,藍天雲幕下映著些微紫紅色彩暈, 壯闊的山景令人胸臆頓開!能不美嗎?
南馬洋山~大霸尖山 在大霸北稜南馬洋山遠眺大霸群峰,酒桶造型的大霸尖山鶴立雞群, 無論從任何角度觀看,都可一眼認出。 由左起:東霸尖山、大霸尖山、右為中霸尖山。 (中霸尖山,其實山勢平緩,一點都不尖,所以又稱為中霸坪。)
世紀奇峰~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台灣高山大霸尖山、中央尖山,達芬尖山, 三尖之一,位置最北端。 它那如鬼工雕鏤天成的酒桶狀孤峰造型, 恰如一件偉大的藝術精品,屹立在雪山山脈的北緣, 天壤之中竟有如此瑰秀偉麗的山岳結構,確實足以稱之為~“世紀奇峰”。
中霸坪~大霸尖山 空靈神秀的山岳殿堂,獨特的孤峰造型, 是大自然給台灣山岳的一件永恆的雕塑藝品。 遠眺如同國畫潑墨般意境深遂, 除了因為濃重的霧氣籠罩, 大霸彷彿漂浮在雲端,憑添夢幻與不實際感。 眼簾中的大霸是那麼的震懾,那麼的壯麗, 不禁令人呆滯在這美景仙境中。
世紀奇峰~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曾是原住民 “四顧寰宇,薄霧朦朧,神靈徘徊”的地方。 高山仰止,那份嘆為觀止的震撼, 絕對不是看著五百元鈔票就可以體會的。 由中霸坪觀景台看大霸尖山東北壁景觀, 四面岩峻斷壁如此陡峭壯麗真是令人震撼!!
大霸尖山東北壁 因為長年風化的結果,除了南邊是覆簷懸崖, 有些細竹小樹外,幾乎看不到泥土和草木。 整座山都是垂直的絕壁,登頂相當不易。
中霸山屋~大霸尖山西壁 雲起霧散間,山景忽開忽掩, 雲霧蒸騰隨風勢宣洩而下的雲瀑, 在中霸山屋觀看,迷濛中~ 顯得相當靜謐神祕,彷彿有漫步在雲端般的美妙。
大、小霸稜鞍~小霸尖山 小霸尖山,橫看如荒城烽火台,側看尖銳成峰, 與大霸尖山比鄰對峙,一大一小,恰如其名。
中霸坪~東霸群峰 站在中霸尖山稜脊,看著東霸尖山全景, 雨後縹緲的雲氣,隨風宣騰而起的霧嵐, 感覺得到空氣中瀰漫著清新慵懶而又虛無的氣氛。 五峰並列,峰峰氣宇軒昂,稜岩挺秀, 襯托出一幕藍紫彩妝的亮麗、脫俗景緻。
中霸山屋~小霸尖山 中霸山屋~大、小霸尖山 中霸山屋為大霸群峰中唯一的山屋, 位處中霸西稜,是觀賞大霸夕陽絕佳之處。 山屋後的小山崗, 亦為許多攝影者捕捉大霸尖山風采的最佳取景點。 中霸坪~大、小霸尖山 中霸山屋 晚霞、山屋、大霸~ 在夕陽紅霞映照下綻放金黃炫耀的光芒, 交織成一幅夢幻光鮮、奇特雄偉的畫面。 這種景緻,也唯有親臨其境方能完全感受。
中霸山屋~日暮紅霞映大霸 大霸尖山酒桶型的岩壁在落日的紅霞陪襯下,黃昏的最後一道夕陽, 將西壁染成赤紅的特殊景觀,如擎天巨壘的霸體,映著天光,燦爛奪目。
中霸山屋~大、小霸尖山 大、小霸尖山相距僅七百多公尺,雙峰並峙,猶若父子相隨。 從中霸山屋後山崗的東南坡望向小霸尖山,只見其小峰特立, 岩壁亦奇特雄偉,只可惜有大霸迫近,難以展現其獨當一面的氣勢。 黃昏之際,落日餘暉與彩雲,將天際渲染成金黃瑰麗的色彩。
中霸坪~大、小霸稜脈 破曉時分,日出的紅光微射大霸的東北壁上, 巍峨壯麗,一幅莊嚴悠遠的山色,讓人悸動!
中霸坪~北稜日出雲海 黎明前晨曦濛亮,旭日從天際線中躍起, 掛滿天幕的彩暈將雲天染成紅紫橙黃, 霞光照射著如波濤般洶湧的雲海,讓人心亦隨之翻騰。
中霸坪~大霸群峰 雲天泛著朝霞普射甦醒中的大地,薄曉雲靄輕絲細縷, 霞映中彩雲飛舞、秀麗柔媚,襯飾著綿延的大霸峰巒。
聖稜的重頭戲:普魯士技術攀登上大霸之巔, 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這個略帶內凹的危崖。 想上嗎?!除先看看體力,也得看看膽識哦! 我們正一步一腳印紀錄台灣聖稜線中最高的挑戰! 先鋒攻擊手 確保繩架設好後,先鋒攻撃先攀上over面,垂下一條普魯士主繩, 再另外以一條扁帶作確保,就這樣以普魯士上升。 哇!!~吊在一條手指粗的普魯士繩,俯視丈百尺深的峽谷, 凌風搖擺,體驗從未有過的震撼,真的是有九死一生感覺!
大霸尖山之巔 站在神聖的大霸之巔像鷹一樣的俯視, 目望所及有如大峽谷般的氣勢, 群峰競秀的雪山、中央山脈。 峰巒的起伏,由北而南, 延伸到雪山北稜角綿延不斷。 親手著撫摸這顆最要命的三角點, 內心的豪壯與感動,不可言喻!
大霸之巔~穆特勒布~雪山北峰~北稜角 大霸峰頂的視野非常廣闊, 中央尖山及中央山脈北段群峰,明顯清楚歷歷在目。 巴紗拉雲及穆特勒布山近在眼前; 綿長的聖稜線延伸至雪山北稜角,一覽無遺, 看雪山山脈岩刃千里,千山萬徑, 所散佈下來的每條支稜,層巒疊嶂,不禁令人動容。
二分之一垂降 挑戰霸尖岩壁攀登的岳人,在那片高聳孤危的岩壁; 從天而降的繩索,考驗著山行者的力與美。
中霸坪~大霸尖山 伊澤~大、小霸 稜鞍~小霸尖山 3100高地~大、小霸
前往霸基的風口,是大霸與中霸間最低鞍的必經之路,前往霸基的風口,是大霸與中霸間最低鞍的必經之路, 兩旁可都是萬丈深淵的大斷崖。通過碎石坡時有一段很特別 一匝一匝的鐵門護欗,像是迎接著大霸旅客的登機門。 通過霸基的碎石邊坡,可明顯看出崩落之岩屑, 兩旁萬丈的懸崖與峭壁望而生畏, 看得讓人頭皮發麻,震撼中有著粗獷的恐懼。
大霸尖山南鞍 霸南叉路最低鞍看著頂峰通天的斷崖, 有點異於一般正常興奮的心情, 長嘆~這是我們走過的路嗎?
登山雖苦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享受,喜愛那種遠離塵囂,拋開煩惱的感覺;登山雖苦卻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享受,喜愛那種遠離塵囂,拋開煩惱的感覺; 看著高聳入天的絕壁,接受那神聖的磨練,受盡體能極限的挑戰。 這可以讓身心靈全面放鬆,讓思緒充分沉澱。 潛意識裡是完全與世隔絕,讓人尋求現實生活中再出發的動力。
霸南山屋 別了~大霸,往霸南山屋前進。 聖稜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不僅鳥語花香,山鳥更是繽紛熱鬧, 鐵杉在深鎖的雲霧中顯得淒美。 霸南山屋有二十幾年以上的歷史, 已相當破舊,但對我們這群山客而言, 能遮風避雨就已算是星級的待遇了。
巴紗拉雲~大霸群峰 黎明前大霸群峰還在沈睡中,曙光乍現之際, 從巴紗拉雲北望大霸群峰構成的偉秀的天際線, 黑絨絨濛亮中天幕的顯影,聖稜線特別明顯突出。 彷彿沿山築在空中,各大名山羅列, 向上騰升的酒桶山,峭拔的岩峰尤為獨樹一格。
巴紗拉雲~穆特勒布 當黎明的第一道曙光照射穆特勒布時, 映入眼簾的第一個感覺, 就是被它那層層豎劈如刃的岩層所深深吸引。 如筍矗立的尖峰,直插到深邃的雪山溪谷, 晨曦中散發出灰藍色調的冷峻氣息,如此峻峭的山容, 無疑是上天賜給聖稜的另一巨作。 登高望遠~有種想要飛的衝動。
巴紗拉雲~穆特勒布 晨曦雲靄中,剎時的朝陽穿破雲層,滿天的彩霞, 將聖稜的招牌~穆特勒布,染上了金黃。 在濛濛的黑暗中,站在巴紗拉雲最高點,紅霞映照中的穆特勒布,尖銳如錐, 崩崖絕壁,極盡崢嶸之險,感受穆特勒布磅礡的氣勢與壯麗的山容。 周圍雲起霧湧,天光變化萬千,雲形豐美,色彩懾人。 在晨曦紅陽照射下,滿滿的笑容,可以看出我們心裏有多麼的滿足!!
布秀蘭~巴紗拉雲 從布秀蘭山北望巴紗拉雲山勢褶皺扭曲,岩層或直或曲,豎斜直上的峰頂, 明顯突出,亦峻亦秀岩刃的山形,脫穎而出的山勢,令人有一再回首的魅力。 晨嵐縹緲的大霸東南稜群峰, 峰巒起伏,蒸潤濔漫,頗富詩意。 布秀蘭三叉路是O型聖稜與Y型聖稜的交叉點, 更是I型聖稜線必經之路。
布秀蘭~穆特勒布 布秀蘭稜鞍近望著穆特勒布幾近垂直斜峙的岩層,弧曲的峭刃脊岩參差穿插, 豎斜直上的峰頂,明顯突出極盡崢嶸之險,插天的氣魄讓人心驚膽顫、頭皮發麻。
聖稜的明珠~穆特勒布山 美麗的穆特勒布遼闊的視野是聖稜線看夕陽及日出的一個明珠, 距離雲達卡山屋也近,僅約30分鐘的路程。 岩刃千里的山勢高聳入雲,一夫當關守在聖稜中段,是為“九嶂”之首。 站在懸崖之上身歷其境體會那種;狂野又驚心動魄的恐佈感覺,真是震撼~~
素密達~布秀蘭 布秀蘭皺褶的岩層巉岩絕壁,拔地千仞、一洩千尺。 山友們正沿斷崖邊的小徑陡下;其實最害怕的也就是看著隊友通過危險路段的時候, 人如螻蟻與身旁的絕壁相形對照下讓人怵目驚心,不是愛山人歷經艱難,怎能一睹風采?
素密達~布秀蘭 聖稜不僅以高度與險峻聞名,多變的地形讓人震撼,沿途景觀變化多端; 大霸連峰間同斜山脊,峭聳如牆,脊端岩刃參差,有如細齒密鋸,極為險峻。 稀薄的空氣,背負著重裝在超過3500公尺的高空與峭壁博鬥, 真的是不得不讓人有如站在101大樓頂端的驚心動魄之感~
邁上素密達 踏上聖稜走出歷史,走出那圓柏曲彎突兀的山谷,邁上素密達曠野之巔; 看著布秀蘭縐褶的岩層,品田巉岩絕壁高聳入雲,險峻絕美的穆特勒布矗立眼前; 回過神遙望那戒慎恐懼的走過的稜線,不禁令人驚嘆連連、震撼不已!! 居高臨下,感受那視覺超震撼的體驗,可又是感官上另一種不同形式的享受!
素密達斷崖 素密達斷崖懸崖絕壁、亂岩堆疊,碎石崩坡,千丈深淵。 在這裡體會聖稜的美不僅是形容詞, 是用雙腳一步步累積的名詞,更是讓人感動的動詞。 原來聖稜帶給人們不只是美而已, 當你參與其中時更是團體精神的極緻發揮。
雲達卡山屋 穆特勒布~北稜角 在過完險峻的素密達斷崖後進入美麗冷杉林, 神祕靜謐像童話故事裡夢幻的小屋身在其中, 它有一個夢幻的稱呼 ~『雲達卡山屋』,是聖稜旅程中重要的驛站。 看起來有點像那種綠光小學的感覺, 身置冷杉與圓柏混生的森林中,陽光在林蔭間透射讓人慵懶, 也許你無法了解我的明白;那種千金難買卻又無法言諭的舒爽。
穆特勒布~聖稜的清晨 爬山的人如果走聖稜線, 沒有上到穆特勒布及北稜角就不算走了聖稜線。 黎明前穆特勒布的第一道曙光灑在聖稜線連綿的群峰, 燦爛火紅的彩光投射在萬頃的雲海;剎時間~金雲躍動、 雲霧翻騰、色彩幻化,有讓人怦然心動的快感。 此刻沈睡中逐漸甦醒的聖稜,展現著柔情萬種的迷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