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三組 組員: 109 陳思翰 109 林竑帆 109 蔡子凡

穿隧效應. 第三組 組員: 109 陳思翰 109 林竑帆 109 蔡子凡. 穿隧效應的原理. 穿隧效應的原理. 在量子力學裏,量子穿隧效應為一種量子特性,例如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 無法通過的「障壁」的現象。 根據量子力學,微觀粒子具有波的性質,而有不為零的機率穿過位能障壁。 而所謂的穿隧效應就是指粒子可穿過比本身總能量高的能量障礙。. 穿隧效應的原理. 以古典力學的角度來看 向牆壁投擲小球時,小球不可能穿過牆壁,因此反彈回來在日常生活中,所有運動皆遵從基本的力學原理. 穿隧效應的原理. 以量子力學來看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組 組員: 109 陳思翰 109 林竑帆 109 蔡子凡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穿隧效應 第三組組員:109陳思翰 109林竑帆109蔡子凡

  2. 穿隧效應的原理

  3. 穿隧效應的原理 在量子力學裏,量子穿隧效應為一種量子特性,例如電子等微觀粒子能夠穿過它們本來 無法通過的「障壁」的現象。 根據量子力學,微觀粒子具有波的性質,而有不為零的機率穿過位能障壁。 而所謂的穿隧效應就是指粒子可穿過比本身總能量高的能量障礙。

  4. 穿隧效應的原理 • 以古典力學的角度來看 • 向牆壁投擲小球時,小球不可能穿過牆壁,因此反彈回來在日常生活中,所有運動皆遵從基本的力學原理

  5. 穿隧效應的原理 • 以量子力學來看 • 我們通常認為電子是粒子。但是,當很多電子撞擊一層很薄的障礙物時,量子力學預測電子的表現像波動多於像粒子。結果,有一些電子仍然被反彈回來,但另一些電子竟能穿越障礙物。

  6. 穿隧效應的原理 • 當原子中的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且鄰近亦有其他原子(如其他量子點)可接納此電子之處,該電子可跳躍而出進入鄰近的其他原子

  7. 穿隧效應的原理 • 簡單來說 • 好比水波沖擊堤防,有一小部分的水可以穿越堤防的裂縫一樣。

  8. 穿遂效應的歷史

  9. 歷史 • 科學家最早注意到的隧道效應現象是放射性α衰變,1928 年,喬治·伽莫夫正確地用量子穿隧效應解釋了原子核的 α衰變。 • 美籍俄裔物理學家、 天文學家、科普作家

  10. 歷史(續) • 同時期,Ronald Gurney 和 Edward Condon 也獨立地研究出α衰變的量子穿隧效應。不久,兩組科學隊伍都開始研究粒子穿透入原子核的可能性。 • 愛德華勒康登(Edward Condon)(1992年3月2日-1974年3月26日)是個美國傑出的核物理學家。在量子力學的先驅,於二戰期間參予發展核武器和雷達。

  11. 歷史(續) • 江崎玲於奈1973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 • 穿隧效應是一種量子力學效應,說明電子可穿越一個位能障礙,打破古典理論預測它無法穿越的門檻,以量子物理的觀點來看,是有可能的。

  12. 穿隧效應的應用 掃描穿隧顯微鏡 (STM)

  13. 掃描穿隧顯微鏡 (STM) • 掃描隧道顯微鏡是一種利用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的非光學顯微鏡 • 它於1981年由格爾德·賓寧及海因里希·羅雷爾發明

  14. 掃描穿隧顯微鏡 (STM) • 它是一種掃描探針顯微術工具,掃描隧道顯微鏡可以讓科學家觀察和定位單個原子 • 它具有比它的同類原子力顯微鏡更加高的解析度

  15. 掃描穿隧顯微鏡 (ST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差別

  16. 工作方式

  17. 工作方式(續) • 掃描穿隧顯微鏡下的石墨

  18. 應用 觀察微小(奈米)物體的表面 形貌此外掃描隧道顯微鏡 在低溫(4k) 可以探針尖端精確操縱原子

  19. 應用(續) • 1990年IBM科學家在絕對溫度4度下,,將37個氙原子製造出世界上最小字的「IBM」

  20. 結語 • 是顯微鏡技術的一大進展,也成為往後奈米技術中的主要分析工具,專門用來觀測金屬或半導體的表面。

  21. END 謝謝聆聽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