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課程介紹

美學. 課程介紹.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哲學系的課程區分 共時性的( synchronic )課程 區分:哲學概論 歷時性的( diachronic )課程 區分:哲學史.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所謂「共時性」( synchronism )是 指事物結構( structure )、系統( system )或靜態( statics )的面向 所謂「歷時性」( diachronism )是 指事物歷史( history )、過程( process )或動態( dynamics )的面向.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哲學共時性的課程區分

wes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課程介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學 課程介紹

  2.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哲學系的課程區分 • 共時性的(synchronic)課程區分:哲學概論 • 歷時性的(diachronic)課程區分:哲學史

  3.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 所謂「共時性」(synchronism)是指事物結構(structure)、系統(system)或靜態(statics)的面向 • 所謂「歷時性」(diachronism)是指事物歷史(history)、過程(process)或動態(dynamics)的面向

  4.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哲學共時性的課程區分 • 形上學metaphysics • 知識論epistemology(或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 • 倫理學ethics(或道德哲學moral philosophy) • 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 • 美學aesthetics(或藝術哲學philosophy of art) …

  5.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共時性的課程「形上學」進一步的共時性區分 • 形上學 • 存有學ontology • 宇宙論cosmology(或自然哲學natural philosophy) • 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或理性心理學rational psychology)→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 • 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 →宗教哲學philosophy of religion …

  6.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共時性的課程「形上學」進一步的歷時性區分 • 形上學 • 希臘形上學 • 中世紀形上學 • 歐陸理性論形上學 • 康德形上學 • 叔本華形上學 • 德國觀念論形上學 • 海德格形上學 …

  7.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哲學歷時性的課程區分 • 西洋哲學史   (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歐陸理性論、英國經驗論、德國觀念論、從黑格爾到尼采、當代歐陸哲學…) • 中國哲學史   (先秦哲學、兩漢哲學、魏晉哲學、隋唐哲學、宋明哲學、清代哲學、當代中國哲學…) • 印度哲學史

  8.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歷時性的課程「希臘哲學」進一步的歷時性區分 • 希臘哲學 • 先蘇格拉底(pre-Socratic)哲學 • 蘇格拉底哲學 • 柏拉圖哲學 • 亞里斯多德哲學 • 後亞里斯多德(post-aristotelian)哲學

  9. 一、「美學」作為哲學系的課程 歷時性的課程「希臘哲學」進一步的共時性區分 • 希臘哲學 • 希臘形上學 • 希臘知識論 • 希臘倫理學 • 希臘政治哲學 • 希臘美學 …

  10.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上課時間:每星期五第@、5、6節(12:20-15:10) • 上課教室:普通教學館第201教室 • 教學助理: • 謝章義(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 陳煥民(哲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 許家瑜(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

  11.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本學年度使用教材:Herwitz, Daniel. 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8(以下簡稱Herwitz本) • 上學年度使用教材:Dickie, George.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n Analytic Approa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以下簡稱Dickie本)

  12.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Dickie本: • 作者為美國Illinois大學教授 (平手) • 189頁,比較薄 勝 • 出版於1997年,比較舊 • 書林書店價格750元,團購713元,比較貴 • Herwitz本: • 作者為美國Michigan大學教授 (平手) • 193頁,比較厚(但其實只多4頁) • 出版於2008年,比較新 勝 • 書林書店價格547元,團購520元,比較便宜 勝

  13.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Herwitz的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一書有六章: • 導論 • 美學的誕生[從古希臘到十八世紀] • 品味(taste)與審美判斷(aesthetic judgement)[十八世紀] • 藝術(art)與經驗[十九世紀] • 現代的藝術定義與新媒介(media)的問題[二十世紀] • 結論:藝術與真理

  14.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中世紀→15世紀→16世紀→17世紀→18世紀→… (文藝復興) (巴洛克)(啟蒙運動) 科學、藝術、宗教 航海、探險、貿易… • 近代哲學之父:René Descartes (1596 – 1650) • 近代美學的開端: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 – 1762)

  15.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哲學總是來得太晚… • 美學又是哲學裡最晚的學科!

  16.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為什麼哲學總是來得太晚? • 因為哲學不是研究「哲」的學科 • 哲學是「反身」之學 ←→「朝向」之學 • 哲學是「後思」之學 ←→「前思」之學

  17. 臺灣大學的11個學院 文學院:人類學系… 理學院:數學系… 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 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 法律學院:法律學系… 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 電機資訊學院:電機工程學系… 公衛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生科學院:生命科學系… 醫學院:藥學系… 農學院: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18. 人類學 數學 政治學 管理學 法律學 機械工程學 電機工程學 公共衛生學 生命科學 醫學 農學 哲學人類學 數理哲學 政治哲學 管理哲學 法哲學 自然哲學 自然哲學 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 生命哲學 生態哲學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19.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哲學在共時性( synchronism )上的特徵:「反身」(Reflexion)

  20.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朝向(direction) vs. 反身(reflection) • 德國哲學家Nicolai Hartmann稱之為「直的意向」(intentio recta/ straight intention)vs.「彎曲的意向」(intentioobliqua/ slanting intention) • 朝向或「直的意向」: (Subject) (Object) • 反身或「彎曲的意向」: (Subject-object)

  21.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哲學是reflection(反身/反省/反思)之學 我 我  別人

  22.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費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 – 1814) • 「自我」設定(posits)「自我」 • 「自我」設定「非我」 • 「自我」設定「自我」與「非我」相對 自我 ↙ ↘ 自我 非我

  23.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哲學在歷時性(diachronism)上的特徵:「後思」(Nachdenken/ after-thought)

  24.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前思(vordenken/ before-thought) vs. 後思(nachdenken/ after-thought) • 前思:思,而後做 • 後思:做,而後思

  25.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科學:計畫→執行 • 哲學:生活→反省

  26.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哲學是Nachdenken(後思)之學 •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當哲學在灰色裡畫它(哲學)的灰色時,一個生命的型態已經變老了,而且在灰色裡用灰色並不能使它(生命的型態)回春,而只是使它被認識;Minerva的貓頭鷹直到夜幕垂下才開始它的飛翔。」

  27.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 希臘的歷史(800~336BC) S P A • 希臘的哲學 Sokrates (470~399 BC) Platon (427~347 BC) Aristoteles (384~ 322BC)

  28.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中國的歷史 • 夏 • 商 • 西周 • 春秋 • 戰國 • 秦 • 漢 • 魏晉南北朝 • 隋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29.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成績評量:上課表現(20%)+作業/討論(20%)+期中考試(20%)+期末考試(40%) • 上課表現:主要依據演講課出缺席狀況,兼酌以平時表現 • 作業/討論:教學助理所給分數 • 期中考試與期末考試:均為考試成績;考試採開卷考試(open-book examination)方式

  30. 二、這門美學課程的內容 課程網址: https://ceiba.ntu.edu.tw/1012aesthetics/

  31. 三、美學及其主題 • 美學 (日)びがく (英)aesthetics/ esthetics (德)Ästhetik (法)esthétique (拉)aesthetica

  32. 三、美學及其主題 形容詞 (英)aesthetic/ aesthetical (德)ästhetisch (法)esthétique (拉)aestheticus (希)αισθητικός

  33. 三、美學及其主題 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 (1714 – 1762) (參見教科書pp. 21 – 22)

  34. 三、美學及其主題 • αισθητικός aisthetikos (adj.)感覺的、感受的、感知的 • αίσθησις aisthesis (n.)感覺、感受、感知 • αισθάνομαι aisthanomai (v.)感覺、感受、感知 • αισθητική aisthetike (n.)美學

  35. 三、美學及其主題 • 為什麼美學是古典哲學裡最晚的學科? • 理性(Vernunft/ reason) • 感性 • 感覺(Sinnlichkeit/ sensation) • 感情(feeling or emotion) • 判斷力(Urteilskraft/ power of judgment) • 潛意識(the unconscious) …

  36. 三、美學及其主題 從東西方語言的名稱來看美學作為一門 • 關於「美」的學科 (中)美學 (日)びがく • 關於「感性」的學科 (英)aesthetics/ esthetics (德)Ästhetik (法)esthétique (拉)aesthetica

  37. 三、美學及其主題 • 美 ←→ 醜 • 感性/品味:美 ←→ 崇高;古典 ←→ 浪漫 • 藝術 ←→ 技術

  38. 三、美學及其主題 Herwitz的Aesthetics: Key Concepts in Philosophy一書有六章: • 導論 • 美學的誕生[從古希臘到十八世紀] • 品味與審美判斷[十八世紀] • 藝術與經驗[十九世紀] • 現代的藝術定義與新媒介的問題[二十世紀] • 結論:藝術與真理

  39. 三、美學及其主題 西方美學的發展 • 古代美學的核心概念:「美」(the beautiful) • 現代美學的核心概念:「感性/美感/審美」(the aesthetic) 西方哲學的發展 • 古代哲學以形上學(討論客觀的真理)作為第一哲學 • 現代哲學以知識論(討論主體的認識能力)作為第一哲學 「主體的轉向」/「哥白尼的轉向」

  40. 三、美學及其主題 • 美 (英)beautiful (法)beau (belle) (德)schön (拉)pulcher, bellus (希)κάλλος kall os

  41. 三、美學及其主題 • 感性/美感/審美(the aesthetic) • 品味(taste) • 美(the beautiful) ←→ 崇高(the sublime) • 古典(the classical) ←→ 浪漫(the romantic)

  42. 三、美學及其主題 • 美學:從「美」到「感性/美感/審美」 • 藝術哲學:「藝術」(art)

  43. 三、美學及其主題 • 藝術 (英)art (法)art (德)Kunst (拉)ars (希)τέχνη≠ φύςις technephysis

  44. 三、美學及其主題 • τέχνη • technique • (fine) art

  45. 三、美學及其主題 各種藝術: • 建築 • 雕刻 • 繪畫 • 音樂 • 舞蹈 • 戲劇 • 文學 • 電影 …

  46. 三、美學及其主題 Tatarkiewicz, Wladyslaw. A History of Six Ideas: An Essay in Aesthetics. MartinusNijhoff, 1980(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聯經出版公司,1989)的美學六觀念: • Art(三章) • Beauty(三章) • Form(一章) • Creativity(一章) • Mimesis(二章) • Aesthetic experience(一章)

  47. 三、美學及其主題 • 美:the beautiful (beauty) • 感性:the aesthetic • 藝術:art

  48. 三、美學及其主題 共時性的課程「美學」進一步的共時性區分 • (廣義的)美學 • (狹義的)美學(callistics) • (狹義的)美感學(aesthetics,或「文藝心理學」literary and artistic psychology) • 藝術哲學(philosophy of art,或廣義的「詩學」poetics)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