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53 Views
ISTN1005—36030. 邮发代号: 82—34. 时间. 国内统一刊号:. CN11—3251/C. 畅想. 2005 年第 12 期. 总第 30 期. 本期话题. 我们末曾经历的 “匮乏”史 —— 票据. 精品导读. 过去 —— 未来. 票据欣赏. 往日的布票. 粮票故事. 968 53 7186 9 5. 单价:¥ 6.8/ 本. 絮语
E N D
ISTN1005—36030 邮发代号:82—34 时间 国内统一刊号: CN11—3251/C 畅想 2005年第12期 总第30期 本期话题 我们末曾经历的 “匮乏”史——票据 精品导读 过去——未来 票据欣赏 往日的布票 粮票故事 968 53 7186 9 5 单价:¥6.8/本
絮语 时光飞逝,历史的长河向前汹 涌着,湮没了一段有一段的辛酸的历史。50年代到80年代初,那段物质匮乏的生活深深的烙在了当时每一个人的心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很多人已渐渐遗忘了这段辛酸的历史。 当代的中学生对一段历史都没有深刻的了解,一些浮华的生活态度和奢侈的生活作风时有出现。我希望借本期小刊,让中学生们都能了解历史,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退出
票 据 欣 赏 我们未曾经历的 “匮乏”史— 中国在50年代到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一个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根本的保障,人们所需的用品都是每人限定数量供给,并且所有物品都要票才能买到,所以,现在我们就来倾听这一段没有票据就没有生活的历史 目 录 絮语 回忆过去 话谈粮票 粮票的由来 家庭的生命线 咱亲戚的故事 肉票的回忆 买肉风波 展望未来 糖票救人 过去_未来 最后的独白 吃在学校 情以“蛋”显 出版社:E人类书店 编辑:辜骁 主 编:辜骁 通讯(投稿)地址: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东区)9年1班 E-mail:zyguxiao@163.com 邮政编码:610023 家庭的“面子” 往日的布票 买衣,布票 我父亲的自行车 工业票_手表 封面 封底 退出
回 忆 过 去 粮票,中国的历史见证… 话谈粮票 粮票,是十年动乱最重要的票据。没有它,就没有粮食,也就没有了生命的保障。可以这样说,在粮食极度缺乏的日子里,最宝贵的是粮票,第二才是钱。你可以用粮票换到钱,但却很难用钱买到粮票。 粮票的发放,凭户口登记簿申办的居民粮食供应本,按月 在户口所在粮店领取。粮食定量为:居民23斤,干部26斤,中学生32斤,特殊工种如炼钢工人基本口粮加工种粮定量可达45斤,煤矿工人最高定量57斤。 当时,不管你身在何方,是在粮店买米,还是在餐馆里吃饭,都必须使用粮票。 当时还规定:干部下乡视察后在农民家里吃饭,你吃多少,就要拿多少粮票给农民。所以,当时的干部下乡身上都会揣着粮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法制,所以在当时所有干部的都非常廉洁。 粮票的由来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颁布了《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对农村粮食实行“三定”;《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对居民口粮按计划供应。在这种情况下,粮票也应运而生,使用之久,范围之广,版别之多,可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国家自1953年11月实行粮、油统购统销以后,在特殊国情、特殊时期下的特殊产物粮票,也于1955年走进千家万户,并且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与我们相依相伴。不管你是否喜欢它,它都与你形影不离,甚至离开它就寸步难行。 一张小小粮票,竟与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问题息息相关。 那时物资匮乏,政府才做出种种限制,连山芋干也要凭票供应,在今天看来,真是天方夜谭!但这些形形色色的票、券,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封面 封底 1 退出 家庭的生命线 生活的“面子” 票据欣赏 展望未来
家庭的生命线 我正拿着苹果乱仍,奶奶走过来说:“你知道吗?苹果在文革可是奢侈品啊!”奶奶的话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便坐下来,听奶奶讲…… 家庭的生命 粮票、肉票、油票…… 爷爷的故事 我的爷爷参加过过抗美援朝战争,在他们解放朝鲜回到祖国后,没有享受到任何好的待遇,所以他生活的十分艰苦,粮票都要靠他的亲戚救济。爷爷给说:“我生活在乡下,每个月,我的哥哥都要给我寄20到30斤不等的全国通用粮票。到了78年时,文革过去了,我才去城里找了一份工作,才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但是,我们的粮票还是很紧张,日子并不好过。回想那一段时间,真的是很凄惨。” 咱亲戚的 粮票故事 大舅的故事 大舅的婚姻波折就是因粮票而起。在80年代,有这么一种规定。一个要结婚的男子,手中必须要有60斤的粮票才行,可是我大舅28岁还是“穷鬼”一个,粮票一到手就换成了粮食,要想结婚就必须亏待自己的肚子。但他决定了,就是饿肚子也要成个家。于是他便开始存粮票。 他刚开始没个月还能存上10斤粮,4个月后,他还是为了肚子去食堂买了很多吃的。但是,他觉得这样不行,但为了节约粮票,于是他就和邻居合伙买了一个灶台。来自己做饭。但又因为黑烟太多,被邻居禁止了,所以他又不得不去食堂吃饭。 终于,在1年之后,他 存够了60斤的粮票。当他拿着60斤的粮票去见女方时,女方先开口说:“你的粮票…….”她还没说完,我大舅就抢着说:“你瞧,我这有60斤粮票。”那女方却说:我不是说这个,我说你粮不够的话,我可以帮你解决。”我大舅一下就傻眼了,真是苦笑不得。不过,亲事也就这么定了。 封面 封底 2 退出 回忆过去 生活的“面子” 票据欣赏 展望未来
家庭的生命线 吃在学校 这粮票分为粗粮和细粮面,粉是粗粮的一种,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交学费都要交粮票。 记得我老师说过,他刚上初中的时候,家中还比较穷。他上学报名交的粮票都是他妈妈节约下来的粮票。当时他们去学校食堂吃饭,除了用钱买的饭票以外,还要给粮票,打一两饭,要给一两的粮票。 真可谓是,没有粮票是吃不了饭的。所以,在他上学时,他家粮票非常吃紧。在学校了,要想吃面食(如面条),那就必须要全部的粗粮票,饭票根本不用。当后来,国家的经济要好些了,他在学校吃饭才不用粮票了。所以说,人们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都与国家的兴旺是分不开的。 在我爸爸的老家,鸡蛋是一种奢侈的物品。假如哪家哪户的小孩可以每天吃一只鸡蛋,那么这户人家一定非常富有,而且大人非常节约,都将鸡蛋票留给了这个小孩。对于我爸爸那样的家庭来说,一年只有过生日和过年的时候才有资格吃一只鸡蛋。因为,我爸家有7兄妹,而且家庭条件又不是很好。 记得我爸爸给我将了一个 故事:在他过十岁生日的时候,他的父亲专门从集市用鸡蛋票为他买会来了俩只鸡蛋,他真是欣喜万分。因为他终于又可以吃鸡蛋了,而且是俩个!他在午饭上从他母亲那里得到了俩个鸡蛋,他的弟弟,也就是我的六叔,看见了十分嘴谗,看到了,也想吃鸡蛋。我父亲看到六叔样子,就知道他想吃,于是便给了六叔一个,自己只吃了一个。六叔真是感激万分。文革的物质缺乏,也造就了我父辈的情深仪重 情以“蛋”显 封面 封底 3 退出 回忆过去 生活的“面子” 票据欣赏 展望未来
家庭的生命线 肉票的回忆 根据我叔舅的父亲说:“那时,街道居委会是根据一家人口的多少来发放各种票据的,人口多的家庭,得到的票也多,而人口少的家庭得到的票据就有限了。我老伴当时是农村户口,居委会发各种票据都没她的份,她只能是白吃白喝我们大家的。 “我记得1969年,我家‘老大’出生那年,老丈母娘和七大姑、八大姨来贺喜,咱总得招待招待吧。于是,我就把当月的肉票全花完了,那个月也就别想再见油腥了。 “怎么就那么巧,正赶上我大哥的岳父来串门,可肉票被我用没了,说起来不怕笑话,为这事,我和大哥当时都动手了。两个妯娌也干了起来,大嫂一个劲地骂我老婆是废物,我老婆气得奶水都没了,饿得我儿子干嚎了两天。这全都是一个‘穷’字闹的呀! “不过,现在这些事想起来都是一些笑料了。这些旧事都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了。如今的生活水平,可是那时候我们连想也不敢想的啊!” 买肉 小时侯,妈妈给我说,有一次她去买肉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个鸡毛毽子在玩,心里痒痒的,就过去问她能不能一起玩,那女孩同意了。她们玩的十分高兴,但是我妈妈忘记了是来干什么的了,玩到最后,排队的位置居然到了最后一个。排到最后一个,她自然十分的着急。真实越急越气人,刚要 到她时,售肉员对她说:“对不起,肉刚卖完了。”“啊,怎么会这样啊!”妈妈都快急得哭了出来。这时,售肉员看到妈妈这样,拿出自己留下吃的肉出来说:“小朋友,那这样吧,把这些卖给你。”“真的?!太谢谢你0了,叔叔!”妈妈专哭为笑。肉就这么买着了。 听我的林同学说,他的奶奶血糖过低。有一次,他的奶奶突然病发,他们全家到处找糖,但糖罐里没糖了,他们全家就又一起找糖票,去买糖。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他们便到邻居去借糖票,他们一家几乎是哭着用粮票换了糖票,然后才买来糖救了他的奶奶。 “糖票”救人 封面 封底 4 退出 生活的“面子” 票据欣赏 展望未来 回忆过去
生活的面子 生活的“面子” “那除了能够称为生命线的票据,还有其他的吗?”我问奶奶。“有啊…… 布票,工业票…… 往日的布票 “第二年发布票、棉花票的时候,我先等着儿媳来,免得又被她说成‘偏心’……那个年代,由于物资的匮乏,只好用有限的票据来限制人们的购买力。因而,粮票、肉票、糖票、布票等票据才演绎出或辛酸、或无奈的故事。而今,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物资的极大丰富,那些早已完成了那个时代赋予的使命、退出舞台的各种票据,将成为那段抹不去的历史的遗迹。作为旁观者,它不仅静观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且必将成为今天社会风貌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最好见证。 我奶奶说:“起往事,感慨就特别地多:当时为了几尺布弄得婆媳生分、姑嫂不和,现在想想真是不值得啊!可是那时候,人们又都十分较真。 “小儿子刚结婚,女儿还没出嫁,我们一家五口人的户口都在一块儿。女儿看好了同学穿的一件蓝底白花的布拉吉,非磨我帮她裁一件不可,我便用布票为她扯了同样的小花布。儿媳看见了也说好看,也要做一件,可布票不够了,儿媳又哭又闹,说我偏心眼儿,向着自己的女儿。儿子说了她两句,她就说我们全家都欺负她,气得跑回娘家去了。 买衣.布票 小学,我非常喜欢穿新衣服,所以常常让爸爸带我去买衣服。这样次数越来越多。有一次,爸爸就没有带我去,我哭着闹着要去,爸爸说:“儿子,你知道我们小时侯想穿一件新衣服是多么的困难吗?我们想要穿新衣,要自己先存布票,又因为这粮票每人每月只有5市寸,而作一件衣服,需要4尺,相当与40市寸。所以我们要穿一 件新衣,要等上8个月啊!你知道不,这是非常艰辛的啊。你也应该要知足哦。”听了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并擦干了眼泪,答应了不去买衣服。现在我也知道了,文革时期物质缺乏,让那个社会成为了看似不现实的现实。 封面 封底 5 退出 回忆过去 家庭的生命线 票据欣赏 展望未来
生活的面子 我父亲的自行车 有一天,他为此还哭了一场。但他对自己立下一誓言,一定要在1个月内弄到10张工业票,就算自己多吃点苦头,也一定要存够16张。于是,他每天很早就起床了,先到卖自行车的地方看看,以激励自己。然后,他跑步到工作地工作。完工后,他就找老板,希望他能给自己几张工业票,他再加上自己领取的工业票,他总算是在1个月内积满了买自行车的工业票。当他拿到自行车时,流下了高兴的泪水。 在那样辛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努力换来成功,这是我父亲那一代所具有最好的品质。 我的父亲有一段与自行车的故事。他25岁的时候从乡下来到城了找工作。他在城里呆里几天,虽然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工作的地方与他的住处太远了。他每天都要走40分种的路程才能到工作地,所以他十分希望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于是他开是存钱和工业票。 刚开始,他的存票历程还比较顺利,两个月就存够了6张工业票。但到后来,他的工资虽然涨了一些,但是他怎么也弄不到一张工业票了。 除了粮票,那个时代还有许多的“特殊”票据。比如说:你要去买一个手表,你除了使用钱以外,还必须存够10张工业票(下图),当你所存够了工业票,你才能去买你想要的手表。但是工业票票并不是那么好存,需要很长的时间,你可能存上一张。所以真正要买块手表需要等待十分漫长的时间。 工业票——手表 现在经济腾飞,手表多的泛滥成灾,买一只相当与买个玩具那么简单。时代在变,经济的发展,手表多得卖也卖不完,而工业票也已经渐渐销声匿迹,推出历史的舞台了。 封面 封底 6 退出 回忆过去 家庭的生命线 票据欣赏 展望未来
票 据 欣 赏 现在,粮票已经进入收藏品的行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粮票。 最小的油票 饲料票 豆油票 布票 面粉票 肉票 全国粮票王 封面 封底 7 退出 回忆过去 家庭的生命线 生活的“面子” 展望未来
票 据 欣 赏 军用粮票 各省、市的粮票 吉林省 广西自治区 新疆自治区 青海省 广东省 黑龙江省 河北省 武汉市 北京市 湖南省 封面 封底 8 退出 回忆过去 家庭的生命线 生活的“面子” 展望未来
展 望 未 来 历史已成为过去,但我们要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过去——未来 最后的独白 中国在50年代,我国的粮食极度的短缺,国务院便下令粮食计划供应,此时,粮票就出现了.这时中央还没认识到: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大力的发展生产力,依旧进行着计划经济.于是中国的经济就一步一步地走着下坡路,越来越差,就导致了所有的物质都出现了短缺的现象.各种各样的票据也就随之出现. 中国的经济不但没有因此而好转,反而是越来越糟糕.计划经济仅仅是糟糕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的政治上的问题.当时,党中央错误的认识:要发展就必须先革命.着就遵循了毛主席的话:”抓革命,促生产.”正是由于毛主席的思想,导致了中国经济状况一度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得到了好转,那就是在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了,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改革经济体制,不能再进行计划经济了,而要实行管理经济才行.于是,从三中全会以后,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 我爷爷奶奶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人,他们深能体会当时农村的艰辛,他们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处境都十分的困窘,他们对当时每月发放一系列的票据都十分的节俭。像布票,粮票,油票,肉票,他们都是尽量节省用。除开用去的,每个月还能剩下一些。他们每月可谓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日子还算过的去。他们想做衣服都必须要存上10个月的布票,生活可谓是辛苦之极。这也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落后,与今天相比,我们的条件要优越多少?可我们当今的中学生有几个能真正明白这些而发奋努力?这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国的经济终于一步一步的好了起来,使人民逐渐的过上了小康生活.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人们带来了幸福,欢乐.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现在都能有这样的成绩,在将来,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好,更美满.改革开放的成果将会使中国一步一步地迈进发达过的行列,迈进共产主义社会. 封面 封底 9 退出 回忆过去 家庭的生命线 生活的“面子” 票据欣赏
封 底 图为德意志攻占法国 本期部分资料来源: www.fj-archives.org.cn news3.xinhuanet.com 本期图片来源: www.coinsky.com 特别鸣谢: www.sc-cn.net www.mysucai.com/ 即使时光已经流逝60个年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灾难,仍然让人难以忘却: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2000余万,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回眸那场浩劫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我们期望在对历史的共同回望中,更好地珍惜今天、面向未来。 下期话题 二战回眸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