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39 Views
文本、閱讀 ― 從 “失控的進步”一書談起.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 李秉政 2007/12/06. 台灣學生 課外閱讀表現差. 【2007/11/30 聯合報 】 ╱ 記者楊正敏. 主持這項研究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說,學生都把閱讀當成是學校的功課,被逼著去做,所以跟其他國家的學生閱讀習慣不同。. 研究也發現,自己安靜閱讀、自己選書、上完閱讀課後會和同學討論的受訪學生,閱讀表現比較好。 高分組的學生 較常進行與閱讀有關的活動,例如看故事或小說、讀報紙、書籍或雜誌上的文章、看電視上的字幕等。
E N D
文本、閱讀 ― 從 “失控的進步”一書談起 國立中興大學物理系 李秉政 2007/12/06
台灣學生 課外閱讀表現差 【2007/11/30 聯合報】 ╱記者楊正敏 主持這項研究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說,學生都把閱讀當成是學校的功課,被逼著去做,所以跟其他國家的學生閱讀習慣不同。 研究也發現,自己安靜閱讀、自己選書、上完閱讀課後會和同學討論的受訪學生,閱讀表現比較好。 高分組的學生較常進行與閱讀有關的活動,例如看故事或小說、讀報紙、書籍或雜誌上的文章、看電視上的字幕等。 低分組的學生則較常看漫畫、遊戲指引、電視、上網看文章、玩電腦遊戲,上網與使用電腦的頻率也較高。
這些 是書嗎?
當我還是孩子時,我偶爾曾到一位著名的教授家裏逗留些時,他是某一門自然科學方面的教授,書房裏排滿了書架,我迄今還能記得,在我一次訪問與另一次訪問之間,那些書本如何在變換地位。我第一次到書房時,很多書架上擺滿了一般文學作品、一般科學作品、以及教授專精的那一門科學的著作。幾年過去之後,這些書架一個一個被半打專業性的期刊咄咄逼人地侵入了進來,這些期刊都是些裝訂醜陋的龐然巨物,每一本上都登載著許多出自不同執筆者之手的專文。這些期刊其實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書,因為他們的內容都不統一,事實上,一篇專文與另一篇專文之間,除了它們都與該門科學的問題有關,這麼一點微薄的關聯之外,根本毫無關係可言。期刊進入,書本就退出。我後來在閣樓裏重新發現了這些書本,雪萊的『詩集』(Poems)與達爾文的『物種原始』(The Origin of Species)同遭放逐的命運,與生滿細菌的玻璃瓶並列在一些粗製濫造的書架上。我每一次到書房去,都發現它看來要比上一次更不像樣。 (“歷史研究” 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 (1889-1975)
猛力一推 雙手如流 總是千山萬水 總是回不來的眼睛 遙望裡 你被望成千翼之鳥 棄天空而去 你已不在翅膀上 聆聽裏 你被聽成千孔之笛 音道深如望向往昔的凝目 猛力一推 竟被反鎖在走不出去 的透明裏 羅門 1972年10月 窗
雲涌風動,濤嘯海咆! 趙無極的抽象畫藝術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shuhua/2006-01/18/content_4068756.htm
失控的進步― A Short History of Progress 隆納‧萊特│Ronald Wright 罕有的小說及非小說雙棲作家,橫跨歷史著作、小說,評論三種領域。在英國劍橋大學接受人類學的訓練,是一位人類學家。 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 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 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則是進步過了頭!!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07年2月初版 一共有204頁 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是怎樣倒下的?
這對年輕人,竟膽敢思索自己的命運! 高更於1891年逃離了巴黎,逃離了家庭和股票經紀人的事業,前往熱帶地區去摩繪當地女子。然而,就像其他受困於煩惱中的人們一樣,即使浸淫在酒精和鴉片之中,他依舊無法輕易逃離自己困頓的靈魂。 (p 17)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我們來自何處? 我們是誰? 我們要往何處去? 法國畫家兼作家高更(Paul Gauguin)於1897年的畫作及三個問題。
? 荷蘭籍的歷史學家兼作家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 1882 ~ 1944)也曾問過同樣的問題: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問號的陰影下面。 我們是誰? 我們來自那裏? 我們將去往何方? 帶著百折不撓的勇氣,我們漸漸地把這個問號推向那條曾經遙不可及的天際線。越過這條界線,我們期待著能夠找到問題的答案。然而,我們並未走出多遠‧‧‧‧‧‧』 (人類的故事)
烏巴古城(Ubar/Iram) 可蘭經中所記載的古城,大約 於公元前900年建城,因人民的罪惡而遭神的毀滅。於1992年被發現 Shisur “尋找烏巴─沙海下的亞特蘭提斯”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2000年。
台灣澎湖虎井沉城 東吉嶼海底古牆
地上每一個看得見的古蹟,都敘述著一個文明的歷史;那些被棄置的廢墟,都是某些文明遺留的殘骸,見證著文明的興衰與最終的崩潰。地上每一個看得見的古蹟,都敘述著一個文明的歷史;那些被棄置的廢墟,都是某些文明遺留的殘骸,見證著文明的興衰與最終的崩潰。
史前舊石器時代 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 ) ― 350,000 至 24,000 年前生活於歐洲和西亞地區。 克羅馬儂人(Cro-Magnons) ― 40,000 至 10,000年前生活 於歐洲和西亞地區
在捷克的派德蒙司克(Piedmost; Czech Republic)有一個上千頭長毛象(mammoth)的塚址,其殺戮規模具有工業水平! 這些獵捕活動大約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或許是由克羅馬儂人(Cro-Magnons)所完成的。
屠殺獵物的方式: 『這些殘酷無情的獵人,利用崎嶇陡峭的地勢,將整群獵物趕落懸崖,然後任由動物屍體成堆腐敗,這樣的行為一直在加拿大亞伯達的野牛碎頭斷崖(Head-Smashed-In Buffalo Jump)等地發生,從史前持續進行到歷史年代。』 (p. 65) 十九世紀白人槍桿的破壞力 『•••十九世紀白人槍桿的破壞力更是無止境。「不過四十年前」梅爾維―《白鯨記》1851年出版―寫道:「數十萬計高大隆背的野牛群遍佈在伊利諾和密蘇里的大草原上••••••如今,彬彬有禮的仲介正將那片土地以一吋一美元出售著。」』(p. 65) 土地一吋一美元,這就是文明了。
一次獵殺一頭長毛象是生存 則是進步過了頭! 一次獵殺兩頭長毛象是進步 但一次獵殺兩百頭長毛象
採石場 復活節島 (Rapa Nui; Easter Island ) Moai
大約在西班牙人入侵秘魯後兩百年,一對荷蘭航艦駛入南太平洋,於一七二二年的復活節當天,就在智利西方、南迴歸線以南,發現了一座無名島,島上一棵樹也沒有,但卻有八百八十七座巨大的石刻雕像。這些雕像最小的也有一公尺高,有些高達二十幾公尺,重量可達二十餘噸。大約在西班牙人入侵秘魯後兩百年,一對荷蘭航艦駛入南太平洋,於一七二二年的復活節當天,就在智利西方、南迴歸線以南,發現了一座無名島,島上一棵樹也沒有,但卻有八百八十七座巨大的石刻雕像。這些雕像最小的也有一公尺高,有些高達二十幾公尺,重量可達二十餘噸。 到了西元一四○○年,在火口湖的沉積中,已完全找不到樹木花粉的蹤跡:島上的樹木和最小的哺乳動物已完全滅盡。 根據研究,這座玻里尼西亞人稱之為Rapa Rui 的島嶼,大約在西元第五世紀,由來自玻里尼西亞的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或甘比耶爾(Gambiers)的移民搭乘大型木筏,滿載著狗、雞、食用鼠、甘蔗,香蕉、番薯和用來製作樹皮衣服的桑樹等,其人口曾成長到約一萬人。這些渡海移民在島上建造房舍,組成村落,並且發展出貴族、祭司和平民的社會階級結構,也可能產生一位最高的領袖或「國王」。
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image/earth_night.jpg 很久以前(1 或2萬年前,或者是200年前),如果我們能在數千公里的高空上看夜間的地球,我們看見的是一抹漆黑,猶如進入了一間沒有燈光的封閉小屋。
今天,我們看見的是這樣! 我們使得整個地球在夜間看來,是正在燃燒的。 http://nssdc.gsfc.nasa.gov/planetary/image/earth_night.jpg
世界貿易 世界政治 電腦網路Internet H5N1 病毒擴散
美國 猶他大學人類學暨歷史學教授,坦納(Tainter, Joseph A)在他那本關於過去社會崩壞的書(The Collapse of Complex Societies)中,分別將文明發展過程中,三種造成問題的特徵戲稱為:
失控的火車 恐龍 紙牌屋
蘇美的灌溉系統無疑地就是失控的火車,迫使他們走向一條無法控制的災難之路;統治者無法應付問題的失敗,則使他們成為暴躁的恐龍;而文明的迅速而無可挽回的衰亡,說明了它就像紙牌搭的屋子一樣,一點也牢靠。蘇美的灌溉系統無疑地就是失控的火車,迫使他們走向一條無法控制的災難之路;統治者無法應付問題的失敗,則使他們成為暴躁的恐龍;而文明的迅速而無可挽回的衰亡,說明了它就像紙牌搭的屋子一樣,一點也牢靠。
今天,人口與污染的增加,科技發展的急進,財富與權力的集中,這些都是失控的火車。今天,人口與污染的增加,科技發展的急進,財富與權力的集中,這些都是失控的火車。 人類整體在貪念與傲慢到達頂點的典型表現,是成為暴躁的恐龍。
至今人類仍然擁有各種不同的文化與政治體系,但在經濟層面上,我們只能算是一個龐大的文明體系,以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本為生。至今人類仍然擁有各種不同的文化與政治體系,但在經濟層面上,我們只能算是一個龐大的文明體系,以整個地球的自然資本為生。 坦納提出警告:『當崩壞再度發生時,這次將會是全球性的••••••世界各地的文明將整體崩解。』
許久以前, 沒有人用犁頭撕扯大地, 或將土地分配出去, 或搖槳橫渡大海― 那海岸就是世界的盡頭。 聰明的天性,使人成為自身發明的受害者, 災難性的創造力, 你為何要以高聳的城牆包圍城市? 為何要為戰爭武裝自己? 奧維德(Ovid;古羅馬著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