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漢 字 的 構 造 (下)

漢 字 的 構 造 (下). 主講教師 劉傳鴻. 復習檢查.   1六書有哪三家說,現在通行的名稱及順序是什麼? 2分析下列字的組織結構 兵 末 本 行 貝 州 采 集. 形聲. 許慎《說文 解字 ·敘》: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以事為名,謂半事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江、 河之字,以水為名,譬其聲如工、可成其名。 解讀: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表意義,稱意符,又可稱形旁;一部分表示聲音,稱聲符,又稱聲旁。意符、聲符合在一起組成的字,就是形聲字。. 形聲字的結構 - 自然結構. 上形下聲:楚、髪、筐、笳、答、箏、篇

warn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漢 字 的 構 造 (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漢 字 的 構 造 (下) 主講教師 劉傳鴻

  2. 復習檢查   1六書有哪三家說,現在通行的名稱及順序是什麼? 2分析下列字的組織結構 兵末本行 貝州采集

  3. 形聲 許慎《說文解字·敘》: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以事為名,謂半事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江、 河之字,以水為名,譬其聲如工、可成其名。 解讀: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表意義,稱意符,又可稱形旁;一部分表示聲音,稱聲符,又稱聲旁。意符、聲符合在一起組成的字,就是形聲字。

  4. 形聲字的結構-自然結構 • 上形下聲:楚、髪、筐、笳、答、箏、篇 • 上聲下形:嘗、齒、柴、誓、督、鸞、暫 • 左形右聲:唯、點、柏、妨、縫、燎、渚、波、慎、愧、 • 左聲右形:魄、斯、項、鳩、都、魂、頸、助、刻、鴻、邦 • 內形外聲:鳯、辨、聞、辮、辯、瓣、問 • 內聲外形:害、匱、裏、病、闚、術、國

  5. 上形下聲-楚

  6. 上形下聲-髮

  7. 上聲下形-嘗

  8. 上聲下形-齒

  9. 左形右聲-唯、點

  10. 左聲右形-斯、項

  11. 內形外聲-鳯

  12. 內形外聲-辨

  13. 內聲外形-害、匱

  14. 形聲字的結構-非自然結構 • 形占一角:脩、騰、條、佞、強、疆、荆、雜、載、穎、雖 • 聲占一角:徒、旗、徙、從、施、旂、旌 • 聲形穿插:游、隨 • 省形:晨,從晶省,辰省;耆,從老省,旨聲 • 省聲:夜,從夕,亦省聲;炊,從火,吹省聲

  15. 形占一角-脩

  16. 形占一角-騰、雜

  17. 聲占一角-徒

  18. 聲占一角-旗、施

  19. 聲形穿插-游

  20. 聲形穿插-隨

  21. 省形-晨

  22. 省聲-夜

  23. 課堂練習 指出下列形聲字的聲旁形旁 篇筍旌暫 鷄瓣術載 疆從當佞

  24. 轉注 許慎《說文解字·敘》: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解讀:三家說 A戴震、段玉裁說 B江聲說 C朱駿聲說

  25. 戴震-互訓說 戴震《答江慎修論小學書》:轉注之云,古人以其語言立為名類,通以今人語言,猶曰互訓云爾。轉相為注,互相為訓,古今語也。  戴震(1724—1777),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思想家。字東原,一字慎修,休寧隆阜(今安徽黃山屯溪區)人,語言文字學論著如《六書論》、《爾雅文字考》《聲類表》、《方言疏證》、《聲韻考》及《孟子字義疏證》等。

  26. 段玉裁-互訓說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轉注猶言互訓也,注者,灌也,數字輾轉互為訓,如諸水相為灌注,交輸互受也。轉注者,所以用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種文字者也,數字元同義,則用此字可,用彼字亦可。  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訓詁學家、經學家,字若膺,號懋堂,江蘇金壇人,曾師事戴震,研究文字訓詁音韻之學。著有《說文解字注》、《六書音均表》《經韻樓集》等。

  27. 江聲-部首說 江聲《六書說》:《說文解字》一書,凡分五百四十部,其分部即建類也;其始一終亥五百四十部之首,即所謂一首也;下云凡某之屬皆從某,即同意相受也:此皆轉注之說也。 江聲(1721―1799),本字濤、改字叔瀛,號艮庭、鱷濤。原籍安徽休寧,僑寓江蘇元和(今吳縣)。中年師事吳派著名學者惠棟,深研古訓、精治《說文》,以為經、子古書之準繩。撰有《尚書集注音疏》、《論語質》、《恒星說》、《艮庭小慧》、《六書說》等。

  28. 朱駿聲-引申說 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轉注者,體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長是也 中國清代文字學家,字豐芑,號允倩,晚年又號石隱,清代大學者,自署元和人。十三歲受讀《說文解字》,十五歲師從錢大昕,著作甚多,但刻板的只有《說文通訓定聲》和《傳經堂文集》。《說文通訓定聲》凡18卷,是一部按古韻部改編《說文解字》的書。

  29. 假借 • 許慎《說文解字·敘》: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  解讀:就是說,語言中有些詞,沒有專門用來記錄它們的字,就根據這個字的聲音找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寄託其意義。許慎所舉兩個例子,實際上是詞義的引申,而非假借。

  30. 假借例-其 • 分析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義: •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 《三國志·魏志·賈詡傳》:曹公衆弱,其得我必喜。 • 唐柳宗元 《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 《後漢書·翟酺傳》:今陛下有成王之尊而無數子之佐,雖欲崇雍熙,致太平,其可得乎?

  31. 其、箕

  32. 假借例-采 分析下列句中的“采”的意義 《詩·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 《書·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 蔡沈集傳:采者,青、黃、赤、白、黑也。 《漢書·貨殖傳》:文采千匹。

  33. 假借例-之 分析下列句中“之”的意義 《漢書·高后紀》:足下不急之國守藩,乃爲上將將兵留此,爲諸大臣所疑。 《詩·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 三國蜀諸葛亮 《出師表》: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 唐韓愈《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

  34. 假借例-叔 分析下列句中“叔”的意義 《詩·豳風·七月》: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書·呂刑》: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皆聽朕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單呼伯、叔。

  35. 四體二用、六書三耦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