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第九章 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

第九章 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 §9 - 1 概述 §9 - 2 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皱性测试 §9 - 3 单台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9 - 4 多台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9 - 1 概述. 一、概念 织物风格: 织物的物理机械特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使人作出的综合评判。 广义:触觉、视觉、听觉 狭义:触觉风格,又称手感 二、风格的评定 1 、主观评定(感官评定): 精纺呢绒:一捏、二摸、三抓、四看

ward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织物风格的客观评定 • §9-1 概述 • §9-2 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皱性测试 • §9-3 单台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 §9-4 多台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2. §9-1 概述 一、概念 织物风格:织物的物理机械特性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使人作出的综合评判。 广义:触觉、视觉、听觉 狭义:触觉风格,又称手感 二、风格的评定 1、主观评定(感官评定): • 精纺呢绒:一捏、二摸、三抓、四看 活络感、滑糯感、丰满感、挺爽感、柔软感 • 评定结果表示方式: ①针对织物某项特性分档评分,得出该批织物中每个试样的某项风格值。 ②秩位法,根据主观评定的优劣次序排列试样秩位,不评分。 2、客观评定(仪器测定): ①单台单指标式:织物弯曲、悬垂等 ②多台多指标式:川端风格仪系统(KES-FB)、FAST ③单台多指标式:国产风格仪系统

  3. §9-2 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皱性测试 一、抗弯刚度测试 • 抗弯刚度B:弯曲时的杨氏模量E和材料断面的转动惯量I的乘积。 1、悬臂梁法 (1)抗弯刚度 式中;W——试样单位面积重量; C——弯曲长度(又称硬挺度),θ=45°时, l——试样伸出长度 (2)仪器原理: 狭条试样1放置于一端呈斜面的水平台2上,试样上方覆盖滑板3,试验开始时试样伸出端与滑板右端平齐。当推动滑板向右移动时,由于滑板下部平面附有橡胶层,带动试样向右移动直至试样右端与斜面接触。

  4. 2、心形法:柔曲性较大的织物 • 织物刚性与心形环长度l有关 , l↓→织物抗弯刚度↑

  5. 二、悬垂性测试 • 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且能形成平滑和曲率均匀的曲面的性能。——视觉风格 1、描图法 • 悬垂系数 , F↓→织物柔软,悬垂性好 式中:AF——试样投影面积; Ad——小圆盘面积; AD——试样面积。 投影面积测量方法: 剪纸称重法: 面积仪:

  6. 2、光电法 • 原理:织物试样1放在试样夹持盘架2上自然下垂,点光源4发出的光经反光镜3会聚成平行光束照射在试样上,另一反光镜5将反射光会聚于焦点上方的光敏元件6,把未被试样遮挡部分的光线强度转换为电流大小,换算得到悬垂系数。 3、图像法 • 测试织物静、动态悬垂性能

  7. 三、折皱弹性测试 • 抗皱性(折痕回复性、折皱弹性):除去引起织物折皱的外力后,由于弹性使织物回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能。 • 主要影响因素:纤维弹性。氨纶、涤纶、羊毛急弹性变形比例大,起皱后快速回复;锦纶弹性回复率比涤纶大,但急弹性变形比例小,起皱后缓慢回复。 • 试验方法: ①垂直法:凸形试样,测量时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垂直 折痕回复角:急弹性(15s) 缓弹性(5min) ②水平法:条形试样,测量时折痕线与水平面相平行

  8. 垂直法测角机构: 在门形架1两端脚上安装光电检测器的光源L1及光敏元件U1,门形架以O为轴心转动。试样3放在平板4上,位于门形架内固定不动,试样折痕线O’与轴心O重合。门形架逆时针转动时,由于光路中有试样挡光,U1无光照。当门形架转动至光路由暗区进入亮区时,光敏元件受光照而产生停止信号,此时门形架转过的角度即为试样回复角。门形架上部装有测角光栅2,通过相应的光电检测器L2、U2,计数门形架的转动角度,转化成计数脉冲,经接口电路送至微机进行数据处理。测角机构可横向移动,测试多个工位的试样。

  9. §9-3 单台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一、仪器结构 ①控制仪: ②试验主机:一种小型的双丝杆式电子强力仪通用结构。测力传感器1装在可移动的横梁2上,横梁和机座平面3之间为试验空间。 • 测力装置:电磁力平衡式传感器 (类似于电子天平测力原理) • 位移检测:线性同步激磁位移传感器

  10. 二、试验项目 (一)抗弯试验:——评定织物手感的活络、刚柔程度 1、原理: • 试样1对弯成环状,置于夹钳2钳口内夹紧,仪器横梁下降使测力传感器下端压板3对试样弧形顶端加压,并以设定初压力P0时的横梁位置为位移起始零位。 • 压板下降时,测量位移为5mm、6mm、7mm、10mm时的抗弯力P5、P6、P7、P10,压板下降到10mm后自动返回,返回过程中测出各相应位移处的回弹力P5’、P6’、P7’。

  11. 2、指标: • 最大抗弯力 • 弯曲刚性 • 弯曲刚性指数 • 活络率

  12. (二)摩擦试验:——织物滑、糙、爽程度 1、原理:试样1平放在试验台上,另一块与试样相同材料的织物2作为磨料包覆于磨头3上。磨头通过引线4、导论5与测力传感器相连。横梁上升时传感器通过引线拖动磨头水平右移,同时测得摩擦力大小。磨头开始运动时测得的最大摩擦阻力为静摩擦力;出现静摩擦力后某一距离开始每隔0.6s打印出的读数为动摩擦力。 • 2、指标: • 静摩擦系数: • 动摩擦系数: • 动摩擦系数不匀率:

  13. (三)交织阻力试验:——织物板糙或披裂程度(三)交织阻力试验:——织物板糙或披裂程度 • 测试一根在织物中具有10mm长的纱线,从织物中抽出时所需的力。 • 原理:试样1被夹持在与底座2相连的夹持器3中,纱线4通过上夹持器5与测力传感器相连。横梁上升时纱线自织物中抽出,测力传感器测得所受力大小。

  14. (四)压缩试验:——织物厚实、蓬松、丰满感(四)压缩试验:——织物厚实、蓬松、丰满感 1、原理:测量试样在轻、重两种压力负荷作用下,以及去除负荷后试样厚度的变化,求得织物厚度、压缩弹性以及蓬松性等指标。 • 试样1放在压板2与操作台3之间,横梁下降时,压板对试样所施加的压力传至测力传感器上。预先设置好轻、重负荷值,测取相应负荷下的织物厚度。

  15. 2、指标: • 表观厚度 • 稳定厚度 • 压缩率 • 压缩弹性率 , 为织物回复厚度 • 比压缩弹性率 • 表观密度 (g/cm3),G为试样单位面积重量(g/m2) • 蓬松度 (cm3/g)

  16. (五)起拱变形试验:——评定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肘部、膝部等处的残留变形程度(五)起拱变形试验:——评定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肘部、膝部等处的残留变形程度 1、原理:圆形试样1用环形夹具2和压圈3压紧,半球体4将试样顶伸至一定高度h0,保持一定时间后回复,一段时间后再在轻负荷作用下测得织物起拱变形残余高度hx。 2、指标: 起拱变形残留率

  17. §9-4 多台多指标式织物风格仪 一、KES-FB系列织物风格仪:川端风格仪系统 ①仪器组成: • 4台主机:拉伸剪切、纯弯曲、压缩性、表面性能试验仪,每个机组都由试验主机及控制仪组成 • 数据处理装置:计算机、打印机、绘图仪等 ②基本力学性能(5项):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性能,16个指标加单位面积重量

  18. (一)KES-FB1拉伸剪切试验仪 1、测试原理: • 试样1一端夹在滚筒2上的固定夹持器3中,另一端夹在活动夹持器4中。 • 活动夹持器左移时对试样进行拉伸,滚筒轴上扭力传感器5测量拉伸力大小,试样伸长用电位器式传感器测量。 • 活动夹持器沿着与滚筒轴平行方向往返运动时,对试样施加剪切力,剪切力由传感器6测量。

  19. 2、拉伸试验:定负荷拉伸(最大负荷500cN/cm,自动返回)2、拉伸试验:定负荷拉伸(最大负荷500cN/cm,自动返回) 指标: • 拉伸功WT——正向拉伸曲线下的面积 • 拉伸弹性RT——回复曲线下面积与正向曲线下面积之比 • 拉伸线性度LT——拉伸曲线下面积与假设拉伸曲线为直线时的面积之比

  20. 3、剪切试验:正反向剪切,最大剪切角φ=±8°3、剪切试验:正反向剪切,最大剪切角φ=±8° 指标: • 剪切滞后矩2HG——剪切角为0.5°时滞后曲线剪切力矩差,取正负剪切数值之平均 • 剪切滞后矩2HG5——剪切角为5°时滞后曲线剪切力矩差,取正负剪切数值之平均 • 剪切刚度G——剪切角在0.5°~5°之间滞后曲线的平均斜率,取正反剪切时数值之平均

  21. (二)KES-FR2纯弯曲试验仪 1、测试原理: • 试样1夹在两个夹持器中,其中夹持器2固定,夹持器3以一定曲率作圆弧摆动,固定夹持器上端与扭力传感器相连,夹持器3往返摆动一次后可得弯曲滞后曲线。

  22. 2、指标:弯曲滞后曲线 • 弯曲滞后矩2HB——试样弯曲曲率k为0.5cm-1时的滞后矩,取正反向弯曲时数值之平均 • 弯曲滞后矩2HB1.5——试样弯曲曲率k为1.5cm-1时的滞后矩,取正反向弯曲时数值之平均 • 弯曲刚度B——k在0.5~1.5cm-1之间滞后曲线的平均斜率,取正反向弯曲时数值之平均

  23. (三)KES-FB3压缩试验仪 1、测试原理: • 试样1放在试样台2上,试样台与测力传感器3相连,压缩盔4下降压缩试样,至最大压缩力50cN/cm2时返回。

  24. 2、指标:压缩曲线 • 稳定厚度Tm:织物在50cN/cm2压力作用下的厚度 • 表观厚度T0:织物在0.5cN/cm2压力作用下的厚度 • 压缩功WC:压缩曲线下面积 • 压缩弹性RC:压缩回复功WC’与压缩功WC之比 • 压缩线性度LC:压缩曲线下的面积与假设压缩曲线为直线时的面积之比 • 单位面积重量W:电子天平称重

  25. (四)KES-FB4表面性能试验仪 • 可同时进行织物摩擦性能及表面粗糙度试验 1、测试原理: • 试样1的一端由滚筒2上端夹持器3夹住,另一端通过杠杆机构施加一定张力T,试样下放置平台4。 • 当滚筒2转动带动试样作往复运动时,金属指纹磨头5与测力传感器7相连,测得摩擦力大小。单根琴钢丝触头6与微位移传感器8相连,测得织物表面厚度变化。

  26. 2、指标: • 动摩擦系数MIU——积分长度2cm范围内,织物正反向移动时摩擦系数平均值。 • 摩擦系数变化的平均差MMD——摩擦系数瞬时值与平均值之绝对差值的平均,与平均摩擦系数之比。 • 表面粗糙度SMD——单根琴钢丝所测织物厚度瞬时值与平均值之绝对差值的平均,即织物表面高低变化的平均差系数。

  27. 二、FAST(Fabric Assurance by Simple Tests)织物测试系统 • 仪器组成:三台仪器和一种试验方法(压缩仪、弯曲仪、拉伸仪、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 织物性能:4项基本力学性能——压缩、弯曲、拉伸、剪切 尺寸稳定性 1、FAST-1压缩仪 • 织物表面厚度ST——织物在轻负荷和重负荷压力时的厚度之差 • 松弛表面厚度STR——织物经汽蒸30s后或在水中(水温20℃,30min)处理后测量轻、重负荷下的厚度,可计算~。 2、FAST-2弯曲仪 • 弯曲长度C:悬臂梁法 • 弯曲刚度B 3、FAST-3拉伸仪(杠杆加压原理) • 织物在一定拉伸力时的伸长值E5、E20、E100 • 试样以45°经纬斜向剪取:斜向伸长EB5,剪切刚度G 4、FAST-4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 全毛织物或毛混纺织物:计算松弛收缩率RS和湿膨胀率HE

  28. 思考题 1、何为织物风格?风格评定的方法有哪些? 2、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皱性的测试方法有哪些? 3、KES-FB系列织物风格仪包括哪些仪器,能测试织物的哪些性能? 4、试述FAST织物测试系统的仪器组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