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49 Views
选线设计. —— 绪论. 土木工程学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系 易思蓉. 四川成都二环路北一段 111 号 电话 :028-87600623,87602879 邮编 :610031 Email:sryi@home.swjtu.edu.cn. 选线设计. 教材及参考书. 主教材: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 易思蓉主编,西南交大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易思蓉编,西南交大出版社 ,2010. 课程学习内容. 绪论 第一章 铁路能力与建设标准 第二章 牵引计算 第三章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 第四章 铁路定线 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E N D
选线设计 —— 绪论 土木工程学院 道路与铁道工程系 易思蓉 四川成都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话:028-87600623,87602879 邮编:610031 Email:sryi@home.swjtu.edu.cn
选线设计 • 教材及参考书 主教材: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版), 易思蓉主编,西南交大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铁路选线课程设计指导书,易思蓉编,西南交大出版社,2010
课程学习内容 • 绪论 • 第一章 铁路能力与建设标准 • 第二章 牵引计算 • 第三章 线路平面和纵断面 • 第四章 铁路定线 • 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第六章 车站设计 • 第七章 铁路运输能力加强 • 第八章 既有线改建与增建复线设计
课程学习方法 • 课堂授课 • 课外作业 • 习题课 • 课程设计与大作业 • 选线课程设计——短学习独立进行 • 中间站课程设计 • 既有线改建与增建二线大作业 • 课堂检查、期中测验、期末考试
绪论 •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中国铁路建设与规划 • 世界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的发展动态 • 铁路总体设计及选线设计的任务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世界铁路的诞生年 • 铁路科技界通常把1825年9月27日建成并通车的英国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32km标准轨铁路,作为世界上正式营业的第一条铁路。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铁路的发展过程 • 初建时期(1820~1860) • 筑路高潮时期(187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 • 基本稳定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60) • 现代化时期(1960~现在)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初建时期 • 第一台蒸汽机车:1829年乔治和罗伯特·史蒂文森父子设计并制造的多烟管道蒸汽机车Rocket • 初建时期(1825~1860) • 修建铁路的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比利时、俄国、意大利、印度、埃及、巴西、日本等 • 到1860年铁路总里程:10.5万km。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铁路的发展过程 • 筑路高潮时期(187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 • 平均每年修建2万km以上 • 1913年铁路营业里程为110.4万km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19世纪末世界范围修建铁路的热潮 美国1899年 310537km(9631418km2) 英国1890年 32000km(244820km2) 德国1890年 50000km(357020km2) 法国1895年 30000km(551602km2)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铁路的发展过程 • 基本稳定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60) • 铁路营业里程基本维持在130万km
世界铁路的由来与发展 • 铁路的发展过程 • 现代化时期(1960~现在) • 铁路复苏 • 高速、重载 • 有铁路运营的国家140个 • 铁路总营业里程:120万km • 铁路营业里程最长的10个国家 • 美国:27.1万km、中国:9.2万km、俄国:8.7万km、印度;6.3万km、加拿大:5.8万km、德国:4.5万km、澳大利亚:3.97万km、阿根廷:3.4万km、法国:3.2万km、巴西:2.94万km
中国铁路建设与规划 • 1949年前 • 中国铁路历史:1875年(光绪元年)上海到吴淞口轻便窄轨铁路;1880年唐山~胥各庄矿区轻便铁路,马牵引;1881年改用简易蒸汽机车牵引。 唐胥铁路用蒸汽机车
路网现状 • 我国基本建成了贯通东西南北铁路路网 • 南北干道有:哈大、京沈、津沪、京九、京广、太焦—焦枝—枝柳、宝成—成昆、成渝—川黔—黔桂—湘桂(柳州至友谊关)等线; • 东西干道有:滨洲—滨绥、京秦—京包—包兰、石太—石德—胶济、新焦—新菏—兖石、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广梅汕—三茂等线。 • 围绕七大经济区域的铁路网构架已基本形成 • 高速客运网建设已全面启动。
路网现状 • 截止到2008年底 •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万公里,里程长度位居世界第三; • 全国铁路复线里程2.9万公里,复线率36.2%; • 电气化里程2.8万公里,电化率34.6%。 • 线路技术条件 • 满足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 • 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 • 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415公里,其中时速2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207公里,时速350公里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85公里。 • 京津城际铁路、合宁、胶济、合武、石太等客运专线已相继建成投入运营。
路网现状 • 我国铁路的密度仍然较低 • 按人口计,人均约5.3cm,在世界各国的排位上,居于100位之后; • 按国土面积计(959.6960 km2),每km2约8.3cm,在世界上排在60位之后。
中国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概况 • 发展目标 •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 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 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 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铁路中长期路网规划 • 2020年底的目标 •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快速客运通道, 1.6万km •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建设新线约4.1万km • 路网既有线加强:增加二线1.9万km,电气化2.5万km • 强化运煤通道
客运专线 • 到2020年,初步形成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6公里以上。
客运专线 “四纵”客运专线 • 北京-上海,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长1318公里
客运专线 “四纵”客运专线 • 北京-郑州~武汉-广州-深圳,连接华南和华南地区,全长约2260公里,武汉-广州段,995公里;
客运专线 “四纵”客运专线 • 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全长约1700公里
客运专线 “四纵”客运专线 • 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全长约1600公里;
客运专线 • “四横”客运专线 • 徐州-郑州-兰州,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400公里
客运专线 • “四横”客运专线 • 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500公里;
客运专线 • “四横”客运专线 • 青岛-石家庄-太原,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770公里;
客运专线 • “四横”客运专线 • 南京-武汉-重庆-成都,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全长约1600公里
客运专线 •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 • 南昌~九江 • 柳州~南宁 • 绵阳~成都~乐山 • 哈尔滨~齐齐哈尔 • 哈尔滨~牡丹江 • 长春~吉林 • 沈阳~丹东 扩大客运专线的覆盖面
绵阳~成都~乐山 柳州~南宁 南昌~九江 哈尔滨~齐齐哈尔 沈阳~丹东 长春~吉林 哈尔滨~牡丹江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长三角洲 •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形成“Z”字型主骨架,形成连接沪宁杭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客运铁路网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珠三角洲 • 以广深、广珠两条客运专线为主轴,形成“A”字型线网,辐射广州、深圳、珠海等9个大中城市,构建包括港澳在内的城市1小时经济圈;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环渤海区域 •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北京-天津为主轴进行建设,形成对外辐射通路;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长珠潭 • 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形成连接中南周边重要城镇的城际客运铁路网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成渝地区 • 以成都、重庆为两个中心,构建2小时经济圈;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中原城市群 • 以郑州为中心,形成连接周边城市群的快速客运系统;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武汉城市圈 • 以武汉为中心,构成武汉大都市卷内的快速客运系统;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关中城镇群 • 济南、青岛为中心,建成连接关中各城镇的城际客专线网
客运专线 • 区域城际客运系统 • 海峡西岸城镇群 • 以福州为中心,福厦线为轴线,形成连接福州与周边重要城镇的海峡西岸城际客运铁路系统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 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4.1万公里。 • 新建中俄通道同江~哈鱼岛段,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朵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东北、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通道 • 新建太原~中卫(银川)、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 新建乌鲁木齐~哈密~兰州、库尔勒~格尔木、龙岗~墩煌~格尔木、喀什~和田、日喀则~拉萨线,研究建设和田~狮泉河~日喀则线,形成新疆至甘肃、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 新建兰州~重庆、哈达铺~成都线,研究建设张掖~西宁~成都、格尔木~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 新建拉萨~林芝、大理~香格里拉线,研究建设成都~波密~林芝、香格里拉~波密线,形成四川、云南至西藏的便捷通道。 • 新建太原~候马~西安~汉中~绵阳线,研究建设郑州~重庆~昆明线,形成华北、中原至西南新通道。 • 新建重庆~贵阳、乐山~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线,形成西南至华南新通道 • 新建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阜阳~六安~景德镇~瑞金~汕头线,形成内陆腹地至东南沿海地区新通道
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 新建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线,形成北京至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便捷通道 • 新建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运铁路,形成“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新的大能力通道 • 新建乌鲁木齐~富蕴~北屯、哈密~若羌、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正蓝旗~虎什哈、昭通~攀枝花~丽江、昆明~百色、柳州~肇庆、南宁~河池等铁路,研究建设安康~恩施~张家界等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 新建哈尔滨~佳木斯、青岛~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广州~湛江~海口~三亚、上海~江阴~南京~铜陵~安庆、怀化~衡阳~赣州、九江~景德镇、蒲城~建宁~龙岩、等铁路和福州~厦门货运线,完善东中部地区铁路网络。
路网既有线 • 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9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2.5万公里 • 对大同(含蒙西地区)、神俯、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洲、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的既有运煤专用线进行扩能改造,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重点强化“三西”地区煤炭下海和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通道,以及新疆地区煤炭外运通道 • 对“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内既有铁路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路网既有线 • 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9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2.5万公里 • 按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加强主要客货枢纽建设,注重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以及公路、民航和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货物换装“无缝衔接”和交通运输一体化。以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 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
20世纪70年代采用高速重载新技术世界铁路全面复兴20世纪70年代采用高速重载新技术世界铁路全面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