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859 Views
溝通治療. 創始人─柏尼. 溝通治療. 基本假設 : 人有選擇或重新塑造自己命運的潛能。 主旨 : 幫助當事人檢視與評估早年決定,建立新選擇 特徵 : 從人格結構 ( 自我狀態 ) 去探討人際關係與溝通型態。可作為個別諮商或團體輔導。. 人性觀. 1. 對人性的看法是「 反決定論 」,認為人可以超越外在環境的制約及早年經驗的限制,自由選擇其生活方式及行為,並重新決定及指引未來的生活方向及方式。 2. 溝通的主要概念─「 溝通 」、「 自我狀態 」。. 自我狀態 ( 人格結構 ). 一種思想和感覺的系統,可直接影響一組 相關的行為型態可分為: 佛洛依德
E N D
溝通治療 創始人─柏尼
溝通治療 • 基本假設: 人有選擇或重新塑造自己命運的潛能。 • 主旨: 幫助當事人檢視與評估早年決定,建立新選擇 • 特徵:從人格結構(自我狀態)去探討人際關係與溝通型態。可作為個別諮商或團體輔導。
人性觀 1.對人性的看法是「反決定論」,認為人可以超越外在環境的制約及早年經驗的限制,自由選擇其生活方式及行為,並重新決定及指引未來的生活方向及方式。 2.溝通的主要概念─「溝通」、「自我狀態」。
自我狀態(人格結構) 一種思想和感覺的系統,可直接影響一組 相關的行為型態可分為: 佛洛依德 1.父母自我狀態 = 超我 2.兒童自我狀態 = 本我 3.成人自我狀態 = 自我
父母自我狀態 個體在幼年時從父母的行為學習及模仿而來,可 分為「撫育的父母」及「批評的父母」。 • 撫育的父母:以撫養、照顧及關懷的姿態出現,言語上常用「可以了,休息一下吧!」、「多吃一點」、「早點回來」等。 • 批評的父母:以批評、訓誡及禁止的姿勢出現,常用的言語為「怎麼這麼笨」、「不可以」、「不應該」等。
兒童自我狀態 先天的本能行為及後天的經驗感受。 • 「自然兒童」:未經後天環境影響或燻陶,最原始、最真實的一面。 • 「適應兒童」:所謂「聽話的乖孩子」,是經外界修正及刺激而調整的孩子,其行為特徵為以模仿或順從來同意父母、以退縮方式適應外在世界及父母的要求及用延緩來適應。 • 「學者兒童」:即所謂「早熟的孩子」,行為特徵為有創造、操控及直覺的能力、富好奇心、冒險性,並能察顏觀色。
成人自我狀態 是個人客觀、理性的部份,常用的語彙為 「讓我想想」、「根據」、「看情形」、 「為什麼」等。
溝通分析諮商法 • 溝通:是人際互通的單位,包括社會和心理的層次。 • 渴望:人們心中的慾望,通常依所冒的險以獲得撫慰程度,有種方式利用時間:退卻(打發時間、白日夢)、儀式(問好)、消遣(聊天)、活動(工作、興趣)、心理遊戲(看似好卻是不好的溝通)、親密(心有靈犀一點通)。 • 撫慰:藉由彼此交往及接觸所得到的感受,可分為正撫慰及負撫慰。 • 正撫慰:鼓勵、奬勵、接受微笑、一句好話等。 • 負撫慰:打駡、責備、吵架、埋怨、惡言相向等。
溝通分析諮商法 • 心理遊戲:指兩個或更多人在溝通後,某一方或雙方都感到不愉快,而這種獲得負撫慰的情形常常重演,幾乎成為行為的模式,常見的有喧囂(吵鬧)、是的…不過(一方總提出要求)、扯自己後腿(溝通結果證明自己不好或不行)、這回我終於逮到你了(設下陷井)。 • 心理遊戲要成為溝通方式所需具備的條件: 1.由社會及表面上看,是相當合理的。2.其真正含義為曖昧溝通3.玩心理遊戲的目的是達到預期中的結局,並填補時間空檔,引起他人注意。
溝通分析諮商法 • 生命腳本:從個體出生起,由父母教養及環境影響所形成的幼年經驗。 • 心理地位:個人對人、己關係的看法,是主導人際溝通與人格發展的內在動力。其有下列四種型態: 1.我不好─你好(幼兒期) 2.我不好─你不好3.我好─你不好(2~3歲) 4.我好─你好 (成人)
溝通分析諮商法 諮商目標:協助案主了解其日常生活行為及生活方向的 運作情形,使其能自由並重新決定生命腳本。 溝通分析諮商法的目的: 1. 分析個人內在父母、成人及兒童等自我狀態間的交互關係,從而協助其自我了解、建立統整和諧的人格特質。 2. 分析團體中人與人間在父母、成人及兒童等自我狀態的相對關係,輔導案主能自知、知人,並培養其在社會生活中能扮演適當的角色。
溝通諮商法的諮商歷程 • 訂定諮商契約 • 結構分析:協助案主了解其自我狀態 • 溝通分析:互補溝通、交錯溝通及曖昧溝通 • 互補溝通:即一種刺激與反應相互平行,適當且良好的溝通方式 • 交錯溝通:即當發出刺激的人對接受刺激的人有所期望,但卻沒有收到預期的反應。 • 曖昧溝通:指相互溝通的兩人,表面上以社會可接受的方式表達,但卻暗藏其他的意思。 • 遊戲分析 • 腳本分析
遊戲分析的目的 1.透過分析使案主了解自己介入心理遊戲的狀況,及對自己與對方的影響與遊戲時所採取的溝通方式。 2.使其能知道如何停止遊戲,並放棄接受負撫慰及給予負撫慰的角色。 3.學習與人發親密的溝通,並隨時都能對他人付出正撫慰且接受他人的正撫慰
腳本分析的功能 在分析案主問題的成因,若不妥時,可鼓 勵其改變此生命腳本,以尋求更好的適應。
溝通諮商法的諮商技術 1.強化鬆散的自我邊緣:從一個自我轉換到另一自我。 2.去污染:自我狀態有相互干擾或重疊(偏見、忘想) 3.再傾洩:將當事人所排斥的自我狀態激發出來。 4.澄清:將當事人所說的訊息串聯起來 5.重新定向: 諮商員教導 6.其他:如空椅子、角色扮演等
溝通分析諮商法的優、缺點 (一)優點: • 理論及基本觀念都相當明確易懂 • 強調諮商契約 • 可經由重新檢視早年經驗,來讓案主再做修正。 • 理論易懂,實施過程亦不難,使其應用層面相當廣泛,且有良好的成效。 • 強調人的自主性、選擇性及責任性 (二)缺點: • 涉及太多專有名詞 • 因過於強調「分析」,而忽略了案主的行為改變。 • 因過於強調理論的解析,而缺乏諮商員與案主間的良性互動 • 缺乏具體可行的諮商技術 • 因過於強調問題或行為的分析,而缺乏情緒面的關懷。
現實治療法之三個R • 1. 責任感 Responsibility「你」是自己的主人,擁有選擇的自由能力,因為面對困境時,只有你自己能做最佳之抉擇,也必須做選擇,並為此負責。 • 2. 現實感:Reality面臨困境之際,最重要的是「當下」、「此時此刻」能做的,而不是浪費精力於無可挽回的過去經驗,惟有把握並改善現況才有機會展望未來。 • 3. 做的正確:Right我們必須評量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做得正確,是否對自己有幫助。
心理健康與下列三點有關 • 一、體與環境二、人類基本需求1. 愛與被愛的需求2. 價值感的需求三、個體的需求3. 歸屬感的需求4. 樂趣的需求5. 自由角色自我認同取向者或成功的自我統整,是關心自我角色之發展,為了自我滿足或自我實現而努力,追求自我價值感的足。角色認同與目標導向之社會︰認為現代社會是角色導向之社會,因之稱為角色認同之社會,人人追求的是自我實現之角色,由於物質之豐足、人權之被受到重視,強調活出自己及成功之認同,以別於物質匱乏之社會,人所追求之工作目標為求溫飽,稱之為目標導向之社會。
主要觀點 • 1. 強調責任︰凡個人滿足其需求,但以不妨礙他人實踐其需求的方式,而達到自我滿足之行為。2. 強調合現實的行為︰現實治療注重現在,而不注重過去。3. 強調正確的行為︰當我們做錯事時,必須要即時修正,做對時要自我激勵。諮商目標現實治療之目標在協助個發現更有效的方法,以獲取其歸屬、權力、自由、樂趣、價值咸等需求,即協助當事,恢復對其生活中意識行為之控制權,以使其能得有效率的生活。行為改變的三條件︰1. 建立共融關係2. 諮商員之行為及特徵3. 態度改變
諮商步驟 1. 與個案建立共融關係2. 焦點集中於現在行為中之行動部份—現在你在做什麼?3. 協助當事人對其行為之自我評估,(你做的對你有幫助嗎?)4. 協助當事人擬定計劃達到自責的行為5. 承諾6. 不找藉口7. 不處罰8. 不放棄
諮商技巧—吳布丁 • 1. 使用熟練之問答藝術2. 個人成長計劃之自我輔助技術3. 適當幽默技巧的使用使用予盾意向的技術
諮商技巧—國內其他學者11種 • 1. 人際共融2. 設定限制,並組織適宜之諮商情境3. 緊迫釘人技巧4. 角色扮演5. 討論6. 幽默7. 面質8. 擔任示範及教師之角色9. 擬訂負責的行為10. 幫助當事人了解及接受自己11. 教導當事快樂
現實治療法之適用範圍 • 有任何心理問題者,包括輕微的情緒煩悶者到完全的精神退縮者,無年齡限制,唯一限制是應用時諮商員之專業技術是否是夠勝任。由於現實治療法需要靠雙方口語溝通,所以使用上亦有限制,如自閉症患者,不會說話的小孩,沒有語言能又之智障者,但熟練專精之現實治療者亦能治療不願說話以及心智不足的患者。
多世代家庭治療Multigenerational Family Therapy • 代表者:Murray Bowen(包文) • 是一種理論/臨床的模式(Bowen的理論源自於精神分析) • 認為要了解一個家庭最好要分析三個世代以上。 • 未解除的情緒依附(emotional attachments),其情緒問題會代代相傳下去。
家族治療理論 家庭結構: 隱形的功能需求/規則,整合家庭成員 間的互動。 • 一般規則:家庭內的階層化結構 ex: 父母、子女 • 特殊規則:成員所擁有的個別權力 ex:課業成績、所得
家庭次系統 次系統:配偶、父母、手足…等(依照性別、興 趣、世代、功能等來區分) • 角色互補性: 父子、兄弟 • 穩定家庭的關鍵: 配偶 • 手足:同儕的最初體驗,學到支援、合作、保護、競爭等 • 良好功能的家庭: 次系統整合且協調。
界限滲透性 界限:指家庭的組織 良好得界限:決定於成員間接觸的品質和頻率; 暢通溝通和支持、且兼具獨立自主 • 僵化、彈性不足: 次系統分離且隔絕 • 界限模糊:缺乏清處的世代界限 • 糾結: 互動過於緊密導致過度關切、涉入彼此生活 => 子女無法獨立思考和發展人際關係 • 疏離: 成員個別發揮功能、少相互依賴、對家庭沒有終誠度
同盟、權力和聯盟 同盟:家庭成員彼此間的情緒或心理連結。 聯盟:特定家庭成員對抗第三人的合作關係 • 三角化關係:父母要求孩子與自己同盟來對抗對方。 • 穩定聯盟:固定、沒有彈性的聯盟 • 轉向聯盟:雙方認為第三人要為其困難負責
五種失功能的家庭結構 糾結家庭 疏離家庭 有不管事男人的家庭 父母都不管事的家庭 父母是未成年者家庭 好的家庭條件 清楚界定世代界限 雙親在關鍵問題上需建立同盟關係 雙親意見一致 清楚界定世代界限必免祖父母介入 同盟須發揮適當作用
治療目標 目標: 解決家庭中退化或無法發揮作用的互動模式,協助建立與家庭發展階段一致的互動方式取代過時、僵化或無用的模式。 • 發展家庭地圖
技術 • 參與與調適 (Joining and accommdating) • 模仿( mimesis) • 跟循 (tracking) • 行動化 (enaction) • 重建框架 (reframing)
焦點治療 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短期焦點治療SFBT
在諮商中該談什麼? 談論問題會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談論解法會製造出更多的解法 SFBT
焦點治療的焦點在哪兒? • solution-Focused 聚焦在solution「解決方法」。 從「問題聚焦」(problem-focused)轉向「解法聚焦」 • De Shazer(1988,1991)認為: 要解決問題並不需要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問題的原因和它的解答並不必然相關。獲得問題的訊息並不會幫助改變的發生。在焦點治療中,把個案從問題的傾訴,引導到解法的訴說。
焦點治療的常用方法(1)p.350 • 建立合作關係(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 建立尊重平等的關係來建構新知識。 我覺得追我的我不喜歡,我喜歡的都不追我。 • 治療前的改變(pretherapy change) 在你來到這裡之前,曾經用什麼方法來交男朋友呢?「等他追我」 • 例外問句(exception of difference) 曾經有哪一次,你感到心動了呢?「我滿喜歡一個打工的男生」 • 奇蹟問句(miracle questions) 如果發生了一個奇蹟,你達成了自己的願望,那會是什麼情形? 「那個男生來追我」
焦點治療的常用方法(2) • 量尺問句(scaling questions) 你們的關係進展是幾分?「3分」 • 首次晤談作業(formula first session task;FFST) 請你回家觀察看看,有哪些事情,是你希望再次發生的。 第二次:「他幫我整理衣服。」 好棒!你如何做到的?「我就是太忙了,請他幫幫忙啊!」 • 治療師的回饋(therapist feedback to clients) 你能夠和自己喜歡的男生一起工作,真是美好的一件事(鼓勵compliments)。我想,你們的關係已經從0分進展到5分(橋樑bridge),只要再找到適當的途徑(建議suggesting task),真好,如果繼續找機會讓他幫你整理衣服,我相信你們的關係會持續進步下去的。 • 結束(terminating) 你門的關係已經達到7分,剩下3分的差距,未來可以怎麼做呢?
Narrative Therapy 敘事治療
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 • Narrative—Story的古字 • 敘事治療,即「故事治療」 • 後現代主義的想法是,語言創造出不同的意義。有多少說故事的人,就會有多少的意義,並且對於每個說故事的人來說,他們所說的故事都是「真實」的,都是真理。換句話說,涉入同一情境中的每個人,對於此一情境的「真實」,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敘事治療常用的方法(案例解說) • 提問…更多的提問 Question… And More Question 你的心情是什麼?你的想法是什麼?被父母拋棄,讓你感到很傷心。 • 外化和解構Externalization & Deconstruction 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個動物或東西,那會是什麼? • 尋找獨特事件Search for unique outcomes 如果有一天,來了一位小天使,要給你一個願望…. • 替代性故事和重寫Alternative & re-authoring 小天使會用什麼方法幫助你達成這個願望?
進步證明Documenting The Evidence 在森林中,有一棵樹倒了,從來沒有任何人知道,就這樣消失了,那麼,它「真的」倒了嗎? 〜海德格 記錄下個案的改變,並讓真實世界的人看到,「真實」因而成立。 新故事要持續存在,須有接納且支持的聽眾 在你的生活中,有誰知道了你的改變,會很開心? 利用寫信紀錄治療過程以鞏固目標 記錄下自己的改變,寄給想要知道的人。 使案主能夠將在治療所學,真正帶入生活中 43
敘事信 narrative letters • 內容:對問題外化的描述、問題對案主的影響… →舊有的問題故事 vs. 新故事 的差別 • 撰寫方式: • 序言:重新連結前次諮商的過程 • 陳述:總結問題已造成及正在發生的影響 • 思考治療師提出的問題,有助於發展中的故事 • 獨特結果或例外問句來了解案主的問題故事,並且直接引用案主的語句 44
Dear小美:上次會談,我們談到你的家庭,曾經讓你感到被拋棄的傷痛,如同用壞拋棄的鍋子,被遺忘在陽台的角落中…。 在那個孤單而傷心的夜晚,來了一位善良的小天使,他讓你許一個願望,你想要變成什麼?喔,是變成馬自達的引擎。經過了高溫去雜質,重新打造,你成了馬自達引擎中寶貴的零件。 說完這個故事之後,你覺得心情好多了,你希望能夠交到好的朋友,找好的老師,努力地練習吉他和唱歌,終將成為一位很好的歌手。 希望你能朝自己的理想前進,祝你心想事成。 小民 敘事信撰寫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