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06 Views
走向創新之路. 何美玥 陳建仁 2010.05.08. < 2000 USD. 3000 ~ 9000 USD. > 17000 USD. 競 爭 力. 基 本 需 要. 效 率 增 加. 創 新 因 素. 50%. 60%. 40%. 35%. 50%. 30%. 平均每人 GDP. 資料來源: WEF 國家競爭力評比. § 現況與趨勢. 台灣研發經費與研發人力與已開發國家相近.
E N D
走向創新之路 何美玥 陳建仁 2010.05.08
< 2000 USD 3000 ~ 9000 USD > 17000 USD 競 爭 力 基 本 需 要 效 率 增 加 創 新 因 素 50% 60% 40% 35% 50% 30% 平均每人GDP 資料來源:WEF 國家競爭力評比
§ 現況與趨勢 台灣研發經費與研發人力與已開發國家相近 與世界重要國家比較,台灣的研發經費占GDP比率,與美國相同,但低於瑞典、南韓、芬蘭和日本。台灣的每千就業人口研究人員數與瑞典相同,但低於芬蘭和日本。就研發總經費而言,美國最高,日本次之,中國第三。
研發經費/GDP(%) 研發經費(億元) 占全國研發經費比例
執行部門 私人非營利 12 (0.4%) 高等教育 404 (12.2%) 政府 606(18.3%) 企業 2291(69.1%) 全國研發經費3314億元(2007年) 資料來源:國科會
研發種類 其它 128 (4%) 農業 111 (3.3%) 基礎研究 332 (10%) 醫學 233(7%) 應用研究 851 (25.7%) 自然科學 342 (10.3%) 實驗性開發 2131 (64.3%) Engineering 2500 (75.4%) 全國研發經費3314億元(2007年) 資料來源:國科會
台灣之國家競爭力評比以科技創新項目最佳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IMD)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9. 57個經濟體列入評比。 按照不同國家競爭力評比機構之分析,台灣的IMD國家競爭力評比排名第23名,WEF全球競爭力評比排名第12名。就各評比項目而言,科技與創新排名均比整體排名為高。 資料來源:WEF(World Economic Forum)網站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9-2010 。2009年有133個經濟體列入評比。衡量指標為基本需求、效率增強與創新因素等三大類指標。
§ 問題 創新的力量來自個別產業或個別企業的點,但無法構成一個有機 體,不能讓創新變成一個連鎖反應(chain reaction),帶動整體經 濟成長。 § 必須突破的關鍵 • 科技研究機構的品質比不上企業,無法帶出新的產業科技創新,也無法帶領企業合作研究。 • 學術機構的研究成果,缺乏承轉成商業可用技術或產品的平台。 • 創新研究者在市場上無法得到資金,必須完全依賴政府的補助,而政府對不同產業的創新沒有創新的管理模式,一成不變的管理模式,只有適用該種模式的企業才能得到資助。 • 個人創新者無法將產品推介給適當的生產者,或是可以進一步發展的相關業者。 • 缺乏系統整合能力,無法領導開創性的創新運用。
§ 具體對策 一、建構優質創新環境:“紀律”與“創新”並重 1. 重新定位研究機構角色。 2. 鼓勵企業直接與學術機構訂定長期合作機制。 3. 推動組成「天使俱樂部」,邀請成功退休企業家成為創業者的天使。 4. 協助架設創新產品的網路銷售平台。 5. 協助佈建未來可能成為主流技術的運用環境,以台灣為試驗基地,培植系統整合能力。
§ 具體對策 二、卓越學術研究 ˙ 提升學術研究環境,吸引世界一流水準的研究人才。 ˙ 在重要領域孕育大師級研究人才及領先世界的研究團隊。 ˙ 配合未來重點科技發展及重點產業需求,積極培育及延攬重點產業人才。
§ 具體對策 三、依不同產業特性,訂定以創新為軸心的產業政策 例:1. 電子業:建構實體運用環境,創造新的運用需求。 2. 生技業: (1) 協助並鼓勵技術承接平台的建立,使創新研究者 可以得到市場的激勵。 (2) 建立專業的試驗平台,使台灣有一個最好的臨床 前及臨床試驗環境。 (3) 檢討相關法規,使研究者在台灣進行的試驗可以 與國際主要市場接軌。 (4) 鼓勵製藥業與學術機構直接合作。
§ 願景 The Best & The First 讓台灣成為“能以最快速度用最好的創意滿足顧客 需求”的地方 ˙ 創新用在生活面:華人優質生活的典範 ˙ 創新用在生產面:最先進入市場的創造顧客新需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