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89 Views
黄河. 长江. 特刊. 长江源. 中国第一长河. 华夏摇篮. 华西中学出版社. 黄河源. 主编 : 王健青. 进入. 2005.11. 卷首语.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盘着两条“巨龙” —— 长江与黄河。这两条横卧在地球东方的巨龙,从巍峨的青藏高原,跨过神 州大地,汇入大海,哺育了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壮阔的景象!何等奇丽的诗句!华夏子孙对长江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目录. 目 录. 长江. 黄河. 长江源. 黄河源.
E N D
黄河 长江 特刊 长江源 中国第一长河 华夏摇篮 华西中学出版社 黄河源 主编:王健青 进入 2005.11
卷首语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盘着两条“巨龙”——长江与黄河。这两条横卧在地球东方的巨龙,从巍峨的青藏高原,跨过神 州大地,汇入大海,哺育了优秀的中华儿女,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何等壮阔的景象!何等奇丽的诗句!华夏子孙对长江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不可磨灭! 目录
目 录 长江 黄河 长江源 黄河源 中国第一长河 华夏摇篮 长江称谓 黄河历史 黄河气候 沿途风貌 结束语
长江 万里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的唐古拉山脉,在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源头冰川海拔6543米,是世界大河中,源头海拔最高的河流。流经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雪岭、山峦崎岖的云贵高原、山青水秀的四川紫红色盆地、气势磅礴的三峡、一望无际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在东方明珠—上海市,注入浩瀚无垠的东海。 目录
长江源 长江江源,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地,自通天河与楚玛尔河汇合口以上的地域称为河源地带,流域面积105127平方公里. 水系从北至南依次为楚玛尔河、北麓河、沱沱河 。沱沱河横贯江源地区中部,是通天河的主要源流,长江源头确定为沱沱河、反映了江源水系的面貌。 江源北面是昆仑山脉,平均海拔高出3000―5000米,确有“横空出世”之气慨。 目录
中国第一长河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全长6300公里。 长江水系共有支流7000余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大于80000平方公里的有8条,其中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长江流域面积1807199平方公里,占中国总面积的1/5,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目录
长江称谓 长江各江段有不少别名,四川省宜宾市金沙江与岷江汇合口至湖北省宜昌市江段称为川江、蜀江,四川省江津市长江曲流呈“几”字形江段又称几江,长江流经三峡地区一段,由于水流湍急,两岸山峰夹峙又称峡江。从湖北省枝江县至湖南省城陵矶江段,长江成河曲流淌又称为荆江。江西省九江市一带江段称浔阳江或称九江,因江西省九江市在隋代置寻阳县于此。江苏省扬州市南至镇江市丹徒之间,唐代曾有扬子津,渡江到江南京口,这一江段称为杨子江或京江,现在所指杨子江范围更广,泛指长江下游。 目录
沿途风貌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000-5000米, 有“世界屋脊”之称。唐古拉山、昆仑山、念青唐古拉山横空贯宇,旷世弘魄于天地间。 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分布在云南省东部及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2000米,岭谷众多,地表崎岖,有“两山叫得应,相会要半天”之说.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盆地底部海拔400—800米,周边都是海拔1500-3000米的山岭,盆地土地肥沃,春天碧绿,秋季金黄。 三峡:总长近 200公里,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因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而得名。夔门天下雄,神女峰等巫山十二峰楚楚动人,西陵峡奇险,舟船飞于险滩恶浪之间,十分壮观. 目录
黄河 早在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氏族部落。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目录
黄河源 在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中间,有一座脊如牛角、峰似虎头的高山,名叫“雅拉达泽”,在它的东面,有一个海拔4500米的盆地,那就是黄河源头的约古宗列盆地。盆地西南有一条河,叫玛曲曲果,这就是黄河之源。 在约古宗列盆地上几经曲折的涓涓细流,汇成光华闪烁的星宿海,然后聚成碧水如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最终奔向鄂陵湖的出口,至此,真正的黄河干流才开始了它的万里行程。 目录
华夏摇篮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4000多年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诞生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目录
黄河历史 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 据地质考证 ,在距今115万年前,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直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上下贯通的大河。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逐渐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悬河”,常常决堤泛滥而改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黄河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目录
黄河气候 一﹑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 黄河流域全年日照时数一般达2000~3300小时,为我国东部地区的辐射强区。 二、季节差别大、温差悬殊 黄河流域地区季节差别大,上游河源地区为“全年皆冬”;久治至兰州区间及渭河中上游地区为“长冬元夏,春秋相连”;兰州至龙门区间为“冬长、夏短;流域其余地区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温差悬殊是黄河流域气候的一大特征。总的来看,自西向东由冷变暖。 目录
结束语 新中国成立后,黄土高原作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活动。50多年来,流域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水土流失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斗争,水土保持初步治理措施面积累计达到18万多平方公里,建设治沟骨干工程和淤地坝11万多座。为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的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我们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规律和特点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积累和总结了一套较为成功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 目录
敬请期待下期! 华西之窗出版社 地址 成都华西中学电话 83266666 邮编 610051 国家标准刊号:CN58-5648/G6 国内统一刊号 GASM1585-23 定价: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