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597 Views
台灣特有種動物. 5403 、 5405 、 5414 、 5427. 分工 表. 組長: 5414 組員: 5403 、 5405 、 5427 查資料: 5427 、 5403 、 5405 整理資料: 5403 、 5405. 台灣特有種動物.
E N D
台灣特有種動物 5403、5405、5414、5427
分工 表 • 組長:5414 • 組員:5403、5405、5427 • 查資料:5427 、5403 、 5405 • 整理資料:5403、5405
台灣特有種動物 • 台 灣 已 記 錄 之 野 生 動 物 哺 乳 類 約 7 0 餘 種 、 鳥 類 約 有 5 0 0 種 、 爬蟲 類 約 有 9 0 種 、 兩 棲 類 約 有 3 0 種 、 昆 蟲 類 約 有 1 8 , 0 0 0 種 、 淡 水 魚 類〈含 河 口 魚 類 〉約 1 5 5 種 。 由 於 冰 河 撤 退 後 , 台 灣 海 峽 將 本 島 和 歐 亞 大 陸 分 隔 , 受 長 期 的 隔 離 影 響 演 化 出 許 多 特 有 種 和 特 有 亞 種 生 物 , 更 增 加 台 灣 動 物 資 源 之 珍 貴 性 。 野 生 動 物 為 一 可 再 生 之 自 然 資 源 , 在 文 化 、 宗 教 、 藝 術 、 經 濟 、 醫 學 、科 學 研 究 及 生 態 上 都 扮 演 著 重 要 的 角 色 。 但 是 以 往 , 尤 其 是 光 復 以 來 ,限 於 人 力 、 物 力 , 我 們 對 於 台 灣 動 物 相 的 資 料 , 缺 少 較 系 統 性 及 完 整 性 的 調 查 研 究 。 因 此 , 島 上 各 種 不 同 動 物 之 分 布 、 數 量 , 以 及 在 生 態 、 行 為 、 遺 傳 等 各 方 面 如 何 適 應 生 存 ? 面 臨 何 種 問 題 ? 如 何 加 強 保 育 ? 均 亟 待 加 強 調 查 與 研 究 。
台灣蛙類特有種 • 1.盤 古 蟾 蜍 • 2.褐 樹 蛙 • 3.面 天 樹 蛙 • 4.諸 羅 樹 蛙 • 5.橙 腹 樹 蛙 • 6.莫 氏 樹 蛙 • 7.翡 翠 樹 蛙 • 8.台 北 樹 蛙
台灣鳥類特有種 • 雉科帝雉、藍腹鷴、深山竹雞 • 山雀科黃山雀 • 鴉科台灣藍鵲 • 鶇亞科栗背林鴝、紫嘯鶇 • 畫眉科金翼白眉、白耳畫眉、紋翼畫眉、藪鳥、冠羽畫眉 • 鶯亞科火冠戴菊鳥 、 • 褐色叢樹鶯鵯科烏頭翁
台灣山鷓 ( 深山竹雞 ) • 台灣山鷓鴣生活於三百到二千五百公尺的闊葉林下層,常於林間開闊的區域內活動,以植物嫩芽、種子、果實及昆蟲為食,生性隱密,是台灣特有種鳥類中極不易見到的一種。 台灣山鷓鴣與黑長尾雉和藍腹鷴2種威名遠播的台灣特有種雉科相比,牠雖也有傲人的羽色,不過體型卻小許多,也沒有長而美豔的尾巴,不過牠們的「難見度」卻不遜於黑長尾雉與藍腹鷴。 • 由於台灣山鷓鴣棲息的原始闊葉林遭到了大幅度的破壞,因此讓牠們的生存備受威脅。加上牠們的蹤跡不易發現,更加難以進行觀察,人們對於牠們的瞭解尚嫌不足。 列名於「其他應予保育之野生動物」的台灣山鷓鴣,亟需你我加以關心。
藍腹鷴 • 藍腹鷴是台灣特有種雉科裡羽色最豔麗的,也是最早引發歐美人士注意台灣自然環境的典型代表動物,牠分布的範圍由海拔二百公尺的闊葉林至二千三百公尺的針葉林。 • 早期的西方探險家較不易深入台灣的高山,因此牠在1862年被史溫侯 (Robert Swinhoe) 發現,比黑長尾雉早40年。藍腹鷴以植物嫩芽、果實、昆蟲及蚯蚓為食,生性安靜隱密,只有在清晨或黃昏才容易觀察到牠踱步於森林小徑。 • 當發現人跡時,牠通常會倉皇地起飛逃離,並發出尖銳的喉音。由於其豔麗的外表及分布的特性,遭受獵捕及棲地破壞的壓力極鉅,至今仍為稀有的鳥類。
栗背林鴝 • 栗背林鴝是美麗的鶇科鳥類,雄鳥除有白色眉線外,還戴著條橘紅色的領巾,分布在台灣二千至三千七百公尺的森林中,喜歡單獨站立在地面突出物或樹樁等無掩蔽的地方,常見其在道路兩旁,或在樹林、灌叢底層活動。 • 栗背林鴝的母鳥與另一種生活在相同生態環境卻較不常見的鶇科鳥類-白眉林鴝(E. indicus)極為類似,栗背林鴝雌鳥的眉線較不明線,尾下覆羽為白色。而白眉林鴝雄雌鳥皆有明顯的白眉線,且尾下覆羽為黃褐色。
黑長尾雉(帝雉) • 黑長尾雉是台灣雉科中海拔分布最高的,從一千八百公尺至三千三百 公尺的針闊葉混合林或針葉林、箭竹林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蹤影。 • 牠是由古菲洛(Walter Goodfellow) 所發現的兩根尾羽於1906年被鑑定的新種,發現的過程充滿傳奇的色彩,也引發了歐美鳥類學家對於台灣鳥類研究的興趣。 • 學名與英名中的「Mikado」是為了尊崇日本天皇而命名,但是牠從容鎮定的儀態,也為牠贏得了「迷霧中王者」的美譽。 黑長尾雉喜歡坡度陡峭的地區,生性謹慎隱密又安靜,常在濃霧或下雨前後在步道兩旁或林緣地帶覓食。以蕨類植物嫩芽、野草莓及昆蟲為食。牠們都曾因為豔麗的羽色而面臨強大的獵捕壓力,並在1966年名列紅皮書,為世界瀕臨絕種的鳥類,近年來則在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國家公園的保護下,族群數量穩定,並於近年脫離瀕危動物之列。 • 由於黑長尾雉對於台灣的賞鳥人而言具有極特別的意義,因此被「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選為會鳥,成為台灣野鳥的代表。
台灣噪眉(金翼白眉)、台灣紫嘯鶇 • 台灣的14種特有種鳥類中,畫眉科鳥類是其中最特別的,共有5種。 • 台灣噪眉是其中體型大且海拔分布最高的一種。僅分布在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矮灌叢及針葉樹中,以果實及昆蟲為食。 分布於二千公尺以下的山澗溪流附近,在台灣常見的溪澗鳥類中,台灣紫嘯鶇是體型最大的,常單獨出現在溪流旁的岩石或潮濕的林地,也曾在石碇及陽明山公園看到牠停棲於屋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