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 12 章

第 12 章. 鄉土地理專題研究. 國立嘉義高商 黃俊彰老師. 本章學習重點.  鄉土地理的研究方法  鄉土的地理環境特性  列舉鄉土的地理問題  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 進行野外實察  進行實察的資料整理. 第 12 章 鄉土地理專題研究. 12-1 研究問題產生 12-2 鄉土地理調查 12-3 鄉土地理研究 ─       以高雄市美濃區為例. 12-1 研究問題產生. 何謂鄉土地理?. 鄉土地理. 建立鄉土的共同意識與認同感. 目的:. 研究對象:. 鄉土自然環境:. 地形、地質、氣候、生態.

vlo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2 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12 章 鄉土地理專題研究 國立嘉義高商 黃俊彰老師

  2. 本章學習重點 鄉土地理的研究方法 鄉土的地理環境特性 列舉鄉土的地理問題 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進行野外實察 進行實察的資料整理

  3. 第12章 鄉土地理專題研究 12-1 研究問題產生 12-2 鄉土地理調查 12-3 鄉土地理研究 ─       以高雄市美濃區為例

  4. 12-1 研究問題產生

  5. 何謂鄉土地理? • 鄉土地理 建立鄉土的共同意識與認同感 • 目的: • 研究對象: • 鄉土自然環境: 地形、地質、氣候、生態 • 鄉土人文環境: 土地利用、產業、文化、歷史、宗教、聚落、交通、語言

  6. 研究問題產生 • 研究步驟

  7. 研究問題產生 • 研究步驟 • 以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為例

  8. Geo BOX 司馬庫斯 司馬庫斯是新竹縣尖石鄉的一個泰雅族部落,位於雪山山脈主稜的山腰,海拔約1,500公尺。居民早期主要以農業為主,後因發現神木群,居民轉向以觀光業為主,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觀光地點

  9. 研究問題產生 • 研究步驟 • 以宜蘭礁溪為例

  10. 研究問題產生 • 研究步驟 • 以宜蘭礁溪為例 鄉土地理可掌握自然與人文資源,進而研擬適當的發展策略 Ex.跑馬古道的歷史軌跡、溫泉源水量的供給、養殖漁業的困境、觀光產業對地方的衝擊等 礁溪跑馬古道的木馬 國道5 號通車為礁溪帶來大量人潮

  11. 鄉土地理研究的要素 鄉土地理研究有別於一般地理研究,鄉土地理研究的議題通常具備三大元素: • (1)鄉土空間: 即鄉土研究的空間範圍,會逐漸從社區擴及鄉鎮、縣市以及全臺灣 • (2)鄉土體驗: 除傳統資料蒐集與分析外,必須有親身體驗的過程。Ex.體驗先民運送物資與木材的艱辛 • (3)鄉土認同: 透過人與地的互動與問題的解決,塑造愛鄉情懷,進而擴展至區域、國家、民族的認同

  12. 12-2鄉土地理調查

  13. 鄉土地理調查 • 調查方式的差異 • 傳統地理研究 V.S 鄉土地理研究 著重實際體驗與情境的融合,ex耳聽、眼觀、鼻聞、口嚐、手摸、腳走等肢體功能,融入鄉土情境 以地理實察的觀察、度量、問卷與訪談為主 地理實察 ── 訪談

  14. 鄉土地理調查 • 鄉土地理著重實際體驗與情境的融合 • Ex.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 司馬庫斯部落每年會舉行傳統領域勘查,帶領部落兒童與青年,實際進入領域內了解動植物分布、生態變化等,露宿山林,體驗先人狩獵、採集及遷移的情境,也體會動物的棲息習性 司馬庫斯部落的傳統領域勘查

  15. 鄉土地理調查 • 鄉土地理著重實際體驗與情境的融合 • Ex.宜蘭礁溪 走訪礁溪的魚塭,入住民宿或享受溫泉之旅,了解礁溪產業的沒落因素及轉型休閒產業的優勢 礁溪的魚塭

  16. 鄉土地理調查 「過程」是關鍵且重要的因素。除了透過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外,更期待透過過程的參與,增進知性的理解與感性的體會。所以實察與體驗是互補的過程,完成鄉土地理調查後,除了了解在地鄉土的地理知識外,也會對在地鄉土產生認同與歸屬,進而研擬永續的發展策略

  17. 12-3 鄉土地理研究 ── 以高雄市美濃區為例

  18. 美濃 高雄市美濃區 • 自然與人文環境特徵 • 位於高雄市荖濃溪中游的沖積平原 • 地形封閉,客家文化保存完整 • Ex.菸樓、夥房、稻田、水圳、伯公 美濃地圖 美濃夥房

  19. 高雄市美濃區 • 產業發展歷程 • 菸草產業興衰 1990年代,美濃區4000公頃的農田中,菸葉種植的面積占2900多公頃 2002年因菸酒公賣局民營化、臺灣加入WTO 等影響,收購面積大幅減少 美濃的菸草種植 2007年臺灣菸酒公司停止保證收購,傳統菸草事業逐漸式微

  20. 美濃區自然與人文資源

  21. 美濃區自然與人文資源

  22.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鄉土地理研究流程: 議題界定 文獻回顧 地理實察與體驗 資料整理分析 報告撰寫

  23.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一、議題界定 針對農業、休閒、工藝、歷史、文化資源進行永續性分析,提供未來產業發展的參考 議題一:菸葉種植式微後,菸樓、夥房等特殊文 化地景如何保存? 議題二:黃蝶翠谷特殊的生態地景如何保育? 議題三:客家文化如何發揚光大? 議題四:結合文化地景、生態地景與客家文化, 發展知性旅遊的可行性?

  24.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文獻回顧: 由於鄉土空間通常從小範圍著手,所以進行鄉土研究的文獻來源較地區化,以鄉或縣為範圍的資料比較能獲得細緻的資訊 1. 政府出版品,例如:美濃鎮誌、高雄縣統計要覽、美濃鎮建設發展綱要計畫。 2. 一般出版品,各地文史工作室的研究、 調查報告,例如: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八 色鳥協會、美濃博士學人協會。 3. 學位論文,例如: 連美智(2008):PPGIS 與地方發展 ─ 美濃黃蝶翠谷發展願景的形塑,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論文。 (2) 曾維屏(2002):地方文化產業之振興與社區營造 ─ 以美濃地區為個案,中國文 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張二文(2002):美濃土地伯公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4) 黃世明、黃語瑄、林怡君、林敬銘(2008):遊客對美濃地區之目的地意象與休 閒效益知覺研究,身體文化學報。 (5) 劉紋瑜、李寧遠(2008):高雄縣美濃鎮地方文化之發展與其地方認同,臺灣地 方鄉鎮觀光產業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 陳玫如、李寧遠(2010):美濃地區不同世代的客家族群對客家飲食文化的認知 及飲食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

  25.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4. 網際網路,例如: (1) 鍾理和數位博物館(http://km.cca.gov.tw/zhonglihe/) (2) 美濃愛鄉協進會(http://mpa.ngo.tw/) (3) 美濃區公所(http://www.meinong.gov.tw/) (4) 美濃區農會( http://www.naffic.org.tw/default2.aspx?EpfJdId9UuDNxO%2fly mW0EzaCOKXkAUBB ) (5)美濃客家文物館 http://meeinonghakka.kcg.gov.tw/index.asp 綜合上述文獻整理出對四個議題的了解 (1) 菸樓是燻烤菸葉的場所,目前大部分已經廢棄不再使用,僅部分仍保 留完整,但是缺少完整的空間分布調查。 (2) 夥房是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其直接反應了高勞力需求的菸葉文化。 (3) 黃蝶翠谷具備豐富的生態資源,除黃蝶外,尚有水火同源、水蛙潭等 特殊景觀,部分居民傾向於經濟發展,部分則傾向於保育的訴求。 (4) 特殊的客家文化包括伯公、油紙傘等工藝文化、粄條等飲食文化。

  26.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三、地理實察與體驗 文獻資料提供了前人已經收集整理或分析的資訊,不足之處可透過實察補充 1.走訪菸樓,以GPS定位,記錄其現況,可將菸樓外表、內部烤 菸設備以相機拍攝。若菸樓仍進行菸葉的燻烤,可徵得同意後實 際參與燻烤作業,體驗菸草產業所塑造的居民社會關係。 2.訪談夥房屋主,了解菸農轉作狀況與政府政策。 3.黃蝶翠谷生態調查,體驗谷內豐富的生態資源。 4.假日到美濃客家文物館以問卷方式調查遊客來源、滿意度等。

  27.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四、資料整理與分析: 1.將菸樓的GPS定位資料、現況建立成GIS的空間屬性資 料庫,計算目前已廢棄及目前仍運作的菸樓比例。 2.建立黃蝶翠谷的動植物與地景GIS資料庫。 3.透過問卷的量化分析,統計造訪美濃的遊客來源,例如 :鄉鎮別、遊程(一日遊或多日遊)、造訪地點等,並 繪製來源面量圖、遊程統計圖及造訪地點分級圓圖。 4.整理夥房主人訪談稿,了解菸草產業的興衰史,並了解 菸葉種植及菸草製造的高勞力需求,及其所塑造的特殊 建屋形式及互助的社會制度。同時也了解菸農轉作後的 生計狀況及對政府政策的意見。

  28.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五、報告撰寫 • 1. 題目: • 2. 摘要: • (1) 議題簡述 • (2) 方法簡述 • (3) 結果簡述 • 3. 前言: • (1) 背景 • (2) 研究議題 • (3) 研究目的 鍾理和 鍾理和文物館一景

  29.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五、報告撰寫 4. 研究方法: (1) 文獻回顧 (2) 鄉土地理實察與體驗設計 (3)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可運用第一冊「地圖」、「地理資訊」等章節所介紹的方法) 採收菸葉的農人 5. 調查結果: (1) 實察結果與體驗心得 (2) 資料處理分析後的結果 燻製完成的菸葉

  30. 美濃區的產業發展研究 • 五、報告撰寫 6. 討論與分析: ⊙ 結果與議題的連結或回應 7. 結論與後續研究: (1) 分析結果綜合陳述 (2) 研究結論 (3) 研究限制與建議(非必要) (4) 後續研究方向 8. 參考文獻 油紙傘 製作油紙傘的婦人

  31. 活動1 永恆的常民信仰 ── 土地公的區位與機能   臺灣俗諺「庄頭庄尾土地公」、「田頭田尾土地公」。土地公又稱為福德正神、土地伯公、伯公、土公、土伯等,遍布各地且無所不在,無論鄉鎮或都市、田野或山林,凡是人煙所到之處,都有土地公的進駐,是最普遍、數量最多、最親民的神祇,與居民關係最密切,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   土地公官小位卑、業務卻極為繁重,諸如守護鄉里、庇佑鄉民、照顧田園與牲畜、守護山林和道路、看管橋樑及堤防、墳墓與水圳的看守等都是祂的職責,顯見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勢力也最龐大,由臺灣俗諺「得失土地公飼沒雞」、「土地公無畫號,虎毋敢咬人」、「土地靈、虎豹不入境」可見一斑。   走一趟你家或學校附近,會發現土地公一直在默默的護佑著你或你家,同時探究你家附近土地公廟的密度、區位與機能,你會有驚人的發現,並且對鄉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利用本章所學將這些探究流程、方法及結果發展成一篇鄉土地理專題研究。走吧!去找土地公!

  32. 活動1 永恆的常民信仰 ── 土地公的區位與機能 1.觀察照片12-9 中照片 ①、② 福德祠與周遭景觀,判斷其各有哪一項機能? Ans:①照顧田園; ②守護鄉里 2.與福德祠附近的民眾訪談,並了解民眾的居住地點,繪製福德祠的腹地(信仰範圍/祭祀圈)。 Ans: 請同學自行作答 3.承上題,依本村/里福德祠的腹地範圍,劃分數個福德祠的腹地分界。 Ans: 請同學自行作答

  33.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