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437 Views
機械人. 為什麼在 25 年前這種科技未能出現 ? 它有什麼制肘 ? 它對社會現有體制帶來什麼衝擊 ?. 怎樣才算是機械人?. 機器人是一種具有 移動性、個體性、智慧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 等 7 個特徵的柔性機器」。 具有腦、手、腳等三要素的個體 具有 非接觸感測器 (用眼、耳接受遠方資訊)和接觸感測器 具有 平衡覺 和 固有覺的感測器 。. 機械人智能進展史. 1921 在捷克的一出戲劇 《 洛桑萬能機器人公 司 》 ( R.U.R )中, 人形機器勞工造反,摧毀人類。
E N D
機械人 為什麼在25年前這種科技未能出現? 它有什麼制肘? 它對社會現有體制帶來什麼衝擊?
怎樣才算是機械人? • 機器人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慧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 7 個特徵的柔性機器」。 • 具有腦、手、腳等三要素的個體 • 具有非接觸感測器(用眼、耳接受遠方資訊)和接觸感測器 • 具有平衡覺和固有覺的感測器。
機械人智能進展史 • 1921 在捷克的一出戲劇《洛桑萬能機器人公 司 》( R.U.R )中,人形機器勞工造反,摧毀人類。 • 1951 日本漫畫家手冢治虫( Osamu Tezuka ) 在其作品中創造了兼具超人能力和人類情感的機器人 “ 鐵臂童木 ”。這個機器人感動和影響了幾代的日本人 • 1961 第一個工業機器人“通用機器手”( Unimate )加入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裝配線 • 1966 美國史丹褔研究所研製出“搖晃者”。這是第一個可行動的機器人,具有推理能力,能利用簡單的視覺處理技術和人工智能來幫助它自己繞過障礙物 • 1970-1973 日本早稻田大學研製出第一個人形機器人“早稻田機械人 1 號”( WABOT-1 )。這個機械人擁有能活動的手臂和腿,還具有基本的視覺和聽覺系統 • 1977 國電影 《星球大戰》( Star Wars )中,機器人 R2-D2 和 C-3PO 在銀河系中來去自如,後它們還幫助摧毀死星。
1986左右 卡內基 –梅隆大學的機器腿實驗室研製出 “有腿機器人”。這個機器人擁有些許智能,能夠奔跑、平衡自己、打空翻。 • 1993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始研製機器人 Cog 。這是一種能與人類、環境互動的人形機械人 • 1996 秘密研製 10 年之後,日本的本田公司推出一個能行走的人形機器人 P2 (機器人 “阿西莫”的前身)。 • 1999 美國的 Sarcos 公司和日本的高級電子通信技術研究所合作研究出機器人 DB 。 DB 能學會玩雜耍和模彷人的動作。 • 2003 日本新力公司推出能行能走、 跳舞、講話、識別聲音的娛樂型機器人 QRIO 。 2004 美國 iRobot 公司售出第 100 萬個真空吸塵機器人 Roomba 。
機械人的制肘 • 人類過於倚賴。 • 有機會釀成智能叛變。 • 無法取代人類的智慧/心思/創意。 • 生產或投入服務純為圖利,無法辦到tailor-made (度身訂造),也毫無人情味 • 機械人或機器一旦失靈,容易釀成工業意外,使工人受傷甚至死。 • 機械人的科研發展無論有幾一日千里,像真度有幾完美,效果始終跟真人有距離,越要模仿人的樣式,徒覺違反自然,歪曲整個人類歷史的精神面貌和品味。
為什麼在25年前這種科技未能出現? • 當時的技術未能達至成熟,故未能支持機械的研究 • 當時人們生活沒有現多姿多彩,對物質的要求較現在低,故對電子科技的需求不大 • 當時人們不熱衷於研究機械人,因為機械人對當時的人來說只是個幻想 • 有很多機械人的制肘當時的人們是不可以解決,因為這些技術上的困難為當時的科學家建去一堵牆 • 25年前人口較多,勞動人口較高,所以機械人的用途不大.但隨住人口減少,機械人可以代替人類生產更多的物件
對社會現有體制帶來什麼衝擊? • 機械人的工作能力很高,假如人們不進步,就會被機械人取代 • 機械人的進步可以為人類解決很多的問題,例如醫學上的研究,難度極高的手術 • 機械人將來的智慧可能比人類高,不法的商家會利用他們 • 將來會有很多人將機械人當作家中一分子,生育率會降低 • 各國會爭相研究具有更多功能的機械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