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06 Views
涉外会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加入 WTO 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等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能熟悉涉外企业业务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涉外会计.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 谢青.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外贸会计》,丁元霖主编,立信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书 : 《 中级会计实务一 》 及 《 中级会计实务二》,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指导用书
E N D
涉外会计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部门及研究机构等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能熟悉涉外企业业务及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会计惯例,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涉外会计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 谢青
教材及参考书 • 教材:《外贸会计》,丁元霖主编,立信出版社2004年版 • 参考书: • 《中级会计实务一》及《中级会计实务二》,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指导用书 • 《企业会计制度2001》,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 《新编外贸会计》(第三版),纪洪天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 《做一天外贸会计》,张洪兵主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课程内容提要 • 第一章 总论 • 第二章 外币业务和国际贸易结算 • 第三章 出口贸易业务 • 第四章 进口贸易业务 • 第五章 涉外经济业务风险防范及会计处理 • 第六章 出口退税核算
第一章 总论 1.1 教学目的与要求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 1.3 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1.4 会计核算的前提与一般原则 1.5 外贸企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1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外贸会计的特殊性,了解企业涉外会计表述、重要地位及形成与发展,明确它的主要内容与特点,掌握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内容,理解并掌握会计基本假设与一般原则,熟悉外贸企业的会计科目,把握企业涉外会计的研究方法。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本章重点是企业涉外会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外贸企业会计科目的熟悉,难点是企业涉外会计的实务操作模型。
1.3 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一、外贸企业会计的含义 外贸企业是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它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纽带,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外贸企业会计是指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外贸企业的经济活动信息通过收集、加工,提供以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并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1.3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二、企业涉外会计的重要地位 企业涉外会计的重要地位,集中表现为它在企业经济业务中能够发挥三大功能: 1、反映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 2、控制经营过程,监督经济业务; 3、预测经营前景,参与管理决策。
1.3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三、企业涉外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恩格斯有句至理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他学科如此,企业涉外会计这门新型学科也是如此。那么,推动企业涉外会计形成与发展的“需要”究竟来自哪里?主要有三方面:
1.3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一)来自我国进一步对外扩大开放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对外开放,使我国近几年来进出口贸易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208亿美元,2003年为8512亿美元,2004年达到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随着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的突飞猛进,构成了推动企业涉外会计形成与发展的直接动力。 (二)来自涉外企业规范管理的需要 加入WTO之后,一方面我国要履行”入世“承诺,放宽外资企业的准入限制,中外资企业的竞争由此将更加激烈。因此,我国涉外企业只有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转换经营机制,增强竞争实力,才能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步伐的加快,迫切要求对涉外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其中包括规范化的会计管理。 (三)来自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凸现,不可逆转。特别是跨国生产和销售,跨国融资和投资,犹如车的两轮,不断驱动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加之,从1973年成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开始的国际协调,二十多年来在消除主要国家会计差异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对我国企业涉外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寓于挑战之中的巨大压力,无疑是推动企业涉外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又一重要力量。
1.3 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四、外贸企业会计的对象、内容和特点 (一)外贸企业会计对象 外贸企业会计对象是外贸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外贸企业的资金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资金运动由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企业三个部分组成。 • 不同行业资金运动的区别表现在资金周转的形式上。企业资金周转的形式是由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的,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组织国际之间的进出口商品流通。由于外贸企业商品流通要通过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涉及国内和国际两种价格,使用人民币与外币两种货币,因此外贸企业的资金周转中又增加了结汇和购汇的内容。外贸企业出口业务和进口业务资金周转形式如图1-1、1-2: • 图表1-1
1.3 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 外贸企业出口业务的资金周转 • 购进过程 销售过程 • 国内购进国外销售 出口结汇 • 人民币 商品 外币 人民币 • (卖出外汇)
1.3 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 图表1-2 • 外贸企业进口业务的资金周转 • 购进过程 销售过程 进口购汇国外购进国内销售 • 人民币 外币 商品 人民币 • (买进外汇)
1.3 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 二 ) 外贸企业会计的内容 企业涉外会计业务是伴随着涉外经济业务而发生的,涉外经济业务是”源”,涉外会计业务是”流”,按此观点,外贸企业会计的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1、企业涉外经济业务 A、进出口贸易业务 B、外汇及生金融工具交易业务 C、国际融资业务 D、国际投资业务
1.3外贸企业会计概述 2、企业涉外会计业务 A、外币购销业务 B、外币往来业务 C、外币借贷业务 D、外币投资业务 ( 三 ) 外贸企业会计的特点 1.采用复币记账 2.需要反映汇兑损益 3.核算出口退税
1.4 会计核算的前提与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出的合理设定。外贸企业所遵从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企业相同,主要有4个,它们是: 会计主体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
1.4 会计核算的前提与一般原则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的科学规范。外贸企业所遵从的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与一般企业相同。主要有13个,它们是: (1)客观性原则、(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3)相关性原则、(4)一贯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6)及时性原则、(7)明晰性原则、(8)权责发生原则、(9)配比原则、(10)历史成本原则、(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12)谨慎性原则、(13)重要性原则。
1.5 外贸企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一、外贸企业会计要素 1.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构成利润表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外贸企业会计科目 (一)企业涉外会计科目设置的一般原则 1、合理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首先符合我国统一的会计规范要求。 2、科学性原则。企业涉外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科学地划分会计各要素的内容。 3、适应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还必须合适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
1.5外贸企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四个大类。损益类科目又可分为收入类科目和费用类科目两个小类。(具体参见教材11-13页,企业涉外会计常用的会计科目表)。 三、帐户 (一)企业涉外会计设置的主要外币账户
1.5外贸企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企业涉外会计除设置一般记账本位币外,还应设置相应的外币帐户。具体包括: 1、外币现金帐户:主要核算以外币结算用现金收支的经济业务。 2、外币银行存款帐户:核算企业以外币存入银行的各种款项。 3、外币结算债权、债务帐户:包括应收外汇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外汇账款,应付外汇账款、预收外汇账款等
1.5外贸企业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二)外币账户的结构(见表) 科目名称 ×××(外币)账户
复习思考题 • 思考题: • 1、什么是外贸企业会计?它有哪些职能? • 2、外贸企业会计的对象是什么?它与内贸企业有何不同? • 3、试述外贸企业会计的特点。 • 4、外贸企业的会计科目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