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38 Views
第 12 章 供应链管理. 1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12.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2.3 供应链运作管理 12.4 供应链管理方法. 1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 Supply Chain ).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2001 年. (美)史迪文斯( Stevens ):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E N D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1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12.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2.3 供应链运作管理 12.4 供应链管理方法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12.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 供应链(Supply Chain) 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2001年 (美)史迪文斯(Stevens):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美)哈理森(Harrison):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马士华等著《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 可以对供应链概念做如下理解:商品从原料开始到最终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参与该商品价值形成的上、下游企业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络。 • 通过包括制造、加工、采购、配送、销售等活动为消费者创造和提供价值; • 供应链的跨度从提供原材料的企业开始,经过制造商、分销商、批发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中的全部或部分企业,最终到达消费者; • 供应链中企业之间是上、下游关系,这些企业按商品流动的顺序连接而成网络。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网络结构 客户 物流服务商 供应商 委外加工商 分销商 零售商 供应商 制造商 供应商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特征 • 复杂性 • 动态性 • 面向用户需求 • 交叉性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2001年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下,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内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方法。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 供应链管理把供应链中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供应链管理涵盖整个物流的、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采购、制造、分销、零售等职能领域过程 • 供应链管理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 • 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是需要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是节点企业、技术方法等资源简单的连接 • 供应链管理具有更高的目标,通过管理库存和合作关系去达到高水平的服务,而不是仅仅完成一定的市场目标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体现 • 信息管理 • 在供应链中,信息是供应链各方的沟通载体,供应链中各个阶段的企业就是通过信息这条纽带集成起来,可靠、准确的信息是企业决策的有力支持和依据,能有效降低企业运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 供应链管理的主线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基础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将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的管理。 • 客户管理 • 在供应链管理中,客户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起点,供应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应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运作的。 • 由于客户需求千变万化,而且存在个性差异,因此真实、准确的客户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中之重。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库存管理 • 如果能够实时地掌握客户需求变化的信息,做到在客户需要时再组织生产,那就不需要持有库存即以信息代替了库存,实现库存的“虚拟化”。 • 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供应链各方以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用实时、准确的信息取代实物库存,减小需求预测的误差,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 • 关系管理 • 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了提高竞争优势、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这种途径就是通过协调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加强与合作伙伴的联系,在协调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交易,为供应链的全局最优化而努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供应链整体的交易成本,使供应链各方的利益获得同步的增加。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风险管理 • 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合作,会因为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它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的变化,而导致各种风险的存在。 • 为了使供应链上的企业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满意结果,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规避供应链运行中的风险,如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等,尤其是必须在企业合作的各个阶段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采用各种手段实施激励,以使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 • 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供应链管理是对物流的一体化管理 • 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的高级形态。物流是通过操作功能的整合形成的,供应链管理则是通过渠道关系的整合形成的。从操作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所以,供应链管理是物流在逻辑上的延伸 • 供应链管理决策在包含运输决策、选址决策和库存决策等物流管理决策的基础上,增加了关系决策和业务流程整合决策,成为更高形态的决策模式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12.2 供应链管理产生和发展 • 21世纪企业面临环境的主要特征 • 信息爆炸的压力 • 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 高新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 市场和劳务竞争全球化 • 产品研制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全球性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 用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21世纪全球市场竞争的主要特点 • 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 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 • 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 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 传统管理模式及其变化 • 纵向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 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 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 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 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 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 • 成组技术 • Group Technology, GT • 柔性制造系统 •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 • 减少零件变化 • Variety Reduction Program, VRP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 • 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 • 敏捷制造 • Agile Manufacturing,AM • 虚拟企业 • Virtual Enterprise,VE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业务外包( Outsourcing)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战略联盟( Strategic Alliances) • 供应链管理(SCM)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12.3 供应链运作管理 • 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机制 合作:基于时间的竞争、基于价值的管理。 • 合作机制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开放性信息环境下的群体决策。 • 决策机制 均衡一致的供应链业绩评价指标和方法。 • 激励机制 企业内部的自律、对比竞争对手的自律、对比同行企业的自律和比较领头企业的自律。 • 自律机制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运作中的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 • 沿着供应链上游移动,需求变动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 • 结果: • 在整个供应链中有大量库存 • 上级的库存大于下级的库存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Q3 Q2 Q1 D 制 造 者 批 发 商 销 售 商 零 售 商 订货 订货 订货 商品 商品 商品 • VAR(D) < VAR(Q1) < VAR(Q2) < VAR(Q3) • VAR(Q1)/VAR(D)>1, VAR(Q2)/VAR(Q1)>1, VAR(Q3)/VAR(Q2)>1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牛鞭效应的原因 • 需求预测 • 用下一级的定单量来预测需求 • 提前期 提前期越长,订货量越大 • 批量订货 订货量呈集中的大单 • 价格波动 促销使零售商在低价时大量订购,加剧牛鞭效应 • 定单膨胀 零售商倾向在缺货期扩大订货量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如何消除牛鞭效应? • 减少供应链的级数 • 再造物流网络构造 • 缩短提前期 • 定单处理的周期 • 生产运输提前期 • 减少不确定性 • 集中需求信息(在定单流上附上需求预测信息流) • 战略伙伴 • 卖方管理的库存 • 集中需求信息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12.4 供应链管理方法 • 快速反应 Quick Response,QR 是指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不是储备了“产品”,而是准备了各种“要素”,在用户提出要求时,能以最快速度抽取“要素”,及时“组装”,提供所需服务或产品。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快速反应实施的方法 • 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革新企业经营意识 • 企业不能局限于依靠本企业独自的力量来提高经营效率的传统经营意识,要树立通过与供应链各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利用各方资源来提高经营效率的现代经营意识。 • 零售商在快速供应系统中起主导作用,零售店铺是快速供应系统的起始点。 • 在快速供应系统内部,通过销售时点数据等销售信息和成本信息的相互公开和交换,来提高各企业的经营效率。 • 明确快速供应系统内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范围和形式,消除重复作业,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框架。 • 改变传统的事务作业的方式,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事务作业的无纸化和自动化。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开发和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 • 这些信息技术有商品条形码技术,物流条形码技术,电子订货系统,销售时点数据读取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预先发货清单技术,电子支付系统,生产厂家管理的库存方式,连续补充库存方式等。 • 积极与供应链各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 一是积极寻找和发现战略合作伙伴。二是在合作伙伴之间建立分工和协作关系。合作的目标定为削减库存,避免缺货现象的发生,降低商品风险,避免大幅度降价现象发生,减少作业人员和简化事务性作业等。 • 积极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 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商品库存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高效客户反应 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 ECR以满足顾客要求和最大限度降低物流过程费用为原则,能及时做出准确反应,使提供的物品供应或服务流程最佳化的一种供应链管理战略。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
ECR的四大要素 • 高效产品引进 • 高效商店品种 • 高效促销 • 高效补货 第12章 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