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劳动力流动. End.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 三、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 四、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输入国的影响. End.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 一 )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 它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即一国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国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出和流入。

vivek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第十二章 国际要素流动 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劳动力流动 End 1

  2.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 三、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 四、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输入国的影响 End 2

  3.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一)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 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它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即一国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国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出和流入。 国际资本流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区分为:国家资本的输出、私人资本的输出、长期资本的流动、短期资本的国际流动;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等。 End 3

  4. 资本流动来源与结构 • 国际银行信贷资金 • 政府借贷款 • 国际金融组织资金 • 跨国公司资本流动 • 社会资本投资 4

  5. 国际资本流动的途径----方式及流向 • 官方资本: 信贷资金 • 无偿援助 • 直接投资 • 私人资本 信贷资金 • 证券投资 • 其他投资 •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 • 流向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5

  6. 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另一个国家的生产部门,即投入另一国的工厂、矿山或其他生产性单位;即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 间接投资(如证券投资、债券投资等),是投资主体所进行的证券方面的投资或国际贷款。即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 End 6

  7. 国际投机资本 • 国际投机资本概念 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期限较短,以追求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间移动的短期资本。 • 国际投机资本流动的流量与流向 量:国际投机资本相当于GNP20%、相当于国际贸易量的百倍。 机构资产:五个主要国家的机构投资者1980年以来其管理的资产增长超过400% • 流向: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 7

  8.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1、资本在不同国家间收益率的差异是促使资本跨国流动的根本动因,资本一般总是从收益率低向收益率高的地方流动。 2、由于汇率变动产生资本在国家之间流动以及国际收支造成资本国际流动。 3、由于各种风险因素或规避风险而造成资本国际流动,如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资本将流向收益率高的地方,在收益率既定的情况下,资本则流向风险较小的地方,因此风险与收益大多呈正向运动。 4、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资本国际流动,如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等因素。 End 8

  9.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分析 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这里主要介绍国际间间接投资的效应,即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分析模型。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分析模型是由麦克杜格尔(G.D.A.MacDougall)在其1960年的《国外私人投资收益和成本的理论分析》的论文中提出的,称为麦克杜格尔模型,后经肯普的研究,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End 9

  10. (一)模型的假设条件 1、世界上只有甲和乙两个国家,如图12—1所示,甲国资本充裕,乙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存量不变,为OO′,其中甲国为OA,乙国为O′A。 2、资本可以在甲乙两国间自由移动。 3、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够在甲乙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 4、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FF′为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JJ′为乙国的资本边际产值。资本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值。 End 10

  11.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图形 乙国 甲国 J M F H 乙国增加部分 E R N T 甲国净 G C F′ 甲国资本收益减少 J′ O O′ B A 图12—1 国际资本流动效应 End 11

  12. 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分析(一) 1、在没有国际投资发生时,也就是甲国和乙国分别使用各自的资本进行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OC明显低于乙国的资本边际产值O′H。甲国的资本总收益为OFGA,乙国的资本总收益为O′JMA,世界资本总收益为OFGA+O′JMA。 End 12

  13. 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分析(二) 2、当发生国际资本流动时,必然出现的资本流向,是从资本丰裕而边际收益较低的甲国流向资本稀缺而边际收益高的乙国。由于资本供求的变化,甲国的资本边际产值必然会上升,乙国的资本边际产值必然会下降。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在利益机制的作用下持续进行,一直到甲乙两国的资本边际产值即资本价格相等时,即到E点时才会停止。图中,甲国的资本流向乙国,资本流量为BA,甲国的资本存量为OB,乙国的资本存量为O′B。资本的这种跨国流动和世界性配置对两国的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End 13

  14. 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分析(三) 对于甲国来说,由于部分资本流向了国外,使国内的资本边际产值上升了,由以前的OC上升到ON;虽然甲国由于国内资本存量减少使国内的资本总收益减少,由以前的OFGA减少为OFEB,但其损失却由对外投资收益加以弥补,并有剩余。甲国因向乙国投资而从乙国得到AREB的投资收益,扣除了因国内资本减少所损失的AGEB,剩余的GER部分即为对外投资的净收益。 End 14

  15. 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分析(四) 对于乙国来说,由于引进了国外资本,弥补了国内资金的不足,虽然资本的边际产值有所下降,由O′H降为O′T,却因国内资本存量增加而使国内的资本总收益增加,由以前的O′JMA增加为O′JEB,比原来增加了AMEB。其中,AREB要作为外国投资的报酬(即资本的利息)支付给外国投资者,RME则是乙国引进外资所获得的净收益。 End 15

  16. 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分析(五) 对全世界来说,资本流动后总的资本收益增加了,由以前的OFGA+O′JMA增加到OFEB+O′JEB,新增加的收益量为GEM。全世界收益增加了,其原因并不是由于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由于资本存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合理的流动。 End 16

  17. 国际资本流动的模型分析(六) 当然,资本流动过程也会对其他生产要素产生影响。根据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随着资本的流出,投资国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下降,而受资国劳动的边际产量降上升,这使得两国的劳动受到与资本相反方向的影响。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投资国的资本收益增加会增加其国民收入,但这部分资本收益是汇回国内还是用于追加投资,这对本国的福利水平也有不同的影响。 End 17

  18. 三、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 在前面的分析中,用相对价格原理对资本流动进行解释时,是以交易过程中不存在风险和交易成本为前提的。现实中,这种风险是存在的。一般而言,投资者进行某种投资时,必须考虑到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别中包含着补偿风险的部分,否则资本就不会简单地从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较高的国家,因此,考虑国际资本流动时,不仅要考虑资本的收益,还要注意尽可能地减少风险。 End 18

  19. 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举例 例如:假设一个投资者打算将100美元投资于金融资产。他可以投资于资产X或资产Y,当然这两种资产都是有风险的。我们再进一步假定这两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都相同,每一种资产的收益率都是20%,得到这种收益率的概率是50%,另外50%的可能性是分文不收。即每一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是10%。如果这位投资者将他所拥有的100美元全部投资于一种资产X或Y,那么他的预期收益就是10美元,因为他得到20美元和一分得不到的可能性都是50%。但如果他将100美元分别投资于X和Y(各50美元),即同时购买两种金融资产,尽管他的预期收益仍然是10美元,但收益的不确定性却大大降低。 End 19

  20. 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 在投资两种金融资产的情况下,他有望获得三种可能的结果:(1)两种资产都不带来收益,那么他的收益为0;(2)一种资产带来收益而另一种资产不带来收益,那么他的收益仍然是10美元;(3)两种资产都带来收益,那么他的收益是20美元。其中第一和第三种结果的概率为0.25,第二种结果的概率是0.5。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投资者虽然都是投资100美元,并获得10%的预期收益,但通过资产分散化,他的风险降低了。这就是投资资产分散化的好处。 End 20

  21. 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结论 只要两种资产不是完全正相关,那么投资于这样的资产组合,可望获得两种资产预期收益的平均值,承担的风险低于两种资产风险的平均水平。 当然我们不能指望通过资产分散化来消除投资中的所有风险,那种不能被资产分散化所消除的风险被称为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产生于所有公司共同经历的事件所引起的风险。例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就是一种系统性风险。 End 21

  22. 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结论 如果我们将投资选择扩展到国际范围,那么国内投资中所难以避免的系统性风险将大为减少。这是因为各国国内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一个国家经济衰退时,另一个国家可能正在迅速增长。就国内而言,通过扩大投资范围,系统风险的那部分不确定性因素会转化为非系统风险,从而可以被分散过程所消除。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投资者不仅可以在各产业间使其持有的资产组合分散化,而且还可以通过在各国间的分散化来获得额外的收益。 End 22

  23. 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动:结论 由于投资者资产组合的规模在扩大,为了维护必要的分散度,他要根据已经持有的各种资产的比例来购买更多的资产,这就意味着,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者为了维持这些最优的资产组合,总会让资产在各国之间流动,所以即使各国间的利率没有明显的差别,资本在各国间的相互流动也是存在的。 End 23

  24. 经济利益 • 1. 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 “两缺口”问题 有效需求不足 • 2.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 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结构 • 扩大投资国政治经济与贸易环境 • 跨国公司贸易 • 3.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 • 加速经济和金融一体化 增加国际资本流动性 刺激金融投机 • 4.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收支调节 24

  25. 四、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 正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能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其国际经济地位;有利于缓解贸易保护主义;可以带动商品和劳务的出口。 负面影响:资本输出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大量的资本输出可能削弱国内资本的供给能力;资本输出国同时把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方法带入输入国,增加了潜在的竞争对手;丧失国内部分经济效益;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End 25

  26. 资本国际流动对输入国的影响 正面影响:缓和资金短缺的困难,扩大本国的投资能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扩大本国生产能力;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 负面影响:大量外国资本渗透到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有可能损害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过度地利用外资,可能造成本国沉重的债务负担;外资的进入会挤占当地的销售市场,可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End 26

  27.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海默的垄断优势论; • 卡森的市场内部化理论; • 韦伯的区位理论; •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7

  28. 一、垄断优势 概述 垄断优势论(Theory of Monopolistic Advantage ) 这是在研究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基础上产生的理论,也是最早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海默(S.H.Hymer)于1960年在其题为《民族厂商的国际经营活动,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的,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Ieberger)以及约翰逊(H.G. Johnson)、凯夫士(R.E. Caves)等学者补充、发展成为完整的理论。 End 28

  29. 垄断优势(2) 海默等人认为,要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放弃国际资本流动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的假定,应从不完全的角度进行研究。 所谓不完全竞争,是指由于技术垄断、商标、产品差别及规模经济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一个企业或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比东道国同类企业或公司具有更有利的垄断优势,从而在东道国生产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End 29

  30. 企业垄断的类型 企业的垄断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来自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的优势,如商标、产品差别、销售技能、操作价格等; 第二类是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如专利和专有技术、获得资金的优越条件、管理技能等; 第三类是规模经济的优势,包括内部和外部的规模经济优势。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可以使其拥有的垄断优势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在产品成本、产品差别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但是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此,它还力图扼杀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并对投资企业实行长期控制。 End 30

  31. 垄断优势论:实例 海默还具体分析了美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他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是为了绕过东道国的关税壁垒,以维持和扩大市场;二是为了保住企业对国外运营及技术运用的控制,并获得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因此,他认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以独资经营方式为主要形式。 End 31

  32. 垄断优势论:评价 垄断优势理论的突破在于:它用垄断和不完全竞争代替了完全竞争,并将国际直接投资同国际证券投资区别开来研究,从而成为跨国公司理论的基石。 这一理论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它是以经营的分析为基础,其理论就缺乏普遍意义;它不足以解释生产部门跨国化的地理布局和服务业跨国经营的行为,而且也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以及60—70年代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 End 32

  33. 垄断优势的获得和实现 直接投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解释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机制和结果。 垄断优势论是将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归于跨国公司具有和延续其垄断优势的理论。 该理论指出:跨国公司之所以在海外投资且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原因是因为它具有当地企业所不具有的优势。我们知道,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只有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才能实现。因此,跨国公司面对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该理论的前提。 End 33

  34. 垄断优势的获得和实现 在此基础上,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2、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 3、企业家才能或管理才能的“过剩”; 4、具备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End 34

  35. 举 例 例如:在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优势方面,美国在有利于节约劳动的技术上独领风骚的,而欧洲则以节约原材料的耗费见长,而有效地节约空间也是日本技术优势的重要表现。所有这一切无不同各国独特的资源条件、市场结构乃至文化背景等条件密切相关。所以说,只有将国家特有优势与企业特有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清楚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 凭借这种特殊优势,跨国公司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具有和维持自己有利的竞争地位,获取高额利润。 End 35

  36. 二、市场内部化(1) (一)市场内部化的含义 所谓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End 36

  37. 市场内部化(2) 企业拥有某种优势只是它成功地进行对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因为当一个企业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并决定在国外实现其市场价值时,它至少有三个可供选择的途径: (1)在国内生产,将这种优势凝结在商品中,并以出口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使企业的优势通过商品的竞争力表现出来并实现其价值; (2)企业也可以通过向国外企业发放技术使用许可证的方式将其技术优势(包括其他以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特殊优势)有偿转让出去,直接在技术市场上实现其价值; (3)企业选择通过直接投资到国外设立分支企业,在当地生产并销售,将拥有的优势就地市场化。 End 37

  38. 市场内部化(3) 企业选择第三种方式,即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的不完全性。 在国际市场上,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各国大量存在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生产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等。 这种市场的不统一或不完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成本水平的差异,这些方面的市场失灵连同运输成本等因素一起,构成企业选择直接投资,选择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生产,进而将其作为生产和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的重要依据。 End 38

  39. 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所谓中间产品是指,在基本投入和最终产品之间,为生产过程所不可缺少的所有中间投入。其中技术、信息(渠道)、诀窍、营销技巧、管理方式和经验等无形资产形式是中间投入或中间产品的主要内容,这些方面的优势将成功的企业与一般的企业区别开来。 由于之间产品市场是不完全的,所以这些无形资产通过市场交易很难实现其价值,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某种程度上,无形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2、无形资产的定价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困扰。 3、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上述的不对称现象难以克服。 End 39

  40. 市场内部化的含义(4) 上述情况如果发生在两个企业之间,转移这种技术的一个最好方法就是两个企业合二为一,共同分享这项技术。 即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申一步,如果上述交易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 End 40

  41. 市场内部化的含义(5) 交易成本:市场不完全性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达成,或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 所谓交易成本,从狭义上说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它包括寻找相应价格的成本、确定成交条件、签约、履约以及为避免对方违约而付出的成本等。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企业作为一种组织便具备了替代市场的功能。 End 41

  42. 市场内部化的含义(6) 凡是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便获得了扩张力,这种扩张过程跨越国界便产生了跨国公司,而企业创造其内部“市场”的过程便是所谓的内部化过程。 附:管理学有关理论 交易成本 企业组织成本 政府直接管理成本 End 42

  43.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出口 投资 许可证 End 43

  44. 结 论 这一理论的一个重要推论是内部化的倾向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而增强。 据此推论,我们可以直接对跨国公司的许多特点做出解释。一般来说,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实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而研究与开发实力较低的企业则更倾向于通过发放许可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End 44

  4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条件 End 45

  46. 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内容 所谓国际生产折中论,是指跨国公司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同区位优势相结合,纳入企业内部化过程的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ning)于1976年提出的。 邓宁则广采各家之长,用折衷的方法,既综合考察了商品贸易,许可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又综合考察了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因此,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也被称作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邓宁认为 ,企业之所以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综合作用,推动着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End 46

  47. (一)所有权优势(1) 所谓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获得的、而国外企业没有或在同等成本条件下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方面的优势。所有权优势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能力的优势,以及融通资金方面的优势。具体地说,所有权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End 47

  48. 所有权优势(2) a、技术优势。公司要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必须具有技术信息、知识、有形资本等优势。其中,技术因素最为重要,它包括生产诀窍、管理组织形式、销售技巧、新产品开发研究等等。这种技术优势还包括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当产品标准化后,使产品具有某些特色的能力。 b、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海外扩张,这是因为:第一,企业规模越大,具有垄断优势,它就能承担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成本,将产品异质化和细分化;第二,企业规模大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它是大公司产业市场力量的重要来源。 End 48

  49. 所有权优势(3) c、组织能力。大公司具有丰富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企业家才能,能够进行有效的国际企业管理。 d、金融和货币优势。大公司一般都能以较低的利润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渠道获得资金,另外还有跨国公司与之相配套,使其在金融和货币上形成优势。 End 49

  50. (二)内部化优势 所谓内部化优势,是指一国企业将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在内部使用带来的优势。企业仅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将这些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是不完善的,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有丧失殆尽的危险。企业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内部实行供给与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控制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保持垄断优势。 End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