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247 Views
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 , 2011-6-12. 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大綱. 政府組織體制檢討 ( 一). 「 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 設置要點」於 2009 年 6 月 1 日奉行政院核定,該會報成員包括召集人 1 名、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各有關部會首長 11 名、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4 名及民間相關機關團體代表 6 名,共計 22 名。 食品安全會報 主要任務定位為食品安全政策之指導、食品安全事件之協調及其他相關問題之諮詢,屬任務編組, 每 6 個月召開 1 次會議 。
E N D
台灣食品安全管理總體檢論壇, 2011-6-12 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政府組織體制檢討(一) • 「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設置要點」於2009年6月1日奉行政院核定,該會報成員包括召集人1名、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各有關部會首長11名、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4名及民間相關機關團體代表6名,共計22名。 • 食品安全會報主要任務定位為食品安全政策之指導、食品安全事件之協調及其他相關問題之諮詢,屬任務編組,每6個月召開1次會議。 • 監察院於2009年7月14日函糾正行政院未能順應世界潮流,成立行政院層級之「食品衛生安全委員會」任務編組,俾作為跨部會間業務垂直整合、溝通協調之平台,洵有未洽。 • 99年2月8日由行政院朱立倫副院長召開第1次會議。 • 99年11月5日由行政院陳沖副院長召開第2次會議。 • 衛生署只是11個有關部會之一。
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第2次會議新聞稿(1)(2010.11.5)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第2次會議新聞稿(1)(2010.11.5) • 為打擊黑心食品,推動食品安全政策,行政院於今(5)日上午召開「食品安全會報」第2次會議,由行政院陳副院長冲召集,邀集食品衛生界學者專家、民間機構團體代表(包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臺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國工業總會等)及相關部會首長,針對國人關注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輸入食品管理業務整合、食品履歷追溯系統整合、推動台灣食品產業實施MIT標章制度等重要議題,於會中進行廣泛討論,並獲致共識與具體方向。
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第2次會議新聞稿(2) (2010.11.5) • 行政院表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與各國貿易更趨頻繁,加上我國經濟生活水準逐漸提升,民眾愈益重視食品衛生議題,尤其近年來黑心食品事件頻傳,更引起國人對於食品安全之高度關切。政府將以「產地源頭管理」、「加強監測食品產銷鏈」為食品安全會報明(100)年度之工作重點目標,由衛生署及農委會分別成立工作小組落實推動,各機關依行動方案加強執行,每季追蹤管考。
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第2次會議新聞稿(3) (2010.11.5) • 同時我國每年進口食品超過40萬批(約1500萬公噸),邊境輸入食品查驗將於明(100)年1月1日回歸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辦理,陳副院長指示衛生署務必做好準備,無縫接軌,務使各項輸入查驗業務之銜接能順暢無阻,提升檢驗質量及持續進行品質查控,達到「輸入通關無障礙、進口產品零風險」的目標。 • 另為持續加強學生建立良好食品安全觀念,教育部已將食品安全納入國民中小學、高級中等學校及高級職業學校之課程綱要,並將持續列為重點項目,落實課綱教學。
政府組織體制檢討(二) 跨部會分工與職責範疇: (1)衛生署:產地源頭管理、邊境輸入食品查驗 (2)農委會:加強監測食品產銷鏈 (3)教育部:食品安全納入中小學、高中課程綱要 (4) 財政部:? (5)法務部:? (6) 經濟部:? (7)環保署:? (8)新聞局:? ………
禽流感防治會報之歷史經驗 (一) (1)農委會:候鳥監測、動物檢疫、家禽及豬隻養殖場 防鳥圍網架設與疫情監視 (2)衛生署:分子診斷工具、疫苗、克流感、家禽及豬隻 養殖場員工健康監測 (3)經濟部:傳統市場禁宰活禽 (4)內政部:家禽屠宰場用地配置 (5)國防部:家禽屠宰場用地配置 (5)環保署:感染禽畜之焚燬、家禽屠宰場環評 (6)海巡署:禁止禽鳥走私 (7)新聞局:禽流感防治、傳統市場禁宰活禽宣導 (8)陸委會:中國大陸疫情監視 (9)主計處:防治經費編列及執行管控 (10)院轄市:地方配合辦理事項 (11)研考會:會報決議事項執行追蹤考核、機關人員獎懲
禽流感防治會報之歷史經驗 (二) (1)流行期每兩週召開一次會議,非流行期每月召開一次會議 (2)各部會由首長、副首長或司處長出席 (3)各部會提報工作計畫、需要跨部會協調事宜、執行情形 (4)研考會追蹤考核會報決議事項執行情形、機關人員獎懲 (5) 行政院院會提報防治對策及成效 2003-2008年未有任何禽、豬、人感染禽流感, 儲備克流感,強化快速防治因應及緊急動員能力
國家食品安全管理資源配置檢討(一) 監察院於2009年7月14日函糾正衛生署之食品衛生處現有業務經費拮据,單位預算配置嚴重失衡,較諸國際更相形見絀,核其輕忽食品安全業務,殊有未當: 1)99年度有關食品業務編列預算金額已大幅成長,其中為配合邊境查驗業務回收,編列1億933萬7千元建置食品邊境查驗資訊系統,以順利推動業務。 2) 建立國家級之動態風險分析、預測及監控系統,為食品藥物管理局成立後當務之急之任務,藉以強化該局食品風險分析之決策能力,並建立食品安全事件之「風險預警」、「風險控管」與「危機處理」機制。唯有健全我國食品安全之監測及管理體系,方能降低食品遭受污染之機率、及保障國人健康,已擬定建立食品風險預警系統,99年經費編列2億6,921萬6千元。 3)「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於99年1月1日成立,其中食品組一般預算經費,99年度編列1億5,608萬4千元,較98年度增加7,491萬5千元,成長幅度已達九成以上。
國家食品安全管理資源配置檢討(二) 監察院於2009年7月14日函糾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之現有人力不足,顯難肆應當前業務之需要,核其未能適時補足必要員額,亦未綢繆替代方案,均有疏失: 1) 因97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為加強食品安全之風險管理,本署於食品藥物管理局未成立之前,先報請行政院同意增聘10名人員,作為機動人員之用,並視署內情況調配人力。另本署為提升整體食品源頭管制及強化風險管理需要,擬具「加強國內食品安全管理計畫」及「加強進口食品安全管理計畫」以爭取人力。此2項計畫於98年9月9日奉行政院核定,為執行計畫,本署積極向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額外爭取約41名人力。另外,為以有限人力達到食品衛生管理之最大效益,配合本署食品藥物管理局之成立,本署亦積極規劃預算員額職員配置。目前,食品組編制員額為44人,相較過去29人,共增加15人。 2) 本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由藥物食品檢驗局、管制藥品管理局、藥政處和食品處等四局處合併,並設立北、中、南區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編列人員80人,期望藉由組織改造,管理分工來加強食品衛生之管理,彌補人力不足的缺憾。
食品安全管理之歷史經驗 甲魚霍亂菌污染 狂牛症與美國牛肉進口 泰國玉米黃麴毒素污染 稻米鎘污染 牡蠣重金屬污染 養殖魚類之戴奧辛污染 果蔬農藥殘餘量超標 養殖魚類之孔雀綠超量 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 中國牛奶三聚氰胺污染 食品藥品塑化劑污染
上中下游管理法規檢討 食品衛生安全的管理流程: 食品原料-農產品、農藥、抗生素、助長劑 食品加工-添加物、製程、貯藏與品管 食品容器-材質、製程、貯藏與品管 食品污染-微生物、化學物污染 食品衛生安全的權責單位: (1)衛生署:食品衛生管理 (2)農委會:農產品管理 (3) 經濟部:食品工廠管理 (4)環保署:化學品管理
塑化劑污染食品之查核對象金字塔 進口/製造塑化劑廠商 (n) 使用塑化劑的上游廠商 (10n) 使用塑化劑的食品容器廠 (100n) 可能被塑化劑污染的食品廠 (1000n) 可能被塑化劑污染的食品 (10000n)
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 (1) 上中下游食品衛生安全的全程管理 (2)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的確實執行 (3) 食品衛生安全相關部會的密切合作 (4)國家食品衛生安全基金的設置推動 (5)食品生產製造販賣流程的履歷登載 (6) 食品污染最起始來源的嚴格管控 (7)食品衛生安全警察調查權的落實賦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