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 本章主要内容:  新古典贸易思想 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3.1.1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 )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 2 ) 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3.1.2 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 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violet-pop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基本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新古典贸易思想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2. 3.1 新古典贸易思想 •  3.1.1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 •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

  3. 3.1.2赫克歇尔-俄林的主要贡献 • 赫克歇尔:不仅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来阐述了贸易的基础,也揭示了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 俄林的贡献可以概括为: • 1、揭示了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形成的原因。 • 2、指出了国际贸易中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

  4. 3.2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 3.2.1 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 • 一、基本假设: • (1)两种生产要素 • (2)两种可贸易产品 • (3)两个国家 • (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5.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由的障碍

  6. 二、生产与贸易模式: • 劳动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充裕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7. 3.2.2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 总体均衡分析 • 局部均衡分析

  8. 一、总体均衡分析 • 与古典贸易模型相比,H-O模型对一国生产可能性的假设有两个方面的不同: • 第一,关于两国生产各种商品能力不同的原因 • 第二,关于产品生产机会成本的假定

  9. (一)国际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 和消费的影响 图3-1生产要素比例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 美国 中国 钢铁 50 30 钢铁 60 40 P*0=1.5 CIC1 S1 C1 出口 E CIC1 A C1 进口 E CIC0 P0=0.5 S1 A P1*=1 出口 PPF 进口 PPF P1=1 CIC0 0 40 60 大米 0 30 50 大米

  10. (二)国际贸易的总收益 P1 钢铁 C P1 CIC1 B P0 CIC’ CIC0 A S O 大米

  11. 二、局部均衡分析 (一)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图3.3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 P(千元) P(千元) P(千元) S Sx 1.5 1.0 S 1.5 1.0 0.5 出口 1.0 0.5 D 进口 DM D Q Q Q

  12. (二)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简称TOT): • 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 • 贸易条件 (TOT) = Px / Pm • Px = ∑xi Pi • Pm = ∑miPi

  13. (三)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三)贸易对本国进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图3.4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P(千元) P0=2 P*=1 供给曲线 进口M 需求曲线 0 S1 S0 =D0 D1 数量 结果: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

  14. (四)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四)贸易对本国出口行业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图3.5出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及消费的影响 价格(千元) P*=1 P0=0.5 出口(X)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0 D1 S0 =D0 S1 数量 影响: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

  15. 出口市场 P(千元) (五)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a +b) 消费者剩余: - a 总计: + b S P1 b a P0 D Q

  16. P (五)单个商品市场上的贸易利益 进口市场 自由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c 消费者剩余: +(c+d) 总计: + d S P0 c d P1 D Qw

  17. (六)贸易双方的收益分析 P 美国贸易利益 价格: 生产: 消费: 利益变动: 生产者剩余: -e 消费者剩余: +(e+f) 总计: + f S P0 e f P1 D Qw

  18. 3.3对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模型的实证检验 • 3.3.1 里昂惕夫之谜: • 一、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 • 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 • 二、其他的资本劳动比率(K/L)研究: • “里昂惕夫之谜”仍然存在!

  19. 学者 数据年份 (Kx/Lx)/(Km/Lm)= (H-O预测: >1) 威特尼(Whitney,1968) 1899 1.12 里昂惕夫 (Leontief,1954) 1947 0.77 里昂惕夫 (Leontief,1956) 1947/51 0.94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鲍德温 (Baldwin,1971) 1958/62 0.79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斯特南德和马斯克斯 (Sternand & Maskus,1981) 1972 1.05 (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表3.2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美国数据

  20. 3.3.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性逆转; (2)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垒; (3)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 (4)其他自然资源不同。

  21. 3.3.3更广泛更全面的检验 • 利莫(Leamer):提出了里昂惕夫检验H-O理论的方法问题 • 伯文(Bowen)、利莫和斯维考斯克斯(Sveikauskas):赫克歇尔-俄林的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生产密集型的理论对于全球实际贸易模式的解释是不够有力的 • 20世纪90年代,又有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支持H-O模型的证据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