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likes | 274 Views
公共管理方法论导论. —— 张玉 教授. 1. 2. 3.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方法论的缘起 和一般含义. 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及其诞生意义.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历史溯源.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一般含义与研究目的. 1 、公共管理学的由来: ( 1 ) 行政管理学: 20 世纪初 -40 年代:威尔逊 - 西蒙主张用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行政管理,倡导价值中立。 经济 —— 效率 ( 2 )公共行政学: 1848 年美国行政学家瓦尔多发表 《 行政国家 》 ,提倡行政学研究要有价值取向。
E N D
公共管理方法论导论 ——张玉 教授
1 2 3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公共管理方法论的缘起 和一般含义 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及其诞生意义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历史溯源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一般含义与研究目的
1、公共管理学的由来: (1) 行政管理学:20世纪初-40年代:威尔逊-西蒙主张用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行政管理,倡导价值中立。 经济——效率 (2)公共行政学:1848年美国行政学家瓦尔多发表《行政国家》,提倡行政学研究要有价值取向。 “经济——效率——效益” (3)1952年产生著名的“西瓦之辩”,使行政学发生学科范式的分裂。 一、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及其诞生意义
1、公共管理学的由来: (1) 行政管理学:20世纪初-40年代:威尔逊-西蒙主张用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研究行政管理,倡导价值中立。 经济——效率 (2)公共行政学:1848年美国行政学家瓦尔多发表《行政国家》,提倡行政学研究要有价值取向。 “经济——效率——效益” (3)1952年产生著名的“西瓦之辩”,使行政学发生学科范式的分裂。 一、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及其诞生意义
新公共行政学派:强调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基础是规范的价值理论理论,公共行政的目标不仅追求效率,更要追求公平。新公共行政学派:强调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基础是规范的价值理论理论,公共行政的目标不仅追求效率,更要追求公平。 代表:瓦尔多、弗里德利克森 公共政策学派:主要将经济学理论和数量分析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强调公共行政的任务是培育批判的政策分析者。 代表:韦尔达夫斯基 公共选择学派: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公共行政,并产生制度主义政治学分析方法。 代表:奥斯特罗姆夫妇 一、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及其诞生意义
2、公共管理学的诞生意义: 1、公共管理将传统公共行政研究单一的政府组织的内部管理,拓展到研究政策管理和政治管理,扬弃了传统公共行政中的“纯技术化”倾向,实现了管理学与行政学的有机结合。 2、传统公共行政学基于“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忽略政治背景和政治因素对政府行为生成的影响,不能解释政策过程是对公共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问题。 3、传统公共行政的纯技术化倾向,无法解释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合法性”。只有公共管理学才实现了“管理主义政府研究理论”与“宪政主义政府研究理论”的有机统一。 一、公共管理学的由来及其诞生意义
1、传统政治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陈述 行政被包含在政治制度之中。 (1)霍布斯、尼采: 政治合理性——统治长久的系统结构——代表着普遍性的正义至上。 (2)卢梭 : 政治合理性——道德完美——是建构社会政治秩序的立法目标。 (3)黑格尔: 政治合理性——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多数人的利益 ——人类的政治行为只是有助于“二者合目的”的整体实现 ——构成了人类的正义至上。 二、公共管理方法论的历史溯源
2、结论: 价值判断和价值陈述是能够用逻辑和理性来加以证明的。 因而传统政治学的价值判断和“科学与事实”并不存在着矛盾——它们既独立于主观价值之外的客观事实,又存在于人类思维的“形式世界”之中。 二、公共管理方法论的历史溯源
1、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一般含义 公共管理学方法论主要讨论: (1)认识公共行政现象和预测公共管理行为的方法与途径。 (2)研究有关认识、描述和分析公共管理学知识的方式。 (3)指出验证公共管理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尺度。 三、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涵义与研究目的
2、学习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目的: (1)提高公共管理学研究方法,在分析公共问题时的穿透力、领悟力与可靠性。 (2)为公共管理研究者,提供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与指导思想。 三、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涵义与研究目的
(3)帮助公共管理学研究者从多角度去把握行政现象,并通过对公共管理现象的描述与释意,去发掘行政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拓展未来公共治理的可能空间。(3)帮助公共管理学研究者从多角度去把握行政现象,并通过对公共管理现象的描述与释意,去发掘行政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拓展未来公共治理的可能空间。 (4)主张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统一,体现为研究的资料具有可验证性、研究的程序合逻辑性、研究的结论合价值性。 三、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的涵义与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