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727 Views
复旦大学 2011 年春跨校辅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说史. 方 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 联系方式: errantking@gmail.com. 1. 课程相关事项. 问题 1 :思想史何用?. 问题 2 :什么是经济思想史?. 方法:如何阅读思想史?. 3. 2. 4. 第一讲 导论:思想史的谱系. 一、课程相关事项. 1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 期末考试 1 )平时成绩:课堂随机点名 2 )期末考试 考试要求 形式: 开卷 考试(可以带任何参考书以及书面资料, 不允许带任何形式的电子资料 );
E N D
复旦大学2011年春跨校辅修课程 西方经济学说史 方 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 联系方式:errantking@gmail.com
1 课程相关事项 问题1:思想史何用? 问题2:什么是经济思想史? 方法:如何阅读思想史? 3 2 4 第一讲 导论:思想史的谱系
一、课程相关事项 • 1、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 1)平时成绩:课堂随机点名 • 2)期末考试 • 考试要求 • 形式:开卷考试(可以带任何参考书以及书面资料,不允许带任何形式的电子资料); • 题型:辨析题(30题,每题3分)、问答题(1题,10分)。
①辨析题形式(解题方式最后复习课时讲): • 通过市场的演进,最终会形成完善的制度。 • 是() • 否() • 不确定() • 说明: • 选择不给分,按照“说明理由”给分,不设固定答案,每一道题的分数根据全部答题同学的答案水准来判断。所有题目均来自课堂讲授内容。 • ②问答题形式: • 挑选一段原著内容(英语或者译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2-3题)。有标准参考答案。
2、阅读材料 • ①教材: • 基础教材: • 1)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2)斯坦利·L. 布鲁(Stanley L. Brue)、兰迪·R. 格兰特(Randy R. Grant),《经济思想史》(第七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 进阶教材(课堂讲解主要参考教材): • 1)斯皮格尔(Henry William Spiegel),《经济思想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经济思想史:伦敦经济学院演讲录》,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10月版。 • 其他教材: • 1)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经济分析史》(三卷本),商务印书馆2001年11月版; • 2)Blaug, Mark,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Fifth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中文版《经济理论回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不限于以上六本,同学们可以参考其他经济思想史教材。例如斯考森(Mark Skousen):《现代经济学的历程》(The Making of Modern Economics,非常有趣的一本书);巴克豪斯(Roger E. Backhouse):
《西方经济学史》;亨特(E. K.Hunt):《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 什么样的书不能读? • 1)国内各类考试用书不能读; • 2)各类教育部规划教材不必去读; • 3)国内政经教授编写的所谓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教材不能读; • ……
②参考读物:课程各讲内容中会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②参考读物:课程各讲内容中会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的同学参考。 • 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自己偏好的参考读物(建议尽量阅读原著,可以是原版也可以是译著)。 • 课件下载地址: • 经院主页(www.econ.fudan.edu.cn)-教师名录-讲师-方钦-教学课件 • 3、其他相关事宜
二、问题1:思想史何用? • (一)路人甲、路人乙和路人丙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什么? • 用一个经济学上的词汇来概括 • 金融
(二)什么是“经济”——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二)什么是“经济”——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 1)Economy→οἰκονόμος:οἴκος指“家庭”;νέμω指“规则”。合起来意思就是:家政管理。源自色诺芬的《经济论》。 • 但这不是我们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 同理,中国有“经济思想”(语源:葛洪《抱朴子·内篇》,“经世济俗”),但是没有“经济学思想”。 • 2)来看看斯密及其后继者怎么说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出两个不同的目标: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或者更确切地说,使人民能给自己提供这样的收入或生计;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76)
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研究天然财富或大自然无代价地和无限制地供给我们的财富,而是专门研究社会财富。社会财富的基础是交换与财产权受到承认,而这二者产生自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研究天然财富或大自然无代价地和无限制地供给我们的财富,而是专门研究社会财富。社会财富的基础是交换与财产权受到承认,而这二者产生自社会制度”。 ——萨伊(Jean-Baptiste Say, 1803) •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具有交换价值的、并为人所需、有用或喜爱的物品或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的科学。” ——麦克库洛赫(J. R. MacCulloch, 1825) • 政治经济学是“讨论财富的性质、生产和分配的科学”。 ——西尼尔(Nassau William Senior, 1850)
“国民经济学并非单纯的货殖学或单纯的致富术,而归根结底是一种认识人类、支配人类的政治科学。”“国民经济学并非单纯的货殖学或单纯的致富术,而归根结底是一种认识人类、支配人类的政治科学。” ——罗雪儿(Wilhelm Roscher, 1843,《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 ——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890)
经典定义(罗宾斯,1935,《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经典定义(罗宾斯,1935,《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 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 • 这一定义来自于米塞斯,奥地利学派。 • “理论经济学所应研究的,只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预筹活动的条件。” ——门格尔(Carl Menger, 1871) • 经济解释的任务(Kirzner, 1976): • 1)解释有意识的、有目的的人类行为如何能通过社会中的相互影响而产生无意的结果。 • 2)用“人的行动”来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的理性选择(决策)行为。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个体的理性选择(决策)行为。 • 这个回答令人满意吗? • 经济学帝国主义 • 理性主义的牢笼 • 阴郁的科学 • 有更令人满意的答案吗? • 为什么这些看似普通的经济学词汇却常常远离现实、疑义丛生?
(三)为什么要学习经济思想史? • 1、Brue and Grant, 2007, p.5-6: • 1)经济思想史研究可以增强人们对当代经济思想的理解; • 2)经济学家几个世纪以来所作的大量分析和证明能够给不可靠的概括性推论提供精密的检验; • 3)研究经济思想史可以理解和观察我们的过去、正在变化的思想和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
2、Schumpeter, 1980, p.18-22: • 1)教学上的裨益。当前的问题和方法都是对以前的问题和方法作出的(尝试性的)反应。如果不知道以前的问题和方法,那么对现在的问题和方法的意义与正确性就不能充分加以掌握; • 2)从思想史的研究之中我们可以获得新观念; • 3)理解人类思维的方法; • 4)除非我们知道经济学家怎么会像现在这样推理的,我们对新问题、新方法和新的成果就不可能有充分了解。
3、罗宾斯,1998,p.23: • “当代的制度和当代的思想充满过去的传统,知道各种思想是如何发源的,它们的兴衰情况如何,本质上它们是如何转变的,它们在日常会话中的含义……除非你们有某些这样的知识,你们实际缺乏理解这个广泛课题的维度。” • “一个不知道那些先辈曾经思考什么的人,肯定把自己的思想定位在一种不合适的价值上”。
思想史的意义在于 • “追源溯流” • “返璞归真”
历史 经济思想史 思想史 经济 三、问题2:什么是经济思想史?
1、什么是“历史”? • 历史“无非是人类罪恶、蠢行和不幸的记录而已”。 ——吉本(Edward Gibbon) •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梁启超 •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什么是历史”
“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历史的谜底·6.1节 历史是什么》 • “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大英百科全书》
“History is the study of the pas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written record of the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over time.” ——wikipedia • 1)词源学解释 • ①History → Historia→ἱστορία • 希腊语中ἱστορία的意思为:inquiry,通过调查获得的知识。出自希罗多德的《历史》(Ιστορία);同时参见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ΠερίΤάΖωα Ιστορία)。
ἱστορία这个词源自ἵστωρ,即hístōr。意思是“智者”、“证人”或者“法官”。流行于荷马史诗、赫拉克利特等哲人的文本中。ἱστορία则来源于爱奥尼亚方言的变体。ἱστορία这个词源自ἵστωρ,即hístōr。意思是“智者”、“证人”或者“法官”。流行于荷马史诗、赫拉克利特等哲人的文本中。ἱστορία则来源于爱奥尼亚方言的变体。 • 16世纪,培根(Francis Bacon):历史(historia)是关于“由空间和时间决定的那些对象的知识”,这种知识由记忆所提供(参见“Natural History”)。 • 英语中,Histroy一词和Story有相同的词根,意思是“relation of incidents, story”,直到15世纪以后,才限于“record of past events” 。
②“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②“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 • 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 •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
“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 • 2)历史定义 • 历史学的定义。 我认为,每一个历史学家都会同意:历史学是一种研究或探讨。它是什么样的探讨,我还不去过问它。问题在于,总的说来它属于我们所称的科学,也就是我们提出问题并试图作出答案所依靠的那种思想形式。重要之点在于认识,一般地说,科学并不在于把我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收集起来并把它用这种或那种方式加以整理,而在于把握我们所不知道的某些东西,并努力去发现它。
耐心地对待我们已经知道的事物,对于这一目的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手段,但它并不是目的本身。它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手段。它仅仅在新的整理对我们已经决定提出的问题能给我们以答案的限度内,才在科学上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切科学都是从知道我们自己的无知而开始的:不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无知,而是对某种确切事物的无知,——如国会的起源、癌症的原因、太阳的化学成分、不用人或马曰某种其他家畜的体力而抽水的方法。科学是要把事物弄明白;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是一门科学。耐心地对待我们已经知道的事物,对于这一目的可能是一种有用的手段,但它并不是目的本身。它充其量也只不过是手段。它仅仅在新的整理对我们已经决定提出的问题能给我们以答案的限度内,才在科学上是有价值的。这就是为什么一切科学都是从知道我们自己的无知而开始的:不是我们对一切事物的无知,而是对某种确切事物的无知,——如国会的起源、癌症的原因、太阳的化学成分、不用人或马曰某种其他家畜的体力而抽水的方法。科学是要把事物弄明白;在这种意义上,历史是一门科学。 ——柯林伍德(R.G.Collingwood)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这些事件中包含着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这些事件中包含着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 • 在这一意义上: •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
2、什么是“思想史”? • “思想史就是思想者(intellectuals)就那些在历史学家们看来重要的问题上的言论的历史。” ——戴维·霍林格(David Hollinger) • 欧洲思想史研究可以追溯到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精神的历史。” • “人类的精神历史有它明确的发展方向,即不断趋于世界精神的体现。”
思想史是关于“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信仰以及我们构建周围世界的方式”(Vaughn, 1998)。 • 思想史是关于我们人类自身的历史,她记录着“主观”事件——人类理解外在客观世界的种种努力,换言之,人类知识的积累。思想史是人类存在的证明。
3、经济思想史 • 经济分析史,“人类为了认识经济现象在心智方面所作的努力的历史;换句话说,也就是经济思想中带有分析性或科学性这个方面的历史。” ——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 1980,p.17) • 我们所认为的“经济思想史”,简言之,就是关于迄今为止人类在描述、理解、分析以及解释“经济”事实时所作的种种努力的记录。
四、方法:如何阅读思想史? • 1、基础学习方法 • Brue and Grant, 2007, p.3-5 • 1)这个学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2)这个学派的主要信条是什么? • 3)这个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 • 4)这个学派当时是如何成为一个有效、有用或正确的理论体系的? • 5)这个学派的哪些信条具有长远影响?
2、如何阅读思想史? • 学习思想史最好的方式是阅读原著。 • 本课程计划三个切入点:时间、流派、人物。 • 任何单一的切入点都存在缺陷。 • 思想史不是直线性的历史记录;思想史的历程存在着延续,也存在着重叠交构,甚至是倒退;思想史上那些名字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1)思想史是一套家族谱系。 • 我们必须以某种当前的主流思想为基础,通过探索它的前世今生,来把握整个思想史的脉络。 • 经济思想的主流当然是主流经济学。因此,我们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围绕主流经济学的诞生、发展、演变为主轴。 • 但是,必须谨记,经济思想史是属于一般思想史家族中的一支。不了解总体时代思想背景,就无法把握经济思想的特征。 • 例如:为何中世纪强调慈善,这与现在的“慈善”有何不同;为何现代经济学诞生于18世纪而不是更早或更晚;为什么历史学派出现在德国?
2)本课程经济思想史的阅读 • A、历史背景 • B、一般思想史背景 • C、经济思想流派总览 • D、主题人物阅读 • *精读原著
……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作品中提炼出来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作品中提炼出来的。
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但是,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John Maymard Keynes,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