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第三章 玉米病害

第三章 玉米病害. * 我国玉米病害有数十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 10 %。危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小斑病、大斑病、丝黑穗病、疣黑粉病、纹枯病、粗缩病及矮花叶病等 , 近几年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灰斑病危害严重。. 一、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blight of corn. 1. 症状 * 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才发生严重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叶片病斑因品种抗性基因不同成两类 :

viet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玉米病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玉米病害 *我国玉米病害有数十种,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10%。危害较重的玉米病害主要有小斑病、大斑病、丝黑穗病、疣黑粉病、纹枯病、粗缩病及矮花叶病等,近几年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玉米灰斑病危害严重。

  2. 一、玉米大斑病Northern blight of corn 1.症状 * 大斑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才发生严重危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叶片病斑因品种抗性基因不同成两类: ① 在具有Ht抗性基因的品种上产生椭圆形小斑,病斑沿叶脉扩展后,形成褐色坏死纹,周围呈黄色或淡褐色的褪绿斑;

  3. ②在不具有Ht基因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初为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沿叶脉扩大形成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有的长达15~20cm,宽2~3cm,后期变为青色或黄褐色。病斑常相互嘲合成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早枯。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鞘和苞叶上有时也产生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由下向上发展,干旱年份,有时先从中、上部叶片发病。②在不具有Ht基因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初为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沿叶脉扩大形成长梭形、大小不等的萎蔫斑,一般长5~10cm、宽1cm左右。有的长达15~20cm,宽2~3cm,后期变为青色或黄褐色。病斑常相互嘲合成不规则大斑,引起叶片早枯。田间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密生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叶鞘和苞叶上有时也产生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由下向上发展,干旱年份,有时先从中、上部叶片发病。

  4.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玉米大斑病

  5. 玉米大小斑病症状比较 项 目 玉米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 病斑形状 椭圆形 梭形 病斑大小 0.3-0.7 ╳ 0.2-0.5cm 5-10 ╳ 1cm 同心轮纹 2-3圈 无 霉层颜色 黑色 灰黑色

  6. 2.病原物 • 病原物有性态为大斑病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属子囊菌亚门毛球腔菌属。 • 无性态为大斑病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半知菌亚门突脐蠕孢属。 分生孢子梗多从气孔抽出,单生或2~6根束生,不分枝,橄榄色,圆筒形,直立或上部有膝状弯曲,顶端或弯曲处着生1个至数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灰橄榄色,梭形,多数正直,少数向一侧弯曲,中部最宽,向两端渐细,顶端细胞钝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脐点明显凸出于基细胞外,一般有2~8个隔膜,以4~7个隔。膜较多。迄今为止,尚未在自然界发现病菌有性态。

  7. 玉米大斑病病原 1. 分生孢子梗 2. 分生孢子

  8. 生理 * 菌丝体发育温度范围为10~35℃,以28~30℃最适。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3~30℃,适温为20℃。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3~25℃。致死温度为52℃(10min)。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都需要高湿条件。光线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病菌在pH 2.6~10均可发育,以pH5.7最适。

  9. 寄主范围及生理分化 病菌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侵染高粱、苏丹草、约翰逊草和野生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根据病菌对不同植物的致病性分为两个专化型:高粱专化型能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和约翰逊草,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在玉米专化型中,还依其对单基因抗病玉米品种的毒力差异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迄今已发现5个生理小种。我国有1号小种、2号小种(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等地)和3号小种(云南省和台湾省),4号小种和5号小种尚未见报道。病菌可产生寄主专化性的HT毒素。

  10. 3.病害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散落于田间地表病叶上的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而病叶上经过越冬的分生孢子萌发率较低,在初侵染中作用不大。 * 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适宜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菌丝在叶片细胞内扩展很慢,侵入木质部导管后则扩展较快。受侵维管束的导管被菌丝堵塞,水分输送受阻,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呈现典型的萎蔫斑。从侵入到显症一般需7~l0d。

  11. *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其他玉米植株上,进行再侵染。在玉米生长期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更多的菌源,通常在夏.玉米生长后期引起流行。*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其他玉米植株上,进行再侵染。在玉米生长期可发生多次再侵染。春玉米为夏玉米提供更多的菌源,通常在夏.玉米生长后期引起流行。

  12. 4.发病条件 *病害发生和流行程度受品种抗感病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等因素的综台影响。 品种抗病性 是决定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玉米品种抗病,即使气候条件有利,大斑病也不会流行。目前尚未发现对大斑病免疫的玉米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显著。 气候条件 在品种感病和有足够菌源的前提下,气候条件是影响大斑病发生轻重的决定性因素。温度决定大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区域,雨量、雨日和夜间露量是影响病情消长、发生轻重的主导因素。

  13. *一般7~8月份,特别是8月份,温度偏低、多雨高湿、光照不足,可造成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这是因为这种条件有利于病菌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和病害的发生发展,同时高湿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降低其抗病力。*一般7~8月份,特别是8月份,温度偏低、多雨高湿、光照不足,可造成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这是因为这种条件有利于病菌产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和病害的发生发展,同时高湿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降低其抗病力。

  14. 耕作制度及栽培条件 连作地玉米发病重,轮作地玉米发病轻。间作套种玉米比单作玉米发病轻。油菜茬夏玉米发病轻于小麦茬夏玉米。免耕田病残体得不到耕翻深埋,病害较严重。播种越迟,发病越重。密植玉米田湿度大;比稀植玉米田发病重。适施追肥的田块发病轻,氮、磷、钾配合施肥的田块比单施氮、磷的田块发病轻。

  15. 5.防治 (1)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可参考玉米小斑病。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多个基因控制的、限制病斑数量的抗性,属数量性状,大部分玉米品种属这类;另一类是显性Ht单基因控制的、限制病斑扩展、延长病害潜育期、抑制病菌产孢量的抗性,表现为褪绿病斑,为质量性状。在监测病菌生理小种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由Ht单基因控制抗性的抗病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16. 二、玉米小斑病Southern blight of corn * 该病主要分布于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四川、安徽、江苏、贵州、广西和浙江等温暖潮湿地区。以夏播玉米和春、夏播玉米受害较严重,春播玉米区受害较轻。近些年由于推广抗病品种,此病得以控制。本病属由气流传播的流行性病害。

  17. 1.症状 * 叶片上,有三种类型病斑: (1)椭圆形 其扩展受叶脉限制,黄褐色,边缘深褐色; (2)椭圆形或纺锤形 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灰褐色或黄色,一般无深色边缘,有时病斑上出现轮纹; (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 周围有黄褐色晕圈,病斑不扩大,属抗病类型。

  18. 玉米小斑病症状

  19. 2.病原 * 病原物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 Dreehsler ) Drechsler],子囊菌亚门旋孢腔菌属,不常见,偶尔可在枯死病组织上或近叶鞘叶片上发生;无性态为玉蜀黍双极蠕孢 [Bipolaris maydis ( Nisikado et. Miyake ) Shoem.],半知菌亚门双极蠕孢属。

  20. (1)形态 * 无性态 分生孢子梗散生于病斑正反两面,单独或2~3根成束从气孔或表皮间隙抽出,直立或膝状弯曲,不分枝,褐色,有3~15个隔膜,以5~11个为最多,端部稍细而色淡,基部较粗,色深;分生孢子从梗的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或近梭形,正直或略向一侧弯曲,中间较粗,向两端渐细,两端细胞钝圆,褐色至深褐色,有3~13个隔膜,以5~8个隔膜为多,脐点平截。子座部分埋于寄主组织内,黑色,球形,喙部明显,表面着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性态子囊壳内部着生近圆筒形的子囊,子囊基部有柄,内有4个(偶尔2个或3个)于囊孢子;子囊孢子线形,无色,有5~9个分隔。

  21. 1. 子囊壳及分生孢子 2.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3. 分生孢子及其萌发 4. 子囊及子囊孢子

  22. (2)生理 *菌丝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8~30℃。分生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33℃,最适温度为25℃。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5℃以下或42℃以上很难萌发。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都需要高湿,但分生孢子的抗干旱能力较强,在玉米种子上能存活1年。

  23. (3)生理分化 * 玉米小斑病菌具有生理分化现象,可区分为T、O和C等 3个生理小种。T小种和C小种分别对T型和C.型细胞质玉米具有强毒力,O小种对不同细胞质玉米的毒力无专化性。病菌对玉米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毒素引起的,3个小种在寄主体内外均可产生毒素。目前,我国O小种出现频率高,分布广,为优势小种。O小种不同菌株之间对寄主的毒力强弱差异明显,可能存在不同致病力的生理型。

  24. 3.病害循环 *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虽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 * 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 * 在适温下,病菌侵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T小种在约60~72h内就能完成一次侵染过程。

  25. 4.发病条件 1.寄主抗病性 目前尚未发现对玉米小斑病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差异很显著。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或杂交种是导致小斑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品种的植株不同生育期及不同叶位的叶片对病害的抗性差异显著。 2. 气候条件 小斑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是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湿度、雨日和雨量等因素。气温在15~20℃时,病害发展很慢,20℃以上时渐快。所以,如果6月份气温比常年高,又有较多雨水,病菌苗量得到积累,病害便会提早流行。 3.栽培管理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土质黏重、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等凡使田间湿度增大、植株生长不良的因素都有利于发病。

  26. 5.防治 * 防治玉米小斑病应采取以利用抗病良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菌源,并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 种植抗病的杂交种是当前玉米增产稳产的主要措施。 (2)减少菌源 (3)加强栽培管理 (4)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主要可作为消灭大田发病中心、压低菌源、减轻发病的一项辅助措施。在发病初期适时喷雾,每隔7~l0d喷药1次,连续2~3次。每公顷用药液1 500kg左右。

  27. 三、玉米纹枯病 • 80年代以来,该病在一些地区为害日趋严重。据辽宁、河北、四川、浙江等省部分地区调查,玉米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均有发生,发病率22.2%—70.81%,为害高度已经超过穗部。个别地块或品种达100%,损失率5.9%—16.5%。

  28. 1.病 状 主要为害叶鞘,也可为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果穗染病后秃顶,籽粒细扁或变褐腐烂。严重时根茎基部组织变为灰白色,次生根黄褐色或腐烂。多雨、高温持续时间长时,病部长出稠密的白色菌丝体,菌丝进一步聚集成多个菌丝团,形成小菌核。

  29. 玉米纹枯病症状

  30. 2.病原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称立枯丝核茵,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称瓜亡革菌。此外R. cerealis Vander HoeVen称禾谷丝核菌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丝融合群也是该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l0对玉米致病力强。 我国不同玉米种植区玉米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发典型症状的主要是立枯丝核菌R.solani AG-lIA菌丝融合群。华北地区AG-1IA、AG-lIB、AG-3、AG-5四个菌丝融合群都能侵染玉米。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AG-4、AG-11A两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对玉米幼苗致病力较强,成株期AG-lIA的致病力较强。 玉米纹枯病菌为多核的立枯丝核茵,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直径6—10um。菌核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丝密集而成。该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um)。担袍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

  31.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菌丝体侵入玉米表皮组织时产生侵入结构。接种6天后,菌丝体沿表皮细胞连接处纵向扩展,随即纵、横、斜向分枝,菌丝顶端变粗,生出侧枝缠绕成团,紧贴寄主组织表面形成侵染垫和附着胞。电镜观察发现,附着胞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后在玉米组织中扩展。接种后12天,在下位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有的充满细胞,有的穿透胞壁 进入相邻细胞,使原生质颗粒化,最后细胞崩解;接种后16天,AG-1IA从玉米气孔中伸出菌丝丛,叶片出现水浸斑;24天后,AG-4在苞叶和下位叶鞘上出现病症。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所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播种过密、施氮过多、湿度大、连阴雨多易发病。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

  32. 4.防治方法 (1)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 (2)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如渝糯2号(合糯×衡白522)、本玉12号等。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 (3)药剂防治 用浸种灵按种子重量0.02%拌种后堆闷24—48小时。发病初期喷洒1%井冈霉素0.5kg对水20比g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也可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农利灵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喷药重点为玉米基部,保护叶鞘。 (4)提倡在发病初期喷洒移栽灵混剂,具体方法见移栽灵混剂使用指南。

  33.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俗称“坐坡”,“万年青”,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一种重要病毒病,历史上曾有几次大发生,近几年又呈上升趋势,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造成危害。 除玉米外,玉米粗缩病毒还可以侵染57种禾本种植物,如高粱﹑谷子﹑水稻﹑大麦﹑燕麦﹑黑麦及小麦属的20个种,和马唐﹑稗草﹑金狗尾草﹑画眉等28种禾本科杂草。

  34. 1.症状 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背主脉上生出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病株叶片浓绿﹑节间缩短,花丝少,子粒减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子粒减少。病株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除此以外,还发现一些病株嫩叶卷曲呈弓(牛尾巴)状﹑心叶有缺刻﹑嗽叭口朝向一侧或叶缘变红渐全叶变红。

  35. 玉米粗缩病

  36. 2.病原 电镜观察,发现球形的病毒粒子,且有两层外壳,与意大得报道的玉米粗缩病毒(MRDV)形态上很类似。对提纯的病毒做核酸电泳并对核酸做免疫化学鉴定,发现病毒粒子含有十条双链核酸,与意大利报道的一致。

  37. 我国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播介体﹑寄主症状与国外的报道一致,但寄主范围有差异,我国报道的玉米粗缩病毒可侵染高粱,但意大利的不能。据此,在国际病毒数据库(VIDE)中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被认为很可能是水稻条矮缩病毒(RBSDV)。RBSDV与MRDV的传播方式﹑寄主症状一致,粒子形态也很类似,且有血清学关系,同属呼肠孤科斐济属,但RBSDV可侵染高粱。我国玉米粗缩病毒的传播介体﹑寄主症状与国外的报道一致,但寄主范围有差异,我国报道的玉米粗缩病毒可侵染高粱,但意大利的不能。据此,在国际病毒数据库(VIDE)中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被认为很可能是水稻条矮缩病毒(RBSDV)。RBSDV与MRDV的传播方式﹑寄主症状一致,粒子形态也很类似,且有血清学关系,同属呼肠孤科斐济属,但RBSDV可侵染高粱。 我国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究竟是RBSDV还是MRDV,或是两者都有,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38. 3.侵染循环 • 病毒只能由昆虫传播,主要是灰飞虱﹑明飞虱,不经蚜虫﹑叶蝉传播,也不经土壤﹑汁液﹑嫁接和咱子传播。飞虱一旦得毒,终生带毒,蜕皮后仍在体内繁殖,属持久性传毒. • (获毒时间最短路h,获毒率8.2%;随时间延长,获毒率提高,饲毒72h,获毒率为36.7%;饲毒9d,获毒率达61.9%.病毒在昆虫体内的循回期随环境温度升高而缩短,平均气温23.8°c时,最短14d,最长34d,平均20.3d;平均气温27.5°c时,最短10d,最长33d,平均17.8d.经循回期后,最短传毒时间为20min,传毒效率7.7%;传毒3h,传毒效率18%.)

  39. 在北方玉米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上越冬,也可能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寄主及传毒介体中越冬.第一代灰飞虱春天在越冬寄主上取食得毒,5月下旬羽化,并开始陆续从小麦向玉米田迁移,至6月上中旬达到高峰,迁移高峰后25d内就出现玉米粗缩病的发病高峰.第二代灰飞虱的活动盛期在7月上旬,正值晚揪玉米苗期,进行传毒危害,以后世代重叠.玉米不是灰飞虱的适宜寄主,因此若虫量始终不高,若虫主要在杂草上生活,秋季第四代灰飞虱转迁至麦田及杂草上,并将病毒带至小麦及杂草上越冬.在北方玉米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上越冬,也可能在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寄主及传毒介体中越冬.第一代灰飞虱春天在越冬寄主上取食得毒,5月下旬羽化,并开始陆续从小麦向玉米田迁移,至6月上中旬达到高峰,迁移高峰后25d内就出现玉米粗缩病的发病高峰.第二代灰飞虱的活动盛期在7月上旬,正值晚揪玉米苗期,进行传毒危害,以后世代重叠.玉米不是灰飞虱的适宜寄主,因此若虫量始终不高,若虫主要在杂草上生活,秋季第四代灰飞虱转迁至麦田及杂草上,并将病毒带至小麦及杂草上越冬.

  40. 玉米粗缩病侵染循环图

  41. 4.发病条件 • 毒源﹑介体﹑感病品种是病害发生的3个必要条件. • 粗缩病毒的寄主范围广泛,所以毒源可能是广泛的,毒源积累到一定程度,有足量的介体和适宜的感病品种就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介体的生长﹑繁殖﹑群体数量与气候因素﹑寄主植物关系密切.品种是否感病与种植品种(基因型)有关,也与环境条件﹑自身发育阶段有关.玉米5叶期以后免疫力增强,不易发病.

  42. 影响这3个必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冬暖有利于传毒介体越冬.夏季降雨偏多﹑气温偏低有利于传毒介体发育﹑繁殖,而且玉米免疫力下降,所以冬暖夏凉时粗缩病常发生较重. 2.目前种植的小麦﹑玉米品种大都不抗病,小麦感病造成越冬毒源增多.大范围感病玉米品种的种植,在遇到足量的毒源介体情况下极易造成病害的流行. 3.种植制度多样,保护地面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为毒源﹑传毒介体越冬提供更多的场所,有利于介体的生存繁殖及传毒. 4.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禾本科杂草不仅是传毒介体生存的适宜场所,而且也是病毒的繁殖寄主,造成毒源积累. 5.水肥不足,有机肥施入偏少,造成玉米免疫力减弱,容易发病.

  43. 5.病害控制 植物病毒病害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1.选用较抗耐病品种,一般硬粒型品种比马齿型品种抗病.玉米对粗缩病的抗性属水平抗性,从农家硬粒型自交系中选配杂交种,可提高抗耐病能力. 2.小麦﹑玉米播种时要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灰飞虱传毒到玉米上的效率不是很高,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如呋喃丹)拌种会有效的杀死带毒介体,降低玉米被侵染的机率. 3.及时去除麦田﹑玉米田中的病株,减少毒源 4.搞好田园卫生,及时中耕除草. 5.增施有机肥,及时浇水,增强玉米抗病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