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51 Views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简介. 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 吴兆苏 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 2011 年 山东乳山市. 背 景. 我国人群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上升 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心血管病死亡率缓慢上升 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使心血管病诊疗水平有所提高(病死率 ) 诊疗技术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心血管病上升的势头 单纯治疗( 2 级预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心血管病的 1 级 ( 0 级 ) 预防已是当务之急. 当今时代的冠心病患者是最幸运的, 他们得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最多。但是, 当今冠心病患者的抱怨也最多,他们不
E N D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简介 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 吴兆苏 全国心血管病社区防治工作经验交流会 2011年 山东乳山市
背 景 我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上升 心血管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心血管病死亡率缓慢上升 医学和科技的进步使心血管病诊疗水平有所提高(病死率) 诊疗技术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心血管病上升的势头 单纯治疗(2级预防)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心血管病的 1级(0级)预防已是当务之急
当今时代的冠心病患者是最幸运的, 他们得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最多。但是, 当今冠心病患者的抱怨也最多,他们不 能理解,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 么还对冠心病束手无策?医学离人们要 求尽善尽美的理想还相距甚远。 - 高润霖-
怎么办? 以人为本 依托社区 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
怎么办? 高危策略+人群策略 二级预防+一级预防 总体危险综合预防
50年来的主要流调/防治研究工作 • 13省市高血压调查(1958) • 北京石景山心血管病防治区(1975-2009) • 第一次全国高血压普查(1979-80) • 中美心血管及心肺流行病协作研究(1983-2000) •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1984-1993) • 7省市脑血管病社区干预研究(1987) • 第二次全国高血压普查(1991) • 11省市心血管病前瞻队列研究(1991-2001) • 亚太队列研究协作( APCSC, 2003) • 亚洲心血管病国际协作(InterASIA) • 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2002) • 17省市高血压与人群死因前瞻调查(2005)
国内有关研究工作 基础研究(很多) 临床研究(大量) 流行病和防治研究(不多,但 与国际接轨)
CVD流行病防治研究工作 (2007年前正式发表文章) 国内杂志及国外一般杂志300+ JAMA 2 (刘、顾 ) Circulation 7 (中美、吴、顾、武、 赵、何、Critchley ) Lancet 1 (顾 ) NEJM 1 (何 ) Diabetes Care 2(潘、刘) Stroke 5 ( 王、江、方、方、张 ) 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和防治研究 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 如何把现有研究成果和经验转化 为临床和防治工作实践刚刚起步
编写〈多重心血管病危险综合防治建议〉 • CVD综合防治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国内缺少一个适合基层的CVD预防指南 • 现成的经验很少 • 国内有关CVD的指南多为单一病种,2级预防
2001年 陶寿淇、 周北凡、 吴锡桂 、吴兆苏等人 酝酿编写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2004年 周北凡、吴兆苏发起组织编写《建议》, 得到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的支持 2004年 启动编写《建议》,2006年完稿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34期) 专家组: 周北凡、吴锡桂、吴兆苏、姚崇华、 向红丁、王文志、许樟荣、赵 冬、 武阳丰、李 莹、顾东风、王 薇
主要参考文献(证据) • 发表的有关文章 • WHO CVD-Risk Management Package for low and medium-resource settings. 2002 • ESH/ESC高血压防治指南.2003 • 美国JNC-7.2003 • European guideline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2003 •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 • 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997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04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2004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12月第12期
2007年以来国内外的进展 • 指南更新/新指南 -- WHO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指南.2007 -- 欧洲高血压指南(2版). 2007 -- 欧洲临床心血管病预防指南(4版). 2007 -- 欧洲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病预 防指南.2007 -- 澳大利亚高血压指南.2008 -- 日本高血压指南.2009 -- 加拿大高血压指南.2009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 • 心血管病防治的新理念—总体危险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起草 • 2006年《建议》发表后收到的反馈意见 • 2007年后国内外的进展 • 2008年初酝酿,得到中华心血管病分会的支持 • 2008年3月专题会议,成立编委会并进行分工 • 专家组:高润霖、胡大一、顾东风、武阳丰、赵水平、赵冬、王文志、 • 吴兆苏、吴锡桂、姚崇华、王拥军、许樟荣、李学旺、李 莹、 • 柯元南、陆国平、王继光、李小鹰、赵连成、杨晓辉、刘 静、 • 2010年3月定稿会议 • 2010年10月投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周北凡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1月第39卷第1期
《指南》编写大纲 一.前言 二.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流行及防治情况 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总体危险及估算) 四.心血管病的防治策略 五.重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防治原则 六.指南的推广应用及防治效果的评价
特点和亮点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定义和分类 总体危险及其估算 适合临床使用的戒烟咨询方案 肾功能的评估
危险因素的定义 存在于机体的一种生理生化或社会心理 特征(因素),由于它的存在使个体发生 某病的危险(几率)增加,减少或去除该 因素后个体发生某病的危险就减少或消失。 这样的特征(因素)称为某病的危险因素。
总体危险(Global Risk) 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0年)某人发生某类 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几率) (1)检出高危个体,有助于早期预防干预 (2)有助于提高预防意识、依从性和自我健康管理 (3)危险分层和确定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4)有助于综合调整危险因素的控制方案 (5)有助于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CVD总体危险及其估算 半定量分层 • 中国人群CVD发病/死亡危险定量估算 • -- 中美队列研究 • -- 11省市队列研究
CVD总体危险及其估算 RF: 危险因素;MS: 代谢综合征;OD: 亚临床器官损害;CVD: 心血管病
有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心血管病的定义有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相关心血管病的定义 MDRD公式计算; ‡Cockroft Gault公式计算
CVD总体危险及其估算 半定量分层 • 中国人群CVD发病/死亡危险定量估算 • -- 中美队列研究 • -- 11省市队列研究
根据中国人群前瞻性队列 研究结果发展的预测工具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第一步:评分 年龄 得分 35~39 0 40~44 1 45~49 2 50~54 3 55~59 4 ≥60岁,每增加5岁加1分 年龄 得分 35~39 0 40~44 1 45~49 2 50~54 3 55~59 4 ≥60岁,每增加5岁加1分 收缩压 得分 <120 ―2 129~129 0 130~139 1 140~159 2 160~179 5 ≥180 8 收缩压 得分 <120 ―2 129~129 0 130~139 1 140~159 2 160~179 5 ≥180 8 女 性 男 性 体重指数 得分 <24 0 24~27.9 1 ≥28 2 体重指数 得分 <24 0 24~27.9 1 ≥28 2 总胆固醇 得分 <200 0 ≥200 1 总胆固醇 得分 <200 0 ≥200 1 吸烟 得分 否 0 是 1 糖尿病 得分 否 0 是 2 吸烟 得分 否 0 是 2 糖尿病 得分 否 0 是 1 武阳丰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2:893-901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第二步:求和 危险因素 得分 年龄 ▁ 收缩压 ▁ 体重指数 ▁ 总胆固醇 ▁ 吸烟 ▁ 糖尿病 ▁ 总计 ▁▁ 武阳丰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2:893-901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一个例子) 危险因素 得分 年龄 (男,58岁)▁ 收缩压(160mmHg)▁ 体重指数(27)▁ 总胆固醇(240mg/dl)▁ 吸烟(吸)▁ 糖尿病(是)▁ 总计 ▁ 武阳丰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2:893-901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危险因素 得分 年龄 (男,58岁) 4 收缩压(160mmHg) 5 体重指数(27) 1 总胆固醇(240mg/dl) 1 吸烟(吸) 2 糖尿病(是) 1 总计 14 武阳丰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2:893-901
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 第三步:查绝对危险 总分 10年ICVD 绝对危险(%) ≤–1 0.3 0 0.5 1 0.6 2 0.8 3 1.1 4 1.5 5 2.1 6 2.9 7 3.9 8 5.4 9 7.3 10 9.7 11 12.8 12 16.8 13 21.7 14 27.7 15 35.3 16 44.3 ≥17 ≥52.6 总分10年ICVD 绝对危险(%) –2 0.1 –1 0.2 0 0.2 1 0.2 2 0.3 3 0.5 4 1.5 5 2.1 6 2.9 7 3.9 8 5.4 9 7.3 10 9.7 11 12.8 12 16.8 ≥13 21.7 女 性 男 性 武阳丰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12:893-901
互联网 直接计算法 (www.healthyheart-china.com)
国人 ICVD 10 年 发 病 危 险 评 估 中国4+万人10年队列研究结果
160 180 200 220 240 160 180 200 220 240 160 180 200 220 240 160 180 200 220 240 胆固醇(mg/dl)
什 么 时 候 进 行 危 险 评 估
什么时候对患者进行总体危险评估 • 患者自己要求评估 (2) 在就诊时发现: (3)病史和症状 • 患者是中年吸烟者 阳性CVD或高危家族史 • ●不吸烟,有一项以上其他危险 ●症状提示有CVD 检查项目 病史:过去病史、 化验:尿糖、尿蛋白、总胆 选择做:超声心动图、高敏 家族早发CVD史、 固醇(有条件测 LDL-C、 反应蛋白、Lp(a)、纤维蛋白 吸烟、运动和膳食 HDL-C、TG、血糖、血肌酐) 元、同型半胱氨酸、IMT、 体检:血压、心率、 PWV 、CT/MRI 心肺听诊、足背动脉、 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有心 身高、体重、腰围 绞痛者) (有条件测ABI)
什么时候对患者进行总体危险评估 • 患者自己要求评估 (2) 在就诊时发现: (3)病史和症状 • 患者是中年吸烟者 阳性CVD或高危家族史 • ●不吸烟,有一项以上其他危险 ●症状提示有CVD 检查项目 病史:过去病史、 化验:尿糖、尿蛋白、总胆 选择做:超声心动图、高敏 家族早发CVD史、 固醇(有条件测 LDL-C、 反应蛋白、Lp(a)、纤维蛋白 吸烟、运动和膳食 HDL-C、TG、血糖、血肌酐) 元、同型半胱氨酸、IMT、 体检:血压、心率、 PWV 、CT/MRI 心肺听诊、足背动脉、 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有心 身高、体重、腰围 绞痛者) (有条件测ABI) 10年 绝对危险 >5% 10年 绝对危险 <5% 糖尿病 微量尿 蛋白 单项危险 明显升高 已患 CVD
防 治 对 策 • 非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 不吸烟 • 如BMI24,不要再增重;如BMI28,要减重; WC85cm(女)或 90cm(男)要预防体重再增加 • 中等量运动30分钟/天(至少5天/周) • 平衡膳食 • - 饮食多样化,热量不超标 • - 多吃水果、蔬菜、未去皮粮食制品, 适当吃鱼、 • 瘦肉、低脂乳制品 • - 用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 • - 限盐
防 治 对 策 药物治疗 绝对危险5%(特别是接近10%)者,或有靶器官 损害,应开始药物治疗,但老年人绝对危险在10% 以下者一般不推荐立即药物治疗,应结合其他情况 综合判断。 药物治疗总体方案如下(具体细节参见各章节有关内容): 血压140/90mmHg药物降压治疗 总胆固醇5mmol/L或LDL-C≥3mmol/L应降脂治疗 (他汀类药物) 有CVD者服阿斯匹林和他汀类药物 有糖尿病者药物控制血糖
高血压药物治疗基本原则 • 血压 ≥160/100mmHg ,立即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 2. 血压<160/100mmHg,≥140/90mmHg,高危/很高危者, • 及早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 • 3. 血压<160/100mmHg,≥140/90mmHg,中/低危者, • 在密切监测下先进行强有力的生活方式干预 • 如效果不明显,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药物选择 1. 各种降压药物获益的根本原因是血压下降本身, 降压外的作用相对较小 2. 五大类药物均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 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作为起始或维持治疗药物 3. 由于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对特定的患者或特定 的并发症或特定的联合治疗方案,这些药物之 间有明显差异。在降压达标的前提下,应根据 药物副作用、降压外有利作用和有关情况(包 括经济条件),选择最合适药物
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期方法 *测定采用肾脏病膳食校正(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MDRD)公式
改良MDRD公式计算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适用于中国人)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ml/分/1.73米2) = 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1.233 (男性)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ml/分/1.73米2)= 186血肌酐-1.154年龄-0.2030.915 (女性) 全国eGFR课题协作组.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6;22:589-595.
5 步 戒 烟 咨 询 方 案 1.询问 2.忠告 3.评估 4.帮助 5.安排 提供吸烟有害信息 你现在吸烟吗? 不吸 吸烟 给予忠告 你现在愿意戒烟吗? 提供吸烟有害信息 是 否 帮助制定计划 随访和监督
结论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我国迫切需要适合中国人群的《预防指南》 过去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循证 证据,为指南制订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指南》将不断 更新和完善,为控制心血管病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