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智力残疾的评定

智力残疾的评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陈燕惠. 智力残疾的定义. 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 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智力残疾. 儿童 :精神发育迟滞(智力迟滞) 成人:痴呆. 智力残疾(儿童). 智力显著低于平均,一般说 IQ<70 或 DQ<75 ; 适应性行为缺陷; 发生在智力发育期间(一般指 18 岁之前)。. 智力残疾(成人). 智力发育成熟以后,出现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智力残疾的病因. 遗传 脑疾病 内分泌障碍 惊厥性疾病 新生儿窒息 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 发育畸形 营养不良 母孕期外伤及物理伤害.

vid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智力残疾的评定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智力残疾的评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陈燕惠

  2. 智力残疾的定义 • 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 • 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3. 智力残疾 • 儿童 :精神发育迟滞(智力迟滞) • 成人:痴呆

  4. 智力残疾(儿童) • 智力显著低于平均,一般说 IQ<70或 DQ<75; • 适应性行为缺陷; • 发生在智力发育期间(一般指18岁之前)。

  5. 智力残疾(成人) • 智力发育成熟以后,出现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6. 智力残疾的病因 • 遗传 • 脑疾病 • 内分泌障碍 • 惊厥性疾病 • 新生儿窒息 • 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 • 发育畸形 • 营养不良 • 母孕期外伤及物理伤害

  7. 智力残疾的病因 • 工伤 • 交通事故 • 其它外伤 • 中毒与过敏反应 • 不良社会文化因素 • 其它 • 原因不明

  8. 智力的评定

  9. 智 力 •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是获得知识的能力,是认识、理解事物和运用知识与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智力评定的工具 • 通过专门的智力测验工具,可以测量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习惯上用智商(IQ)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状况,智商越高,表明一个人的智力越高。

  11.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 韦克斯勒学前和学龄初期智力量表(WPPSI)

  12. 197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完成了WISC中国标准化工作,该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197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完成了WISC中国标准化工作,该量表适用于6~16岁儿童。 • 1982年、1986年由湖南医科大学等单位完成了WAIS-RC和C-WYCSI的标准化工作,这些量表均分城市和农村两个版本。WAIS-RC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C-WYCSI 适用于3岁10个月16天~6岁10个月15天的儿童。 • 1993年湖南医科大学等单位又完成C-WISC中国标准化工作,也分城市和农村两种版本,适用于6~6岁儿童。

  13. WAIS—RC的结构 1981年,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以WAIS为蓝本,保持原测验的结构,只对某些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通过全国取样,制定了城、乡两套常模。 • PIQ subtests • 数字符号 90项 • 填 图 21项 • 木 块 图 10项 • 图片排列 8项 • 图形拼凑 4项 • VIQ subtests • 常 识 29项 • 领悟力 14项 • 算 术 14项 • 相似性 13项 • 背 数 19项 • 词 汇 40项

  14. 量表分 智力商数 智商的计算步骤 原始分数 诊 断

  15. 测验结果 言语量表—VIQ 操作量表—PIQ 全量表-FIQ

  16. 分 级 2.14% 13.59% 68.26% 13.59% 145~150 130~144 115~129 85~114 84~70 天才 极超常 超常 平常 边界 2.14% 69~55 54~40 39~25 25以下 轻度低下 中度低下 重度低下 极重度低下

  17. DSM-IV精神发育迟缓分级 程度 IQ 轻度       (50或55)~70 中度     (35或40)~(50或55) 重度     (20或25)~(35或40) 极重度    <(20或25)

  18. 婴幼儿发展量表 4岁以下小儿神经、运动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所观察到的行为主要还是一些本能和动作发育以及一些初级的智力活动,除非有明显的发育异常,一般难以作出精神发育异常评价,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儿童,可根据发育诊断量表和社会生活能力检查先作临床估计,待随访观察到6岁以后再做出最后诊断。

  19. 测验方法 以正常小儿的行为状态作为标准,通过对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价以及对神经运动和感觉的检查,判断小儿神经系统的完整和功能成熟,并发现小儿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偏离情况。

  20. 常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 • DDST • 盖泽尔(Gesell )发育诊断量表 • 贝利(Bayley)发育量表 • 儿心0~6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

  21. Gesell量表内容 全量表分5个能区 • 适应行为 • 大运动行为 • 精细动作行为 • 语言行为 • 个人社交行为      共500多个项目。 测查实施 北京妇幼保健院

  22. 盖泽尔发育诊断量表 适应行为能区DQ≤75,应怀疑有精神发育迟滞: • 轻度:55≤DQ≤75 • 中度:40≤DQ ≤54 • 重度:25≤DQ≤39 • 极重度:DQ<25

  23. DQ=75±3 (72-78)时的诊断 • ≧6个月:均需结合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智力低下行为评定标准”评价。 • <6个月:需结合个人-交往和语言能区DA诊断。

  24. 适应性行为 又称社会生活能力,它是指人的适应外界环境赖以生存的能力。也就是个体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应付能力。 AAMD认为:适应行为是个体实现人所期待与其年龄和文化相适应的个人独立与社会职责的程度和功效。 独立生活能力+社会能力

  25. 适应行为评估标准 • 个人独立的程度; • 满足个人和社会要求的程度。

  26. 人的适应行为受个体发展和环境要求两个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发展阶段适应行为是不同的。人的适应行为受个体发展和环境要求两个因素的影响,所以不同发展阶段适应行为是不同的。 • 学龄前:感觉、运动、语言的成熟度和自理技能; • 学龄期:学习技能、语言表达和生活技能; • 成人: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如;人际交往、工作技能等。

  27. 适应行为量表(ABS) 目前国外常用的适应行为测验量表主要有美国精神发育缺陷协会-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文阑适应行为量表(VABS)、巴尔萨泽适应行为量表(BABS)和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 在我国一般采用中国标准化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检查量表”和湖南医科大学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以及“成人智残评定量表”评定适应行为。

  28. 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检查表 由日本三木安正于1980年修订,1987年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左启华等人完成了国内标准化工作。它适用于6个月至(14~15)岁儿童,全量表共有132个项目,包括6个行为领域,分属于独立生活、运动、作业操作、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六个方面,每通过1项得1分,测出总粗分根据年龄可换算为标准分,根据标准分评定的多少评定儿童适应行为,简单易行。

  29. 评 定 结 果

  30.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湖南医科大学编制分城市与农村两个版本,它有感觉运动、生活自理、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时空定向、劳动技能和经济活动等8个分量表,共59个项目,适用于3~12岁小儿。

  31. 适应行为评定与智力评定的关系 • 意义:同属评估范畴。在智力残疾评定中缺一不可。 • 智力测验:着重组织性智力,即抽象思维,是内在的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是重点。需通过测查被测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特定的项目来判断。 • 适应行为:是通过衡量应用智能与社会能力来评定。着重于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和社会能力。通常是贯穿于生活过程是可观察到的技能,可通过熟悉的人报告可获得结果。

  32. 0-6岁儿童智力诊断测查工具 • 筛查方法:采用DDST发育筛查测验 • 诊断方法:采用Gesell发展诊断法 • 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33. 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智力诊断测查工具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7岁-16岁 • 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 婴儿-初中学生生活能力检查 • 成人智残评定量表

  34. 成人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成人智残评定量表”是为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而编制的,适宜评定16岁以上各年龄的智残者。

  35. 量表结构 • 生活能力 • 学习或工作能力  • 时空定向 • 人事定向 • 社会交往能力

  36. 结 果 判 断 0~2分: 正常 3~7分: 轻度缺损 8~13分: 中度缺损 14~17分: 重度缺损 18分以上: 极重度缺损

  37. 测验量表结果的评价 • 性质:筛查性/诊断性 • 为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测查方法、工具必须按照标准规定,检查者须经严格训练。 • 测试结果解释的科学性(结合临床观察)。

  38. 0岁 6岁 7岁 16岁 17岁以上 智力诊断 DDST Gesell 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WISC-CR 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WAIS-RC 成人适应性行为 活动和参与(18岁以上)

  39. 智力低下的分级 • 确诊智力低下后,应进行分级,分级也要依靠智商、适应行为这两方面的结果,其中应以行为评定结果为主,特别是对那些重度智力低下者更需要依靠适应行为评定。

  40. 智力残疾的等级及评定标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