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给学生合适的思维空间的提问研究

给学生合适的思维空间的提问研究. —— 《 认识不等式 》 课例研究. 我们原以为这就是一切,其实不然。. 开始篇:研究背景. 105. 一节课我们提问那么多,那么每个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多长?如此高密度的提问,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多大?. 教师提问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价值何在?. 提问后基本上没有停顿( 86.7% ) , 不利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居多( 74.3% ),推理性问题次之( 21.0% ),强调知识复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 学生齐答比例很高( 41.9% ),回答问题方式单一,教师完全控制课堂。. 两种常见现象.

vida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给学生合适的思维空间的提问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给学生合适的思维空间的提问研究 ——《认识不等式》课例研究

  2. 我们原以为这就是一切,其实不然。

  3. 开始篇:研究背景 105 一节课我们提问那么多,那么每个问题提出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多长?如此高密度的提问,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多大? 教师提问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价值何在?

  4. 提问后基本上没有停顿(86.7%),不利学生思考。提问后基本上没有停顿(86.7%),不利学生思考。 教师提问中记忆性问题居多(74.3%),推理性问题次之(21.0%),强调知识复盖面,但极少有创造性、批判性问题。 学生齐答比例很高(41.9%),回答问题方式单一,教师完全控制课堂。

  5. 两种常见现象 高密度提问 思维空间过小 价值不大 弱反应提问 思维空间过大

  6. 过程篇:我们的故事 故事一: 知道≠做到 [教学片段一]: (图片展示限速标志) 师:这块标志牌上的50表示什么意思?哪位同学知道? 生:不得超过50. 师:对,这是公路上对汽车的限速标志,表示汽车在该路段行使的速度不得超过50km/h,若用v表示车的速度,那么v与50之间的数量关系能用等式表示吗?若不能,应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 此时,有10多位同学举手要求发言,俞老师请了其中一位同学回答,回答正确。 (点击第二张高速公路上限速50至100的图片) 师:右图是高速公路上某路段的限速标志。它对汽车的速度有什么限制你猜到了吗? 生:速度不得高于100,不得低于50. 师:对,它表示v≥50且v≤100,一般记为50≤v≤100 50≤v≤100

  7. 学生原有的思维水平: 对一个数的认识 (个体) 有限 现要达到的思维水平: 对一群数的认识 (群体) 无限 充分的体验 原来我们平时都是这样做的!

  8. 故事二: 我们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够了吗? [教学片段二]: (图片展示限速标志)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魏塘镇人民大道的景色,这块标志牌上的50表示什么意思?哪位同学知道? 生:速度不得超过50码. 师:对,这是公路上对汽车的限速标志,表示汽车在该路段行使的速度不得超过50km/h,若用v表示车的速度,那么v可以取哪些值?如果你是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你会开多少速度? (学生略有停顿,但很快,整个课堂沸腾起来了.)

  9. 生:v=49 生:v=49.5 生:v=49.9 生:v=48、v=46、v=12、…… 师:这些速度都遵守了交通法规(指着等式),只有这些速度才遵守了交通法规吗? 生:不是,写不完 师:这些速度都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生:都小于或等于50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吗? 生:v≤50 师:可见,(指着不等式)这种表示方法具有合理性、必要性。请思考,这两种数学式子有何不同? ……

  10. 热闹肯定 平静思考 小问题 大问题 提问是教师的学科教学思想的体现、是一堂课教学设计的表现、也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它反映了一堂课的基本部分与环节。

  11. 故事三: 我们的目标实现了吗? [教学片断三] 师:不等式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好吗? (学生很期待) 问题: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一天,某班 的27位同学到柳州公园游玩。 票价:每张5元,一次购票30张,每张票4元。 领队王小华说:我去买票了! 聪明的小敏说:“王小华,买30张团体票要合算!” 组织委员小方吃惊地说:“买30张票怎么合算!不是浪费3张票 吗?应该买27张!” 师:(问题一)小敏和小芳两人的建议,到底谁的比较合算呢?为什么?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生:买30张团体票合算。 师:为什么?

  12. 至少要有多少人去玩,买30张团体票才合算呢?至少要有多少人去玩,买30张团体票才合算呢? 生:买30张团体票只需30×4=120元,而买27张个人票需27×5=135元,所以买30张团体票合算? 师:很好,那么是否无论多少人去都买团体票呢?例如,你们一家三口去旅游也买30张的团体票? (学生笑了) 齐答:当然不是,只需买三张就好。 师:(问题二)那么至少要有多少人去玩,买30张团体票才合算呢? (学生还没有思考及解答,马上出来了下一个问题。事后授课老师说是自己不小心碰了一下鼠标,就出来了下一个问题,于是将错就错就下去了。原来不小心出了一个“教学事故”) 师:(问题三)x取哪些数值时,120<5x成立呢? 教师给出表格学生填写表格并思考直至最后解答.……

  13. 故事四: 研究还将继续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14. 未知区 最近发展区 已知区 完成篇:反思与升华 一、课堂教学需要提什么问题?

  15. 完成篇:反思与升华 一、课堂教学需要提什么问题? 二、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1、经历充分的体验过程 2、在大问题下设置小问题

  16. 完成篇:反思与升华 一、课堂教学需要提什么问题? 二、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三、对合适的思维空间的问题 具体分析

  17.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合适的思维空间 教学的艺术在于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18. 感恩的心, 感谢你我!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