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173 Views
飲食時事. 民主運動裡的明星點心. 飲食新典故:副秘書長的太陽餅. 太陽餅與蛋糕何以爆紅?. 飲食如何為一種有效的共感 經驗,以引發不同族群的關注? 「那他們幹嘛不吃蛋糕?」 「何不食肉糜?」 瑪麗皇后與晉惠帝的語境邏輯問題 飲食情境的操作: 學運 21 天耗損近 4 億,可讓 780 萬童吃營養午餐( 4/8 中時電子報 觀看新聞連結 ). 公民運動中的放鬆時刻. 太陽餅與太陽花的掌故.
E N D
飲食時事 民主運動裡的明星點心
太陽餅與蛋糕何以爆紅? • 飲食如何為一種有效的共感經驗,以引發不同族群的關注? • 「那他們幹嘛不吃蛋糕?」 • 「何不食肉糜?」 • 瑪麗皇后與晉惠帝的語境邏輯問題 • 飲食情境的操作: 學運21天耗損近4億,可讓780萬童吃營養午餐(4/8中時電子報觀看新聞連結)
太陽餅與太陽花的掌故 台灣本土著名藝術家顏水龍教授,於1964年為台中太陽堂本店(自由路23號)以馬賽克拼貼「向日葵」壁畫。後來遭人檢舉,被警備總部懷疑「朝向東方紅」,有為共產黨宣傳之嫌。店家為避禍,便以木板將牆面封住,直至1989年解嚴後才使其重見天日。
同場加映:民主香腸 右圖為反服貿立院場外的黃老闆免費香腸攤。從黨外運動至政黨選舉場合,隨著群眾的參與,攤販亦隨之湧至,並應景冠以民主之名。邊聽演講邊吃小吃,也成為台灣政治運動的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