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99 Views
实习五 极射赤平投影应用. 实习目的 利用极射赤平投影,解决: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2. 褶皱枢纽、轴迹和轴面产状测算.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基本原理: 球面大圆的旋转实际上是组成此大圆的许多点的旋转。如果旋转轴与南北直径重合,由球面一点的旋转轨迹为一圆,其投影与吴氏网的 纬线 重合。 因此,只要求出大圆上各点绕定轴旋转后的位置,即可得到旋转后的平面投影。.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E N D
实习五 极射赤平投影应用 实习目的 利用极射赤平投影,解决: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2. 褶皱枢纽、轴迹和轴面产状测算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基本原理:球面大圆的旋转实际上是组成此大圆的许多点的旋转。如果旋转轴与南北直径重合,由球面一点的旋转轨迹为一圆,其投影与吴氏网的纬线重合。 因此,只要求出大圆上各点绕定轴旋转后的位置,即可得到旋转后的平面投影。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例题1:平面AB的产状为13050,把此平面绕走向为60的CD水平轴逆时针方向旋转30,求旋转后的平面产状。 作法一(大圆弧法): ①在透明纸上画出AB大圆弧和CD线; ②转动透明纸,使旋转轴CD 与吴氏网SN直径重合; ③把AB大圆上任意所取的1、 2、3、…绕轴逆时针旋转30, 分别得1、2、3、…等点, 据这些点画新大圆弧GF,其 产状为11125。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例题1:平面AB的产状为13050,把此平面绕走向为60的CD水平轴逆时针方向旋转30,求旋转后的平面产状。 作法二(法线法): 把D点转至吴氏网N点,把AB弧的法线点(P点)沿纬线逆时针转动30,得P点,以P点为法线的大圆弧即为旋转后的平面大圆弧。 大圆弧法 法线法
1. 求一平面(或直线)绕一水平轴旋转后的产状 例题2:已知一角度不整合上覆新地层的产状为24030,下伏老地层产状为12040,求新地层水平时下伏老地层的产状 ① ABC和DHF分别是老地层和新地层大圆弧; ② 把新地层产状恢复水平。使DHF大圆弧与SN向经线大圆弧重合,将弧上各点按30角距沿纬线移动,得到与基圆重合的DKF,即为呈水平状态的新地层的投影; ③ 将老地层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30)。使ABC大圆弧上各点沿纬线向W移30,把所得各点转至同一经向大圆弧上,所得大圆弧ABC大圆弧即为新地层水平时老地层的大圆弧。
2. 褶皱枢纽、轴迹和轴面产状测算 基本原理: 褶皱枢纽的产状一般可根据褶皱两翼同一褶皱面的交线求得。 用褶皱面上各处的法线产状求褶皱枢纽和轴面的产状更为简便。在赤平投影图上用各褶皱面法线产状表示弯曲面的这种图称图。圆柱状褶皱的图中,圆的法线即为褶皱枢纽产状。各法线点实际上不一定严格位于大圆弧上,通常是根据总的延伸趋势 或根据统计得出的环 带来勾绘。
2. 褶皱枢纽、轴迹和轴面产状测算 例题:已知背斜两翼产状为1030和5060,在一个产状为18070的陡壁上测得该背斜轴迹的侧伏角为26E,求该背斜的枢纽产状、翼间角、枢纽与轴迹构成的轴面产状和枢纽与翼间角平分线构成的轴面产状。 ①分别投影两翼的大圆弧和法线,两个大圆弧的交点即为枢纽投影点; ②旋转透明纸,把两翼的法线点放在一个经向大圆弧上,则两个法线投影点之间的角距即为翼间角; ③投影陡壁和轴迹,转动透明纸,把轴迹点与枢纽投影点放在一个经向大圆弧上,该经向大圆弧就是轴面的投影大圆弧。
作业 自己练习实习指导书38-39页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