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河南省胸科医院

河南省胸科医院. 刘 新. 个体化化疗方案. 综合性措施. 介入治 疗. 免 疫 治 疗. 外科治疗. MDR-TB 化疗药物的选择 与方案的制订. 化学治疗仍是 控制耐多药的主要手段. 化疗原则. 参考既往用药史和药敏史 根据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选择至少2~3种敏感或未曾使用过的抗结核药物 疗程与用药方法 DOT 与住院. MDR-TB 病人化疗药物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上原则,重点了解患者既往的用药史和药敏试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当前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选择出适合患者个体并有利于管理的化疗药物,为化疗方案的最

vicki
Download Presentation

河南省胸科医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河南省胸科医院 刘 新

  2. 个体化化疗方案 综合性措施 介入治 疗 免 疫 治 疗 外科治疗

  3. MDR-TB化疗药物的选择 与方案的制订

  4. 化学治疗仍是 控制耐多药的主要手段

  5. 化疗原则 • 参考既往用药史和药敏史 • 根据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选择至少2~3种敏感或未曾使用过的抗结核药物 • 疗程与用药方法 • DOT与住院

  6. MDR-TB病人化疗药物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上原则,重点了解患者既往的用药史和药敏试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当前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选择出适合患者个体并有利于管理的化疗药物,为化疗方案的最MDR-TB病人化疗药物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上原则,重点了解患者既往的用药史和药敏试验,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当前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选择出适合患者个体并有利于管理的化疗药物,为化疗方案的最 终定型奠定基础。

  7. 交叉耐药性 选择用 药要素 既往用药史 药敏试验 依从性与耐受性

  8. 获得性MDR-TB 原 发 性 M D R - T B 初 始 性 M D R - T B 用药史 既 往 选药价值

  9. 交叉耐药性 单向交叉耐药性 范例 ETH(PTH)→TB1 CPM→AK→SM

  10. 双向交叉耐药性 OFLX、LVFX、CPFX-SPFX INH-异烟腙 CS-terizidone 范例 AK-KM ETH-PTH RFP-RFD-RPT-RFB

  11. 耐药的稳定性 治疗时间 耐药程度 稳定性 可复敏性

  12. 稳定性强类 SM TB1 CS ETH PTH 范例

  13. 稳定性中等类 RFP 范例 复敏率约4.2% 停药后 Ms 6 15 31 52

  14. INH 停药36个月复敏率88.5%PAS 复敏率83.3% 稳定性弱类

  15. 药敏试验

  16. 利福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 硫胺类和氨硫脲 交叉耐药性 环丝氨酸和特立齐酮 氟喹诺酮类

  17. 耐受性与遵从性

  18. 治疗成年人MDR-TB的主要药物 链霉素 阿米卡星 卷曲霉素利福布丁氧氟沙星 吡嗪酰胺 左氟沙星 乙胺丁醇 环丙沙星 丙硫异烟胺 司氟沙星 环丝氨酸 莫西沙星 对氨基水杨酸 力排肺疾 氯苯吩嗪 阿莫维酸钾 MDR-TB

  19. 利福霉素类 世界各国研制了数个具有 抗结核活性的利福霉素衍生物, 但利福平仍是利福霉素类药物中 最经典的抗结核药物。

  20. 利福布丁(Rifabutin,RFB,RBU) 对利福平敏感菌的 MIC只有<0.06μg/ml, 而对利福平耐药菌株的 MIC为0.25~16.0μg/ml。

  21. 利福布丁组织分布与浓度 ☆ 组织分布良好 ☆ 肺组织浓度比血浆 高5~10倍 ☆ 尿液浓度比血浆高 100倍 细胞 亲 脂 性

  22. 苯并恶嗪利福霉素1648(KRM-1648) 比利福平的MIC强16~32倍。 即使结核分支杆菌对RFP具耐药性, 本药也能发挥一定的杀菌作用。

  23. 利福喷丁(Rifapentine, DL473, RPE, RPT) 试管中的抗菌活力比利福平高2~10倍, 蛋白结合率可达98~99%, 消除半衰期时间亦较利福平延长4~5倍。 本药不仅有满意的近期效果, 而且有可靠的远期疗效。

  24. 氟喹诺酮类(FQ)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有不少 具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支杆菌活性, 结核分支杆菌对氟喹诺酮产生自发 突变率很低,为1/106~107, 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已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选用对象。

  25. 氟喹诺酮类主要优点 胃肠道易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 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容积大, 毒副作用相对较小, 适合于长程给药。

  26. 氟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结核分支杆 菌旋转酶而使其DNA复制受阻, 导致DNA降解及细菌死亡。 在肺组织、呼吸道粘膜组织中有蓄积性, 浓度均超过结核分支杆菌的MIC。 感染部位的组织浓度对血药 浓度的比值较正常组织中高, 在痰、支气管粘膜、肺等组织的 药浓度/血清浓度为2或更高。

  27. Young LS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 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二氟沙星和 乙胺沙星等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较强, 而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甲氟哌酸) 和依诺沙星(氟啶酸)稍弱。 近期内相继推出的左氧氟沙星、 司氟沙星和莫西沙星的结核分支杆菌 的作用更强,毒性更低。

  28. 氧氟沙星(Ofloxacin, DL8280, OFLX) 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约0.5~2μg/ml, MBC为1~2μg/ml,在下呼吸道的 组织浓度远高于血清浓度。 在巨噬细胞中具有与细胞外十分相近的 MIC,与PZA在巨噬细胞中产生协同作 用。氧氟沙星与其他抗结核药之间可能 为相加作用。

  29.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LX,CIP) 体外对结核分支杆菌的MIC 和MBC与氧氟沙星相似, 该药在试管内和利福平一起 应用有拮抗作用。胃肠吸收差, 生物利用度只有50%~70%, 体内抗结核活性弱于氧氟沙星。

  30.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S-OFLX, LVFX) 在7H11培养基中,左氧氟沙星 抗结核分支杆菌的MIC50、 MIC90均为0.78μg/ml。 在7H12培养基中对敏感菌 及耐药菌的MIC为0.25~1μg/ml (MBC1μg/ml,),比氧氟沙星强1倍。 左氧氟沙星巨噬细胞内MIC为0.5μg/ml (MBC是2μg/ml),抗结核分支杆菌的 活性也是氧氟沙星的2倍。

  31. 左氧氟沙星口服吸收迅速, 服药后1小时血药浓度达3.27μg/ml, 达峰时间1.05±0.17h。 服用左氧氟沙星4小时后 痰中药物浓度平均4.44μg/ml, 高于同期平均血液药物浓度 1.89μg/ml。而且,该药的 副反应发生率只有2.77%。

  32. 司氟沙星(Sparfloxacin, SPFX) 是现行氟喹诺酮类中抗结核分支 杆菌活性最高的一个品种, MIC0.25μg/ml,MBC0.5μg/ml, 较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强 2~4倍,亦优于左氧氟沙星。

  33. 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MXFX) 体外抗结核活性至少与司氟沙星相当, 最近有人发现莫西沙星的 体内抗结核活性较司氟沙星 更为强大。

  34. Activity(MIC90,mg) of fluoroquinolones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vitr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udy NO.of Moxi Spar Clina Levo Cipro Oflo Gat Trova Grepa strin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lmingham et al.(1997) 33 - - - 0.5 1.0 - 32 - - Yew et al.(1994) 39(S) - 0.06 0.25 0.25 0.25 0.5 - - - 42(R) - 0.125 0.5 0.25 0.5 1.0 - - - Ji et al.(1995) 18 - 0.5 - 1.0 - 1.0 - - - Ji et al(1998) 20 0.25 0.5 1.0 - - - - - - ~0.5 Femingham et al.(1997) 25 0.25 - - - - 2.0 - - - Gross et al(1997) 107 0.5 - - - - - - - - Gillespie & Billington(1999) 19 0.25 >0.25 - >0.25 0.5 - - - - Hoffner et al.(1997) 23 - <1.0 - 1.0 2.0 - - >8.0 - Minassian et al.(1998) 11 - - - - 4.0 2.0 0.25 - - Vacher et al. 33 - - - - 1.0 - -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Mitchison新推论, 虽治疗开始时病灶内大多数细菌存在于 细胞外,但当其中某些菌引起炎症反应 使pH下降,部分细菌生长受抑制, 此时吡嗪酰胺较异烟肼更具杀菌作用。 所以在短程化疗的开始2个月中加用 吡嗪酰胺是必需的,可以达到很高、几 乎无复发的治愈率。 目前国外正在研制新的吡嗪酸类衍化物。

  36. 阿米卡星(Amikacin,AMK) 阿米卡星在试管中对结核分支杆菌 是一种高效杀菌药,对大多数结核 分支杆菌的MIC约为4~8μg/ml。 肌注7.5mg/kg(相当于0.375g/50kg), 1小时后平均血的峰浓度 (Cmax)为21μg/ml。

  37. 巴龙霉素(Paromomycin) 是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 的培养液中获得的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 Bates则将其作为一种 新的抗结核药物, 并用于耐多药结核病 (MDR-TB)。

  38. 结核放线菌素—N (Tuberactinomycin-N) 结核放线菌素—N的抗结核作用相当于 卡那霉素的1/2,优点是对肾脏和听力 损害比紫霉素和卡那霉素低, 而且对耐SM或KM 菌株有效。

  39. 卷曲霉素( Capreomycin,CPM) CPM对结核分支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3-6ug/ml。

  40. 氨硫脲衍生物 较引人注目的是2-乙酰喹啉N4吡咯烷 氨硫脲,MIC为0.6μg/ml,优于氨硫脲。 国内报告的15种氨硫脲衍生物有4种具 体外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MIC范围在 0.78~12.5μg/ml之间,其中以乙烯基 甲基甲酮缩氨硫脲对小鼠实验性结核病 的疗效为著。

  41. 吩嗪类 与结核菌 DNA结合 抑制转录 氯 苯 吩 嗪 与干扰素合用 作为吞噬细胞 的激发剂

  42. β-内酰胺酶抗生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当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不耐酶的广谱半合成 青霉素联合使用时,能大大增强这类青霉素 的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其中的最佳联用当 数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的等摩尔 复合剂。具代表性的复合剂有阿莫西林-克拉 维酸(奥格孟汀,Augmentin), 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特美汀,Timentin)。 该类药物的缺陷是不能进入细胞内。

  43. 新大环内酯类 虽有人认为本类抗结核分支杆菌作用最强 的是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RXM), 与异烟肼或利福平合用时有协同作用。 但目前公认新大环内酯类药物 有抗非结核分支杆菌作用, 而主要用于非结核 分支杆菌病的治疗。

  44. 硝基咪唑类 5-硝基咪唑衍生物 Mg/kg

  45. 吩噻嗪类 吩噻嗪类中的氯丙嗪在早期的文献中报告 能改善临床结核病,其浓度为0.23~3.6 μg/ml时能抑制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 并增强链霉素、异烟肼、吡嗪酰胺、利福平 和利福布丁对抗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 该类药物中的哌嗪衍生物三氟拉嗪(triluo -perazine),也有与之相类似的效果。

  46. R207910属于一类称为二芳基喹啉的化合物。试管实验和动物实验显示,新药的疗效比现有抗结核药物更好,见效更快,而且毒性小、安全性高。它单独使用时,与标准的混合药物疗法效果相当。而如果与INH、PZA联合使用只需一个月就能达到标准疗法两个月的效果。能推迟抗菌株产生的时间。R207910属于一类称为二芳基喹啉的化合物。试管实验和动物实验显示,新药的疗效比现有抗结核药物更好,见效更快,而且毒性小、安全性高。它单独使用时,与标准的混合药物疗法效果相当。而如果与INH、PZA联合使用只需一个月就能达到标准疗法两个月的效果。能推迟抗菌株产生的时间。

  47. 噬菌体

  48. 新剂型 为了改善结核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提高患者治 疗率、治愈率,利于短程化疗的执行,减少恶化、 复发和预防耐药,现大力推荐抗结核药固定复合 剂。固定复合剂必须符合WHO和IUATLD严格要求的 生物利用度,而且又要适合抗结 核药物的序贯疗法(即包括强化 期和继续期内用药)。

  49. 抗结核药物复合制剂的研制主要是 为了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增加药物 的杀菌效果。 复合制剂有杀菌剂与抑菌剂、 杀菌剂与增效剂 等多种形式。

  50. 卫非特(Rifater,HRZ) 卫非宁(Rifinah,HR) 这种复合剂制作过程中最难以解决 的问题是RFP的生物利用度, 卫肺特和卫肺宁中RFP的生物利用度 均得到WHO认可。 因其方便督导用药,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进而降低继发耐药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