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46 Views
如何破解猪价涨跌迷局. 前言 生产、供应和需求等诸因素,均会影响价格变动,反之亦然。本文是在杭州市生猪生产、市场流通等现行条件下,通过数学模式的演算,预判短期内肉价走势,并根据肉价预计的走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监管和调控提供服务。. 生猪生产情况 生猪市场情况 后期走势分析 今后对策建议. 主要内容. 生猪生产情况. (一)生猪生产整体规模持续增加
E N D
如何破解猪价涨跌迷局 前言 生产、供应和需求等诸因素,均会影响价格变动,反之亦然。本文是在杭州市生猪生产、市场流通等现行条件下,通过数学模式的演算,预判短期内肉价走势,并根据肉价预计的走势,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监管和调控提供服务。
生猪生产情况 生猪市场情况 后期走势分析 今后对策建议 主要内容
生猪生产情况 (一)生猪生产整体规模持续增加 据统计,杭州市第二季度存栏生猪178.40万头,同比增长3.03%。其中母猪存栏16.47万头,同比增长9.2%;肉猪存栏130.31万头,同比增长2.2%;出栏肉猪累计167.84万头,同比增长3.0%。
(二)生猪补栏同比增加,母猪补栏同比减少,养殖规模有所控制(二)生猪补栏同比增加,母猪补栏同比减少,养殖规模有所控制 以杭州萧山江南养殖有限公司为例,1-7月份,生猪累计补栏65263头,比去年同期增加4562头,同比增长8%;母猪补栏103头,比去年同期减少18头,同比降低15%。8-9月份,准备补栏生猪18000头,比去年同期增加295头,同比增长2%;准备补栏母猪200头,比去年同期减少65头,同比降低25%。
(三)生猪养殖结构有所改善,但不尽合理 从我们实际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杭州市能繁母猪的平均存栏比例为8%,处于合理水平,较去年有所改善;育肥猪的平均存栏比例却高达53%。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吴宝森副主任在杭州萧山江南养猪场听取负责人汇报养殖情况
生猪市场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今年2-6月份,杭州市生猪价格呈震荡下行趋势。进入7月份,受全国生猪价格上涨拉动,杭州市生猪价格止跌回升,且上涨速度较快。据统计,杭州市5月份生猪价格为4.8元,为今年最低;6月份涨为5.3元,涨幅达10%;7月份迅速回升至6.3元,较5月份最低价增长近31%。
二、波动原因 (一)供求关系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是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 (二)饲养成本 成本增加推动价格上涨,反之,价格下降。玉米是饲料主要成分,长期来看,玉米价格呈上涨趋 势,势必对生猪价格产生助涨作用。 (三)存栏水平 存栏水平决定供应水平。存栏太大,尤其是母猪,将导致生猪供应增加,猪价下跌;反之,猪价上涨。 (四)政策调控 猪价下跌太大时,政府适时入市收购,提振市场;猪价上涨过快时,政府适时抛储,给市场降温,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 (五)疫病影响 疫病一方面导致生猪死亡增加,供应减少,猪价上涨;另一方面使需求减弱,猪价下跌。综合来看,疫病对需求影响远小于对供应的影响,所以,疫病一般均导致猪价上涨。 (六)自然灾害 洪水、干旱等灾害天气,破坏农业生产设施,增加农业成本,阻碍生猪流通交易,使猪价上涨。 (七)消费偏好 偏好大,导致需求增加,价格上涨,反之价格下跌。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民众消费偏好相对稳定,对猪价影响较小。 (八)其他因素 CPI等也对猪价有一定影响。
生猪价格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供求矛盾的产物。由于市场需求不旺,杭州市生猪价格从2月开始出现持续下跌。4月份以后,随着国家冻猪肉收储计划的实施,生猪市场需求开始逐渐恢复,供求关系得到改善。6月底,生猪价格开始止跌回升,与去年高位价格相比,目前处于中位区间。这种情况下,三、四季度大批生猪集中出栏以及饲养成本的增加,决定了后期生猪价格暴涨和暴跌的可能性都不大。生猪价格波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讲,还是供求矛盾的产物。由于市场需求不旺,杭州市生猪价格从2月开始出现持续下跌。4月份以后,随着国家冻猪肉收储计划的实施,生猪市场需求开始逐渐恢复,供求关系得到改善。6月底,生猪价格开始止跌回升,与去年高位价格相比,目前处于中位区间。这种情况下,三、四季度大批生猪集中出栏以及饲养成本的增加,决定了后期生猪价格暴涨和暴跌的可能性都不大。 后期走势分析 吴宝森副主任观看杭州萧山江南养猪场 养殖监控录像
一、预测特点 (一)复杂性 生猪价格影响因素众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影响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不同,哪些原因是主导性的,哪些是次要的;影响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这些因素相互之间如何作用等等,非常复杂,这也决定了生猪价格预测的复杂性。 (二)时效性 生猪价格的变动趋势受制于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要预测生猪价格,必然要考虑其影响因素的动向。但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判断其发展趋势的困难性,尤其是长期发展趋势。所以,生猪价格预测有其时效性,一般短期预测较为准确,长期预测误差较大。 (三)周期性 一般,生猪价格波动有较强的周期性,时长一年。周期内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这一周期性对生猪价格预测有很大的影响。 (四)局限性 由于生猪价格预测相对复杂,在实际预测工作中,不可能将所有影响因素都列为主要因素考虑在内,通常会有假设前提,作出的结论也都是有条件的。所以,生猪价格预测有很大的局限性。 吴宝森副主任在观看录像时了解相关情况
二、预测方法 实践中,我们先后建立了灰色系统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直线拟合模型、季节平均模型等对生猪价格进行分析预测,通过最近几年实际数据的校验,结果发现指数平滑模型和季节平均模型对生猪价格历史数据的拟合度比较好,预测精确度也比较高,下文会着重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一次指数平滑法 1、预测模型: 2、模型含义:下期预测值是本期实际值和预 测值的加权平均。 3、适用范围:短期,发展趋势不确定的预测。 4、特点: (1)自动调整预测误差; (2)包含所有历史数据(信息量大)。
5、应用 下面是2006年1月-2010年7月杭州萧山生猪价格数据表(表一),用一次指数平滑法对2010年8月的生猪价格进行预测。 (表一)
一、选择初始值 和加权系数α; 4.00;α=0.6(误差比较法确定) 二、计算各期平滑指数值,并列表如下: (表二)
通过指数平滑模型求出时间序列各个真实值的预测值,并将二者的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进行比较(图一),得出该预测线的拟合度非常好,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可以看出,预测值相比真实值总是具有滞后性,根据趋势对比图可以预测,短期内生猪价格仍会上涨。通过指数平滑模型求出时间序列各个真实值的预测值,并将二者的曲线绘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进行比较(图一),得出该预测线的拟合度非常好,从而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可以看出,预测值相比真实值总是具有滞后性,根据趋势对比图可以预测,短期内生猪价格仍会上涨。 (图一)
(二)季节平均法 • 1、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 • (1)以一年为一个生猪价格周期; • (2)在周期内生猪供求总体平衡。 2、模型的建立 (1) (公式(1)) 其中: 为t年第i月的预测值; 为t年第j月的真实值; 为第i月的季节指数; 为第j月的季节指数;
(2) (公式(2)) 其中: 为t年第i月的真实值; 为历年第i月的平均值; 为历年各月总体平均值。 利用表一中2006年-2009年生猪价格月数据,由公式(2)计算生猪价格各月的季节指数,并列表如下:
(表三) 用公式(1),以2010年7月的生猪价格为基数,预测2010年8-12月的生猪价格分别为6.65元 、6.37元、6.04元、6.27元和7.02元。一般生猪价格月内波动不大,所以可以认为2011年1月预测值近似等于2010年12月预测值(7.02元)。以此为基数,近似预测2011年2-12月生猪价格分别为6.73元、6.34元、6.35元、6.19元、6.45元、6.88元、7.19元、6.88元、6.53元、6.77元和7.58元。可见,2010年8-10月,生猪价格小幅回落;11-12月,价格回升并达到年内高点;2011年1-5月,生猪价格小幅振荡下行;6-8月止跌回升;9-12月振荡上升。
分别以2006-2010年1月份的生猪价格为基数,计算各自年度2-12月的预测值(2010年计算到7月),并列表如下: (表四)
将表一和表四的数据绘制在同一个坐标系内进行比较(图二),得出该预测线的拟合度比较好(2007-2008年除外),说明在满足本文的前提条件下,用季节平均法预测生猪价格是可行的。 (图二) 通过以上生猪价格预测模型计算,同时结合定性分析,我们预计,8-9月份生猪价格将会继续小幅上涨;10-12月份生猪集中供应,可能导致生猪价格稳中略降。明年1-2月份受春节市场拉动,生猪价格将会稳中略涨;3-6月份,受需求减弱影响,生猪价格会有所回落。
今后对策建议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库里有粮,圈里有猪,心中不慌。这几年实践证明,在市场无法自行调节的情况下,通过政府的适度干预,有利于实现生猪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几方共赢的局面。当前生猪价格已走出低谷,猪粮比价也重新回归到9∶1— 6∶1之间的正常区域范围内,生猪养殖已扭亏为盈。如何进一步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防止生猪价格出现阶段性大涨大跌现象,保障广大生猪养殖户的切身利益,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强防疫工作,努力降低生猪生产的疾病风险,这是生猪生产的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养殖户信心,确保生猪生产安全,有效减少疫病对生猪养殖的危害,一方面应加强疫苗的研发,并确保疫苗质量,提供真正有效的疫苗和免费防治;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让科学养殖的观念植根于每个养殖户的心中。 (二)大力扶持规模养猪,不断完善补贴机制。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倾斜,如提高母猪补贴标准等。另一方面,应注意完善和落实规模养殖的政策监管制度,杜绝养殖户申请补贴时的虚报乱报现象,真正发挥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另外,还应逐步建立规模养殖的准入制度,防止规模养殖的过度扩张。
(三)健全完善市场监测机制,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以省为单位,将本省主要的生猪养殖户和饲料供应企业列为监测点,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实时价格应急监测调查系统,将生猪存栏、出栏、补栏,饲料价格等信息报送国家,准确把握全国生猪市场和饲料市场情况,加强价格监测,密切关注预警指标的变动情况,及时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调整养殖结构,促进生猪业良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三)健全完善市场监测机制,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以省为单位,将本省主要的生猪养殖户和饲料供应企业列为监测点,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实时价格应急监测调查系统,将生猪存栏、出栏、补栏,饲料价格等信息报送国家,准确把握全国生猪市场和饲料市场情况,加强价格监测,密切关注预警指标的变动情况,及时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调整养殖结构,促进生猪业良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 (四)把握时机,灵活运用猪肉收储计划,增强对猪肉市场的调控能力。在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猪价下降较多时,入市收购增加储备,遏制猪价下降,稳定生猪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在生猪市场供不应求,猪肉价格上涨较多时,抛售储备,增加猪肉供应,遏制肉价过快上涨,稳定肉价。 (五)进一步完善产销区之间合作机制,搞好产销衔接,鼓励加工企业采取订立供货合同、投资入股等多种方式与养殖场(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强生猪收购、流通、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防止部分企业和运销户在市场下行时压级压价,在价格上涨时抬价抢购,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特别说明: • 本文观点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请多多指教; • 本文模型分析中所用的方法是计量分析的一般方法,非本文作者自创,只是作者应用于生猪价格预测的一次尝试,欢迎批评指正; • 本文对生猪价格分析预测的方法,只局限于杭州地区,是否适用于其他地方,有待进一步检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