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历代佛像欣赏

历代佛像欣赏. 鹿野苑艺文学会 吴文成会长编辑. 我们了解佛像吗 ? 佛像 , 二千多年来 , 默默存在于文明的古迹中。 祂 ! 象征佛陀的庄严法相 , 无声说法来启示古往今来的人们 , 朝向灭苦的解脱正道。 ( 以相表法 ). 菩提树象征成道. 法轮象征说法. 佛塔象征涅盘. 足印象征游化. 赞 佛 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界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 智能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veva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历代佛像欣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历代佛像欣赏 鹿野苑艺文学会 吴文成会长编辑

  2. 我们了解佛像吗? 佛像,二千多年来,默默存在于文明的古迹中。 祂!象征佛陀的庄严法相,无声说法来启示古往今来的人们,朝向灭苦的解脱正道。(以相表法)

  3. 菩提树象征成道 法轮象征说法 佛塔象征涅盘 足印象征游化

  4. 赞 佛 偈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界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 智能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5. 佛像的诞生:当时佛弟子思惟佛法理想,以恭敬心融合艺术方法,创造出佛陀的崇高法相,以做为弘法、修行、礼敬和膜拜的对象。大乘佛经中并且鼓励信徒制造佛像,宣扬佛像的功德,于是佛像开始大量出现佛像的诞生:当时佛弟子思惟佛法理想,以恭敬心融合艺术方法,创造出佛陀的崇高法相,以做为弘法、修行、礼敬和膜拜的对象。大乘佛经中并且鼓励信徒制造佛像,宣扬佛像的功德,于是佛像开始大量出现

  6. 公元1世纪,印度贵霜王朝国王信奉佛教, 于是在犍陀罗和秣菟罗地区分别产生两种不同风格的造像。 巴基斯坦 佛像 (二-三世纪) 佛陀像 秣菟罗 2~3世纪

  7. 佛像东传 一、北传佛教:从犍陀罗(巴基斯坦、阿富汗北境)经由中亚、新强、河西走廊抵达中土,古称「丝绸之路」。 二、南传佛教:从南印度经斯里兰卡海路传至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和柬埔寨等地,部份支派登陆华南进入中国地方,此路即为「海上丝路」。 三、藏传佛教:从东印度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西藏,成为密宗佛教的主要传播路线,此为较晚出现的传播路线。

  8. 东汉(25~220年)~三国(220~265) 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早期翻译佛经有限,国人对佛教不甚了解,信奉的人不多,将它与神仙道术相混合,做为祈福、升仙、避邪吉祥的思想。(高僧安世高、安玄、支曜等)

  9. 三国(220~265)时期 佛像通常是高肉髻,有头光,着通肩大衣,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形式古拙朴实。有江南地区陶罐、铜镜等。

  10. 两晋(265~420)~十六国(304~439) 兩晋帝王和贵族名士皆崇信支持佛法,来华高僧渐多,如晋代时在敦煌的竺法护、后赵的佛图澄、后秦的鸠摩罗什、昙无谶、佛驮跋陀罗等高僧,他们翻译甚多的佛经。国内的高僧如道安、法显、慧远、僧肇等高僧们,也讲经说法,致使佛教蓬勃的发展。当时建佛寺、凿石窟、造佛像蔚为风气。 西晋三世纪末

  11. 两晋(265~420)~十六国(304~439) 两晋、十六国佛像,已成为宗教礼拜的主体。造像古朴雄伟,受印度犍陀罗及西域佛教艺术影响。主要有甘肃地区石窟的佛像和金铜佛像等。佛教美术在文人名士参与,如顾恺之、戴逵等,是我国佛教美术开创时期。

  12. 北魏(386~534)时期 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游牧民族,于公元398年迁都平城(大同),当时平城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中心。北魏各帝王贵族崇信佛教,佛教弘法事业蓬勃发展。来到太武帝执政时,因受道士寇谦之和崔浩怂恿,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大举灭佛,佛寺、经、像严重焚毁,僧侣被害,是我国第一次佛教法难。太武帝崩逝,文成帝继位(452)礼敬昙曜为沙门统,来复兴佛教成为国教。北朝重禅修、开窟造像,有云冈、龙门、敦煌、麦积山、巩县和甘肃地区等石窟。

  13. 北魏(386~534) 早期佛像受印度犍陀罗影响,反映出北魏游牧民族粗爌、雄健的气度。

  14. 释迦牟尼佛 北魏 高13.7公尺 佛像高肉髻,面相丰圆,颈粗肩宽,偏袒右肩袈裟,身躯饱满,雄伟硕健。

  15. 佛立像 北魏 高15、5公尺 身着偏袒右肩式千佛袈裟,有顶天立地崇高雄伟之姿 。

  16. 北魏 孝文帝太和年间,实行汉化以后,深受南朝「秀骨清像」汉民族的审美影响,佛像面容清秀,穿褒衣博带式袈裟,神情温和慈祥。 佛坐像 北魏晚期 河南巩县石窟

  17. 宾阳中洞窟高9.3米,宽10.9米,主尊释迦牟尼佛高 8.42米,北壁为过去佛,南壁为未来佛。佛菩萨面相长圆清秀,表情慈祥和,佛褒衣博带式袈裟。

  18. 宾阳中洞,主尊释迦牟尼佛高 8.42米。 佛面相长圆清秀,表情慈祥和,褒衣博带式袈裟。

  19. 菩萨像 石雕 127窟 高155公分 菩萨容貌清俊秀丽,其华丽的服饰璎珞与温婉秀美的典雅气质,体现出一种崇高华贵之美。雕刻手法精湛细致。

  20. 释迦牟尼佛像 金铜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 高40.3公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1. 佛立像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 金铜 高79公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河北正定县郊出土

  22. 南朝(420~589年) 建都在南京,有宋、齐、梁、陈,各帝王崇信佛教。南朝重义理,建佛寺,文物留存稀少。四川万佛寺遗址。 文人艺术家参与(陆、张、戴)造像受汉族文化,秀骨清像美学影响,佛像面容清秀,穿褒衣博带式袈裟,神情温和慈祥,如文人雅士气质。

  23. 佛立像龛 梁普通四年(522年) 砂岩 高35.8公分 成都万佛寺出土 四川省博物馆藏

  24. 佛立像龛(背面)

  25. 东魏(534~550)时期: 东魏迁都邺城(河北临漳县),大批洛阳僧尼随之东移。造像主要有山东青州河北地区佛寺造像。 佛三尊像 东魏(534~550年) 山东青州龙兴寺 风格近似北魏晚期,温文儒雅,衣纹舒展流畅。

  26. 东魏 佛三尊像

  27. 西魏(535~557)时期: 西魏迁都长安,造像有麦积山、敦煌石窟等造像。 神情近似北魏晚期风格,清秀温文儒雅,袈裟衣纹舒展流畅。 西魏佛像 眉目清秀,嘴角微扬,和蔼微笑,神情俊秀而慈祥 。

  28. 北齐(550~577)时期: 北齐各皇帝笃信佛教,大力支持佛教事业。北齐有开凿响堂山、天龙山石窟,另在山东、河北地区佛寺造像盛行。北齐造像风格明显改变,佛像面容圆润端祥,身躯匀称优雅,袈裟简洁贴身(如曹衣出水),神情宁静禅悦。

  29. 东魏 佛立像 震旦艺术博物馆 北齐 佛立像

  30. 北齐 菩萨像

  31. 北齐 佛七尊像 汉白玉 高73公分 河北临漳县出土

  32. 北周(557~581)时期: 北周君主护持佛教,但在武帝建德二年(573)发布禁毁佛、道二教,使佛教严重破坏。史称第二次法难。北周佛像脸形丰圆,身体饱满,袈裟厚重,神情敦厚庄严。有麦积山、敦煌等石窟,陕西地区佛寺造像。

  33. 北周(557~581年)高170公分 北周 高167公分

  34. 北齐 北周 完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