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k likes | 1.2k Views
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 段鑫星 www.xxduan.com xxduan@cumt.edu.cn. 关注来自台湾的数据. 金树人先生的调查. 您覺得您目前所就讀的科系 與您的興趣相關連嗎?. a . 非常相關,現在的科系都是自己的興趣 47.04% b. 熱門科系比較重要,興趣只是興趣 10.75% c. 不知道 8.15% d. 興趣重要,科系隨便選選 7.89% e. 兩者根本沒關係,只是剛好考到 26.16%.
E N D
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 段鑫星 www.xxduan.com xxduan@cumt.edu.cn
关注来自台湾的数据 金树人先生的调查
您覺得您目前所就讀的科系與您的興趣相關連嗎?您覺得您目前所就讀的科系與您的興趣相關連嗎? a. 非常相關,現在的科系都是自己的興趣 47.04% b. 熱門科系比較重要,興趣只是興趣 10.75% c. 不知道 8.15% d. 興趣重要,科系隨便選選 7.89% e. 兩者根本沒關係,只是剛好考到 26.16%
1. 您覺得您目前所就讀的科系 與您的興趣相關連?
2. 您知道您個人未來五年的計畫? a.很清楚 11.92% b.清楚 48.57% c.不知道 14.61% d.不大清楚 22.31% e.根本不清楚 2.60%
3.您是否瞭解規劃自我生涯的方法與步驟? a.很清楚 5.91% b.清楚 42.20% c.不知道 23.57% d.不大清楚 25.18% e.根本不清楚 3.15%
4.您覺得您對於自己的近況了解是? a.我還不知道以後選擇什麼職業好,我覺得目前也還不需要去想這個問題,等以後再說(迷失方向型) 12.46% b.我曾經對將來應選擇何種職業感到困惑,但經過一段日子的探索,我現在已肯定未來的職業方向(自主決定型) 44.27% c.我沒有經歷過困惑無法決定的階段,可能會照著親友或師長的期待去發展(他主決定型) 6.27% d.我對將來應選擇何種職業感到困惑無法決定,主要是因為我對自己以及對職業世界的認識還不夠清楚(探索未定型) 24.10% e.我對將來應選擇何種職業感到困惑無法決定,主要是因為面對抉擇經常會感到焦慮,就算是有機會了解自己、認識職業世界,我還是很難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焦慮未定型) 12.90%
5.您是否有意願出國進修的計畫? a.很有意願 17.83% b.有意願 42.83% c.不知道 16.31% d.沒有意願 20.07% e.根本沒有意願 2.96%
6.您覺得工作與您個人的興趣孰輕孰重? a.都很重要 68.91% b.工作重要,興趣不能當飯吃 15.14% c.不知道 2.60% d.興趣重要,生活不只是為工作 11.74% e.兩者根本都沒關係 1.61%
7.您覺得您對於現在您就讀的科系 的狀況是? a.進入本科系並不是我當初的理想,但是我現在對所學的東西頗感興趣,將來我會朝這個方向深造或就業 30.2% b.進入本科系並不是我當初的理想,但是我現在還是不喜歡這個科系的研究內容 19.71% c.進入本科系是我當初所期望的,但是我現在發現對所學的東西,並不感興趣 21.68% d.進入本科系是我當初的理想志願,同時我也發現現在所學的東西,就是我的興趣所在 28.58%
8.您覺得您的所學與未來所找到的工作 會不會有關係? a.很有關係 17.38% b.有關係 43.46% c.不一定 27.96% d.不大會有關係 8.87% e.根本不會有關 2.33%
8.您覺得您的所學與未來所找到的工作 會不會有關係?
9.您如何決定自己的工作? a.根據自己的專長興趣 72.58% b.求神問卜 1.43% c.師長的建議 2.51% d.親友的建議 6.63% e.有什麼工作就做什麼工作 13.89% f.其他 2.87%
10.您是否曾經接受過校方關於 生涯規劃的輔導? a.非常多 1.24% b.曾經有 20.79% c.不知道 6.45% d.很少 26.61% e.從來沒有 44.80%
10.您是否曾經接受過校方關於 生涯規劃的輔導?
11.您對自己找到工作的信心為何? a.很有信心 10.39% b.有信心 47.13% c.不知道 20.97% d.沒有多大信心 15.53% e.根本沒信心 1.97%
12.您覺得一個就業網站應該提供那些相關的 生涯規劃資訊? a.心理測驗 27.78% b.提供職業介紹的內容 85.13% c.舉辦職業探索演講或座談會 45.07% d.謀職技巧(自傳,履歷等) 66.22% e.提供證照考試等資訊 52.96% f.其他 2.42%
12.您覺得一個就業網站應該提供那些 相關的生涯規劃資訊?
13.您覺得一份理想工作應該 具備那些條件? a.待遇好 62.63%i.能夠幫助他人 8.96% b.有股票紅利 16.04%j.工作很有創造力 15.41% c.有好主管 27.60%k.工作場所有很多條件好的異性5.56% d.升遷管道暢通 47.04%l.工作很有保障 27.06% e.完備的教育訓練 41.04%m.工作很有成就感 36.74% f.企業有前景 43.73%n.工作內容很有挑戰性 14.25% g.良好的企業文化 21.95%o.其他 0.99% h.工作同仁的素質整齊,相處愉快34.77 %
無限可能的明天許一個生涯願景 • 有六成的人想出國進修 • 有六成的人對於找到工作有信心 • 有五成的人知道自我生涯規劃的方法與步驟 • 有四成四的人已經肯定未來的職業方向
無限可能的明天潛水鐘 vs. 蝴蝶 • 有四成的人不知道未來的五年計劃是什麼 • 有五成五的人還不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 • 有五成的人不知道自我生涯規劃的方法與步驟 • 有四成的人就讀的科系與興趣不符合
無限可能的明天安身vs.立命 • 待遇好 • 升遷管道暢通 • 企業有前景 • 完備的教育訓練 • 工作很有保障
無限可能的明天我們能為年輕人做什麼 • CAREER INFORMATION • SELF-HELP PROGRAM • CAREER-PLANNING WORKSHOP • CAREER MODEL • CAREER COUNSELING
美国就业人员应具备三大基础和五项能力。1能力基础: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能力。2)思维基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学习和推理的能力。3)素质基础。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为人诚实正直,能自律。美国就业人员应具备三大基础和五项能力。1能力基础: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能力。2)思维基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学习和推理的能力。3)素质基础。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为人诚实正直,能自律。
美国就业人员应具备三大基础和五项能力。1)资源统筹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3)获取信息能力4)系统运算能力5)综合利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美国就业人员应具备三大基础和五项能力。1)资源统筹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3)获取信息能力4)系统运算能力5)综合利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
职业生涯的起点 • SUPER的理论: • 成长阶段(从出生至14岁)。这一阶段主要根据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特点,发展儿童的自我形象,发展他们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以及对工作的正确态度。分为幻想期、兴趣期、能力期。幻想期为(4至10岁),以“需要”为主要因素,在幻想中的角色扮演起着重要作用;兴趣期(11至12岁),对某一职业的兴趣是个体抱负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力期(13至14岁),以“能力”为主要因素,个体能力逐渐成为儿童活动的推动力。
职业生涯的起点 2.探索阶段(15至24岁)。这一阶段青少年通过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这个阶段可划分为试探期、过渡期和承诺期三个时期。试探期(15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和机会,可能会做暂时决定,并在幻想、讨论、学业和工作中尝试;过渡期(18至21岁),开始就业或进行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职业选择变为特定的选择;承诺期(22至24岁),青年进行生涯初步确定并验证其成为长期职业的可能性
职业生涯的起点 3、建立阶段(25至44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人们的职业实践,协助进行自我与职业的统合,促进职业的稳定,即通过调整、稳固并力求上进。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承诺稳定期(25至30岁),个体开始寻找安定的工作,如果工作不满意则力求调整;建立期(31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生涯的起点 4、维持阶段(45岁至65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助人们维持现有的成就和地位。
职业生涯的起点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个体心理与生理机能的日益衰老,逐渐离开工作岗位,协助个体发展新的角色,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替代和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 为什么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成功人生的关键 • 为什么说职业生涯规划先要从认识自我开始 • 自我认识的重点及如何认识自我 • 职业生涯规划采取的原则 • 面试与个人建立 • 毕业生常出现的心理困惑及解决方法 • 热门的职业及就职后的其他问题
Understanding Yourself • Where do I come from? • Where do I want to go? • How do I know where I want to go? • What do I bring with me? • How do I get to where I want to be?
VALUES APTITUDE KNOW THY SELF FAMILY INFLUENCE SKILLS DREAM JOB INTERESTS
Super’s Life Span, Life-Space Theory • Self-concept is the core of Super’s developmental theory • Vocat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process the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 self-concepts.
Super’s Life Span, Life-Space Theory • Self-concept refers to how individuals view themselves and their situation • Self-concept is a combination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ocial roles individuals play, and evaluations of the reactions other individuals have to the person.
Super’s Life Span, Life-Space Theory • Vocational preferences and competencies, the situations in which people live and work, and hence, their self-concepts change with time and experience, although self-concepts, as products of social learning, are increasingly stable from late adolescence until late maturity, providing some continuity in choice and adjustment.
Super Continued • Success in coping with the demand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of the organism in that context at any given life-career stage depends on the readiness of the individual to cope with these demands (that is, on his or her career maturity).
Super Continued • This process of change may be summed up in a series of life stages (a “maxicycle”) characterized as a sequence of growth, exploration, establishment, maintenance, and decline, and these stages may in turn be subdivided into
Super Continued • (a) the fantasy, tentative, and realistic phrases of the exploratory stage • (b) the trial and stable phrases of the establishment stage. A small (mini) cycle takes place in transitions from one stage to the next or each time an individual is destabilized by a reduction in force, changes in type of personnel needs, illness or injury, or other socioeconomic or personal events. Such unstable or multiple-trial careers involve new growth, reexploration, and restablishment (recycling).
Super Continued • The nature of the career pattern—that is, the occupational level attained and the sequenc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trial and stable jobs--is determined by the individual’s parental socioeconomic level, mental ability, education, skills,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needs, values, interests, traits, and self-concepts), and career maturity and by the opportunities to which he ore she is exp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