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www.themegallery.com. 皇帝的烦恼.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主要内容:.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选官制度的的演变及科举制评价. 1. 2. 3.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vet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www.themegallery.com

  2. 皇帝的烦恼 •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烦恼; 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3. 主要内容: 三省六部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选官制度的的演变及科举制评价 1 2 3

  4.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材料一: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想封其兄王信为侯,景帝不敢独自做主,“请得与丞相计之”。而丞相周亚夫说:“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丞相不同意,景帝也只好作罢。 材料二:晁错得罪过丞相申屠嘉,申屠嘉预诛之,晁错得知后逃到景帝处寻求庇护。申屠嘉后悔地说:吾当先斩以闻,乃先请,故误。 材料三:丞相有权任命四百石以下的官员,有权举荐六百石到二千石高级官员。田蚡为相时举荐的官员超过了两千石的品秩。 通过上述材料,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 一、集权,再集权

  6.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 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7. 皇帝的烦恼之相权过大 汉到元的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过程来看,相权与皇权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1 不要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可以吗? 2 有人说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处理得最好的是唐,请大家结合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给这个论点提供论据支持。 3

  8. 二、科举,再科举

  9.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汉朝 西周 魏晋 隋唐 战国 选官制度 科举取士 世卿世禄 九品中正 察举征辟 军功授爵

  10.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11.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材料一: 科举制在国外的影响 英国:1835年,居留中国人士格尔斯指出:“中国的科举将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甚至是欧洲的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 1847年,曾到过中国的杜麦斯出版了《中国札记》,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1855年5月,经过议会辩论之后,英国实行文官考试制度。 美国: 1848年,威廉姆斯在《中央王国》一书中说:“从科考的结果看,中国政府的高官阶层中的不少官员都怀有让人极为敬佩的才能和知识,及爱国、正直和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它维持了这个国家庞大的机器的运转,也保持着一种不衰的崇文风气。”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1883年,以平等竞争为原则的文官考试法案获得美国国会通过。1893年,美国文官考试制度完全确立。 其他诸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也在本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大量吸取借鉴了中国科举制精华。

  12.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材料二:近代人物对科举制的评价五四时期重要的科学启蒙者和自由主义思想家杜亚泉在1911年撰文指出:“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向使当日者,不废科举之制度,但稍稍改易其课试之程式”,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的重要性。他在《五权宪法》等演说中多次说过: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还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胡适认为现代中国的历史基础之一便是科举制度。他说:“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 钱穆说:“无论如何,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且由唐迄清中间递有改革,递有演变,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这决不是偶然的。”

  13.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课堂讨论: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评价科举制

  14. 三、专制,再专制

  15. 皇帝的烦恼之官员监察 汉朝 明清 秦朝 御史大夫专管监察 刺史监察地方 监察院、提刑按察使监督地方,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 御史大夫兼管监察

  16. 皇帝的烦恼之官员谏议 宋朝 明清 隋唐 设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取消了专门的谏议机构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17. 汉唐以来政治制度的原因暨特点 • 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原因: • 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 •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 • 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 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

  18. 学以致用 1、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A ① ②B① ④C ② ③D ③ ④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 ② 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2、汉武帝令郡国每年各举孝、廉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这一制度是( ) A世卿世禄B军功授爵C察举制 D征辟制 3、之所以说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原因是() A科举制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 B很多具有文化素养的士人被皇帝控制 C提高了专制政府的行政效率 D体现一定的公平公正性

  19. 探究性作业:我为西安提建议 2009年9月8日,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特区实行“大部制”改革后的31个局委正式挂牌成立。这次改革精简掉了15个局委。31个政府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和调整了194项,政府不再直接办理的事务性职责共90项。运行机制上的这一改革,有利于强化部门之间工作关系,加强决策的统筹性,提高决策执行的高效性。 如果西安也要进行包括政府机构调整、人事制度、民主监督在内政治制度改革,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给西安政治改革提出哪些建议?

  20. 中国历史课程网推荐 谢谢聆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