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likes | 586 Views
儿童艾滋病的抗病毒 治 疗. 相关知识 入选标准. 儿科病史的问诊. 出生情况 母婴阻断 免疫接种 家庭成员健康 学校表现(大的孩子). 儿童艾滋病的诊断. 出生> 18 个月: HIV 抗体阳性 出生< 18 个月: HIV 抗体检测不准确 母亲的 HIV 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这些抗体需要 18 个月才能完全消失 母乳喂养也可以把病毒和抗体传给胎儿 < 18 月 根据临床情况或有条件行病毒检测 ( 如 DNA PCR/VL) 、 EID , 转诊给 HIV/AIDS 专家 停止母乳喂养 3 个月后才能做 HIV 抗体检测.
E N D
相关知识 入选标准
儿科病史的问诊 • 出生情况 • 母婴阻断 • 免疫接种 • 家庭成员健康 • 学校表现(大的孩子)
儿童艾滋病的诊断 • 出生>18个月:HIV抗体阳性 • 出生<18个月:HIV抗体检测不准确 • 母亲的HIV抗体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这些抗体需要18个月才能完全消失 • 母乳喂养也可以把病毒和抗体传给胎儿 • < 18 月根据临床情况或有条件行病毒检测( 如 DNA PCR/VL)、EID,转诊给HIV/AIDS 专家 • 停止母乳喂养3个月后才能做HIV抗体检测
儿童艾滋病的诊断(续) • 母亲HIV感染史 • 儿童曾输血或血制品 • 反复感染史 • 鹅口疮、中耳炎、肺炎等 • 临床表现 • 生长发育落后、各种畸形 • 实验室检查 • CD4计数及其百分比(CD4/淋巴细胞总数)下降 • 儿童淋巴细胞较成人多,年龄越小越明显
入选标准(适应征): 临床表现(临床分期) CD4( 百分比及绝对计数)、VL
WHO儿童HIV感染分期标准分四期: 临床一期 临床二期 临床三期 临床四期
临床一期 1、无症状 2、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临床二期 1、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 2、结节性痒疹 3、带状疱疹 4、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5、传染性软疣 6、线形齿龈红斑 7、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 8、腮腺肿大 9、甲癣 10、反复或持续上呼吸道感染、喉炎、鼻窦炎或中耳炎
临床三期 1、不明原因的中度营养不良,对标准的治疗无反应(在两周之内) 2、不明原因的腹泻,持续≥14天 3、不明原因的发热,反复或持续1个月以上 4、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新生儿期除外) 5、口腔毛状粘膜白斑 6、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或牙周炎 7、淋巴结结核 8、肺结核病 9、反复发作的严重细菌性肺炎 10、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 11、慢性HIV相关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 12、不明原因的贫血(<8g/dl)、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00/mm3)或 血小板减少症(<100,000/mm3)持续1个月以上 13、HIV相关性心肌病或肾病
临床四期 1、原因不明的严重消耗、发育迟缓或营养不良,对标准治疗反应不良 2、肺孢子虫肺炎 3、复发性严重的可能的细菌感染(如脓肿、化脓性肌炎、骨或关节感 染、脑膜炎,但是肺炎除外) 4、慢性单纯性疱疹感染(口腔或皮肤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或任何内脏部 位) 5、肺外结核 6、Kaposi肉瘤 7、食管念珠菌病(或气管、支气管、肺念珠菌病) 8、中枢神经系统弓形体病(新生儿除外) 9、HIV脑病
1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 11、隐球菌性脑膜炎 12、任何播散性地方性霉菌病(肺外的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青 霉病) 13、慢性隐孢子虫病 14、慢性球孢子虫病 15、结核病除外的分支杆菌感染 16、后天性直肠瘘 17、脑淋巴瘤或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 18、进行性多发性脑白质
严重HIV疾病应该怀疑假如 -婴儿HIV抗体检测阳性 -任何AIDS诊断指针 -婴儿具备以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症状: -鹅口疮 -严重肺炎 -严重败血症 其他怀疑血清HIV阳性患儿严重疾病的因素的包括: -近期HIV相关母系亲属的死亡或母亲有严重的HIV疾 -CD4%<20% HIV感染的确认检测因该尽早诊断
治疗前的准备 治疗前的评估 依从性准备 实验室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治疗不是急需的,稳 定的一般状况更为重要。 假如患儿有活动性机会性感染,先积极治疗机会性感染,然后再开始ART
评估包括: 1、与病儿父母或监护人共同讨论,签知情同意书 2、有无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史,包括服用NVP的预防母婴传播 3、有无机会性感染、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依从性准备 • 重要性:只有95%以上的依从性才能保证最好疗效 • 由于目前抗病毒药物种类有限,确保良好的依从性、延缓耐药性非常关键
依从率 病毒载量6个月后<400拷贝/ml 95% 78% 90-95% 45% 80-90% 33% 70-80% 29% <70% 18% 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
依从性问题的几个基本原则 • 抗病毒治疗开始前要确保病人有很高的依从性 • 反复谈话沟通 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安排至少3次(最好更多次)预约门诊,进行依从性教育。每次门诊可间隔1周的时间,以便帮助病人在短期内巩固他们的认识 • 儿童服药依从性的关键是父母/监护人 ( orphanage )
治疗前实验室评估 • 体重、身高 •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甘油三酯 • 胆固醇、乙、丙肝抗体、 CD4 • 胸片 • 有条件做病毒载量
药物治疗的方案及剂量 方案 剂量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的方案 • 一线治疗方案: AZT(或d4T)+3TC+NVP(或EFV) 注意:<3岁或体重<10㎏,则用NVP
剂量: 参照儿童抗病毒治疗体重剂量表 注意: 剂量随体重而调整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所用药物应为儿童剂型,正在服用成人剂型如剂量合适,可以不换 2、剂量随体重而调整 3、EFV不能用于3岁以下儿童,<3岁或体重<10㎏, 首选NVP 4、HIV合并结核的抗病毒治疗,≥3岁用EFV而不选NVP
儿童治疗的随访 • 随访时间同成人: • 2周→1月→2月→3月→以后每三个月随访一次 • 随访内容: • 生长发育(身高、体重),服药的依从性,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恶心 腹泻 头痛 疲乏 轻度皮疹 腹部绞痛 情绪异常 周围神经病变 常见副作用
严重的毒副作性 • 急性肝炎 • 急性胰腺炎 • 脂肪重新分布 • 乳酸性酸中毒 • 超过敏性反应 • 严重皮疹 • 严重周围神经病 • 贫血
Add Rash Photo Carr A, et al. Lancet. 2000;356:1423-1430.
与ART有关的长期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 心脏病 形态变化 • 脂肪堆积 • 腹部肥胖 • 水牛背 • 脂肪过多症 • 乳房增大 • 男性乳房增大 • 脂肪丢失 • 末梢 • 面部 • 臀部 • 脂肪重新分布 周围神经系统 • 神经病,肌病 代谢性疾病 • 葡萄糖代谢失常 • 胰岛素耐受性 • 葡萄糖容忍量减少 • 高血糖/糖尿病 • 脂肪上升 •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脂 • 胆固醇 • 高乳酸盐 • 乳酸酸中毒 • 骨骼疾病 • 骨质减少/骨质疏松症 • 无血管性坏死
实验室基线检测 • 血糖 – 空腹 • 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 • CD4 • HBsAg、HCV-Ab • 胸部X线检查 • 有条件做病毒载量 • 尿妊娠试验
治疗期间实验室随访 • CD4 • 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 • 血糖、血脂 • 电解质 • 病毒载量 • 妊娠试验
抗病毒治疗中的监测 • 时间、间隔 • 第一个月中,每周 • 第二个月中,每两周 • 以后,按随访表随访
ART 疗效评估 治疗成功及失败
疗效成功的评估 • 临床评估 • 生长停滞儿童的生长发育得到改善 • 神经系统的发育停滞状况得到改善 • 感染的发生率减少
疗效成功的评估 • 实验室评估 • CD4计数及其百分比上升 • 病毒载量下降,6个月测不出
治疗失败的判断 1、临床失败: • 通过疾病进展来评估,例如在开始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发生了新的机会性感染(排除免疫重建综合征) 2、免疫学失败: • 进行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CD4细胞计数下降,低于病人基线水平,无法解释 3、病毒学失败: • 进行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载量持续升高,提示病毒对抗病毒治疗耐药
临床失败 治疗失败的过程: 免疫学失败 病毒学失败
SMZco预防机会性感染 • <1岁的暴露于HIV 的儿童均给予SMZco,直到HIV感染被排除 • ≤ 5岁已确诊HIV感染的儿童均给予SMZco • ≥6岁则根据CD4<200给予预防, CD4>200超过3个月则停用
小结 • 婴幼儿的诊断 • 入选标准: • WHO儿童Ⅲ、四期 • WHO儿童 Ⅰ 、Ⅱ期,参照CD4百分比 • CD4%及计数与成人不同 • ART开始前的准备(95%以上的依从性) • ART随访(ARVs的毒副作用,剂量 & 体重) • ART治疗方案的选测:AZT(或d4T)+ 3TCNVP(或EFV) • ART疗效的评估 • SMZ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