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堂號之說明

堂號之說明. 大廳下的門額上,一定會寫著大大的「○堂○」三個字,例如「南堂河」,叫「 堂號 」。 堂號的讀法是「河南堂」,要先讀最右邊的「河」,再讀最左邊的「南」,「堂」是最後讀的。 堂號是每一姓氏的淵源,也是每一姓氏的代稱。. (一)總堂號:以發祥地為根據,舉例如下如.

Download Presentation

堂號之說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堂號之說明

  2. 大廳下的門額上,一定會寫著大大的「○堂○」三個字,例如「南堂河」,叫「堂號」。堂號的讀法是「河南堂」,要先讀最右邊的「河」,再讀最左邊的「南」,「堂」是最後讀的。堂號是每一姓氏的淵源,也是每一姓氏的代稱。大廳下的門額上,一定會寫著大大的「○堂○」三個字,例如「南堂河」,叫「堂號」。堂號的讀法是「河南堂」,要先讀最右邊的「河」,再讀最左邊的「南」,「堂」是最後讀的。堂號是每一姓氏的淵源,也是每一姓氏的代稱。

  3. (一)總堂號:以發祥地為根據,舉例如下如 • 1.太原堂(山西太原):王、祝、溫、郭、霍、羊、祁、、武、祝、宮、溫等。 2.天水堂(甘肅天水):莊、趙、尹、秦、狄等。 3.平陽堂(山西臨汾):歐、牟、汪、巫、柴、解等。 4.弘農堂(河南弘農):楊、譚等。 5.西河堂(山西離石縣一帶):林、毛、卜、卓、宰、靳、卓等。 6.江夏堂(武漢江夏):黃、費等。 7.汝南堂(河南汝南):周、袁、廖、齊等。 8.安定堂(甘肅安定):胡、梁、伍等。 9.扶風堂(陜西長安):萬、班、馬、魯等。 10.延陵堂(江蘇武進):吳、龔等。

  4. (二)分堂號:某一姓氏自發祥地遷至他郡,其後傳衍,遂成該地之望族,即謂此姓氏望該郡 。 • 1.王姓:山陽、天水、中山、北海、京兆、河東、河間、東海、東萊、金城、高平、陳留、 • 新野、新蔡、瑯琊(ㄧㄝˊ)等。 • 2.陳姓:下邳(ㄆㄟˊ)、汝南、河南、東海、陳留、廣陵等。 3.林姓:南安。 4.張姓:太原、中山、吳郡、安定、汲郡、南陽、沛國、武威、高平等。 5.蔡姓:濟南。

  5. (三)以祖先之德望、功業、科第、文學為堂號。 • 如東漢的楊震,因以清廉聞名,故楊姓以「四知堂」為堂號。

  6. (四)取義訓勉後人向上,以別於其他支派。 • 如高雄陳中和,自創其堂號為「資訓堂」。 • 彰化縣永靖鄉魏家以「成美堂」為堂號,即「成人之美」之意。 • 寶樹堂,為姓謝的堂號:為「淝水之戰」後,大臣謝安等深受一些權臣的猜忌,因而流言很多,正直之士桓伊以歌進諫,為謝安抱不平。晉武帝乃親至謝安家慰問,並稱讚、封賜他的家為「寶樹堂」。

  7. (五)古代帝王追封,後人引用為堂號。 • 西河堂:唐玄宗追封林氏祖先為「西河伯爵」,故林氏多以「西河」為堂號。

  8. 堂號的由來之二

  9. 堂號的由來有二- • 一個是祖先發祥地的郡號或地名,由堂號可以看出這個家族在大陸的祖籍。例如祖先來自山西太原,堂號就是「太原堂」,又因為一個地方可能有兩個以上旳家族居住,所以會有不同姓氏卻有相同堂號的情形,例如姓溫和姓王者都是「太原堂」,姓邱和姓利者都是「河南堂」。

  10. 另一個堂號的由來是祖先的「望出地」,如果某姓氏的某一兄弟,從發祥地遷移到別的地方,並且蓬勃發展常常就會以此興隆之地為堂號,叫「分堂號」。所以有些家族雖然堂號不同,卻是同姓,表示他最早的祖先相同,例如「穎川堂」和「潁川堂」都是鍾姓的堂號。

  11. 此外各姓氏之間也有因祖先的德望、功業、科第等另創堂號的,例如姓涂者在宋朝時的祖先-涂大任、涂大琳、涂大經、涂大明、涂大節等五人,曾接受皇帝授進士,皇帝因而賜封「五桂堂」,從此,涂氏子孫除少數仍以發祥地的「豫章堂」為堂號外,大多以「五桂堂」為堂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