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774 Views
國際財務管理架構. 第一篇 : 國際金融環境與發展 第一章 : 企業邁向全球化 第二章 : 國際收支與金融危機 第三章 :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與改革. 第二篇 : 外匯市場、國際平價條件. 第四章 : 外匯市場 第五章 : 國際平價關係與匯率預測. 第三篇 : 外匯衍生商品. 第六章 : 外匯期貨合約 第七章 : 外匯選擇權合約 第八章 : 交換合約. 第四篇 匯率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第九章 : 交易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第十章 : 營運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第十一章 : 換算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第五篇 : 國際金融市場與海外融資.
E N D
國際財務管理架構 • 第一篇:國際金融環境與發展 • 第一章:企業邁向全球化 • 第二章:國際收支與金融危機 • 第三章: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與改革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二篇: 外匯市場、國際平價條件 • 第四章: 外匯市場 • 第五章: 國際平價關係與匯率預測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三篇: 外匯衍生商品 • 第六章: 外匯期貨合約 • 第七章: 外匯選擇權合約 • 第八章: 交換合約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四篇 匯率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 第九章: 交易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 第十章: 營運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 第十一章: 換算曝險程度的衡量與管理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五篇:國際金融市場與海外融資 • 第十二章:國際銀行業務與海外負債融資 • 第十三章: 海外權益融資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六篇: 國際化營運管理 • 第十四章: 國際現金管理 • 第十五章: 跨國資本預算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第一章 企業邁向全球化 第一節 國際化的趨勢及發展過程 第二節 企業國際化的理論 第三節 國際化企業的經營方向與目的 第四節 本書內容綜覽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國際化的趨勢 • 形成原因 • 國際貿易順暢,各國經濟依存度提升,吸引企業到海外投資 • 政府法令與管制鬆綁;企業國際化的官方障礙祛除 • 電腦及電訊設備一日千里;企業國際化如虎添翼 • 國際化抬高企業的知名度及能見度,讓企業得以到海外募集資金、擴大投資人基底,股價進一步成長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國際化的過程 • 企業國際化的三部曲 國際貿易 (輸出及輸入) 銷售子公司 簽代理合同 製造子公司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匯率風險管理問題 • 信用風險管理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企業國際化的理論 •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Product Cycle Theory) • 比較利益理論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 不完全市場理論 (Imperfect Markets Theory)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 • 主張: • 企業國際化是經由低風險、低報酬的階段(輸出及輸入)漸進至高風險、高報酬的階段(國外直接投資) • 缺點: • 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只說明企業為何從事國際貿易及國外直接投資,並未能就企業海外融資的部分提供理論的解釋 • 企業國際化活動可歸納為國際貿易、國外直接投資、海外融資三大類型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比較利益理論 • 為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李嘉圖所提出 • 是國際貿易理論上最重要的概念,也是當今衍生商品(例如,交換合約)發展的重要理論根據 • 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與絕對利益(Absolute Advantage)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易被一般人混淆與誤用;李嘉圖舉例作清楚的闡釋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比較利益 vs.絕對利益 • 簡化模型 • 兩個國家(A國與B國) • 兩項產品(布與酒) • 在既定的技術狀態下,勞動是唯一投入的生產要素 • 兩國勞動生產力(工人在一定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數量)有明顯差異, 如表1-1所示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表1-1 兩國勞動生產力的比較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圖1-1 比較利益 vs.絕對利益 假設:A國與B國均有6,000單位的人力小時 A國不論是生產布或酒,都比B國有絕對利益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表1- 2 A、B兩國生產布與酒的機會成本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表1- 3 貿易前的產出結果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表1- 4專業分工(貿易)後的產出結果 比較利益理論說明企業為什麼要進行專業分工並從事國際貿易 此理論的缺點是無法解釋其他類型的國際化活動,例如國外直接投資及海外融資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不完全市場理論 • 基本假設: • 因不完全性(Imperfections)而產生眾多障礙與成本 • 主張: • 不完全性迫使廠商用國際化解決難題 • 因「不完全性」而造成的資訊不對稱,促使企業將“國際化”當作一項表達能力與企圖心的有效訊號指標 • 三大企業國際化的理論中,此理論最能對各類型國際化活動提供完整說明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市場沒有效率 • 摩擦性 • 資訊不對稱 • 訊號發射理論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全球市場上公司的類型 • 純國內廠商(PDFs) • 在本國境內生產與銷售,雇用本地勞工,在本國融資,也不從事輸出與輸入 • 國際貿易公司(ITCs) • 在本國境內生產,且主要銷售市場也在國內;國際化活動僅限於產品或原料的輸出及輸入 • 跨國企業(多國籍企業)(MNEs) • 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有顯著的直接投資(亦即有固定資產的投資) • 超國籍企業 • 每一項活動都是全球化導向,本國與地主國之間的分野模糊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跨國企業的經營目的 • 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 與企業有利害關係的所有群體,包括普通股股東、特別股股東、債權人、員工、供應商、消費者,甚至公司所在地的社區 • 股票價格極大化 • 英、美、加拿大等安格魯美系國家企業的經營目的 • 把普通股股東當作最重要的利害關係人 • 公司財富極大化 • 大陸歐洲及亞洲國家企業的經營目的 • 除重視普通股股東的權益之外,也重視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跨國企業的經營目的(續) • 股票價格極大化 vs.公司財富極大化 • 既存的分野是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公司慣例 • 前者的的經營目標較能吸引到全球性的投資人,因定義的範圍較為明確,而且各產業中表現傑出的企業,大多也是以「股票價格極大化」為目標及依歸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公司治理 • 定義: • 組織內考量利害關係人彼此間的關係而後訂定的一套建立秩序的機制,用來確保決策的執行及所衍生的利益與組織之目標合一 • 目的: • 狹義的說是要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致力於股東利益的增進 • 廣義的說則是要藉公司持續的成功經營而使眾多利害關係人獲益並促進經濟的穩定成長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公司治理四大原則 • 「公司治理」四大原則: • 公平(Fairness) • 透明(Transparency) • 誠信(Accountability) • 負責(Responsibility)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公司治理與代理問題 • 國際化企業的規模與組織龐大,且子公司散居世界各地;若未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機制,無法防堵代理問題的發生 • 代理問題與代理成本 • 企業的管理權與所有權分開,易導致獲得代理人身份的管理團隊不善盡管理者職責,反而利用職權銷耗公司資產,增加自身的酬庸與福利,造成公司必須負擔高額的代理成本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
上市上櫃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 上市上櫃公司建立公司治理制度,須以下列五大要件為治理原則: • 保障股東權益 • 強化董事會職能 • 發揮監察人功能 • 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 • 提升資訊透明度 國際財務管理與金融 劉亞秋‧薛立言合著 東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