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第三章-花卉繁殖

第三章-花卉繁殖. 園藝三甲 37 賴烽瑋. 目錄. 一 有性繁殖 二 營養繁殖 三 蕨類繁殖 四 微體繁殖. 有性繁殖. 即種子繁殖,須經過染色體複製、配對等過程,因此可能產生與父本母本不同的個體。花卉育種多採用此方式,可增加遺傳變異的發生。. 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播種技術. 種子預措: 為了提高發芽率及整齊度,於播種前對種子之處理稱為預措。 (1) 變溫處理:部分花卉透過變溫可使發芽更迅速。 EX :牽牛花 (2) 藥劑處理:部分種皮堅硬或種皮不吸水種類,可以強酸或強鹼浸漬,再用清水清洗,如此可克服種皮之障礙。

veri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花卉繁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花卉繁殖 園藝三甲 37 賴烽瑋

  2. 目錄 • 一 有性繁殖 • 二 營養繁殖 • 三 蕨類繁殖 • 四 微體繁殖

  3. 有性繁殖 • 即種子繁殖,須經過染色體複製、配對等過程,因此可能產生與父本母本不同的個體。花卉育種多採用此方式,可增加遺傳變異的發生。

  4. 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

  5. 播種技術 • 種子預措: 為了提高發芽率及整齊度,於播種前對種子之處理稱為預措。 • (1)變溫處理:部分花卉透過變溫可使發芽更迅速。 EX:牽牛花 • (2)藥劑處理:部分種皮堅硬或種皮不吸水種類,可以強酸或強鹼浸漬,再用清水清洗,如此可克服種皮之障礙。 • (3)冷水處理:為促進種子於短時間內快速吸水,以溫水浸種,可增加種皮吸水能力。

  6. 播種技術 • (4)滲調處理:利用短期乾屍處理或高分子鹽類容易處理,使種子充分吸水,乾燥後可促進發芽。 • (5)造粒種子:是用較小或不規則的種子,以過氧化鈣為粉衣材料,將種子造粒成圓球顆粒,方便播種,但不耐儲藏。

  7. 播種技術 • 播種方式: • (1)一般播種:一般皆採用手播方式,依種類及應用方式、播種時期分為散播、條播及點播。 • (2)機械播種:可節省人力成本,提高整齊度並方便管理。 • (3)無菌播種:於瓶內實施無菌播種,直接提供種子養分以達到大量繁殖之目的,多用於蘭科植物。

  8. (4)流體播種:為避免胚根受損並維持膨壓,利用流體方式保護種子,以減少因操作不當所造成的損失。(4)流體播種:為避免胚根受損並維持膨壓,利用流體方式保護種子,以減少因操作不當所造成的損失。 • (5)種子帶:將小型種子依適當距離至成帶狀,以方便播種。

  9. 營養繁殖 • 亦稱無性繁殖,即以植物營養器官進行繁殖,使發育成一獨立完整植株。因未經過減數分裂,可保持與母本完全相同之性狀。一般常用方法有:

  10. 分株法:植物分離或分割後,可生長成單一植株者可用此方法。如:水仙、鬱金香、大理花等。分株法:植物分離或分割後,可生長成單一植株者可用此方法。如:水仙、鬱金香、大理花等。 鬱金香球莖

  11. 扦插法:取植物之根、莖、葉等器官,扦插於適當介質中,供以適當水分後可長出不定根成一獨立植株。扦插法:取植物之根、莖、葉等器官,扦插於適當介質中,供以適當水分後可長出不定根成一獨立植株。 如:蛤蟆海棠、落地生根、菊花等。

  12. 壓條法:育繁殖之枝條於母株型刻傷或環狀剝皮,以泥炭土等介質覆於傷口上,切口處形成不定根,切離母株後可形成獨立植株。壓條法:育繁殖之枝條於母株型刻傷或環狀剝皮,以泥炭土等介質覆於傷口上,切口處形成不定根,切離母株後可形成獨立植株。

  13. 嫁接法:將植物部分營養器官移接於其他植株上,以增加適應性,或提高觀賞價值。如:九重葛,將不同花色之枝條嫁接,使同株植物擁有多色花。嫁接法:將植物部分營養器官移接於其他植株上,以增加適應性,或提高觀賞價值。如:九重葛,將不同花色之枝條嫁接,使同株植物擁有多色花。

  14. 根球繁殖法:球根種類眾多,每種型態及習性皆有差異。根球繁殖法:球根種類眾多,每種型態及習性皆有差異。 1.極易繁殖:鬱金香、水仙、百合等。 2.一般狀態下可繁殖:水仙、鳶尾。 3.繁殖略難:風信子、孤挺花。 4.繁殖極困難:仙克萊、大岩桐、球根秋海棠等。

  15. 蕨類繁殖 • 蕨類為花卉中極具觀賞價值的族群,多生於熱帶高冷陰濕地區,耐陰強,為主要室內植物。其生活史特殊,採用孢子繁殖,與一般花卉不同,極具特色。

  16. 孢子繁殖:蕨類雖可採用分株繁殖,但成功率極低,一般皆採用以孢子繁殖。可於葉片背面採集孢子。可分為:孢子繁殖:蕨類雖可採用分株繁殖,但成功率極低,一般皆採用以孢子繁殖。可於葉片背面採集孢子。可分為: • (1)一般播種:孢子經0.5%次氯酸鈉消毒後,播於消毒介質中,蓋上玻璃置於散光處培養。 • (2)無菌播種:將孢子表面消毒,培養於無菌容器中,操作方式與蘭花無菌播種相同,惟介質材料不同。

  17. 微體繁殖 • 在人工控制的無菌條件下,使植物在人工培養基上繁殖的技術。跟常規的繁殖方法相比,它是一種微型操作過程,因此,有時也稱之為微體繁殖。 • 簡單說就是以組織培養技術,由試管中誘導培殖體再生成植株,達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18. 微體繁殖有四個階段: 階段1:開始無菌培殖體培養~選取培殖體,消毒 後移至含有營養成份的培養基中。 階段2:開始發芽 階段3:開始發根 階段4:在控制條件下,將植物轉移至滅菌處理的土壤或其他介質。

  19. 微體繁殖具備之功能: • (1)為特殊營養系之大量繁殖 • (2)克服有性或無性生殖障礙 • (3)恢復老化扦插母株幼年性 • (4)生產多分歧觀葉植物

  20. (5)生產無病毒之健康種苗 • (6)週年性生產花卉種苗 • (7)產生變異之新品種 • (8)生產體積小之苗株

  21. 結論 • 現今生物技術亦利用組織培養之原理,發展生物反應器,以人為控制植物細胞生長及器官分化,並透過電腦達到快速生產之目的。目前台灣已於蝴蝶蘭、菊花及晚香玉等花卉進行基因轉殖研究,今後勢必會研究出各種更快速的繁殖方法。

  22. 參考資料 • 資料來源: 花卉課本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6%80%A7%E7%94%9F%E6%AE%96 認識植物http://web2.nmns.edu.tw/botany/know/know4_01.php • 圖片來源: YAHOO圖片搜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