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二节 洪昇的 《 长生殿 》

一、洪昇生平与创作 洪昇( 1645 - 1704 )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 第二节 洪昇的 《 长生殿 》. 诗有 《 稗畦集 》《 啸月楼集 》 等。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杂剧 《 四婵娟 》 : 《 谢道韫咏絮擅诗才 》 、 《 卫茂漪簪花传笔阵 》 《 李易安斗茗话幽情 》 、 《 管仲姬画竹留清韵 》. 二、 《 长生殿 》 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veri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节 洪昇的 《 长生殿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洪昇生平与创作 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浙江钱塘人。 第二节 洪昇的《长生殿》

  2. 诗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杂剧《四婵娟》:诗有《稗畦集》《啸月楼集》等。作传奇九种,杂剧一种。今存杂剧《四婵娟》: 《谢道韫咏絮擅诗才》、 《卫茂漪簪花传笔阵》 《李易安斗茗话幽情》、 《管仲姬画竹留清韵》

  3. 二、《长生殿》题材渊源与创作过程 李、杨爱情故事,新旧《唐书》、野史杂记均有载。唐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开启此题材创作的先河,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白朴《梧桐雨》,明屠隆《彩毫记》、吴世美《惊鸿记》等对《长生殿》均有影响。

  4. 《长生殿》历时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始成”。始为《沉香亭》,通过李白遭遇表现作者怀才不遇;后改为《舞霓裳》,增加李泌辅助肃宗中兴,表现对国运兴衰的思考;终成《长生殿》,表现“情缘总归虚幻”的主题。

  5. 三、《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 作者《例言》说:“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而用之,专写钗盒情缘。” 第一出《传概》说:“古今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6. (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自序》:“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弄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寓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7. (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 《自序》:“双星合作,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忘我爱情与社会角色的矛盾,使李、杨历尽悲欢离合,终于大彻大悟,跳出爱河情海,在仙境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 “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头《自序》开宗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8. (四) 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 权贵奸佞的揭露和抨击 忠臣义士的代表: 郭子仪 雷海青 权贵奸佞的典型:安禄山 杨国忠 “那满朝文武,平日里高官厚禄,荫子封妻,享荣华,受富贵,哪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背义忘恩,争取投降不迭.只图安乐一时,哪顾骂名千古。唉,岂不可羞,岂不可恨!”(《骂贼》)

  9. 四《长生殿》与前代同题材作品的 不同 • 其一,剧中对“情”这一全剧的核心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并把故事的结局,写成李杨二人感动天地鬼神,得以共升仙宫,永久团圆。 •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因此这既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

  10. 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对这伤情处,转自忆荒茔。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语娉婷,相将早晚伴幽冥。一恸空山寂,铃声相应,阁道崚嶒,似我回肠恨怎平!(《武陵花前腔》)

  11. 五、《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12. (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二)在剧本结构上,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爱情主线又以金钗和钿盒贯穿始终,金钗、钿盒、情节、人物,由合而分,由分而合。

  13. (三)在曲词艺术上,清丽流畅, 充满诗意,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多处化用唐史、元曲名句,如《惊变》《雨梦》等出曲文,基本由《梧桐雨》脱化而来,却又融化极妙,如同己出。其浓厚的抒情性,尤其能把人物的内心情感表现的声情兼备,淋漓尽致。

  14. 人物性格的刻画既丰满又鲜明 有层次地揭示人物性格的发展 ,细腻描摹人物心理变化。 (四)、人物形象的刻画

  15. 是一个外貌美丽而情操美好的女性,而不是一个淫邪的妖妇。作者不仅赋予这个艺术形象以端庄的品格,而且赋予她耀目的才华和浓烈的感情。是一个外貌美丽而情操美好的女性,而不是一个淫邪的妖妇。作者不仅赋予这个艺术形象以端庄的品格,而且赋予她耀目的才华和浓烈的感情。 杨玉环

  16. 居功骄傲,追求享乐,种种倒行逆施一步步把国家推向深渊 。 唐明皇

  17. 第三节 孔尚任与《桃花扇》 清代刻本《桃花扇》

  18. 孔尚任,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隐居曲阜石门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1686年康熙南巡北归曲阜祭孔,任御前讲经和导游,受康熙赏识,拔为国子博士。孔尚任,曲阜人孔子第64代孙。曾隐居曲阜石门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1686年康熙南巡北归曲阜祭孔,任御前讲经和导游,受康熙赏识,拔为国子博士。 一、 孔尚任的生平和创作 孔尚任引驾图

  19. 《过明太祖故宫》 匆忙又散一盘棋,骑马来看旧殿基。夕阳偏逢鸦点点,秋风只少黍离离。门道大内红墙短,桥对中街玉柱欹。最是居民无感慨,蜗庐僭用瓦琉璃。

  20. 孔林中 孔尚任墓

  21. 孔尚任淮扬治河时结识许多明末遗民。在扬州登梅花岭,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在栖霞山访过道士张瑶星,对创作《桃》剧都很重要。孔尚任淮扬治河时结识许多明末遗民。在扬州登梅花岭,参拜史可法衣冠冢;在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过明故宫,谒明孝陵;在栖霞山访过道士张瑶星,对创作《桃》剧都很重要。 《桃花扇》三易其稿而问世,轰动京畿 “王公荐绅,莫不借钞,时有纸贵之誉”。 “长安(指北京)之演《桃花扇》者,岁无虚日”,甚至康熙皇帝也索稿阅读(《桃花扇本末》)次年孔尚任被罢官,显与创作《桃花扇》有关。

  22. 二、桃花扇

  23. (一)《桃花扇》的内容 1、创作意图: 《先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剧照

  24. 《小引》:“场上歌舞,剧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小引》:“场上歌舞,剧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25. 2、内容: 以侯方域 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以复社文人与阉党余孽之间的斗争为主要冲突,再现南明兴亡始末。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作家的民族意识,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下人们的沉闷和痛苦。

  26. (二)《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1、结构精巧缜密,匠心独运 ①整体构思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桃花扇·先声》)。“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明治乱系焉”(《媚座》原批)。

  27. ②一柄诗扇贯穿全剧。诗扇既是侯、李定情信物,又是二人离合象征。 画扇、溅扇、画扇、寄扇、撕扇等。 《桃花扇凡例》:“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则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观者当用巨眼”。

  28. ③以中介人物为正邪双方纽带 一方是正直重节的复社文人,一方是卑鄙无耻的阉党余孽;一边是侯、李爱情,一边是弘光王朝闹剧。巧妙利用杨龙友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格联系起来。

  29. ④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40出原批:“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合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截,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④结局不落生旦团圆俗套40出原批:“离合之情,兴亡之感,融合一处,细细归结,最散、最整,最幻、最实,最曲迂、最直截,此灵山一会是人天大道场,而观者必使生旦同堂拜舞乃为团圆,何其小家子样也!”

  30. 2、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剧中人物包括李香君,上至皇帝朝臣,下至歌妓艺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有姓名可考者39人。人虽众多,却人各一面。

  31. ①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性 。同为阉党余孽,马士英、阮大铖不同。同为江湖艺人,柳敬亭、苏昆生有别。②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多面性。比如“作好作恶者”杨龙友 。

  32. 3、曲词、宾白刻意求工,安排合度。 ① “说白详备,不容再添一字”(《凡例》)。 宾白交代故事情节,推动戏剧进程,展现人物性格。 “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者,则借词曲以咏之”(同上)。

  33. ②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每出以八曲为限,很适合舞台演唱。缺陷: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的。②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每出以八曲为限,很适合舞台演唱。缺陷:典雅有余而当行不足,严谨有余而生动不足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