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2

马克思主义经原著作选读教案

[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通过对原文的研读,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奠定学养基础,坚定学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经原著作选读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第一讲 导 论. [ 目的与要求 ]

veri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马克思主义经原著作选读教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原著的能力,通过对原文的研读,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的把握,增强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奠定学养基础,坚定学生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经原著作选读教案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 第一讲 导 论 • [目的与要求] • 本部分主旨在于解决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态度和学风问题。我们应该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理论研究、理论学习时所持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一样,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时,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 <学习指导> • 一、应知、应会知识 •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知道三个问题,解决三个问题: • (一)、应知原著与原理、史的关系,解决为什么要学习原著的问题; • (二)、应知如何阅读原著,解决学习原著的方法(即怎么学好)问题; • (三)、应知学什么(即学习的重点),解决学风问题。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应关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的讨论、研究与进展情况并阅读本章所列重要参考文献。

  5. 三、所选原著的要点 • (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重点: • 学习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与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身上所具有的科学精神与革命精神的有机统一,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的完美统一。 • (二)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学习重点: • 我们应该像列宁那样,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科学思想体系来把握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有着严密的内在联系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来把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6. (三)《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学习重点 • 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 马克思主义 原著选读

  7. 一、什么是原著 • (一)原著与原理、史的区别 • 1、原著:Text(文本),由正式出版的著作、论文和书信、手稿构成,是作者思想、理论的载体。 • 2、原理:对原著的思想、理论的逻辑表述(横向、静态的)。 • 3、史:依原著对思想演变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考察(纵向的、动态的)。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8. (二)原著与原理、史的联系 • 原理源于原著,它是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将原著所论述的理论逻辑化、体系化; • 史同样源于并忠实于原著,是对原著中的一些重要范畴理论的动态发展加以研究,从而揭示思想产生、演变及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9. (三)、两种“Text”(文本) • 1、显在的文本(显然性):字里行间能明确地读出的思想。 • 2、潜在的文本(可能性):随时空的转换,可能做出的新的合理性解读 • 3、从理论发展角度看,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坚持“可能性”的解读高于“实然性”的解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0. (四)“忠实”的含义 • 随时空的跨越、语义的演化,绝对地按字面来理解原著是无法把握作者真实的思想。相反,它可能恰是一种误解。 • 应在忠实原著思想的基础上,解读它的现代性含义。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1. 二、如何读原著? • (一)“入手的”问题 • 1、时代背景、写作动机 • 2、作者思想演变、发展过程及其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 3、整体的逻辑结构、中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2. (二)基本功的问题 • 1、史学的功底 • 2、文化(文字)功底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3. 三、“学什么”的问题 • 1、基本观点、基本原理 • 2、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4. [原文导读] • 一、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本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来把握。 • (一)马克思逝世及其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影响(§1-§2) • 1、第一自然段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及逝世时的简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5. 2、第二自然段 • 指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世界无产阶级、对“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 从不同角度:一是从对象(无产阶级、历史科学);一是从程度(不可估量);一是从后果(空白);一是从时间(不久)。作者不断变换角度,主要是强调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6. (二)马克思的巨大成就科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3-§5)(二)马克思的巨大成就科学和严谨的科学态度(§3-§5) • 1、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的贡献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 2、马克思的第二个发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 • 3、马克思的其它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7. (三)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马克思的伟大事业和伟大精神(§6—§7)(三)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马克思的伟大事业和伟大精神(§6—§7) • 1、马克思重视科学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作用 • 2、马克思无论研究科学或是从事革命活动,都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奉献了一生。 • 3、马克思具有的品质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18. (四)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最深切的哀悼(§8—§9)(四)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和最深切的哀悼(§8—§9)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1、不同的人对马克思及马克思的逝世态度不同 • 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9. 二、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二、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一)文章开头部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 (1)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 (2)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3)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

  20.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1.1—§6) •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1.1—§3) • 2、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4—§1.5)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1.6)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1.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2.10) •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1) •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其直接理论来源的关系(§2.2 ) •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基本观点(§2.3—§2.8)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2. (四)社会主义学说(§3.1—§3.8)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1)、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根本局限(§3.1~§3.2) •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3.3—§3.6)

  23. 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一)(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 (二)(正文)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 • 1、学风问题是事关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大事(§1) • 2、党内理论学习现状(§2.1—§2.10) • 3、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精神实质(§3.1—§3.6)

  24. 第二讲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释 •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 1、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实践观,领会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中心观;掌握《提纲》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去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 • 2、难点:马克思关于环境、宗教、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5. <学习指导> • 一、应知知识 •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范畴、实践观,领会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中心观;掌握《提纲》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去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 1、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去分析社会历史问题 • 2、关注实践本体论、生活本体论的讨论与进展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6. <背景链接> • (一)篇名与出版情况简释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写的。原题名为:关于费尔巴哈。原文写在1844~1847年的笔记中。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7. (二)写作背景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1、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 2、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 • (1)思想转折点:“两个过渡” • (2)创立新世界观的前提条件

  28. <内容精析> • 一、中心思想 • 《提纲》首次制定了科学的实践范畴,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强调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将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础,并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相区别的根本点。实践观、实践性,才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克服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缺限,从而完成了哲学史上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29. 二、历史地位 • (一)理论意义《提高》是马克思对以前信仰的总清算,是对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主要观点的鲜明、扼要的最初表述。 • (二)实践意义 • 人是能够正确认识世界的,实践是我们认识的基础和唯一标准。只要我们处理好主体与客体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就一定能探索和总结出一整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方法来。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0. 三、逻辑结构 • 全文11条,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1~2条) [相当于总论] :批判旧哲学不了解实践的伟大意义,因而走向直观论或 • 唯心论;科学地阐述了实践范畴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 第二部分(3~9条) [相当于分论] : 将新的实践观应用于社会历史研究,阐明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并阐述了唯物史观的一些主要基本原理。 • 第三部分(10~11条) [相当于结论] :阐明了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1. [原文导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一)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一条) •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 •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3、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32.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第二条) • (1)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2)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 (3)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3. (二)批判唯心史观,提出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第三至第九条 ) • 1、批判法国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实践是环境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第三至第六条) • 2、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至第九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4. (1)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第四条)(1)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第四条) • ①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历史功绩 • 论证了上帝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从而揭穿了宗教的神秘外衣 。 • ②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错误 • 没有弄清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解决宗教的正确途径。他还认为:心是宗教的本质,并且把宗教变迁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就充分暴露了他的唯心史观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5. (2)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第五条)(2)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第五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36. (3)批判对人的本质的错误,提出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观点(第六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①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 •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 • 离开人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发展来抽象地考察人和宗教的感情

  37. (4)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七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 宗教情感、宗教(社会意识)不是人的自然的、永恒的本质,它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8. 3、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八至第九条)3、提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第八至第九条) •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八条) • 第八条,马克思阐述了社会实践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意义,从而揭示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 (2)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第九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39. (三)揭示新旧两种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阐明马哲的历史使命(第十至第十一条)(三)揭示新旧两种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阐明马哲的历史使命(第十至第十一条) • 1、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与社会基础(第十条) • 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它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 新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的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它是面向未来,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服务的,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无产阶级是它的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0. 2、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第十一条 ) • 第十一条是整个《提纲》的结语,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和历史使命。 •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就是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1. <思考与练习> • 1、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何不同? •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3、马克思在《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种“新唯物主义”究竟新在哪里? • 4、结合马克思在《提纲》中对真理标准问题的阐述,谈谈实践标准在我国当代的发展。 • 5、马克思是如何阐述新实践观的?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提纲》的中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2. 第三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阐释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把握关于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原理;把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理解关于社会革命的根源的原理;把握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理解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原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 2、难点:马克思关于社会革命的根源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的论述。

  43. <学习指导> • 一、应知、应会知识 •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的一般结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社会革命的根源的原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析当今社会中存在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4. <内容精析> • 一、科学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价值与理论意义 • 1、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文献。 • 2、这篇《序言》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献。 • 3、马克思在《序言》中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5. (二)现实意义 • 《序言》对于指导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改革和调整不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46. 二、中心思想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着重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47. 三、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序言》一共7个自然段,第1、2段是马克思叙述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次序和方法,说明《政治经济学》第一分册的内容结构。 • 第3段是讲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和目的,说明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直接动机。 • 第4段是重点段,马克思在说明他的唯物史观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第5、6、7段是简要地说明了他和恩格斯共同研究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48. [原文导读]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一)第一部分分为两个问题(第一段~第二段) • 1、马克思阐述了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的次序和内容结构。 • 2、马克思阐述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49. (二)第二部分三个问题(第三~第四段) • 1、马克思讲述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第三段) • 2、马克思叙述他的唯物史观的建立过程,并且精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四段) • 3、马克思叙述了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第五段~第六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50. 第三部分,全文总结(第七段)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 • 马克思最后指出,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所得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管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他多年进行科学探讨的结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