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82 Views
脂肪酸的 β- 氧化. 一、实验目的. ( 1 )了解脂肪酸的 β- 氧化。 ( 2 )通过测定和计算反应液内丁酸氧化生成丙酮的量,掌握测定 β- 氧化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根据 β- 氧化学说,机体组织能将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辅酶 A 。两分子乙酰辅酶 A 可再缩合成乙酰乙酸。在肝脏内,乙酰乙酸可脱羧生成丙酮,也可还原生成 β- 羟丁酸。乙酰乙酸、 β- 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酮体为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产量甚微;患糖尿病或食用高脂肪膳食时,血中酮体含量增高,尿中也能出现酮体。
E N D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脂肪酸的β-氧化。 • (2)通过测定和计算反应液内丁酸氧化生成丙酮的量,掌握测定β-氧化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 根据β-氧化学说,机体组织能将脂肪酸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两分子乙酰辅酶A可再缩合成乙酰乙酸。在肝脏内,乙酰乙酸可脱羧生成丙酮,也可还原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总称为酮体。酮体为机体代谢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产量甚微;患糖尿病或食用高脂肪膳食时,血中酮体含量增高,尿中也能出现酮体。 • 本实验用新鲜肝糜与丁酸保温,生成的丙酮可用碘仿反应测定。在碱性的条件下,丙酮与碘生成碘仿。反应式如下: • 2NaOH+I2→NaIO+NaI+H2O • CH3COCH3+3NaOI→CHI3+CH3COONa+2NaOH • 剩余的碘,可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滴定。 • NaIO+NaI+2HCl→I2+2NaCI+H2O I2+2Na2S2O3→Na2S4O6+2NaI • 根据滴定样品与滴定对照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之差,可以计算由丁酸氧化生成丙酮的量。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 恒温水浴、微量滴定装置、解剖用具、玻璃器皿等。(仪器的选择在实验开始前由学生在预习报告中提出方案后教师审定)。 • 实验试剂1、0.5%(m/V)淀粉溶液 2、0.9%(m/V)NaCl溶液3、0.5mol/L丁酸溶液 4、15%三氯乙酸溶液 5、10%氢氧化钠溶液 6、10%盐酸溶液 • 7、0.1mol/L碘溶液 • 8、标准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 • 9、1/15 mol/L pH7.6mol/L磷酸缓冲液
四、操作步骤与方法 1、肝糜制备 (1)将家兔颈部放血处死,取出肝脏;用0.9%NaCl溶液洗去污血;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 (2)称取肝组织5g置研钵中,加少量0.9%NaCl溶液,研磨成细浆。再加0.9%NaCl溶液至总体积10ml,得肝组织糜。
2、酮体生成和沉淀蛋白质 • 取50ml锥形瓶2只,编号,并按下表操作。
3、酮体的测定 • 另取50ml锥形瓶2只,编号,并按下表操作。
混匀后立即用0.01mol/L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剩余的碘,滴至浅黄色时,记录滴定A瓶与B瓶溶液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并按下式计算样品中的丙酮含量。 • 4、计算 • 肝脏的丙酮含量(mmol/g)=(V对照-V样品)×cNa2S2O3÷6 • 式中:V对照为滴定对照所消耗的标准Na2S2O3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 • V样品为滴定对样品消耗的标准Na2S2O3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 • cNa2S2O3为标准Na2S2O3溶液的浓度(mol/L)。
3.计算 • 按下式计算100ml全血中所含的血糖质量(mg)。 • m=A1×C0÷A0÷0.1×100 • 式中:m:100ml血中所含的糖质量 • C0:标准葡萄糖溶液浓度 • A1:样品溶液吸光度 • A0:标准溶液吸光度
五、注意事项 • 1、用新鲜肝糜进行实验,确保肝内酶活力。 • 2、注意滴定终点的控制,保证实验的准确度。
六、思考题: • 1.为什么说脂肪酸β-氧化实验的关键是制备新鲜的肝糜? • 2.什么叫酮体?为什么正常代谢时产生的酮体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