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likes | 880 Views
税 法. 第八章. 资源税法. 本章要点. ◇ 资源税的税目税率 ◇ 资源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 ◇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 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 ◇ 烟叶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情境导入. 某油田 10 月份生产原油 8 万吨(原政策:单位税额 8 元 / 吨),其中销售 6 万吨,取得销售收入 2 500 万元;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 1 万吨,待销售 1 万吨。当月在采油过程中还回收伴生天然气 1 千万立方米。试采用资源税新旧制度,对比分析计算该油田 10 月份应纳资源税税额(新政策:已知该油田原油税率: 5% ,天然气税率: 5% )。.
E N D
第八章 资源税法
本章要点 ◇资源税的税目税率 ◇资源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收优惠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耕地占用税的征税范围 ◇烟叶税的应纳税额计算
情境导入 某油田10月份生产原油8万吨(原政策:单位税额8元/吨),其中销售6万吨,取得销售收入2 500万元;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1万吨,待销售1万吨。当月在采油过程中还回收伴生天然气1千万立方米。试采用资源税新旧制度,对比分析计算该油田10月份应纳资源税税额(新政策:已知该油田原油税率:5%,天然气税率:5%)。
第一节 资源税法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一、资源税概述 (一)资源税的概念 资源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属于对自然资源占用课税的范畴。 现行资源税的法律规范是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2011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二)资源税计税方法 资源税的计税方法一般有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两种。从量计征,即以应税资源产品的自然实物量为计税依据定额计征。从价计征,即以应税资源产品的自然实物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定率计征。 我国资源税自1984年以来,一直采用从量计征的计税方法。2011年9月,国务院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将油气资源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现在的“从价计征”,把高出的利益让给地方政府,以此来解决地方税收收入不足问题,也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其他资源产品仍采用从量计征的办法。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三)资源税的特点 1.只对特定资源征税 2.具有受益税性质 3.具有级差收入税的特点 4.实行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征收 5.实行一次课征制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二、资源税的征税对象、纳税人与税率 (一)征税对象 1.原油 只对开采的天然原油征税;人造石油不征税。 2.天然气 天然气指专门开采的天然气和与原油同时开采的天然气。对煤矿生产的天然气、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指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与煤炭资源伴生的非常规天然气,也称煤矿瓦斯)。 3.煤炭 煤炭,是指原煤。对洗煤、选煤和其他煤炭制品不征税。
第一节 资源税法 4.其他非金属矿原矿 其他非金属矿原矿是指上列产品和井矿盐以外的非金属矿原矿。 5.黑色金属矿原矿 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铬矿石。 6.有色金属矿原矿 包括铜矿石、铅锌矿石、铝土矿石、钨矿石、锡矿石、锑矿石、铝矿石、镍矿石、黄金矿石等。 7.盐 包括固体盐和液体盐,固体盐有海盐原盐、湖盐原盐和井矿盐。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二)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 1.纳税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开采本条例规定的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为资源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资源税条例缴纳资源税。 2.扣缴义务人 独立矿山、联合企业和其他收购未税矿产品的单位为资源税的扣缴义务人。 (三)税率 资源税税率形式有两种,原油和天然气采用幅度比例税率,其他矿产品和盐采用幅度定额税率。
第一节 资源税法 资源税税率(税额)表见下表: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三、税额计算、减免与缴纳 (一)计税依据的确定 资源税采取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的办法征收,其计税依据是应税资源产品的销售额或课税数量。 1.一般规定 (1)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额或销售数量为计税依据; (2)纳税人申报的应税产品销售额明显偏低并且无正当理由的、有视同销售应税产品行为而无销售额的,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第一节 资源税法 ①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③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税率)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应税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
第一节 资源税法 (3)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于连续生产应税产品的,不缴纳资源税;自用于其他方面的,视同销售,依照本条例缴纳资源税。应当征收资源税的视同销售的自产自用产品,包括用于非生产项目和生产非应税产品两部分。 (4)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数量,自用的应税产品为从价定率计征办法的,按纳税人对外销售应税产品的平均价格计算销售额征收资源税。
第一节 资源税法 2.特殊规定 (1)一些特殊情况销售额的确定 (2)自产自用产品的课税数量。 (3)收购数量(金额)的确定比照课税数量(销售额)的规定执行。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二)应纳税额计算 资源税的应纳税额,按照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分别以应税产品的销售额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比例税率或者以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乘以纳税人具体适用的定额税率计算。 1.从价定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从量定额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例8-1】某油田2011年12月份发生的业务如下所述: (1)生产原油30万吨,其中:对外销售22万吨,取得销售收入10 000万元,将5万吨原油移送所属化工厂进行加工提炼,1万吨用于加热和修井,还有2万吨待售。 (2)伴采天然气100千立方米;本月销售80千立方米,取得销售收入20.8万元,自用生产非应税产品20千立方米。已知该油田资源税额:原油税率为8%,天然气税率6%。要求计算该油田本月应纳的资源税额。
第一节 资源税法 【答案】应纳税额=10000×8%+100×(20.8/80)×6%=801.56(万元)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三)资源税的减免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资源税: 1.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 2.纳税人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税或者免税。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减税、免税项目。纳税人的减税、免税项目,应当单独核算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未单独核算或者不能准确提供销售额或者销售数量的,不予减税或者免税。
第一节 资源税法 (四)资源税的缴纳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生产销售应税产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的,为销售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发出应税产品的当天;采取其他结算方式的,为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纳税人自产自用应税产品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移送使用应税产品的当天。 (3)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资源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支付首笔货款或首次开具支付货款凭据的当天。
第一节 资源税法 2.纳税期限 资源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或者1个月。纳税人的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核定,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纳税的,可以按次计算纳税。 纳税人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扣缴义务人的解缴税款期限,比照上述规定执行。
第一节 资源税法 3.纳税地点 凡缴纳资源税的纳税人,都应当向应税产品的开采或者生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 纳税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开采或者生产应税产品,其纳税地点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决定。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资源税,应当向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激纳。
第一节 资源税法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采或者生产资源税应税产品的纳税人,其下属生产单位与核算单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对其开采或者生产的应税产品,一律在开采地或者生产地纳税。实行从量计征的应税产品,其应纳税款一律由独立核算的单位按照每个开采地或者生产地的销售量及适用税率计算划拨;实行从价计征的应税产品,其应纳税款一律由独立核算的单位按照每个开采地或者生产地的销售量、单位销售价格及适用税率计算划拨。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例8-2】甲县某独立矿山2011年7月份开采铜矿石原矿3万吨,当月还到乙县收购未税铜矿石原矿5万吨并运回甲县,上述矿石的80%已在当月销售。假定甲县铜矿石原矿单位税额每吨5元,计算该独立矿山7月份应向甲县税务机关缴纳的资源税。 【答案】 应纳税额=3×80%×5=12(万元)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的资源税,应当向收购地主管税务机关激纳。
第一节 资源税法 (五)新旧税制衔接的具体征税规定 1.按实物量计算缴纳资源税的油气田在2011年11月1日以后开采的原油、天然气,依照新的资源税条例规定及税率缴纳资源税;此前开采的油气依法缴纳矿区使用费。 2.按销售额计算缴纳资源税的油气田2011年11月1日以前开采的原油、天然气,在2011年11月1日以后销售和自用于非连续生产应税油气的,依照新的资源税条例规定及税率缴纳资源税;其在 2011年11月1日以前签订的销售油气的合同,在2011年11月1日以后收讫销售款或者收到索取销售款凭据的,依照新的资源税条例规定及税率缴纳资源税。
第一节 资源税法 四、案例分析 【案例8-1】某联合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12月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1)专门开采的天然气45 000千立方米,开采原煤450万吨,采煤过程中生产天然气2 800千立方米; (2)销售原煤280万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2 400万元; (3)以原煤直接加工洗煤110万吨,对外销售90万吨,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 840万元; (4)企业职工食堂和供热等用原煤2 500吨;
第一节 资源税法 (5)销售天然气37 000千立方米(含采煤过程中生产的2 000千立方米),取得不含税销售额6 660万元(含采煤过程中生产天然气360万元); 已知资源税税率:原煤3元/吨,天然气5%;洗煤与原煤的选矿比为60%。要求分析并计算该联合企业2011年12月应缴纳的资源税。
第一节 资源税法 【解析】 (1)外销原煤应纳资源税=280×3=840(万元) (2)外销洗煤应纳资源税=90÷60%×3=450(万元) (3)食堂用煤应纳资源税=0.25×3=0.75(万元) (4)外销天然气应纳资源税=(6 660-360)×5%=315(万元) (5)应缴纳资源税合计=840+450+0.75+315=1 605.75(万元)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概念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概述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税对象,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法律规范是国务院于1988年9月27日发布(同年11月1日起施行)、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特点 1.征税对象是国有土地 2.征税范围广泛 3.实行差别幅度税额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计税依据与税率 (一)征税范围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土地。 上述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分别按以下标准确认: 1.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 2.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3.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4.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工矿区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上述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中,城市的土地包括市区和郊区的土地,县城的土地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土地,建制镇的土地是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土地。建立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以外的工矿企业则不需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5.自2009年1月1日起,公园、名胜古迹内的索道公司经营用地,应按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6.自2009年12月1日起,对在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内单独建造的地下建筑用地,暂按应征税款的50%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二)纳税人 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通常包括以下几类: 1.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 2.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其土地的实际使用 人和代管人为纳税人。 3.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其实际使用人为纳税人。 4.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共有各方都是纳税人,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三)计税依据 城镇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土地面积计量标准每平方米。即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应纳税额,向纳税人征收土地使用税 。 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按下列办法确定: 1.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面积为准。 2.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3.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申报土地面积,据以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以后再作调整。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四)税率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表8-3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表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三、税额计算、减免与缴纳 (一)应纳税额计算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应纳税额可以通过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乘以该土地所在地段的适用税额求得。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适用税额 【例8-3】设在某城市的一家企业使用土地面积为10000平方米,经税务机关核定,该土地为应税土地,每平方米年税额为4元。请计算其全年应纳的土地使用税税额。 【答案】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10000 ×4 =40000(元)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 1.法定免缴土地使用税的规定 (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4)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5)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6)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 (7)自2000年7月10日起,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自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土地自2000年起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3年。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8)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 (9)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如公安、海关等单位使用铁路、民航等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0)自2007年8月1日起,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及廉租住房经营管理单位按照政府规定价格、向规定保障对象出租的廉租住房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11)自2008年3月1日起,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2)对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含国家外汇管理局)所属分支机构自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3)为了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对石油、电力、煤炭等能源用地,民用港口、铁路等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三线调整企业、盐业、采石场、邮电等一些特殊用地划分了征免税界限和给予政策性减免税照顾。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2.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减免土地使用税规定 (1)个人所有的居住房屋及院落用地。 (2)房产管理部门在房租调整改革前经租的居民住房用地。 (3)免税单位职工家属的宿舍用地。 (4)民政部门举办的安置残疾人占一定比例的福利工厂用地。 (5)集体和个人办的各类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用地。 (6)对基建项目在建期间使用的土地,原则上应照章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7)城镇内的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用地,按规定应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8)房地产开发公司建造商品房的用地,原则上应按规定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9)原房管部门代管的私房,落实政策后,有些私房产权已归还给房主,但由于各种原因,房屋仍由原住户居住,并且住户仍是按照房管部门在房租调整改革之前确定的租金标准向房主缴纳租金。对这类房屋用地,房主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定期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照顾。 (10)对于各类危险品仓库、厂房所需的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防范用地,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暂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11)企业搬迁后原场地不使用的、企业范围内荒山等尚未利用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12)经贸仓库、冷库均属于征税范围,因此不宜一律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13)对房产管理部门在房租调整改革前经租的居民住房用地,考虑到在房租调整改革前,房产管理部门经租居民住房收取的租金标准一般较低,许多地方纳税确有困难的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一项临时性照顾措施。 (14)考虑到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所属物资储运企业的经营状况,对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所属的物资储运企业的露天货场、库区道路、铁路专用线等非建筑用地征免城镇土地使用税问题,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按照下述原则处理:对经营情况差纳税确有困难的企业,可在授权范围内给予适当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照顾。 (15)向居民供热并向居民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暂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缴纳 1.纳税期限 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的征收方法,具体纳税期限由省、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2)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3)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4)以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由受让方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5)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6)纳税人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7)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因土地的权利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土地权利发生变化的当月末。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3.纳税地点和征收机构 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土地所在地缴纳。 纳税人使用的土地不属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的,由纳税人分别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缴纳土地使用税;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内,税人跨地区使用的土地,其纳税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四、案例分析 【案例8-2】某制药企业坐落在某县城,全年实际占地50 000平方米,办公楼占地4 500平方米,医务室占地9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 600平方米,厂区内道路及绿化占地3 000平方米(单位税额为3元/平方米)。根据减免税的有关规定,计算分析该企业应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解析】根据减免税的有关规定,企业办的医务室和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应纳税额=(50 000-900-1 600)×3=142 500(元)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法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法 一、耕地占用税概述 (一)耕地占用税的概念 耕地占用税是对占用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征收的一种税,它属于对特定土地资源占用课税。 现行耕地占用税的法律规范是2007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以及2008年2月26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