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2

100 年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

100 年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 99 年 9 月 10 日. 1. 西醫基層部門歷年醫療 申報點數與總額預算差距. 99.3 製表. 如未實施第五次藥價調降 21.3 億, 96 年差額將高達 71.3 億。. 註 1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委員會」。 註 2 : 1. 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第 157 次會議「中央健保局醫療費用支出情形報告」 P17 ; 99.3.19 。。 2. 藥局申報之案件數以 0 計,金額列入計算。

Download Presentation

100 年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0年西醫基層總額成長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報告人:蔣副秘書長世中 報告日期:99年9月10日 1

  2. 西醫基層部門歷年醫療申報點數與總額預算差距 99.3製表 如未實施第五次藥價調降21.3億,96年差額將高達71.3億。 註1: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西醫基層總額支付委員會」。 註2:1.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第157次會議「中央健保局醫療費用支出情形報告」P17; 99.3.19。。 2.藥局申報之案件數以0計,金額列入計算。 3.醫療申報點數=申請點數+部分負擔。 2

  3. 99年4-6月西醫基層一般服務點值預估 3

  4. 西醫基層96-100年成長率彙整表

  5. 費會協會第161次會議衛生署表示︰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採計非農業受雇員工薪資指數,因低推估係以公式算出,呈現的是一般社會變動的情形,考慮的是機會成本,如要採計醫療服務實際聘用的薪資成本,當時召開專家學者會議時,認為如要採此方式,就應納為協商因素計算,因為此作為變化較大,所以署還是維持原計算公式。 5 5

  6. 費協會第161次會議楊主任委員銘欽表示「…可於討論協商因素時提出,至少有緩衝空間」。費協會第161次會議楊主任委員銘欽表示「…可於討論協商因素時提出,至少有緩衝空間」。 6 6

  7.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項目 7

  8. 非協商因素(一)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 • 100年西醫基層「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為-0.767%,完全偏離西醫基層實際醫療服務成本,分析低估原因如下: • 「人事費用」採「工業及服務業薪資指數」計算,非採「醫療保健服務業薪資指數」。 • 「藥品費用」採主計處「躉售物價指數(WPI)-藥品類」計算,其「調查品項」及「計算權重」不符健保實際藥費成本結構。 8

  9. 各部門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之計算 註: 1.年度指數,以98年為例,採9801~9812相對於9701~9712資料。 2.醫療器材及用品類之指標計算項目,包括電子醫療用儀器及設備;注射筒、聽診器及導管等醫療器材;整形用具、人造關節等非電子醫療器材及用品、 放射照相或放射治療器具;理化分析用儀器及器具等。 9

  10. 人事費用成本 10

  11. 藥品類查價項目 其他國產 內銷藥 占29.4% 合計占10.6% 合計占55.8% 占4.2%

  12. 藥品類國產內銷值與查價項目選樣 • 98年抗癌用藥占健保總藥費支出(1323億元)11%以上。 12 12

  13. 藥品的成本指數宜採健保支付藥價結構變動率 13 13

  14. 醫療服務成本指數改變率--項目 14

  15. 非協商因素(二)人口結構改變率 • 100年西醫基層「人口結構改變率」為0.886%,計算基礎長期失真,分析原因如下: • 未納入「不同年齡層每人費用變動權重」計算,無法真實反映老年人口醫療費用成長貢獻度。 • 預估當年度年齡組別點數成長率指標落後二年,造成當年度實際成長率長期失真,影響成長率預估的正確性。 15 15

  16. 費會協會第161次會議衛生署表示︰ 人口結構改變率在每年計算時,基期已採最新的每人年點數,而非採固定基期的方式,相較於委員所提希望納入每一年齡層的費用變化,已是折衷處理。 意即現階段為低估折衷方式 16

  17. 人口結構改變率 註1:當年度人口結構改變率係以前一、二年料試算。 註2:資料來源為協商指標要覽 • 建議: 1.計算應納入不同年齡層每人費用變動權重。 2.預估當年度年齡組別點數成長率指標落後二年,造成當年度實際成長率長期失真,影響非協商人口結構改變率成長率預估的正確性,應比照投保人口之成長率回補方式予以校正。 落後(兩年)的指標影響 17 17

  18. 髖關節置換術成長率1996-2006 註:標準化發生數係以1996年之人口比例直接標準化 18

  19. 協商因素因就醫可近性提升,對就醫人數及醫療費用成長之影響(含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協商因素因就醫可近性提升,對就醫人數及醫療費用成長之影響(含慢性病照護之增進) 「人口結構改變率」「新醫療科技」等項目無法完全反應西醫基層慢性病密集度之趨勢。 94-98年,一般服務預算編列43.21億,雖已滾入基期,但仍不足25.2億之差額。 雖99年第1、2季,慢性病呈現負成長(-1.5%、-2.8%),但以基層慢性病人數與件數每年穩定4-5%成長率,加上100年藥費將呈現正成長率,慢性病整體點數快速成長是必然趨勢。 19

  20. 西醫基層慢性病申報概況 95年11月1日第5次藥價調降 98年9月1日第6次藥價調降 20 20

  21.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問題(一) 有關慢性病之密集度,已於非協商因素之人口成長率,人口結構改變率及新醫療科技項目多有所反映? 21

  22.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一) 費協會第161次會議衛生署表示︰人口結構改變率在每年計算時,基期已採最新的每人年點數,而非採固定基期的方式,相較於委員會所提希望納入每一年齡層的費用變化,已是折衷處理。 意即「人口結構改變率」採折衷低估方式,加上指標參數落後二年,及「新醫療科技項目」長期編列不足情況下,並無法真實反映慢性病患者逐漸往西醫基層診所移動的趨勢及增加之費用。 22

  23.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問題(二) 自94-99年,已於一般服務編列47.65億預算? 23

  24.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二) 近5年(94-98)43.21億雖已滾入基期,但仍不足25.2億之差額。 24

  25.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問題(三) 98年慢性病(含慢箋)案件數及點數已趨緩,與一般服務成長情形相近,此外,受第6次藥價調整影響,99年第1季及第2季點數均呈現負成長(-1.7%及-2.8%),不建議增加成長率?於一般服務編列47.65億預算? 25

  26.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三)(1/3) 98年慢性病案件數及點數分別成長4.9%與5.76%較一般服務成長率(3.247%)高出50~80%。 雖99年第1、2季呈現負成長(-1.7%及-2.8%),但以基層慢性病人數與件數每年穩定成長4%~5%,加上100年藥費將呈現正成長趨勢下,慢性病整體點數快速成長是必然的現象。 26

  27.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三) (2/3) 27

  28. 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回應(三) (3/3) 99年第2季西醫基層總額案件分類申報概況─全區 28

  29. 因就醫可近性提升,對就醫人數及醫療費用成長之影響(含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建議因就醫可近性提升,對就醫人數及醫療費用成長之影響(含慢性病照護之增進)建議 分析2006-2009年西醫基層慢性病費用顯示,慢性病人數成長約5%,其費用成長約4.94%。 慢性病費用成長約4.94 %,其佔西醫基層費用約20%,換算整體費用成長約0.988%。 29 29 29

  30. 調整兒童門診診察費說明(一) 兒童門診診察費加成能擴展到六歲,是基於3-6 歲兒童診察的難度比起3 歲以下的,其實更不輕鬆,因為這年齡層的幼兒有理說不清,力氣又大,花費的時間成本以及人力,比3 歲以下可能更多。 調整4-6歲兒童門診診察費,亦可增加年輕醫師選擇兒科的誘因,以免兒科持續連年招不到住院醫師的窘狀,造成人力斷層,甚至導致醫療院所實際廢除兒科。 30 30

  31. 調整兒童門診診察費說明(二) 鑑於保護兒童醫療權利,在醫療給付方面凡6歲以下乳幼兒之門診部分,日本皆有加成22.1%至61.4%診察費。 31 31 31

  32. 調整兒童門診診察費 定義:4-6歲(含)兒童門診診察費加成20%。 成長率︰0.648% 預估增加額度值︰ 582.3百萬 32 32

  33. 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說明(一)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說明(一) 新藥應包含新成份新藥與同成份、同療效、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 新藥成長率計算新成份新藥及少數同成份、同療效、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造成低估實際成長率。 33 33

  34. 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說明(二)新醫療科技(包括藥品、特材及新增項目等)說明(二) 新藥替代率算法包含同成份、同療效、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且應納入新成份新藥之考慮。 新藥替代率僅納入同成份,不同品項,不同劑型新藥物,造成高估新藥替代率(80%)。 34 34 34

  35. 97-98年度單方藥品健保申報排行 35 資料來源:97年申報資料為中國時報2009.03.21

  36. 新藥納入給付並未減少舊藥的使用─以降血脂藥物為例新藥納入給付並未減少舊藥的使用─以降血脂藥物為例 36 36

  37. 新藥替代率公式-健保局 (一)新藥費用增加率= (二)平均替代率= 註:對照品表示新藥有相同成分或劑型之舊藥得以對照,故新化學成份   (NCE)之新藥並未納入計算 37

  38. 新藥替代率公式-proposed 註:Pold*△Qold=period2(Pold*Qold2)-period1(Pold*Qold2) Source: Gerdtham UG. The effect of cahnges in treatment patterns on drug expenditure? Pharmacoeconomics 1998;13(1):127-34. 38

  39. 新藥替代率takepron僅18%,非80%的替代率 註:1. 以本表的替代推估,Takepron納入給付一年新增1.516億 (本表為5%樣本, 故乘20倍),舊藥費用僅減少2,779萬。 2. 藥品在納入給付後,每年均會造 成健保預算之增加 39

  40. 門診藥費成長解構分析─日本(以1979為基期) 出處:Ikegami N et al.Why Medical Care Costs in Japan Have Increased Despite Declining Prices for Pharmaceuticals. Pharmacoeconomics 1998; 14 Suppl. 1: 97-105. 40

  41. 西醫門診藥品費用成長解構分析(1998-2004) 註:新增藥品在兩個年代期間分別指1999-2001年及2002-2004年間納入健保用藥品項之藥品 分析資料來源:1998年至2004承保歸戶檔門診及藥局處方明細與醫令檔,樣本數約20萬人。 41 41

  42. 歷年新藥及新醫療科技 42 42

  43. 新醫療科技--問題(一) • 96-98年西醫基層藥費成長情形,3年平均成長率為1.05%,相較基層總額成長率,低了許多?

  44. 新醫療科技--回應(一) 歷年西醫基層門診分項費用 單位:百萬

  45. 新醫療科技--問題(二) • 98年第6次調降藥價,自98年10月至99年3月,西醫基層總額平均每月藥費成長率已降至-6.0%,99年第1季及第2季藥費成長率為-8.1%、-2.9%,預估99年成長率約為-5.2%,100年成長率約為0.5%?

  46.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1/5) • 雖然99年第2季整體藥費呈現負成長率(-2.9%),致整體醫療費用理應下降,但因第2季期間流行「B型流感」,使得相關醫療費用反而增加12-15%,換句話說,整體醫療費用不但未因藥費負成長率,反而上升3.82%,且高出99年度總額成長率1.463%甚多,造成部分偏遠地區諸如南投、苗栗、屏東、澎湖外島等地區點值大幅下降至低於0.9,造成當地基層醫師,提供相同醫療服務,成本相對提高情況下,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47.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2/5) 99年第2季西醫基層總額門診申報點數 ─費用分類+分區別 47

  48.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3/5) 99年第2季流感申報概況 48

  49.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4/5) 49

  50. 新醫療科技--回應(二) (5/5) H1N1病毒監測(2010年第26週) 5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