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39 Views
金融危机之影响及 出口企业的策略. 助理首席经济师 潘永才 2009 年 7 月 23 日. 2. 金融危机对贸易的影响. 3. 在经济下调的情况下, 全球贸易较全球 GDP 录得更大跌幅. 注: 2009 年及 2010 年为预测数字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出口易受外围冲击. 注: 2009 年及 2010 年全球贸易量增长为预测数字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中国海关. 5. 2009 年 1-5 月 中国出口(按市场划分). 所有产品. 消费品.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6. 现时面对的困难.
E N D
金融危机之影响及出口企业的策略 助理首席经济师潘永才2009年7月23日
2 金融危机对贸易的影响
3 在经济下调的情况下,全球贸易较全球GDP录得更大跌幅 注:2009年及2010年为预测数字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出口易受外围冲击 注:2009年及2010年全球贸易量增长为预测数字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中国海关
5 2009年1-5月中国出口(按市场划分) 所有产品 消费品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6 现时面对的困难 资料来源:香港贸发局2009年第二季出口商经营环境调查
7 发达市场的近况
8 美国消费信心恶化,近月稍为好转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美国民间组织会议局
9 欧洲消费信心急跌,近月稍为好转 欧洲消费信心指标 0以上 = 乐观 0以下 = 悲观 资料来源:欧洲委员会
10 日本情况也是一样 日本消费信心指数 50以上 = 乐观 50以下 = 悲观 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
11 反璞归真 • 消费者由于缺乏安全感,加上经济前景欠佳,故倾向多储蓄 • 消费意欲偏低,消费者倾向反璞归真 • 即兴购物不再时兴,尤以美国市场为然 • 消费者不再胡乱花费购买无用物品,反而会精挑细选
12 厉行节俭 • 消费者往往寻找打折和实用的货品,对于正价和高价货品较少问津 • 尽管节俭之风大行其道,消费者仍然十分着重产品素质,尤其在德国,消费者不愿意为价钱牺牲质量 • 除要求打折及可接受的质量外,消费者亦希望获得额外优惠,例如延长电子产品的保养期(重产品的耐用性多于时尚) • 消费者不再偏重名牌,开始垂青零售商的自有品牌
13 大卖场日受欢迎 • 消费者为了减轻财政压力,愿意花多点时间到不同商店比较价格,寻找最物有所值的产品 • 消费者偏爱购买打折产品,大卖场和超级市场因而受惠,其中包括美国的沃尔玛(Wal-Mart)和英国的乐购(Tesco) •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喜欢比较价格及质量,网上零售商也获谨慎的消费者垂青
14 低档产品销路较佳 美国零售销路(按产品分类)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15 茧居生活 • 面对经济前景不明朗,消费者重新发现家庭的价值,增加与亲友的联系 • 消费者花更多时间在家里以节省开支,且在家招待朋友,对家庭娱乐的需求随之增加 • 消费者多留在家里吃饭,减少出外用膳 • 他们也会装修家居,并对烹饪和园艺等活动重拾兴趣
16 「富裕」国家消费行为的本质变化 • 资产泡沫爆破,银行信贷收紧;消费者被逼减少借贷,增加储蓄 • 展望未来,由于资产价格难以像过去那样上涨,收入增长缓慢,税项增加,消费动力受到限制 • 在宏观经济层面,预料消费者将继续增加储蓄,以致消费行为出现本质变化
17 新兴市场的近况
18 新兴市场的整体情况 • 今次经济衰退,新兴经济体系也大受冲击 • 随着全球经济及贸易复苏,预料以出口主导的新兴经济体系将可有较强劲的反弹 • 增长速度较经济危机前慢 • 有些国家仍然过度扩张、财政赤字庞大、债台高筑、金融体系脆弱,妨碍经济增长
19 哪些经济体系对外贸的依赖较小? 产品及服务出口占GDP百分比 注:2007年数据,阿联酋(2006年)除外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20 发展中经济体系在过去十年累积了庞大的经常账盈余 发展中国家经常账差额(占全球GDP百分比) 资料来源:亚洲开发银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估算
21 外汇储备亦大幅增长 2009年拥有最多外汇储备的金融管理机构 注:#全球增幅为115% 资料来源:路透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各中央银行与货币管理机构网站
22 哪些经济体系较受全球金融风暴及经济下调影响? • 所受影响较大: • 高度开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匈牙利) • 与美国经济表现相关度高(墨西哥) • 所受影响较小: • 经济基础较佳,对外贸的整体依赖亦有限(波兰) • 过去多年积累了财富(石油及商品出口地) • 内销市场较庞大(中国、印度) • 外汇储备庞大(大多数亚洲经济体系、巴西)
23 全球经济形势
24 新兴经济体系增长料将放缓,但仍然良好 发展中经济体系与发达经济体系的实质增长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5 不同地区的新兴市场 • 中国内地:由于内销市场庞大,基本因素强劲,加上政府推行刺激内需的政策,预料将可率先复苏 • 亚洲:由于中国内地需求强劲、良好的财政状况、以及将经济增长动力转移至内需,区内经济将可受惠 • 中东:随着能源价格上升,经济将会好转 • 东欧:整体受惠于欧盟复苏;有些国家如匈牙利等,由于金融体系脆弱,前景欠佳;某些国家如俄罗斯等,随着能源及商品价格攀升,应可复苏 • 拉丁美洲:整体受惠于美国复苏及商品价格上升;阿根廷由于金融体系脆弱,前景欠佳
26 金融海啸后的宏观经济环境 • 新经济模式:纠正全球失衡 • 发达市场将减少开支,增加储蓄 • 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将增加开支,减少储蓄 • 亚洲将成为重要市场 • 亚洲将仍是生产基地 • 在美国与亚洲经济体系(特别是中国内地)之间重新取得平衡,是维持世界经济长远增长的重大挑战
27 长远前景的关键在于全球经济回复平衡 经常账(10亿美元) 美国 西班牙 英国 澳洲 意大利 中国 石油输出国 德国 日本 亚洲债权国 (中国及日本除外) 负债国 债权国 资料来源:(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Haver、 Barclays Capital (下)金融时报
28 新兴市场的消费市场潜力庞大
29 新兴市场的新机遇 • 日益崛起的中产阶级 • 城市化 • 零售业现代化 • 与零售商/分销商直接联系 • 建立新品牌的机会
30 拓展新兴市场的策略 • 不要在新兴市场倾销滞销产品 • 提供与成熟市场类似的优质产品,但价格较廉宜,功能特色较少 • 为产品加上品牌,凸显与众不同的形象 • 内地生产,香港管理 • 提供保用以及质量保证等售后服务,尤以电子产品及电器为然
31 新兴市场营商的挑战与风险 • 政治、经济及金融不稳 • 官僚主义、贪污与保謢主义 • 基建不足 • 零售业结构松散 • 人民的负担能力有限
32 中国内销市场不容忽视
33 中国大陆经济较不受发达国家影响,可为香港提供缓冲 发达经济体系与亞洲地區的实质增长 注:2009年及2010年为预测数字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4 尽管经济增长减慢,内需应会保持强劲 中国GDP、零售、出口及投资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35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近月回升 50以上 = 乐观 50以下 = 悲观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36 内地市场拓展要点 • 随着中央政府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主攻二三线城市或可从中受惠 • 放眼内陆省份(如四川),因为全球经济下调对这些省份的影响较轻微 • 由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出现调整,内地富裕的消费者可能减少挥霍,转而追捧中档产品 • 开发新颖时尚产品,满足新一代需求 • 考虑利用不同分销渠道,例如越来越受欢迎的专门店
37 拓展内销市场的困难 • 建立本身的销售管道或寻找合适的销售管道或代理困难 • 被拖数的风险高 • 内销税项过重/手续繁复/法规不清晰 • 国内对产权保护不足,产品容易被抄袭 • 公司本身的产品档次或价位不适合内地市场 • 欠缺内销经验,不愿冒险 • 没有相关人脉 • 来自海外公司/国内本土公司的竞争激烈
38 总结
39 金融危机下的拓展方略:迎合传统市场对基本产品的需求,同时将业务扩展至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内地
4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