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k likes | 1.54k Views
第三章 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 豆类及其制品营养价值 蔬菜、水果营养价值 畜、禽肉及鱼类营养价值 奶及奶制品营养价值 蛋及蛋制品营养价值. 食品按来源可分为三类. 畜禽肉类 脏腑类 奶类 蛋类 水产品类等. 1. 动物性食品. 粮谷类 豆类 硬果类 薯类 蔬菜水果类等. 2. 植物性食品. 3. 各类食物制品. 糖 酒 油 罐头 糕点等. 中国营养学会把我国食物分为五类. 1. 粮谷类及薯类. 2. 豆类及其制品. 3. 蔬菜水果类. 4. 动物性食物. 5.
E N D
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及意义 •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 • 豆类及其制品营养价值 • 蔬菜、水果营养价值 • 畜、禽肉及鱼类营养价值 • 奶及奶制品营养价值 • 蛋及蛋制品营养价值
食品按来源可分为三类 畜禽肉类 脏腑类 奶类 蛋类 水产品类等 1 动物性食品 粮谷类 豆类 硬果类 薯类 蔬菜水果类等 2 植物性食品 3 各类食物制品 糖 酒 油 罐头 糕点等
中国营养学会把我国食物分为五类 1 粮谷类及薯类 2 豆类及其制品 3 蔬菜水果类 4 动物性食物 5 纯热能食物
第一节营养评定/意义 第一节 食品营养价值评定及意义
一、营养评定(一)营养素种类/含量 一、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 (一)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种类+含量越接近人体营养价值越高 方法 精确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法、酶分析法 日常食物成分表初步确定
(二)食品/营养素质量 (二)食品或营养素质量 方法 动物喂养实验+人体试食临床观察与对照组比较 评价食品营养价值指标 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tion quality,INQ) 即营养素密度 (该食物所含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 与热能密度 (该食物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 之比
(三)营养素加工变化 (三)营养素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 改善感官性状、有利于消化吸收 合理 加工烹调 营养素损失或破坏 不合理
二、评定意义 二、评定食品营养价值的意义 1.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 营养素+非营养素类物质+抗营养因素主要缺陷改进意见或创制新食品的方向、解决抗营养素因素问题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2.了解加工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 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保存营养素含量提高营养价值 3.指导科学地选取食品和合理搭配营养平衡膳食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第二节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谷类
谷类包括 细粮:水稻(大米)、小麦. 粗粮/杂粮:玉米、小米、高粱、薯类(包括马铃薯、红薯、木薯等)等 特点 1)我国人群的主食(占膳食重量百分比多在50%以上),能提供热能的50-70%,Pro 55% 2)一些无机盐、B族Vit、部分膳食纤维 3)加工烹调方法对营养素含量影响大
一、结构/营养素分布 一、谷类的结构和 营养素分布 谷类种子除形态大小不一外, 其结构基本相似,均由谷皮、 胚乳、胚芽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占谷粒重量的比例为13-15%、83-87%、2-3%.
1.谷皮(bran) 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 等组成,含较高灰分和Fat 2.糊粉层(aelurone layer) 介于谷皮与胚乳之间,含较 多磷和丰富的B族Vit及无机 盐,有重要营养意义。在碾磨时易与谷皮同 时脱落而混入糠麸中.
3.胚乳(endosperm) 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大量 淀粉和一定量的Pro(在胚 乳周围较高,越向胚乳中心 越低) 4.胚芽(embryo) 位于谷粒的一端,富含Fat、 Pro、无机盐、B族Vit和Vit E,胚芽在加工时因易与胚乳分离而损失.
二、营养成分*(一)Pr(二)CHO 二、谷类的营养成分* (一)Pro Pro约7.5-15%,多 < 10% Pro质量差,LAA是赖氨酸. (二)CHO 主要为淀粉,含量约70-80%,其余为糊精、戊聚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淀粉又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
(三)Fat(四)矿物质 (三)脂类 约1-4%,大米、小麦约1-2%,玉米、小米可达4% 主要集中在糊粉层、胚芽,在加工时易损失 多为EFA,麦胚中含丰富维生素E (四)矿物质 1.5-3%,主要在谷皮、糊粉层中 主要是钙、磷,多以不溶性植酸盐形式存在 铁含量约为1.5-3mg/100g
(五)Vit (五)Vit 是膳食中B族Vit的重要来源 含Vit B1、B2、烟酸、B6、泛酸等,不含Vit C 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 谷类加工精度越高,胚芽、糊粉层损失越多,Vit损失也越多 玉米、小米中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 玉米的烟酸为结合型
第三节豆类/制品营养 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价值
一、豆类/制品 一、豆类及其制品 (一)大豆的营养价值* 1.大豆的营养成分 1)Pro 约35-40%,属优质蛋白,LAA为蛋氨酸 2)脂类 约15-20%,其中PUFA占85%,以亚油酸最多(>50%),磷脂1.64%(卵磷脂为主)、维生素E
3)CHO 约25-30%,其中 50%为可利用的淀粉、阿拉伯糖、半乳聚糖、蔗糖 50%为人体不能消化的棉籽糖、水苏糖 大豆低聚糖 4)含有较丰富的钙,硫胺素和核黄素
2.大豆中的抗营养因素** 影响食欲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 2)植酸(phytic acid) 3)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4)豆腥味 5)胀气因子 6)皂甙和异黄酮
(二)其它豆类营养 (二)其它豆类的营养价值 Pro约20%左右,Fat含量极少,CHO50-60%,其它营养素近似大豆。 非发酵 发酵 豆制品 发芽 Pro制品
第四节蔬菜/水果营养 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
一、蔬/果成分(一)CHO 一、蔬菜水果的营养成分 (一)CHO 糖、淀粉、纤维素、果胶物质 糖含量:水果>蔬菜 水果含糖种类、数量与种类、品种有关 (二)Vit 是Vit C、胡萝卜素、Vit B2、叶酸的重要来源
(三)矿物质 (三)矿物质 含丰富的无机盐,如钙、磷、铁、钾、钠、镁、铜等。是膳食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 (四)其它 Pro、Fat含量低,是低热能食品 (五)芳香物质、有机酸、色素及生物活性物质 1.赋予蔬菜、水果良好的感官性状、香味、色泽 2.促进食欲,有利于消化 3.其它生物活性物质
畜、禽肉及鱼类营养价值 鱼 畜 禽
一、畜肉营养(一)Pro 一、畜肉类的营养价值 (一)蛋白质 10-20%,主要在肌肉中,基本上是优质Pro 间质蛋白因色AA、酪AA、蛋AA含量很低,利用率低。含一些水溶性非蛋白含氮溶出物 肉汤鲜味 (二)Fat SFA含量高,少量卵磷脂、胆固醇、游离FA 胆固醇 动物内脏
(三)CHO(四)矿物质(五)Vit (三)CHO 以糖原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含量极少 屠宰后由于酶的分解 逐渐↓ (四)矿物质 0.8-1.2%。钙含量低,7.9mg/100g 铁、磷较多。铁绝大部分以血色素铁形式存在 (五)Vit B族Vit含量丰富,内脏中富含Vit A、Vit B2
二、禽肉营养 二、禽肉的营养价值 包括鸡、鸭、鹅、鸽、鹌鹑等的肌肉、内脏及制品 营养价值与畜肉相似 Fat含量低,熔点低(23-40℃),其中含20%亚油酸,易于消化吸收 Pro20%。质地较畜肉细嫩,含氮浸出物多 汤较畜肉鲜美
二、鱼类营养(一)Pro 二、鱼类的营养价值 (一)蛋白质 15-25%。营养价值与畜、禽类近似。但色AA偏低 肌纤维短,间质蛋白少 组织软、细嫩 更易消化 含氮浸出物主要是结缔组织、软骨中的胶原、粘蛋白鱼汤冷却后 凝胶(鱼冻)
(二)Fat (二)Fat 1-3%。肌肉组织中低 主要在皮下、内脏周围 主要由PUFA组成(占80%),熔点低 消化率高(95%) 含有较多的长链PUFA(尤其是海鱼)如EPA、DHA 胆固醇100mg/100g,鱼子含量高(鲳鱼子含量为1070mg/100g),虾子896mg/100g
(三)矿物质(四)Vit (三)矿物质 1-2% 钙含量>畜禽肉 海鱼含碘丰富 (四)Vit Vit B2良好来源,海鱼肝富含Vit A、D
第六节 奶/制品营养 奶及奶制品营养价值
一、奶营养(一)Pro 一、奶的营养价值 (一)蛋白质 3.0%(较人奶高约三倍) 酪蛋白79.6%、乳清蛋白11.5%、乳球蛋白3.3%,为优质Pro。 (二)Fat 3.0%,吸收率97%,油酸30%,亚油酸5.3%,亚麻酸2.1%,还有少量卵磷脂、胆固醇 (三)CHO 主要为乳糖,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降低肠道pH、促进乳酸菌生长、促进钙吸收。
(四)矿物质(五)Vit (四)矿物质 0.7-0.75%,富含钙(100mg/100g)、磷、钾,是钙的良好来源。但铁含量低 (五)Vit 含人体所需各种Vit,含量与其饲养方式有关。维生素D含量不足
二、奶制品营养(一)消毒奶(二)奶粉 二、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包括消毒鲜奶、奶粉、炼乳、酸奶、奶油、奶酪等 (一)消毒鲜奶 鲜奶 过滤 加热消毒(含超高温瞬间灭菌法,137.8 ℃,保持2′ Vit B1、Vit C有损失,其它营养素与原奶差别不大 可强化Vit D、A、B1。
(二)奶粉 1.全脂奶粉 2.脱脂奶粉 3.调制奶粉
(三)酸奶(四)炼乳 (三)酸奶 鲜奶 发酵 乳糖 乳酸、并含大量乳酸菌(有些同时或单独加入双歧杆菌)营养丰富、易消化、调整肠道菌群、防止腐败胺类产生、预防乳糖不耐症。
(四)炼乳 1.甜炼乳 不宜用于喂养婴儿 2.淡炼乳 可以用于婴儿
(五)复合奶(六)奶油 (五)复合奶 脱脂奶粉+无水奶油混合后+50%的鲜奶营养与鲜奶基本相似 (六)奶油 含Fat80-83%,含水量<16%
第五节 蛋类营养 蛋类的营养价值
1.Pro约含12.8%,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量,是理想的天然优质蛋白参考蛋白1.Pro约含12.8%,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氨基酸量,是理想的天然优质蛋白参考蛋白 2.Fat集中在蛋黄,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较高的胆固醇 3.铁、磷、钙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D、B1、B2等集中在蛋黄 4.一般加工营养素损失不大 5.生蛋清中存在抗生物素和抗胰蛋白酶,不能生吃
第三节 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一、加工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 (一)谷类加工: • 制米、制粉 • 加工精度越高,糊粉层和胚芽损失越多,营养素损失越大,以B族维生素损失最为显著。
(一)谷类的加工 Pro、Fat、无机盐、维生素多分布在谷粒的周围和胚芽内 出米(粉)率低感官口味好、糊粉层、胚芽损失多营养素损失多(尤以B族Vit明显) 出米(粉)率高产品粗糙、感官口味差、纤维素、植酸高消化率低
(二)豆类加工 • 豆类加工后的特点 • 蛋白质的消化率、利用率提高,去除部分纤维素、抗营养因子; • 豆腐乳、豆瓣酱为发酵制品,蛋白质因部分分解而易于消化吸收,且可增加某些营养素。
(三)其他类食品加工 1、畜、禽、鱼类食品: • 罐头制品、熏制品、干制品等。 • 有独特风味、易于保存; • 蛋白质影响较小,高温制作时B族维生素损失。
2、蛋类制品: 皮蛋、咸蛋、糟蛋等: 蛋白质变化不大,B组维生素遭破坏,无机盐明显增加。
3、蔬菜、水果类食品: 罐头食品、果脯、菜干、干果等。 加工过程损失较多的为维生素、无机盐,以维生素C为最。
二、烹调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一)谷类烹调 • 淘洗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 • B1可损失30-60%; • B2、尼克酸:20-25%; • 无机盐:70%。 • 损失程度与淘洗次数、浸泡时间和用水温度等有关。 • 次数+浸泡hr+用水量+温度水溶性Vit、无机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