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何謂腸病毒. 1. 特性 : 酸性環境 ( 如胃 ) 仍可存活 ,所以下達至腸而自糞便排出,易由不良衛生習慣或不清潔環境而感染 。 2. 腸病毒種類繁多,共有 67 型 包括: (a) 小兒麻痺病毒 : 3 種血清型 (b) 克沙奇病毒 : 23 種 A 型及 6 種 B 型 (c) 艾科病毒 : 31 種血清型 (d) 除上述之外的 第 68 至 71 型 ( 即後來才 被發現而命名 ) 3. 多數 腸病毒的感染是 不顯性感染 或 輕微症狀 , 似一般 病毒的症候群, 且會自然痊癒 。. 何謂腸病毒.

Download Presentation

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勤洗手預防腸病毒

  2. 何謂腸病毒 1. 特性:酸性環境(如胃)仍可存活,所以下達至腸而自糞便排出,易由不良衛生習慣或不清潔環境而感染 。 2. 腸病毒種類繁多,共有67型包括: (a)小兒麻痺病毒:3種血清型 (b)克沙奇病毒:23種A型及6種B型 (c)艾科病毒:31種血清型 (d)除上述之外的第68至71型(即後來才 被發現而命名) 3. 多數腸病毒的感染是不顯性感染或輕微症狀,似一般病毒的症候群,且會自然痊癒。

  3. 何謂腸病毒 4.某些種類的腸病毒於感染少數個案後, 病情變化十分迅速,造成嚴重併發症。 若家中幼童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 作)、持續嘔吐、持續發燒、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 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情況時,請務必立即就醫。即有極少數會發生中樞神經癱 瘓徵狀,如小兒麻痺病毒約在1/105~106小朋友才會肢體麻 痺,許多小朋友只是發燒、拉肚子而已。

  4. 腸病毒是啥東西? 。病毒世界各地均有,常於夏季、 初秋流行。 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 便、飛沫等途徑傳染。

  5.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飛沫傳染 接觸傳染 糞口傳染

  6. 腸病毒感染與症狀 • 無症狀感染:50-80% • 類似感冒症狀 • 典型症狀與併發症 • 泡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 • 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 • 心肌炎與心包膜炎 •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7. 腸病毒症狀 突然發高燒。 咽喉痛、有咳嗽、腹痛、嘔吐、腹瀉。 口腔黏膜,舌頭、牙齦和嘴唇出現小紅 點或潰瘍。 手指、手掌、膝蓋、腳掌、腳趾間及 臀部出現紅疹或水泡。

  8. 口腔黏膜出現小紅點或潰瘍

  9. 口腔黏膜出現小紅點或潰瘍

  10. 膝蓋出現紅疹或水泡 嘴巴內靠近咽喉部位的潰瘍

  11. 嘴唇出現小紅點或潰瘍 嘴巴痛吞嚥困難而流口水

  12. 手掌、出現紅疹或水泡

  13. 手口足症 臀部出現紅疹或水泡

  14. 手口足症 手掌、腳掌出現紅疹或水泡

  15. 腳掌、腳趾間出現紅疹或水泡

  16. 如何預防腸病毒? 腸病毒目前除了小兒麻痺型病毒有疫苗外,其餘類型均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所以勤於正確洗手、保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傳染的機會是預防的基本方法。

  17. 腸病毒感染之預防 • 疫苗:研發中 • 一般性預防: • 加強洗手等措施 • 個人衛生習慣 • 避免與病人接觸, 避免去人多的場所(包括游泳池) • 注意飲用水與一般環境之衛生 • 病人之注意事項: • 病人避免到公共場所 • 休息, 足夠之營養

  18. 何時要洗手?

  19. 任何時候都需要,特別是: 一天最好能洗手十次以上 吃飯前 上廁所後 腸病毒透過黏膜容易繁殖與傳染 挖鼻子或流鼻涕 打噴嚏後

  20. 洗手五步驟

  21. 1.溼: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2. 2.搓:抹上肥皂,搓洗雙手至少20秒

  23. 手指與指甲也需洗淨

  24. 3.沖:用水把肥皂泡沫沖洗乾淨

  25. 4.捧: 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並關好

  26. 5.擦:用擦手紙、乾淨的毛巾或手帕將手擦乾淨5.擦:用擦手紙、乾淨的毛巾或手帕將手擦乾淨

  27. 洗手注意事項 使用洗手乳,在沖洗過程中,雙手保持向下的姿勢沖洗乾淨。 避免水逆流回流到尚未清洗的手肘部位。  使用擦手紙(衛生紙)或烘手機將手弄乾。病毒在乾燥的環境下,較難生存 指甲要剪短指甲縫隨時保持清潔的地方。 洗完手後,不可再去摸鼻子、摸嘴巴。

  28. 預防腸病毒最佳方法

  29. 健康三要素 均衡營養 適度運動 充分休息

  30. 感染兒童應該注意什麼? • 小心處理病童糞便或接觸到病童口鼻分泌物後,一定要洗手。 • 感染腸病毒之幼(學)童應留在家中,最好由父母照顧,以便隨時觀察病情,應避免去托兒所、幼稚園或學校,並依醫師指示接受治療,直到病癒為止。 • 盡量讓病童隔離,避免與家中的其他孩童有親密的接觸,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 因為會有進食困難,故可以使用較冰冷的食物或流質,來補充水分及營養,如:布丁、養樂多、果汁、豆花等。 • 成人也有被感染的機會,尤其是免疫力低的成人或孕婦,應避免與病童接觸。

  31. 謝謝小朋友的聆聽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喔~掰掰謝謝小朋友的聆聽大家都要健健康康的喔~掰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