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61 Views
降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烂根”率. --- 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江山国际花园四期 1#~13# 楼,全为现浇框剪结构,江山国际花园四期 1#~9# 为住宅楼, 10#~13# 为商铺、住宅、人防,总建筑面积 5.4 万 m2 。 该工程由宿迁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筹建,江苏省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二、小组简介. 三、活动计划表. 计划. 实施. 公司目标:江山国际花园四期项目部创“扬子杯” 为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决定开展 QC 小组质量活动,将剪力墙烂根率降低至 6% 以下。.
E N D
降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烂根”率 ---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 本工程为江山国际花园四期1#~13#楼,全为现浇框剪结构,江山国际花园四期1#~9#为住宅楼,10#~13#为商铺、住宅、人防,总建筑面积5.4万 m2。该工程由宿迁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筹建,江苏省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三、活动计划表 计划 实施
公司目标:江山国际花园四期项目部创“扬子杯”公司目标:江山国际花园四期项目部创“扬子杯” 为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决定开展QC小组质量活动,将剪力墙烂根率降低至6%以下。 公司要求 剪力墙的“烂根”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用户切身利益。 对技术人员是一次素质考验,对整个公司技工水平的提高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工程要求 选择课题 剪力墙“非烂根率”目标值的确定应达到94%以上 四、P阶段 第一步:选题理由
第二步:现状调查 【现状】: 我们于2010年2月21日至3月21日对江山国际花园四期1#~5#剪力墙进行全数的检查,其中烂根剪力墙10匹,占总数的15%。并对所有烂根的剪力墙产生烂根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统计如下:
【排列图】: N=50(点) 累计 图名:剪力墙烂根率排列图 由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墙根地面平整度差和灌浆不均匀是影响剪力墙“烂根”的主要问题。
第三步:攻关目标及目标值 1、目标:提高剪力墙“非烂根率”,在施工工艺上攻关,探索一套降低“烂根率”,提高剪力墙混凝土 成型质量的操作方法。 2、目标值: 当前烂根率为15%,不能满足观感要求。 本次课题达到的目标:剪力墙烂根率减少至6%。见如下柱状图 目标6% 【剪力墙烂根率目标值】
第四步:可行性分析 针对现状调查分析:“墙根地面平整度差”和“灌浆不均匀”造成烂根发生频率达到74%, 占烂根率的15%*74%=11.1%,其他因素造成烂根率为 15%*26%=3.9%。即将 前两个主要因素的累计发生频率降低85%,即可满足目标要求: 目标值计算:15%*(74%-74%*85%)+3.9%=5.57%<6%
第五步:原因分析 经QC小组现场实测,反复分析评论,找出影响剪力墙烂根的因素,并绘制了因果层次图(如下图)。 人 机械 无 旁 站 监 督▼ 未定期 校 正▼ 奖惩力度不够▼ 设备保养差 责任心不强 质量意识差 剪力墙烂根 模板根部不平整 技 能 不 熟 悉 堵 缝 砂 浆 失 效 地 面 平 整 度差 场地狭窄 未 弹 线 裁 锯▼ 技术交底不清▼ 收 面 方 法 不 正 确▼ 光 线 较 差 材料 高 度 不 足▼ 环境 标 高 不 准▼ 照明不足▼
要因确认 现浇剪力墙施工质量要因确定表
第六步:制定对策 经过QC小组人员对末端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最后确认并得出了现浇砼“烂根”的5个主要因素,制定 相应对策如下表: 对策表
五、D阶段 为保证既定目标实现,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我们针对要因实施了对策。 实施一: 为了剪力墙根部混凝土成型质量,按照对策表中提到的主要原因,组织施工管理人员7人, 有关作业人员8人,共15人进行28小时的施工操作技能培训及技术交底。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使整个公司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剪力墙“烂根率”大大降低。见培训情况: 表六 培训效果表 结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通过培训学习,15人经全面考核合格,合格率达100%。
实施二: 施工过程中要求质检人员对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督,规范现场操作工人 施工做法。在混凝土浇筑收面的时候,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楼板收面平整度达到要求。特别是剪力墙插筋根部的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 误差不得超过2mm。 结论:收平作业完成后,对剪力墙插筋根部平整度逐一检查,合格率达100%。 实施三: 对混凝土浇筑时板面标高抄测及标高点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进,确保标高点的密度和精度。 1、板面标高抄测点位布局: 抄测点位间距不大于2m,对异形墙转角处必须抄测,且抄测点位应对称布置, 红漆作出标记,便于拉线找平。 2、板面标高抄测高度控制: a)、首先,剪力墙插筋采用3道定位箍绑扎牢固,增加插筋刚度 b)、将标高抄测高度由原来的500线改为100线,防止了因拉线过 紧将插筋拉弯,拉线过松导致小线下挠的问题。同时方便混凝土 收面作业人员对楼面平整度的控制。 c)、标高抄测必须专人进行。抄测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校正,确保仪器精度。 抄测过程中立尺要竖直,指挥信号准确,画点要准确。 抄测工作完成后要闭合原始水准点,防止抄测过程中仪器发生变动。 结论:通过方法改进,楼面标高准确率大大提高,整个板面标高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剪力墙根部标高合格率达到100%。
实施四: 楼面砼收平进行样板带路,严格按样板进行施工。 对楼面砼找平时以+100标高挂小线为依据,小线必须绷紧拉直,挂线点不宜超过2m。 然后从墙体根部向外找平,找平时注意墙体插筋内部也必须找平压实,确保墙体根部平整度在±2mm以内。 结论:通过作业人员对关键部位的细致施工,使剪力墙根部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合格率达到100%。
实施五: 对墙模板根部灌浆方式进行改进,杜绝因工人不变操作带来的质量缺陷。 采用套模灌浆,墙体模板根部砂浆容易捣灌密实;且不会因墙体混凝土 在浇筑过程中因振捣应力而使灌缝砂浆失效。 结论:通过方法改进,剪力墙根部模板封堵严密性达到100%。
六、C阶段 效果一:质量 通过开展PDCH循环,找出影响剪力墙烂根的因素,然后制定对策,通过实施,各项预定目标于2010年3月均已实现。 统计结果见下表: 与活动前及预期目标对比如下: 6%
效果二:技术 通过开展PDCA循环,小组成员熟练掌握了该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并积累了较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今后改善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又一技术支持。 公司领导多次组织其它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到本项目部观摩学习,此项技术得到推广。 效果三:经济效益 本次QC活动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材料浪费,与以往措施比较, 为项目部节约成本叁万伍千余元。 本次活动经济效益分析: 从以上两个表格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本次QC活动后,防止烂根措施费用由以前每层支出520元 变成了收入144.8元,直接经济效益每层664.8元。
效果四: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QC活动,剪力墙烂根率控制在最初确定的目标值之内。 因领导重视、措施得当,效果显著。使混凝土结构的观感质量得到了 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得到了监理、业主部门的好评。
七、A阶段 1、活动体会 根据PDCA循环的C阶段检查,QC小组召开了活动总结会议, 认为通过活动,防止剪力墙烂根施工工艺,基本上实现了将“烂根率”控制在 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但后续钢施工中,还需要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 严格按既定的照操作程序和操作工艺方法进行施工,确保剪力墙“烂根率”巩固在目标值内。 2、巩固措施 为巩固活动成果,推进公司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将这一新技术应用到 其它项目中。为此我们采取以下行之有效巩固措施: (1)建立操作工人的岗前培训制度: (2)通过“一帮一”活动,推广和普及这一成果,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 3、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为争创“扬子杯”工程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增进了项目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使项目部 施工人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 我们将继续运用QC小组活动,不断探讨,不断挖掘,取得更多的QC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