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降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烂根”率

降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烂根”率. --- 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江山国际花园四期 1#~13# 楼,全为现浇框剪结构,江山国际花园四期 1#~9# 为住宅楼, 10#~13# 为商铺、住宅、人防,总建筑面积 5.4 万 m2 。 该工程由宿迁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筹建,江苏省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二、小组简介. 三、活动计划表. 计划. 实施. 公司目标:江山国际花园四期项目部创“扬子杯” 为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决定开展 QC 小组质量活动,将剪力墙烂根率降低至 6% 以下。.

varick
Download Presentation

降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烂根”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降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烂根”率 ---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 一、工程概况 • 本工程为江山国际花园四期1#~13#楼,全为现浇框剪结构,江山国际花园四期1#~9#为住宅楼,10#~13#为商铺、住宅、人防,总建筑面积5.4万 m2。该工程由宿迁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筹建,江苏省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江苏建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3. 二、小组简介

  4. 三、活动计划表 计划 实施

  5. 公司目标:江山国际花园四期项目部创“扬子杯”公司目标:江山国际花园四期项目部创“扬子杯” 为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决定开展QC小组质量活动,将剪力墙烂根率降低至6%以下。 公司要求 剪力墙的“烂根”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用户切身利益。 对技术人员是一次素质考验,对整个公司技工水平的提高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工程要求 选择课题 剪力墙“非烂根率”目标值的确定应达到94%以上 四、P阶段 第一步:选题理由

  6. 第二步:现状调查 【现状】: 我们于2010年2月21日至3月21日对江山国际花园四期1#~5#剪力墙进行全数的检查,其中烂根剪力墙10匹,占总数的15%。并对所有烂根的剪力墙产生烂根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调查,并统计如下:

  7. 【排列图】: N=50(点) 累计 图名:剪力墙烂根率排列图 由以上排列图可以看出,墙根地面平整度差和灌浆不均匀是影响剪力墙“烂根”的主要问题。

  8. 第三步:攻关目标及目标值 1、目标:提高剪力墙“非烂根率”,在施工工艺上攻关,探索一套降低“烂根率”,提高剪力墙混凝土 成型质量的操作方法。 2、目标值: 当前烂根率为15%,不能满足观感要求。 本次课题达到的目标:剪力墙烂根率减少至6%。见如下柱状图 目标6% 【剪力墙烂根率目标值】

  9. 第四步:可行性分析 针对现状调查分析:“墙根地面平整度差”和“灌浆不均匀”造成烂根发生频率达到74%, 占烂根率的15%*74%=11.1%,其他因素造成烂根率为 15%*26%=3.9%。即将 前两个主要因素的累计发生频率降低85%,即可满足目标要求: 目标值计算:15%*(74%-74%*85%)+3.9%=5.57%<6%

  10. 第五步:原因分析 经QC小组现场实测,反复分析评论,找出影响剪力墙烂根的因素,并绘制了因果层次图(如下图)。 人 机械 无 旁 站 监 督▼ 未定期 校 正▼ 奖惩力度不够▼ 设备保养差 责任心不强 质量意识差 剪力墙烂根 模板根部不平整 技 能 不 熟 悉 堵 缝 砂 浆 失 效 地 面 平 整 度差 场地狭窄 未 弹 线 裁 锯▼ 技术交底不清▼ 收 面 方 法 不 正 确▼ 光 线 较 差 材料 高 度 不 足▼ 环境 标 高 不 准▼ 照明不足▼

  11. 要因确认 现浇剪力墙施工质量要因确定表

  12. 第六步:制定对策 经过QC小组人员对末端因素进行分析,论证,最后确认并得出了现浇砼“烂根”的5个主要因素,制定 相应对策如下表: 对策表

  13. 五、D阶段 为保证既定目标实现,在施工操作过程中,我们针对要因实施了对策。 实施一: 为了剪力墙根部混凝土成型质量,按照对策表中提到的主要原因,组织施工管理人员7人, 有关作业人员8人,共15人进行28小时的施工操作技能培训及技术交底。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使整个公司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剪力墙“烂根率”大大降低。见培训情况: 表六 培训效果表 结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通过培训学习,15人经全面考核合格,合格率达100%。

  14. 实施二: 施工过程中要求质检人员对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督,规范现场操作工人 施工做法。在混凝土浇筑收面的时候,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楼板收面平整度达到要求。特别是剪力墙插筋根部的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 误差不得超过2mm。 结论:收平作业完成后,对剪力墙插筋根部平整度逐一检查,合格率达100%。 实施三: 对混凝土浇筑时板面标高抄测及标高点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进,确保标高点的密度和精度。 1、板面标高抄测点位布局: 抄测点位间距不大于2m,对异形墙转角处必须抄测,且抄测点位应对称布置, 红漆作出标记,便于拉线找平。 2、板面标高抄测高度控制: a)、首先,剪力墙插筋采用3道定位箍绑扎牢固,增加插筋刚度 b)、将标高抄测高度由原来的500线改为100线,防止了因拉线过 紧将插筋拉弯,拉线过松导致小线下挠的问题。同时方便混凝土 收面作业人员对楼面平整度的控制。 c)、标高抄测必须专人进行。抄测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校正,确保仪器精度。 抄测过程中立尺要竖直,指挥信号准确,画点要准确。 抄测工作完成后要闭合原始水准点,防止抄测过程中仪器发生变动。 结论:通过方法改进,楼面标高准确率大大提高,整个板面标高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剪力墙根部标高合格率达到100%。

  15. 实施四: 楼面砼收平进行样板带路,严格按样板进行施工。 对楼面砼找平时以+100标高挂小线为依据,小线必须绷紧拉直,挂线点不宜超过2m。 然后从墙体根部向外找平,找平时注意墙体插筋内部也必须找平压实,确保墙体根部平整度在±2mm以内。 结论:通过作业人员对关键部位的细致施工,使剪力墙根部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合格率达到100%。

  16. 实施五: 对墙模板根部灌浆方式进行改进,杜绝因工人不变操作带来的质量缺陷。 采用套模灌浆,墙体模板根部砂浆容易捣灌密实;且不会因墙体混凝土 在浇筑过程中因振捣应力而使灌缝砂浆失效。 结论:通过方法改进,剪力墙根部模板封堵严密性达到100%。

  17. 六、C阶段 效果一:质量 通过开展PDCH循环,找出影响剪力墙烂根的因素,然后制定对策,通过实施,各项预定目标于2010年3月均已实现。 统计结果见下表: 与活动前及预期目标对比如下: 6%

  18. 效果二:技术 通过开展PDCA循环,小组成员熟练掌握了该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并积累了较丰富的施工经验,为今后改善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又一技术支持。 公司领导多次组织其它项目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到本项目部观摩学习,此项技术得到推广。 效果三:经济效益 本次QC活动不仅提高了工程质量,还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材料浪费,与以往措施比较, 为项目部节约成本叁万伍千余元。 本次活动经济效益分析: 从以上两个表格分析可以看出:通过本次QC活动后,防止烂根措施费用由以前每层支出520元 变成了收入144.8元,直接经济效益每层664.8元。

  19. 效果四:社会效益 通过本次QC活动,剪力墙烂根率控制在最初确定的目标值之内。 因领导重视、措施得当,效果显著。使混凝土结构的观感质量得到了 大幅度提高。 同时也得到了监理、业主部门的好评。

  20. 七、A阶段 1、活动体会 根据PDCA循环的C阶段检查,QC小组召开了活动总结会议, 认为通过活动,防止剪力墙烂根施工工艺,基本上实现了将“烂根率”控制在 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但后续钢施工中,还需要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 严格按既定的照操作程序和操作工艺方法进行施工,确保剪力墙“烂根率”巩固在目标值内。 2、巩固措施 为巩固活动成果,推进公司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将这一新技术应用到 其它项目中。为此我们采取以下行之有效巩固措施: (1)建立操作工人的岗前培训制度: (2)通过“一帮一”活动,推广和普及这一成果,并在实践中持续改进。 3、总结回顾及今后打算   通过本次QC活动,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为争创“扬子杯”工程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增进了项目部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使项目部 施工人员在技术和管理上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 我们将继续运用QC小组活动,不断探讨,不断挖掘,取得更多的QC成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