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抗生素在各领域内应用 : 除医学外涉及农、林、牧、副(禽类)、渔均在应用抗生素,有些是治疗但绝大部分是预防。如防止细菌、病毒、和昆虫的繁殖,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直接影响经济的收获。少量有限的应用是有益的,但大量广泛的用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如 BMJ 报道鲑鱼池塘内一英亩放 50-60kg ,可造成长期危害。另外我国出口的蟹等因抗生素超标而被退回。 此外在人体内进食含抗生素的肉(鸡鸭鱼肉)进入畅内释放抗生素使肠腔内的细菌,不断因抗生素的刺激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用药无效。. 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

var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

  2. 抗生素在各领域内应用: 除医学外涉及农、林、牧、副(禽类)、渔均在应用抗生素,有些是治疗但绝大部分是预防。如防止细菌、病毒、和昆虫的繁殖,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直接影响经济的收获。少量有限的应用是有益的,但大量广泛的用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如BMJ报道鲑鱼池塘内一英亩放50-60kg,可造成长期危害。另外我国出口的蟹等因抗生素超标而被退回。 此外在人体内进食含抗生素的肉(鸡鸭鱼肉)进入畅内释放抗生素使肠腔内的细菌,不断因抗生素的刺激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用药无效。

  3. 目前抗生素应用状况: 应用范围 应用类型 有疑问的应用 人类用(50%) 医院20% 20%-50%不需要 社区80% )

  4. 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1、耐药性-耐药基因的传播 2、实验失败 用市售鸡蛋不能获培养结果 3、经济损失 大量产品退回消毁 4、归罪于医师 病人花了高昂医疗费用未能挽救生命,表现在G(-)、G(+)、结核杆菌耐药 5、真菌感染迅速增加 临床诊治难度大 6、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5. 细菌耐药机制: 1、降低细菌胞膜的通透性或改变porin 通道 2、产霉使抗生素灭活--产内酰胺酶、AG灭活 酶等 3、变抗生素的靶位--PBP、DNA旋转酶、RNA 多聚酶 4、使抗生素泵出增加--细胞膜上的改变

  6. 严重感染患者的抗生素选用 • 对非发酵菌,如绿脓等,先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以使细胞膜及其通透性发生改变,抗生素进入细菌菌体内减少,泵出增加,这种现象可以影响其他抗生素的使用,也产生耐药。 • 头孢三代的使用可以诱导ESBL的产生,而头孢四代相对少些。 • 伊米培南和美罗培南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诱发真菌感染。 • 应用抗生素以前,必须要有痰、分泌物、血等送检做培养,以便日后更改抗生素。

  7. 严重感染患者的抗生素选用 • 必须Appropriate 和Adequate • Appropriate 合适的抗生素 是指所分离的细菌对该抗生素敏感的。 • Adequate 是指不仅敏感而且剂量要足够例如: • 伊米培南 1g q8h, 0.5q6h IV 美洛培南 1g q6-8h IV • 环丙沙星 400mg q8h 左氧氟沙星 750mg QD • 万古 15mg/kg q12h 利乃唑酮 600mg q12h • 头胞他定 2g q8h 头胞吡肟 2g q8-12h • 阿米卡星 20mg/kg/d

  8.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1.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3. 损伤细胞浆膜影响通透性 • 如B内酰胺类、万古、 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和制 • 杆菌肽 霉菌素 • 5.阻断RNA 2..阻断核糖体蛋白合成 • DNA的合成 4.影响叶酸代谢 如氨基糖苷类、四环 • 喹诺酮类、利福平 如磺胺类、异菸肼、 素、红和氯霉素 • 阿糖腺苷、新生霉素、甲硝唑 乙胺丁醇

  9. 青霉素 CH3 RCONH CH3 • 内酰胺类 RCONH CH3 CH3 CO2 CO2 O O 头孢菌素 BL RCONH S S RCONH CH2R O CH2R O CO2 CO2

  10. 影响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因素 • 1.抗生素的浓度 • 2.抗生素透过细胞膜的能力 • 3.对酶作用的抵抗力 • 4.对靶酶的亲和力

  11. 肽糖层 B内酰胺酶 细胞浆膜层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革蓝阳性菌的结构

  12. 革兰阴性菌的结构 Porin通道 细胞壁 b内酰胺酶 肽糖层 细胞膜层 青霉素结合蛋白

  13.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法 • A.头孢唑啉 B.头孢唑啉 C.头孢唑啉 • 2g IV小壶入 2g+5%葡糖液100ml IV 1h 2g+5%葡糖液500ml iv滴 • 浓 • 度 • 时 间 • 间隔时间: Tid 9-3-9 • Q8h 9-5-1 • Q12h 9-9 (对半衰期长的)

  14. 预防给药: • 手术前一小时,值麻醉诱导时给头孢唑啉1-2g, • 必要时术中或术后再加1g,预防给药要和治疗 • 用药有区别,预防可只给一次药,而治疗用药 • 需连续给药,按Q8h或Q6H

  15. 一.各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 1. 青霉素类 2. 头孢菌素类 3. 头霉素 4. b内酰胺酶抑制剂 5. 其他

  16. 1. 青霉素类 • 口服: 青霉素VK, 羟胺苄青霉素 • 注射: 青霉素G: 剂量160-960万U/日,个别脑膜炎用量可>1000万U/日,要分次给,每次<500万U,主要用于G(+)菌. • 新青II: (苯甲异恶唑青霉素)剂量4-8g/日 • 氨苄青霉素: 剂量4-12g/日 • 氧哌嗪青霉素: 剂量4-8g/日,已替代了羧苄和磺苄青霉 素,对G(-)杆菌,绿脓杆菌和厌氧菌有效,但对产酶金葡菌无效.

  17. 2. 头孢菌素类 • 口服: 头孢菌素羟胺苄(cefadroxil) 头孢胺苄(cefalexin) 头孢拉丁(cephradine) 头孢克洛(cefaclor), 希刻劳 头孢呋辛酯(cefuroxime axetil) 头孢丙烯(cefprozil) 头孢克肟(cefixime) 头孢布烯(ceftibuten)

  18. 注射剂 • 第一代头孢菌素: 主要针对G(+)球菌 • 头孢唑啉(cefazolin) • 头孢拉丁(cephradine) • 第二代头孢菌素: 对G(+)球菌和G(-)杆菌均有效,但 •   对G(-)杆菌不如第三代头孢菌素 • 头孢孟多(cefamandol) • 头孢呋辛(cefuroxime) • 头孢噻乙胺唑(cefotiam)

  19. 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针对G(-)杆菌 •     头孢哌酮 (cefoperazone)主要由胆道排泄(80%) •     头孢噻肟 (cefotaxime)代谢产物对G(+)菌有效 •     头孢唑肟 (ceftizoxime)对G(-)杆菌杀菌作用强 •     头孢曲松 (ceftriaxone)半衰期长达8小时 •     头孢他定 (ceftazidime)对绿脓杆菌效果明显 • 头孢地嗪 (cefodizime)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 头孢甲肟 (cefmenoxime)蛋白结合力高(77- 85%),主要由肾排泄 • 头孢匹胺(cefpiramide)对绿脓杆菌作用同头孢 哌酮,半衰期为4-5h,24h尿中排出22.5%,粪中 排出0-36.9%

  20. 第四代头孢菌素: • 头孢吡肟(Cefepime)对多种B内酰酶稳定,抗菌活性较第三代头孢菌素强,t1/2为1.2-1.7h,80-92%由肾排出,蛋白结合力为5-10%. • 头孢匹罗(cefpirome)与三代头孢菌素比抗菌谱广,对G(+)球菌作用强,对某些染色体介导的B内酰胺酶较稳定,t1/2为2h,80-90%由肾排出, • 头孢克丁(cefclidin)对绿脓杆菌较头孢他定强4-16 倍,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较三代强,对各种B内酰 胺酶高度稳定.

  21. 3)头霉素 • 是由头霉素(Cephamycin C)经半合成而得的一类抗生素,其结构上和头孢菌素有区别。 • 1.头孢西丁(cefoxotin) • 2.头孢美唑(Cefmetazon) • 3.头孢米诺(Cefminoxine) • 4.头孢拉他(Moxilactam) 相当于二代头孢 相当于三代头孢

  22. 4)b内酰胺酶抑制剂 • 舒巴坦(sulbactam): • 优立新(unasyn):是氨苄青霉素和舒巴坦的合剂,比例为2:1 ,750mg的 • 优立新含氨苄500mg和舒巴坦250mg • 舒普深(sulperazon):头孢哌酮0.5g和舒巴坦0.5g以1:1 的合剂 • 棒酸 (clavulanic acid): • 安灭菌(augmentin):是羟氨苄青霉素 250mg和棒酸 125mg 2:1 的合剂 • 力百汀注射剂0.6g 是阿莫西林 0.5g加棒酸0.1g 的合剂 • 特美汀(timentin):是替卡西林(ticarcillin) 3g和棒酸 0.1-0.2g 的合剂 • 他唑巴坦(tazobactam): • 他唑新(tazocin) 是他唑巴坦和哌拉西林以1:8 合剂

  23. 5)其他b内酰胺类 • 1.伊米培南(Imipenem)又名泰能,要和cilastatin以1:1组成,减少对肾毒性,对G(+)菌、肠杆菌科、绿脓杆菌、厌氧菌均有较强的作用,用量1-1.5g/d. • 2.美洛培南(Meropenem)作用基本同泰能,对肾脱氢肽酶稳定,不良反应少。不需加西司他丁。剂量0.5-1g/d • 3.帕尼培南(Panipenem)和倍他米隆(betamipron)以1:1配制的合剂,对G+、G-、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 4.氨曲南(aztreonam)对肠杆菌科和绿脓杆菌作用强。

  24. 二.喹诺酮类 • 第一代:萘丁酸、吡哌酸.主要用于泌感。 • 第二代: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用于肠道感染。 • 第三代:司巴沙星、托氟沙星、加替沙星、格 帕沙星. 对肺炎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活性增大。 • 第四代:曲伐沙星、莫西沙星、克林沙星Du68090 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具强的活性大

  25. 喹诺酮类的适应证 1.最适合用于肠道感染:如伤寒、痢疾、 霍乱。 2.对布氏杆菌、军团菌、结核杆菌也有效 3.对绿脓杆菌感染有效 一、二代对革兰阳性球菌无效,对厌氧菌、奴卡菌无效,对MRSA不如万古霉素 三、四代对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有效

  26. 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 1.皮疹 2.胃肠道不适 3.欣快感和失眠 4.淤胆性肝炎 5.与茶碱有相互竟争排泄 6.交叉耐药性 7.影响小儿软骨发育,孕妇慎用。

  27. 三.大环内酯类 • 老的大环内酯类 新的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 罗红霉素 麦迪霉素 甲红霉素 螺旋霉素 阿奇霉素 白霉素 地红霉素 交沙霉素

  28. 新大环内酯类的优点 • 1.半衰期长 • 2.胃肠道反应少 • 3.对肝功能影响小

  29. 四.磺胺类 • 复方磺胺嘧啶甲唑(SMZ+TMP) • 磺胺嘧啶(SD) • 五.四环素 • 四环素 • 土霉素 • 多西环素

  30. 六.氯霉素 • 氯霉素 • 七.氨基糖甙类 • 链霉素 丁胺卡那 • 庆大 妥布霉素 • 卡那 萘替米星

  31. 八.多肽类 •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 九.抗结核药 • 异菸肼、异菸腙 • 乙胺丁醇 • 利福平、利福定、利福布丁、利福喷丁 • 吡嗪酰胺 • 卫非宁(异菸肼0.15+利福平0.3) • 卫非特(异菸肼0。05+利福平0。12+吡嗪酰胺0。3)

  32. 十、抗厌氧菌药 • 甲硝唑及替硝唑 • 十一、磷霉素 • 国内于1972年试制成功,1980年用于临床。本品具广谱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菌属及沙雷菌属等有较高抗菌活性。对绿脓、变形、产气、肺炎杆菌和部分厌氧菌也有一定活性,但较B内酰胺类稍差,体内的抗菌活性较体外强,由于结构的特点,与其他抗生素不产生交叉耐药性。本品口服30-40%由胃肠道吸收,半衰期1.5-2h,不良反应少。

  33. 十二.抗真菌药 • 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 • 三唑类:酮康唑、咪康唑、氟康唑 • 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 卡泊芬净 Cancidas或Carspofungin • 制霉菌素 • 5氟胞嘧啶

  34. 十三.抗病毒药 • 无环鸟苷 丙氧鸟苷 • 拉米夫定、阿糖腺苷、干扰素 • 抗艾滋病药 : • 1,NRTI-AZT、ddI、 ddc、 3TC、 d4T 、 • ABC • 2,NNRTI-Nevirapine、 Delavirdine • Efavirenza • 3,PI-IDV 、RIV 、SQT、 NVP

  35.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1.皮疹 • 2.血象的变化 • 3.肝功能损伤 • 4.肾功能损伤 • 5.药物热 • 6.软骨发育受影响 • 7.过敏性休克

  36. 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的延长可以延长MIC>16mg/L的AUC%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的延长可以延长MIC>16mg/L的AUC% 输入时间 剂量 500mg 1g 2g 0.5hr 75.5% 82.5% 89.4% 1hr 76% 85.1% 91.2% 2hr 82.6% 89.1% 94.4% 3hr 87.9% 93.4% 96.7%

  37. 用降阶梯疗法(De Escalation) 主要特点: 1、早期对病原菌清楚的,直接选针对的抗生素,不需用降阶梯疗法。 2、早期对病原菌不清楚的,结合本单位的常见菌选择一个广谱足量的抗生素,一旦培养阳性再进行修正。 3、用广谱抗生素后2-3天,从症状、体征、化验及X光的结果可以进行调整。 4、一般给药7天,对于绿脓杆菌等感染或败血症,可以延长至10-14天。 5、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人可以使用抗生素的联合治疗。要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38. 控制抗生素滥用的方法 1、明确诊断,找到病原菌再使用 2、开放应用,只要存在感染就可使用 3、降阶梯治疗 上述方法中,方法1和方法2均不正确,应该采取方法3降阶梯治疗,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防止耐药性产生,不会引起恶性循环,但必须及时调整和停用抗生素。抗生素数量不宜超过3-4个。

  39. 病例讨论一: 患者 女性 51岁因反复中上腹痛6年,来我院门诊,经纤维胃镜检查和活检诊断为低分化胃腺癌,于1993年3月8日行胃大部分切除,乃用菌必治 1g q12h,共用10天体温上升达40 C°,经会诊考虑为药物热,于93年3月24日停菌必治,停药二天后体温正常而出院。 菌必治 菌必治 ↑ ↓

  40. 病例讨论二: 患者女性,63岁,因发热6天,排尿不畅3天,于92年7月25日住院。入院体检:T:38℃,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尿中大量WBC,诊断泌感。住院后开始用氧哌嗪青霉6g/天,用药9天体温不见下降,最高达40.5℃,尿镜检正常,血培养(-),G-CSF(-),经会诊考虑药物热,乃停用氧哌嗪青霉素,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后出院。 氧哌嗪青霉素 氧哌嗪青霉素 ↑ ↓

  41.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