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下一代传送网技术与应用发展

下一代传送网技术与应用发展. 张海懿 zhanghaiyi@mail.ritt.com.cn 传送与接入研究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原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目录. 光传送网技术和应用的现状 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光传送网的技术和产业重点. 我国电信网传输技术的发展. 1979 年我国自己研制 PCM30 路数字通信系统在北京完成现场实验 1983 年我国自己研制的 8Mb/s 数字通信系统在武汉完成现场实验 1993 年在上海-无锡之间建成了 565Mb/s 光纤传输系统 1994 年开始在干线引入 SDH 光传输系统

vard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下一代传送网技术与应用发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下一代传送网技术与应用发展 张海懿 zhanghaiyi@mail.ritt.com.cn 传送与接入研究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 (原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2. 目录 • 光传送网技术和应用的现状 • 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 光传送网的技术和产业重点

  3. 我国电信网传输技术的发展 • 1979年我国自己研制PCM30路数字通信系统在北京完成现场实验 • 1983年我国自己研制的8Mb/s数字通信系统在武汉完成现场实验 • 1993年在上海-无锡之间建成了565Mb/s光纤传输系统 • 1994年开始在干线引入SDH光传输系统 • 1998年在干线引入WDM技术 • 到目前为止,SDH/MSTP和WDM技术成为传送网(省际、省内和城域)的主流技术 • ASON技术已经在传送网的各个层面开始应用

  4. 应用现状 • 省际骨干传送网大多采用基于10Gb/s的DWDM系统,最高设计容量达到80×10Gb/s,西部地区采用基于2.5Gb/s的DWDM系统 • 省际骨干网的DWDM系统的无电中继传输距离大多在1000公里以内 • 中间站点大都采用背靠背方式上下波长,部分采用固定OADM在中间站点上下波长 • 超长距WDM系统应用很少,在西部和沿海地区有部分超长跨段应用 • 城域WDM系统有一定应用,主要解决光纤紧缺、多业务透明传输和保护问题

  5. 应用现状 • MSTP已经成为城域传送网的主流组网技术,在城域核心、汇聚和接入层得到广泛应用 • 主要应用的是透传(城域核心层)和二层交换(城域汇聚层)功能,内嵌RPR和内嵌MPLS功能有一定应用 • ASON技术在省二干和部分城域传送网核心层有应用,支持网状网结构,目前采用基于SDH传送平面的ASON设备 • ASON技术在省际骨干传送网建设了实验网(中国电信)

  6. WDM技术现状 • DWDM技术仍是骨干网的基础传送平台 • 160×10Gb/s的DWDM系统已经正式商用 • 国外制造商的基于40Gb/sWDM系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商用化进程慢。国内制造商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在传输距离等性能方面尚待提高 • 采用宽带喇曼放大技术、多种编码技术和超强FEC编码等多种技术组合来实现超长距离传输 • ROADM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热点 • 部分系统支持OTN接口

  7. WDM技术发展的几个趋势 • 高速率:单通路速率从2.5Gb/s向40Gb/s逐步演进 • 大容量:通路数增加迅速 • 长距离:长距离、亚超长距离、超长距离 • 接口种类多:通过OTN支持多业务传送,增强了OAM机制 • 智能性增强:ROADM和OXC等增强组网能力,增加控制平面增强灵活配置和保护恢复能力

  8. 多业务传送技术现状 • SDH技术已经成熟稳定,大都在向基于SDH的MSTP转化,实现多业务的接入和传送 • 基于SDH的MSTP发展迅速,功能增强,除以太网透传和二层交换功能之外,还能够支持内嵌RPR和内嵌MPLS功能 • 出现了一些增加控制平面智能功能的MSTP • RPR等多业务传送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在电信网络中应用较少 • 其他多种多业务传送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和进展当中

  9. ASON技术现状 • 传送平面 • 传送平面可基于WDM或SDH设备构建,目前应用重点是基于SDH的ASON设备; • 交叉矩阵从160G到Tbit不等,主要是320G和640G,处理的颗粒为VC-4-nC/V。 • 支持的接口为STM-1~STM-64和GE接口,部分支持G.709,但核心交叉还是基于SDH的VC,只是增加了OTN 封装。 • 控制平面 • 目前可以实现其基本功能,包括三种连接PC、SPC和SC的建立、删除、查询和修改功能,支持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功能,支持约束路由的技术,能够实现网络资源的自动发现。 • I-NNI属于厂家内部接口,可以采用私有方式实现,相对成熟。 • 大部分厂家实现了通过UNI接口的连接建立、拆除与维护功能,但是UNI接口性能不完善。 • E-NNI的标准化和多厂家的互操作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管理平面 • ITU-T对于ASON管理平面的规范还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 对于传送资源的管理比较成熟,对控制平面资源的部分管理尚不完善。 • 保护恢复 • 目前对于ASON保护恢复仍无规范,导致各厂家的保护恢复方式多种多样; • 目前保护机制比较成熟,恢复机制存在较大差异; • 基于控制平面的恢复机制一般支持返回方式,可以实现软重路由(优化)功能,支持传统SDH保护与ASON动态恢复的结合。

  10. 目录 • 光传送网技术和应用的现状 • 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 光传送网的技术和产业重点

  11.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特点 • 分组传输; • 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 • 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 • 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包括实时、流、非实时和多媒体业务); • 具有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 • 通过开放接口与传统网络互通; • 具有通用移动性; • 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 • 支持多样标识体系,并能将其解析为IP地址以用于IP网络路由; • 同一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性; • 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 • 业务功能独立于底层传输技术; • 适应所有管理要求,如应急通信、安全性和私密性等要求。

  12. 未来传送网的特征 • 目标是满足下一代网络的传送需求 • 满足从分组到波长的传送需求,支持多种业务 • 高速率、大容量,提供充足的带宽资源 • 具有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 • 引入控制平面,解决网络的智能性和动态性的结合 • 提供与传统网络的互通 • 未来传送网的特征将随着下一代网络和业务的发展而逐步明确,与业务结合是新特征

  13. 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 传送网的作用和功能面临着一种转折 • 如果传送网仅提供透明的传送通道,而且将来IP业务的通道比较大,此时WDM系统或者说是OTN将是一种提供传送功能的技术 • 同时还存在着传送网与承载网进一步融合的可能性,多业务传送也应当是下一步发展的主旋律,在传送网中增加二层的处理功能,增强业务感知能力 • 技术融合、网络融合 • 作为网络智能化代表的ASON技术在这些传送平面的技术之上提供了智能化的功能

  14. 技术发展趋势 • 大容量透明的传送通道是传送网的立足点 • 多种业务支持是传送网对NGN业务的适应 • 随着未来网络中分组业务比重的增加,需要有基于分组的多业务传送技术来解决问题,承载网与传送网面临着进一步融合 • 开展相关领域的器件和芯片的研究,提高自有知识产权的掌握能力也是未来的重点 • 在现有较为先进的集成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 全光网络仍是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在中长期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15. 目录 • 光传送网技术和应用的现状 • 下一代光传送网的发展趋势 • 光传送网的技术和产业重点

  16. OTN技术 • 产业化重点 • OTN设备(节点和线路系统) • 主要研究内容 • 与SDH兼容 • 交叉容量 目前单个芯片的最大交叉能力为320G • 从接口和交叉都能够支持OTN功能 • 进一步加载控制平面

  17. 基于分组的传送技术 • 产业化重点 • 分组传送设备 • 主要研究内容 • 传送网承载电信级以太网 • TMPLS • 支持分组交换、多种业务接口、有QoS机制、OAM能力、保护机制

  18. ASON技术 • 产业化重点 • 基于OTN的ASON设备 • 基于光交换的ASON设备 • 主要研究内容: • 进一步完善E-NNI和UNI • 多层、多域等大规模应用 • 开展光层业务的研究 • 与MSTP和其他多业务传送平台融合演进

  19. WDM技术 • 产业化重点 • 基于40Gb/s的DWDM设备 • ROADM设备 • 光交换设备 • 主要研究内容: • 超长距传输技术 • 光交换和全光传送技术 • OTN技术

  20. TDM技术 • 产业化重点 • 40Gb/s SDH商用化系统 • 主要研究内容: • 技术基本成熟,应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推进商用化 • 更高速率的TDM系统应进一步跟踪研究

  21.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