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歷史與聖經

歷史與聖經. 余創豪 10-17-2008. 唱一首天上的歌 ( 迦南詩選 574). 生命的河 喜樂的河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生命的河 喜樂的河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我要唱那 一首歌 唱一首天上的歌 天上的烏雲 心裡的憂傷 全都洒落. 伊甸園:生命的河流. 《 聖經 》 提及伊甸園有四條河流:伯拉河、比遜河( Pishon )、基訓河( Gihon )及底格里斯河, 伯拉河亦即是幼發拉底河。 美索不達米亞大平原,又稱為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發源地。兩河流域橫跨現在的土耳其、伊拉克,流入波斯灣。. 另外兩條河在那裏?.

var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歷史與聖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歷史與聖經 余創豪 10-17-2008

  2. 唱一首天上的歌 (迦南詩選 574) • 生命的河 喜樂的河 •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 生命的河 喜樂的河 • 緩緩流進我的心窩 • 我要唱那 一首歌 • 唱一首天上的歌 • 天上的烏雲 心裡的憂傷 • 全都洒落

  3. 伊甸園:生命的河流 • 《聖經》提及伊甸園有四條河流:伯拉河、比遜河(Pishon)、基訓河(Gihon)及底格里斯河, 伯拉河亦即是幼發拉底河。 • 美索不達米亞大平原,又稱為兩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發源地。兩河流域橫跨現在的土耳其、伊拉克,流入波斯灣。

  4. 另外兩條河在那裏? • 但現在只有兩條河流: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 LANDSAT 衛星圖片顯示有兩條已經乾涸的河流。 • 伊甸園可能在四條河流匯聚之處。 • 現今的波斯灣水位不同現在。

  5. 挪亞方舟、洪水傳說 • 中國四川三星堆文明:望帝稱王於蜀(四川),因為臣子治水有功,禪讓王位,之後隱居,死後化為杜鵑鳥。 • 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 李商隱<錦瑟詩>: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 • 蘇美文明(Sumer) • 公元前六千年氣候變化導致水位上升,美索不達米亞大平原發生大水災。

  6. 占士金馬侖( James Cameron )

  7. 【出埃及記解碼】(2006) • 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 • 【歷史頻道】(History Channel)並不屬於宗教組織,影片沒有傳教成分,電影結尾並沒有結論,而是交由觀眾判斷。 • Ahmose Stele: 一九四七年出土,上面記載著古埃及一次黑暗的災害,類似出埃及記的十災。

  8. 希臘古都美錫尼(Mycenae) • 考古証據顯示古埃及與古希臘有交流與貿易。 • 美錫尼有一系列壁畫,描繪出類似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的故事。 • 第一幅畫顯示埃及軍隊追逐一些東西,兩邊有類似海浪的物體,第二幅一個人轉過頭來,最後一幅軍隊被海浪包圍。

  9. 水變成紅色 … • Lake Monoun (1984) • Lake Nyos (1986) • 熔岩滲入水中,二氧化碳滿佈湖水,水變成紅色,在低窪地帶的居民和畜牲中毒氣死亡。 • 出埃及記:魚類反肚、青蛙跳上陸地、睡在矮床的長子死亡。

  10. Ahmose I • 出埃及記指出,埃及在第十災死了很多長子,包括法老王的兒子。 • 出埃及記時期的法老王可能就是 Ahmose I,研究小組分析Ahmose I的兒子Sapair 的木乃伊,發現 Sapair死亡年齡約在十二歲。 • 右面圖片是Ahmose I的頭像和木乃伊。

  11. 是自然現象還是神蹟? • 批評者認為【出埃及記解碼】的所謂歷史証據無非是猜想、是牽強附會。 • 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信徒認為將神蹟以自然現象解釋是貶低上帝;無神論者認為這無非是用自然現象將神話合理化。

  12. 對基督教十分不利的消息 … • 宗教學教授瓦民(Bart Ehrman)並不接受聖經是上帝的啟示。 • 他推論聖經所記載關於耶穌的故事,一部分應該是歷史事實。 • 弔詭地說,表面上看來不利於傳播基督教的負面報道,實際上卻有利於確定基督教的歷史性。

  13. 耶穌是拿撒勒人 • 聖經記載耶穌是拿撒勒人。猶太史學家約瑟夫曾經詳細記錄了第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的城市,但他完全沒有提及拿撒勒,由此可見拿撒勒是個窮鄉僻壤。 • 倘若耶穌的門徒有心編造神話,他們應該會說耶穌的出生地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大都會。換句話說,這個對基督教十分不利的消息,卻反而顯示出聖經的記載可信。

  14. 耶穌 是木匠的兒子 • 聖經說耶穌是一個木匠的兒子,在當時「木匠」並不一定是指做木工的人,這可以是泛指一般從事勞動工作的低下階層,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苦力」。 • 如果信徒有心要美化、神化自己的教主,他們決不會將教主說成是苦力或者是木匠的兒子,這樣看來,耶穌出身寒微也是史實。

  15. 耶穌曾經接受約翰的洗禮 • 聖經記載耶穌曾經接受約翰的洗禮,這是十分奇怪的事情,按照傳統,施洗者的宗教地位比受洗者高超,這宗事件無形中貶低了耶穌的地位。 • 如果聖經作者有心要突顯耶穌的超然地位而捏造故事、或者改寫歷史,他應該倒轉過來說耶穌為約翰施洗。故此,這會令信徒和那個時代的人感到混淆的故事,大有機會真的發生過。

  16. 後世畫家越幫越忙、好心做壞事 • 後世畫家的作品反映了一般人的思維:耶穌應該表現出比約翰更加尊貴。 • 十六世紀米蘭畫家馬可狄奧朱珞繪畫的【聖母瑪利亞、聖嬰、施洗約翰】,索性將兩者之地位倒轉過來,在油畫中呈現耶穌為施洗約翰祝福。 油畫藏於西雅圖藝術博覽館

  17. 約翰黏耶穌的腳趾? • 十八世紀威尼斯畫家安東尼奧加地在他的作品【神聖家庭和施洗約翰、聖凱瑟琳】中,亦將約翰描繪成黏耶穌的腳趾。 油畫藏於西雅圖藝術博覽館

  18. 因為它荒謬,所以我才相信! • 基督教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說:「因為它(基督教信仰)荒謬,所以我才相信 。」 • 這是一句經常被錯誤引用、錯誤解釋的話。特土良是否認為信仰完全違反理性呢? • 特土良說:「上帝的兒子被釘十字架,我不會(因此而)羞愧,因為需要羞愧的是其他人。上帝的兒子死了,這是值得相信的,因為他荒謬。他被埋葬和復活,這是肯定的事實,因為它沒有可能發生。」

  19. 太荒謬,所以不可能是生安白造 • 西門子(David Siemens )教授說:「無論是犯了什麼罪行,沒有羅馬公民會被釘十字架,這種刑罰是政府留給最受鄙視的人…神的兒子竟然好像一個罪犯般受刑而死, 這不是任何人都願意捏造的故事,這簡直是匪夷所思,荒謬得沒有人會發明它,所以,這是可信的… • 總括來說,特土良認為這個故事太(令信徒)羞恥、太荒謬絕 倫,所以不可能是生安白造的…這是十分合乎理性的論據。」

  20. 四福音書記載並不一致 • 如果有兩個証人被警方分開問話,但全部細節完全一樣,這有問題嗎? • 〈約翰福音〉和〈路加福音〉記載抹大拉的瑪利亞親眼看見復活了的耶穌,但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只是提及抹大拉的瑪利亞看見空墳墓,和類似天使的少年人告知她耶穌已經復活。雖然四福音在細節上有矛盾,但在主幹上卻甚為一致。

  21. 耶穌基督是否復活? • 福音書作者記錄了抹大拉的瑪利亞之見証,但在當時來說這是一個薄弱的証據,因為在第 一世紀的巴勒斯坦地,婦女地位極為低微,婦人之言通常不會被接受為証據。 • 若果福音書作者是憑空杜撰,他們大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份量的証人,而毋須選上抹大拉的瑪利亞。為此之故,這薄弱的証據卻反而變成了強烈的証據。

  22. 生命的河流 • 創世紀的伊甸園故事發生在四條河交匯之處,劇情由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的禁果而開始,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這樣說: •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內,街道當中一道生命水的河, • 明亮如水晶,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 • 在河這邊與那邊,有生命樹結十二樣果子, • 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以後再沒有咒詛。 • 如果已經發生的事是歷史事實,那麼期待將來的事是不是也會成就呢?

  23. 討論 • 以上的舉証都可以有無數反駁或者其他合理的可能解釋,你認為有什麼其他解釋呢? • 上帝是隱藏的神,沒有百分之百証據可以証明上帝存在、或者証明聖經完全符合歷史。那麼,信仰之基礎又是甚麼呢? • 自然的解釋與神蹟是否可以相容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