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839 Views
二、胆 系. 胆系正常影像学表现. X 线. • 胆囊 形态 : 圆形或长圆形 , 边缘光整 , 密度均匀 大小 : 长 7~10cm ,宽 3~4cm • 胆管 呈树枝状,逐渐向肝门区汇合成左右 肝管和总胆管 , 边缘光整 , 密度均匀 宽度 : 总胆管 4~8mm ,总肝管 4~6mm. 正常胆囊造影示意图. 正常胆囊. CT 平扫. 胆系正常影像学表现. • 胆囊: 呈椭圆形低密度 (0 ~ 20Hu) ,囊壁厚约 2mm • 胆管: 肝内胆管不能显示,肝总管、胆总管呈
E N D
胆系正常影像学表现 X 线 • 胆囊形态: 圆形或长圆形, 边缘光整, 密度均匀 大小: 长7~10cm,宽3~4cm • 胆管呈树枝状,逐渐向肝门区汇合成左右 肝管和总胆管, 边缘光整, 密度均匀 宽度: 总胆管4~8mm,总肝管4~6mm
CT平扫 胆系正常影像学表现 • 胆囊:呈椭圆形低密度(0~20Hu),囊壁厚约2mm • 胆管:肝内胆管不能显示,肝总管、胆总管呈 圆形低密度,直径4~8mm,与门静脉伴行 CT增强扫描 • 增强扫描,胆囊壁呈均匀中等度强化;胆管无强化
胆囊MRI正常表现 胆系正常影像学表现 • T1呈椭圆形低信号(依脂肪、蛋白成分的 多少而有变化) • T2呈高信号 • T1增强扫描,胆囊壁呈均匀中等度强化
胆管MRI正常表现 MRI 胆系正常影像学表现 • T1相表现为低信号圆形或线状影 • T2相为高信号 MRCP •树枝样结构 •可清楚显示肝内 3 – 4级胆管分支
胆系基本病变表现 • 胆囊大小、形态、数目和位置异常 • 异常钙化灶:“靶征”/“新月征” • 胆管扩张:“软藤征”/“枯支征”、“双管征” • 胆管狭窄 • 充盈缺损
胰腺正常影像学表现 • 普通检查发现胰腺钙化和胰管结石 • 造影检查 胃肠钡餐造影:间接征象 ERCP: 血管造影: PTC: X 线
CT平扫 胰腺影像学表现 • 呈突向腹侧的带状影,自胰头至胰尾逐渐变细小 • 胰腺呈软组织密度,老年萎缩呈羽毛状 • 胰管不显示或小于2~4mm,胆总管小于1cm • 形态轮廓异常 • 密度异常 • 胆管、胰管异常“双管征” 异常表现
CT增强扫描 胰腺影像学表现 • 胰腺均匀强化,实质血供丰富 • A期胰周动脉和胰腺实质明显强化 • V期门V、脾V、肠系膜上V强化,胰腺实质密度降低 异常表现 • 病灶无明显强化:胰腺癌;囊肿、坏死、假囊肿 • 病灶部分强化:胰腺囊腺瘤/癌;胰腺脓肿 • 病灶强化:胰岛细胞瘤
MR平扫 胰腺正常影像学表现 • 在T1WI及T2WI皆呈均匀的较低信号,与肝实质 信号相似 •胰周围脂肪组织呈高信号,后方的脾V为无信号 MRCP • 是显示胰管的最佳方法
脾 脏◆X 线检查 • 选择性腹腔A造影或脾A造影 •造影摄片持续至脾V和门V显影
正常表现 脾 脏◆ CT 检查 • 密度均匀,平扫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肝 实质的密度 •动脉期密度高于肝脏,而门静脉期密度 等于或低于肝脏
MR平扫 脾 脏◆ MRI 检查 • 信号均匀 • T1WI信号低于肝实质 • T2WI信号高于肝实质
肝脏疾病 肝硬化 ●肝脏肿瘤 肝囊肿 肝脓肿 肝脏肿瘤样病变
肝脏肿瘤 原发性★ 转移性 • 恶性肿瘤 • 良性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腺瘤
肝脏恶性肿瘤 • 原发性肝癌 (primary liver cancer) • 继发性(转移性)肝癌 (secondary or metastatic liver malignancy) 肝细胞性肝癌★ 胆管细胞性肝癌
DSA表现 HCC 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肿瘤内显示病理血管 肿瘤染色 肝血管受压拉直、移位或被肿瘤包绕 动静脉瘘 肿瘤湖征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常有肝硬化的背景 ●平扫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略低密度,边界清晰或模糊,其内可见更低或高密度灶 CT表现
CT表现 增强扫描造影剂呈“快进快出” HCC AP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高于正常肝组织, 可显示增粗、迂曲的肝动脉 PVP期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AP期, 病灶边界较清晰 继发性改变 癌周血流灌注异常 门静脉、IVC癌栓 腹腔(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HCC Plain Scan PVP HAP
HCC MRI表现 ◆ T1WI肿瘤为不均匀性低信号,出血或脂肪性变为 高信号,坏死囊变为低信号,假胞膜为低信号环 ◆T2WI肿瘤为不均匀性高信号 ◆ Gd-DTPA增强多期扫描,肿块增强表现同CT ◆ SPIO增强后,T2WI上正常肝实质呈低信号,而肿瘤为相对高信号
肝脏良性肿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DSA表现 肝血管瘤 ◆供血动脉增粗,周围血管弧形移位呈“抱球征” ◆ 动脉期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树上挂果征” 呈爆米花样染色 ◆ 静脉期,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 ◆ 肿瘤染色持续到肝实质后期不退,呈“早出晚归”征
CT检查 肝血管瘤 ◆ 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 ◆ 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并不断向中央扩大,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 ◆ 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肝组织成等密度 即强化区域呈进行性、向心性扩散(push-on enhanc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