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532 Views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 常见过渡金属元素.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Mo Ru Rh Pd Ag Cd Os Ir Pt Au Hg.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E N D
常见过渡金属元素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Mo Ru Rh Pd Ag Cd Os Ir Pt Au Hg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3d14s2 3d24s2 3d24s2 3d54s1 3d54s2 3d64s2 3d74s2 3d84s23d104s1 3d104s2
常见过渡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Ti2+ V2+ Cr2+ Mn2+ Fe2+ Co2+ Ni2+ Cu2O Zn2+ Ti3+ V3+ Cr3+ Mn3+ Fe3+ Co3+ Ni3+ Cu2+ TiO2+ VO2+ MnO2 CoO2 VO2+ MnO42- FeO42- CrO42- MnO4-
常见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1 氧化还原性 过渡金属大多数具有还原性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M-2e- = M2+ -1.63 -1.13 -0.90 -1.18 -0.44 -0.28 -0.26 +0.34 -0.77 高价金属化合物是强氧化剂 Mn3+ Fe3+ Co3+ Ni3+ Cu2+TiO2+ VO2+ MnO2 CoO2VO2+MnO42- FeO42- CrO42- MnO4-
今有化学式为Co(NH3)4BrCO3的配合物。 1.画出全部异构体的立体结构。 2.指出区分它们的实验方法。 2 配位性 FeF6 3- Fe(SCN)3 Fe(CN)63- Cu(NH3)42+ AlF63- Ag(NH3)2+
单齿 配体 多齿 A 配合物的组成 中央体 金属原子、离子 配位体 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和离子,有离域电子的分子和或 电子。 配位原子 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如:C、N、O、F、Cl、S等。 NH3、Cl- 、H2O、 F- en 、EDTA 、OX 、py 、bipy
B 配合物的分类 单核: [Co(NH3)6]Cl3、 Na[AlF6] 配合物 多核: K2[Re2Cl8]、 [ Cr2O(NH3)10 ] Cl4 简单[Co(NH3)5H2O]Cl3 、Pt (NH3)2 Cl2 配合物 螯合物[Cr(en)3]Cl3 离子[Cu(NH3)4]2+ [Ag(CN)2]- 配合物 分子 Fe(CO)5、[Co(NH3)3Cl3]
C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理论要点: • 配体和中央体之间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 在形成配位键时中央体提供经杂化的空轨道,配体提供孤对电子或离域电子。
[Fe(H2O)6]2+ sp3d2杂化, 八面体构型,外轨型配合物 [Fe(CN)6]4- d2sp3杂化, 八面体构型,内轨型配合物
外轨型配合物,中心原子的电子结构不发生改变,未成对电子数多,µ 较大, 一般为高自旋配合物 内轨型配合物,中心原子的电子结构发生了重排,未成对电子数减少, µ 较小, 一般为低自旋配合物B.M. 磁 矩 • 内、外轨型配合物: • 中心原子d1 ~d3型, 有空(n-1)d轨道,d2 ns np3杂 化形成内轨型 • 中心原子d4 ~d7型,视配体的强弱:强场配体, 如CN – CO NO2 –等,易形成内轨型;弱场配体, 如 X –、H2O易形成外轨型 • 中心原子d8~ d10型, 无空(n-1)d轨道,sp3 d2杂化 形成外轨型 外轨型配合物:sp3d2杂化, 轨道能量高,配合物较不稳 定,高自旋。 内轨型配合物:d2sp3杂化, 轨道能量低,配合物稳定, 低自旋。
D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1.结构异构: 原子间连接方式不同引起的异构现象(键合异构,电离异构,水合异构,配位异构,配位位置异构配位体异构) (1)键合异构 [Co(NO2)(NH3)5]Cl2 硝基 [Co(ONO)(NH3)5]Cl2 亚硝酸根 (2) 电离异构 [Co(SO4)(NH3)5]Br [Co Br(NH3)5] (SO4)
(3) 水合异构[Cr(H2O)6]Cl3紫色 [CrCl(H2O)5]Cl2 ·H2O亮绿色 [CrCl2(H2O)4]Cl ·2H2O暗绿色 (4) 配位异构 [Co(en)3][Cr(ox)3] [Cr(en)3][Co(ox)3] 2. 立体异构 (1)空间几何异构 (2)旋光异构
E 配合物的稳定性 中央体相同的配合物: 内轨型配合物>外轨型配合物 螯合物>简单配合物 配体相同的配合物 稳定常数大的配合物>稳定常数小的配合物 配合取代反应 较不稳定的配合物被取代生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3 水合离子和其他化合物的颜色 Ti2+ (褐色) Ti3+ (紫色)TiO2+ (无色) V2+ (紫色) V3+ (绿色) Cr2+ (蓝色) Cr3+ (绿色 ) CrO42- (黄色 ) Cr2O72- (橙色 ) Mn2+ (肉色) Mn3+ (红色) Fe2+ (浅绿) Fe3+ (浅紫)
例(1999)锇的名称源自拉丁文,原义“气味”,这是由于锇的粉末会被空气氧化为有恶臭的OsO4(代号A,熔点40℃,沸点130℃)。A溶于强碱转化为深红色的[OsO4(OH)2]2–离子(代号B), 向含B的水溶液通入氨,生成C,溶液的颜色转为淡黄色。C十分稳定。C是A的等电子体,其中锇的氧化态仍为+8。红外图谱可以检出分子中某些化学键的振动吸收。红外谱图显示C有一个四氧化锇所没有的吸收。C的含钾化合物是黄色的晶体,与高锰酸钾类质同晶。(8分) (1)给出C的化学式。(2)给出A、B、C最可能的立体结构。 OH- NH3 B:OsO4(OH)2 A:OsO4 C:Os O H N C与A为等电子体,C能形成钾的化合物,C存在OsO4中没有的化学键。
在Cu(NH3)4SO4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从溶液里析出一种白色的难溶物A。组成分析证实,A含有铜、硫、氮、氧、氢等元素,而且,摩尔比Cu:S:N=1:1:1;结构分析证实,A的晶体里有两种原子团(离子或分子,结构分析不能直接得知是电中性的还是带电的),一种呈正四面体(XY4),另一种呈三角锥体(XY3);磁性实验表明,A是反磁性物质;A和中等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体B,析出深色沉淀C,同时剩下天蓝色的溶液D。C是一种常见物质,是目标产品,而且,用此法得到的C是一种超细粉未,有特殊的用途。但上述反应的产率不高。有人发现,若将A和硫酸的反应改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便可大大提高反应的产率。回答以下问题:在Cu(NH3)4SO4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从溶液里析出一种白色的难溶物A。组成分析证实,A含有铜、硫、氮、氧、氢等元素,而且,摩尔比Cu:S:N=1:1:1;结构分析证实,A的晶体里有两种原子团(离子或分子,结构分析不能直接得知是电中性的还是带电的),一种呈正四面体(XY4),另一种呈三角锥体(XY3);磁性实验表明,A是反磁性物质;A和中等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体B,析出深色沉淀C,同时剩下天蓝色的溶液D。C是一种常见物质,是目标产品,而且,用此法得到的C是一种超细粉未,有特殊的用途。但上述反应的产率不高。有人发现,若将A和硫酸的反应改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便可大大提高反应的产率。回答以下问题: 写出A的化学式 写出A的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A和硫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为什么A和硫酸的反应若在密闭的容器里进行能提高C的产率?
摩尔比Cu:S:N=1:1:1; 一种正四面体,另一种呈三角锥体基团 假设1A:Cu(NH3)SO4 假设2A:Cu(NH4)SO3 是反磁性吗? 假设1不成立 Cu(NH4)SO3与硫酸反应情况(验证假设2) 2Cu(NH4)SO3+2H2SO4=Cu + CuSO4 + 2SO2 +(NH4)2SO4+2H2O
20世纪80年代,生物无机化学家在研究金属离子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机制时,提出某些金属配合物可以作为DNA的探针,如[M(phen)3]Cl2·2H2O,配合物的合成是用MCl3和phen和LiCl在氩气的保护下制得,M属于VIII的元素。已知在配合物[M(phen)3]Cl2·2H2O中,金属M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3.4%。20世纪80年代,生物无机化学家在研究金属离子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机制时,提出某些金属配合物可以作为DNA的探针,如[M(phen)3]Cl2·2H2O,配合物的合成是用MCl3和phen和LiCl在氩气的保护下制得,M属于VIII的元素。已知在配合物[M(phen)3]Cl2·2H2O中,金属M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3.4%。 1-1 写出M的元素符号。写出M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 1-2 画出[M(phen)3]2+的结构图。 1-3 [M(phen)3]2+有无旋光异构体? 1-4 计算配合物的磁矩。 1-5 在制备配合物的过程中,通入氩气的目的是什么? 1-6 判断该配合物是否具有颜色。2002年广东省 1-1 Ru 4d75s1 1-2 1-3 有旋光性 1-4
CrCl3、金属铝和CO可在AlCl3的苯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无色物质A,A又可和P(CH3)3反应,生成物质B,A还可和钠汞齐反应生成物质C,已知A、B、C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rCl3、金属铝和CO可在AlCl3的苯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无色物质A,A又可和P(CH3)3反应,生成物质B,A还可和钠汞齐反应生成物质C,已知A、B、C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 Cr/% P/% C/% A 23.63 32.75 B 19.39 11.55 35.83 C 21.84 25.23 试写出:(1)结构简式A B C; Cr : C= 1 :6, C:O=1:1, A: Cr(CO)6 有效原子序数(EAN)规则(18电子规则):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配位体提供的电子数应等于18: EAN=an(M) + 2n(L) +2b Cr(CO)6 EAN=6 + 12 =18 C: Cr : C= 1 :5 O: 33.64% 18.69% Mn2(CO)10 : EAN=2×7 + 20 +2b =38,b= 1